茶百道、天津建发首日挂牌 初段急挫逾3成

茶百道、天津建发首日挂牌 初段急挫逾3成 两只新股首日挂牌均跌穿招股价,初段跌幅多达3成以上。内地茶饮店茶百道较早时曾跌穿12元,低见11.9元,较招股价17.5元低32%,较早时跌幅收窄至29%,报12.38元。工程施工服务商天津建发低见1.74元,较招股价2.5元低逾30%。较早时报1.97元,跌幅收窄至21%。茶百道集资净额逾24.6亿元,是今年以来集资最多的新股。公开发售认购不足额,只获50%的认购,经重新分配后,公开发售占比仅约5%,其余为国际配售。天津建发集资净额9218万,公开发售超额认购432倍,一手中签率10%。 2024-04-23 10:28:18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道指低收330点 Salesforce急挫近两成

道指低收330点 Salesforce急挫近两成 美股3大指数收市下跌,道琼斯指数跌逾300点,连跌3日。美国首季经济按季年率向下修订为增长1.3%,市场忧虑经济增长放缓。道指最多曾跌逾440点,险守38000点关口,收市报38111点,跌330点,跌幅近0.9%。纳斯达克指数报16737点,跌183点,跌幅约1.1%。标准普尔500指数报5235点,跌31点,跌幅0.6%。Salesforce急挫19.7%收市,创20年以来最大单日跌幅,是表现最差的道指成份股,公司对本季的盈利指引差过市场预期。Nvidia跌近3.8%,结束连续4个交易日的升势。大型科技股普遍下跌,微软跌逾3%,Alphabet跌逾2%,亚马逊和Meta跌逾1%,苹果则升0.5%。戴尔上季收入好过市场预期,但股价在收市后延长交易时段下跌,较早时跌17%。惠普上季收入好过预期,股价高收近17%。零售商百思买股价高收逾13%,公司上季盈利好过预期。科尔百货股价急挫近23%,因公司下调年度销售和盈利预测。 2024-05-31 05:45:47

封面图片

晶泰科技招股 成本港首只18C章上市特专科技新股

晶泰科技招股 成本港首只18C章上市特专科技新股 内地人工智能药物研发公司晶泰科技招股,成为本港首只以新增上市规则18C章上市的特专科技新股,计划全球发行约1.87亿股股份,95%作国际发售,5%作香港发售,招股价范围每股5.03元至6.03元,「入场费」6091元。以招股价中位数计,集资净额约9.4亿元。股份星期五中午截止认购,下周四主板挂牌。公司计划引入8名基石投资者,合计出资近3.38亿元认购股份,包括恒地主席兼董事总经理李家杰。晶泰科技联合创始人、主席温书豪表示,香港新增上市规则18C章,容许特专科技公司上市,反映香港资本市场对科技的重视,以新章节申请上市的过程无遇到任何困难,期望将来有更多特专科技公司登陆香港资本市场。公司过去3年仍然录得亏损。首席财务官谭文康表示,大部分累积亏损与可转换可赎回优先股的会计处理有关,属非现金成本。他相信,公司未来有不少增长机会,有信心可尽快扭亏为盈。 2024-06-04 06:52:58

封面图片

星巴克全球同店销售逾3年来首次跌 下调全年预测 盘后股价急挫

星巴克全球同店销售逾3年来首次跌 下调全年预测 盘后股价急挫 星巴克上季全球同店销售出乎意料跌4%,是逾3年以来首次下跌。其中,美国同店销售跌3%,国际同店销售跌6%,中国同店销售跌11%。上季盈利及收入都差过预期,盈利跌15%至7.7亿美元,每股经调整盈利68美仙,收入跌近2%至85.6亿美元。星巴克同时下调今年度收入增长预测至低单位数,原先预期增长7%至10%;集团预期第4季度收入将开始改善。全年每股盈利估计持平至低单位数增长,原先预计增长15%至20%。全年全球及美国同店销售预测,亦由增长4%至6%,下调到持平至低单位数跌幅。中国同店销售估计亦有单位数跌幅,远低于之前展望的单位数升幅。业绩逊预期、下调全年展望,拖累星巴克股价在美股收市后交易时段曾急泻近13%,较早时仍跌约12%。 2024-05-01 08:43:55 (1)

封面图片

上市首日跌了69亿 港股喝不下“茶百道”

上市首日跌了69亿 港股喝不下“茶百道” 在此之前,对茶百道的破发猜测就甚嚣尘上。茶百道发行价为17.5港元/股,按照发售价与发行股本计算,发行市值约为258.6亿港元。4月23日开盘后一分钟,跌幅超过30%,市值迅速缩水。根据港交所的文件,有人中签10万股,按照收盘价计算,这名股东单日亏了47万港元。从市场的反应来看,破发背后的危机不仅仅属于茶百道,还有身后正在排队准备IPO的其他新茶饮品牌。上市,最担心的是加盟商和创始人喜气洋洋的敲钟照片相比,刘毅所在的茶百道加盟商交流群里的气氛显得紧张。一个本地的加盟商最先把上市的新闻链接发到了群里,群里零星有人回复“玫瑰”“鼓掌”等祝贺。另一个正在寻求店铺转让的加盟商语气生硬地泼了一盆冷水:“上市跟咱们有什么关系,赚钱的是老王(茶百道创始人王霄锟)和投资人,我们连口汤都喝不上。”寻求闭店或者转让的加盟商不在少数。刘毅说,最先频繁传出同行闭店的消息的时间,大概在2023年年中,“理由无外乎就是原材料价格高,承担不起活动优惠,亏本不做了。”随后的2023年8月,茶百道首次在港交所递交招股书。彼时,茶百道在招股书中宣布成为中国第三大现制茶饮公司,占据6.8%的市场份额。在招股书中,茶百道披露的财务数据相当乐观。2021年-2023年,公司营收从36.44亿元增长至57.06亿元,净利润从7.76亿元增长至11.51亿元,经营性现金流连续四年为正。从盈利能力来看,茶百道也堪称“闷声赚钱”。下沉巨头蜜雪冰城占据中国44%的现制茶饮市场份额,吸金能力众所周知,但从公开数据的毛利率看,蜜雪冰城的毛利率仅为29.7%,而茶百道的毛利率则在一众IPO的新茶饮中一骑绝尘,高达34.4%。不过,蜜雪冰城的盈利来自于庞大且完善的供应链体系,以及这套体系带来的原材料成本优势。换言之,蜜雪冰城赚钱的秘诀只有四个字,薄利多销。然而,毛利率高达34.4%的茶百道,尽管同样走加盟道路,在自建供应链上却显著落后于其他几个同期IPO选手。茶百道在招股书中提到,公司与333名供应商合作,此外还有124名供应商。换言之,迄今为止,茶百道的原材料供应仍然依赖第三方。一位现制茶饮行业的资深多店加盟商透露,从单店视角来看,茶百道加盟商的毛利率可以说是竞品中最低的。“据我所知,古茗基本平均毛利率40%,益禾堂的毛利率可以去到45%左右,但茶百道在限制加盟商外采鲜果等原材料的同时,供应链建设又相对落后,导致加盟商在原材料这里的成本就高出同行很多。”一名中部省份的茶百道加盟商告诉《豹变》,补贴促销常常在9.9元的价格带,这样才能和其他品牌竞争,但一杯鲜果茶的物料成本高达7块多,综合人力和租金成本粗略核算,一杯的成本超过10元,难以盈利。这一点也得到了其他茶百道加盟商的印证。一名四川的加盟商表示,因为毗邻总部,所以督导对于四川加盟商的原材料外采限制很大。另一名东部省份的加盟商则证实,即使总部对外采的限制比四川的宽松一些,但加盟商很难通过外采鲜果等原材料盈利,要把采购成本降下来,还是要依赖公司的规模效应,“外采只能说(我们)在某些水果的旺季解一下燃眉之急。”茶百道也意识到了供应链的危机,不仅在招股书里反复表示,上市募集资金的主要用途是强化供应链,也在前期融资后强调,资金将用于智能生产加工基地和供应链基地等上游建设。然而,和同行相比,茶百道的供应链建设显得有些晚。早在2012年,蜜雪冰城就已经开始建设自有工厂,目前在全国河南、广西、安徽等五个省份设有生产基地。古茗的供应链建设也开始得很早。一位古茗内部人士向《豹变》透露,古茗的供应链搭建工作大约是从2016年开始的。招股书中提到,古茗拥有行业内最大的冷链仓储及物流基础设施,97%的门店可以实现两日一配的冷链配送服务。食品安全风波背后的暗礁愁云惨淡的气氛从3月16日起,就始终笼罩在茶百道加盟商的群里。今年3.15期间,茶百道因门店涉嫌更改食材有效期标签意识被点名批评。负面影响来得很快,加盟商们并没有做好这样糟糕的预期。多地加盟商向《豹变》确认,这次事件对营业额的影响巨大,三月下半旬,门店营业额接近腰斩,更有甚者,营业额跌至同比的三分之一。距离3.15晚会已经过去一个多月,但很多加盟商对于营业额的恢复缺乏信心。被3.15点名只是为低迷的加盟商们找到了一个决堤的口,危机在此之前就已经初见。一名接近茶百道的知情人士表示,作为茶百道的优势市场之一,上海区域从今年起门店的外卖单量均有不同程度的下滑,总体趋势几乎是腰斩。一名江浙地区的加盟商告诉《豹变》,同行的共识是,3.15风波对单店营业额的负面影响,预计会持续半年。半年对于竞争激烈的新茶饮赛道来说,是极为珍贵的时间窗口。在新茶饮市场已经确定转为存量竞争的当下,消费者正在变得疲软,同时竞品品牌在不断地加密开店网络,越来越多的加盟商等不起半年。食品安全危机的确是压倒一部分加盟商的最后一根稻草。一名刚刚将门店转让出去的前加盟商表示,他从2023年初加盟茶百道,今年第一季度,他的门店一直都无法盈利,本来就已经是苦苦支撑。3.15风波之后,单日营业额更是直接腰斩。沉默的加盟商选择了闭店。招股书数据显示,2020年-2022年,茶百道关闭门店数量分别为3家、13家、76家,这个数字在2023年急剧飙升至220家。尽管茶百道仍然在试图加速开店,但过去支撑起商业模式的门店加密逻辑似乎正在受到考验,加盟商的留存率和拓店意愿都和品牌的可持续发展强相关。根据招股书数据测算,茶百道每年的净关店率已达10%左右。截至2023年末,茶百道的门店数量已经达到7801家,但在公司的口径中,加密规划至少会持续到2027年。另一个值得关注的数据则是,2023年,茶百道与663名加盟商终止合作,其中有397家加盟商的门店被转让予其他加盟商继续经营。似乎并不是每个加盟商都退出的心甘情愿。一名加盟商告诉《豹变》,茶百道目前的加盟商签约模式和市面上同类品牌略有不同,签约期非常短,坚持一年一签。部分优质点位的加盟商想要转让店面的时候,公司安排的转让价格会“腰斩”。因此,一些有转让意愿的加盟商宁愿在社交平台上招募接手店面的人,也不愿意通过公司。2023年8月,茶百道第一次向港交所递表时,一个财务数据引起了外界的关注。截至2023年,茶百道的外卖渠道订单占比已经从2020年的47.6%上升至59%,接近总单量的六成。茶百道也反复在招股书中提及自己与头部外卖平台的良好合作关系,以及通过外卖获得的傲人业绩。然而,茶百道在头部外卖平台获得的高曝光率和营业额,背后是无数加盟商向平台献祭的高抽成。一名湖北的加盟商向《豹变》展示了门店的其中一份订单,一杯单价15元的单品,需要固定向平台缴纳23%的佣金和服务费,另外还要承担平台让利给顾客的活动补贴,最终毛营业额只有5元。出海和咖啡,下一个财富密码在哪?出海,是新茶饮品牌绕不开的发展命题。目前市面上的常见新茶饮品牌中,除了古茗对出海这一领域回复稍显谨慎之外,其他品牌早已摩肩接踵地跨到海外去。2018年,蜜雪冰城的首家海外门店落地越南。2019年,霸王茶姬在马来西亚开出海外首店。2023年,喜茶、甜啦啦、奈雪的茶也纷纷锚定东南亚开店。这也不难理解,东南亚有较为成熟的奶茶消费市场,不需要进行过多市场教育。同时,... PC版: 手机版:

封面图片

茶百道计划一季度香港上市 集资至多3亿美元

茶百道计划一季度香港上市 集资至多3亿美元 茶百道已于去年11月进行香港NDR。2008年,第一家茶百道在成都诞生。2017年2月,茶百道餐饮成立。通过高效、共赢的加盟模式,茶百道现已经发展成为全国新式茶饮品牌的领先企业。招股书显示,截至2023年8月8日,茶百道在全国共有7117家门店,遍布全国31个省市,实现中国大陆所有省份及各线级城市的全覆盖。2022年,茶百道门店的零售额达到约人民币133亿元,2020年至2022年年复合增长率达139.7%。招股书显示,自成立以来,茶百道专注探索天然食材与中式茶饮的创意搭配,秉持“好茶为底,制造新鲜”的核心产品理念,持续研发高品质、多元化、富有创意的新式茶饮产品,致力于让消费者能够随时、随地喝到新鲜健康的茶饮产品。茶百道战略性地在全国各线城市铺设茶百道门店,在维持于一线及新一线城市的地位以提升品牌知名度及紧跟不断变化的市场趋势的同时,一直渗透并将继续渗透至拥有巨大消费增长潜力的低线城市。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报告,茶百道是中国前十大新式茶饮企业中增长最快的一家,在2020年至2022年间零售销售额年复合增长率最高。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按2022年零售额计,茶百道在中国新式茶饮店市场中排名第三,市场份额达到6.6%。财务方面,茶百道的表现也非常强劲。收入从2020年的人民币10.80亿元增长至2022年的人民币42.32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到97.9%。收入从截至2022年3月31日止三个月的人民币8.15亿元增长到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三个月的人民币12.46亿元,同比增长了53.0%。2020年至2022年,净利润的年复合增长率达到101.3%。截至2022年及2023年3月31日止三个月,净利润同比增加50.7%。此前,茶百道宣布完成估值近180亿元的新一轮融资,由兰馨亚洲领投,正心谷、草根知本、中金、番茄资本等多家知名投资机构跟投。这笔融资不仅是茶百道对外公开的首笔融资,也是2023年以来新茶饮赛道迎来的首笔大额融资。茶百道方面表示,该融资将聚焦于智能生产加工基地和供应链基地等上游建设,以及数智化系统的搭建完善,以期为广大消费者提供更优质的产品和体验。相较于古茗、喜茶、奈雪的茶以及蜜雪冰城等活跃在投资市场的明星奶茶品牌,茶百道成立15年却始终在融资上十分低调。据了解,茶百道于2008年诞生在四川成都,首家门店开在成都温江二中附近,以学生为目标群体。从创立时间来看,茶百道可谓是依旧活跃于新茶饮赛道的老玩家,如今赛道内的头部品牌喜茶和奈雪的茶分别成立于2012年和2015年。艾瑞咨询发布的《2021年在中国新式茶饮行业研究报告》显示,中国新茶饮品牌中,均价低于20元的中低端品牌占据了85.3%的市场份额,而高端茶饮品牌的市场份额仅占14.7%。茶百道能融资成功及申请香港IPO的背后优势很明显,包括它的品牌效应、规模效应及定位。茶百道的产品定位中高端,指向主流大众市场,这一块属于塔腰,人口基数大,消费群体也大。资本看中了茶百道整体的综合实力以及它的护城河,这就是为什么会投茶百道。而融资后上市又对于茶百道的综合实力起到了非常好的加持作用。 ... PC版: 手机版:

封面图片

茶百道正式通过港交所聆讯:一年卖出10亿杯 中国现制茶饮店市场排名第三

茶百道正式通过港交所聆讯:一年卖出10亿杯 中国现制茶饮店市场排名第三 于往绩记录期间,公司的产品组合包括通常可于全年销售的经典茶饮,以及仅于限定时期或部分地区销售的季节性茶饮及区域性茶饮。公司通过互惠互利的加盟模式,现已经发展成为全国知名的现制茶饮企业。据聆讯后资料显示,截至最后实际可行日期(2024年2月18日,下同),茶百道在国内共有7927家门店,逼近8000家。加盟店仍是茶百道门店的主要品牌经营模式,占比达99%以上,直营店有且仅有6家。从门店分布的城市来看,新一线城市数量仍占最大比例,占比为26.9%。四线及以下城市数量占比明显上升,从2022年末的19.7%增加至22.2%。对于门店城市分布策略,正如茶百道在招股书中所言:在维持于一线及新一线城市的地位以提升品牌知名度及紧跟不断变化的市场趋势的同时,一直渗透并将继续渗透至拥有巨大消费增长潜力的低线级城市。值得一提的是,2024年1月,茶百道海外首店落地韩国首尔,以“咖灰”品牌开设的首家直营咖啡店则已开业,海外及咖啡赛道布局均有了新的进展。去年卖了10亿杯靠着这将近8000家门店,2023年,茶百道门店的总零售额达到约169亿元,共卖出10.16亿杯茶饮,每单平均零售额为27.4元。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报告,按2023年零售额计,茶百道在中国现制茶饮店市场中排名第三,市场份额达到6.8%,环比2022年的6.6%有小幅攀升。据测算,茶百道与市场份额排名第一的新式茶饮品牌在覆盖城市量上相差无几,但门店体量却差3.5倍。而茶百道门店量与第二名接近,但覆盖城市面却近乎其两倍。这一低门店密度分布带来的是高昂的供应链成本费用。事实上,供应链的风控管理一直是新式茶饮重点关注的阵地。此次招股书中,茶百道明确表示将募集资金强化供应链建设、提高整体运营能力。财务数据方面,2021-2023年,茶百道收入分别为36.44亿、42.32亿、57.04亿元,毛利分别为13.01亿、14.56亿、19.64亿元,同期毛利率分别为35.7%、34.4%及34.4%。利润方面,应占年内利润及全面收益总额分别为7.79亿、9.65亿元、11.51亿元。净利润率分别为21.4%、22.8%、20.2%。和蜜雪冰城一样,茶百道的收入也主要来源于向加盟商销售原材料和设备、特许权使用费及加盟费以及其他。其中,向加盟销售货品和设备是该公司的收入支柱,营收占比维持在95%左右。而特许权使用费及加盟费则是公司的第二大营收来源,期内来自该分部的营收占比在4%左右。新茶饮赛道正处于行业发展成熟期,行业增速目前也处于不断放缓状态。据相关研报披露,2021-2027年为新茶饮行业发展的成熟期,属于茶饮4.0时代。消费者开始追求高品质的产品,行业内的品牌加快产品创新速度,上新频次加快。这个阶段在产品营销上做成创新,品牌更加注重数字化,品牌开发自建小程序、微信公众号等,这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品牌的营销成本。在这一阶段,行业增速也开始悄悄放缓。据艾瑞咨询预测,2023-2025年新茶饮行业的市场规模增速分别为13.4%、6.4%、5.7%,这意味着未来整个行业的增速将逐渐下滑。招商证券的报告显示,成熟的奶茶店净利率仅有10%-15%,远低于人们猜测的80%暴利。可以看到,在竞争日渐激烈的赛道下,留给茶百道施展拳脚的空间已然不多了,该公司急需从另一个方向突围,而现如今谋求“新茶饮第二股”的动作或许也是它的方向之一。 ... PC版: 手机版: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