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展寰指大湾区废物资源一体化是藉合作建立新绿色产业

谢展寰指大湾区废物资源一体化是藉合作建立新绿色产业 本港正与内地探讨大湾区废物资源一体化,环境及生态局局长谢展寰在本台节目《星期六问责》解释时强调,没有想过将垃圾运上大湾区处理或者烧。他说,市民每日平均产生1万1千吨垃圾,由于未来合共会有3座焚化炉,届时完全有能力处理本港的垃圾量。谢展寰表示,废物资源一体化的概念是藉著合作,迈向碳中和,建立新的绿色产业,推动资源循环和再利用,生产高增值产品。他指出,当局未来的首要工作仍然是源头减废,推动回收可以建立绿色产业,制造职位。谢展寰提到,以堆填方式处理垃圾是落后,而且带来很多滋扰,土地资源亦都珍贵,需要改变。他说,现代化焚化设施已无污染的问题,垃圾经过焚化炉后可以用作建筑材料,转废为能,焚化炉亦可结合成为康乐设施,甚至成为旅游景点。 2024-06-01 09:24:33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谢展寰:正探讨将部分废物运往大湾区焚化

谢展寰:正探讨将部分废物运往大湾区焚化  环境及生态局局长谢展寰说,正探讨能否将本港的部分可回收废物,运往大湾区进行循环回收一体化处理,要考虑的包括出入境法规标准、双方运作安排合作等,他指出,基本上已经与内地展开讨论,有具体计划会尽快公布。谢展寰在一个电台节目表示,目前每天已经有大约1000至2000吨废纸收集后,运往大湾区纸厂作原料,生产纸张。香港有资金技术,内地有较多地方及人工较平,制成产品可以用香港作窗口示范,一齐合作资源循环,发展绿色产业,长远希望达致「无废湾区」的愿景。他又说,正探讨将部分废物运往大湾区焚化,香港将兴建两个大型焚化炉,大湾区可协助处理部分垃圾,参考外国经验,将焚化后产生所谓的「炉底灰」用作建筑水泥等材料,因为若纯粹在本港操作,土地及人工成本将较高,与大湾区合作,可降低成本。政府暂缓实施垃圾收费,下月起向公屋住户免费派发指定袋,签署有关约章的私人屋苑物管代表,亦可免费获发指定袋。谢展寰说,现时有超过2000个私人屋苑有提供回收分类设施,会要求签订了约章的物管公司管理好设施,找回收商处理好分类垃圾。 2024-05-29 11:32:48

封面图片

环境及生态局称探讨废物资源一体化 并非把垃圾送上大湾区焚烧

环境及生态局称探讨废物资源一体化 并非把垃圾送上大湾区焚烧 环境及生态局局长谢展寰表示,正探讨能否将本港的部分可回收的废物运往大湾区,透过两地合作资源循环,发展绿色产业,将废物与资源一体化处理,长远达致「无废湾区」的愿景。环境局在社交专页回应是否指把香港垃圾送到大湾区焚烧时表示,局长指的是探讨推动大湾区共同发展绿色产业和相关设施,推动把废物转为资源利用,回收再造,既可减少废物,亦可以发展经济。对香港来说,亦会有助减少处理部分垃圾,而不是把垃圾送上大湾区焚烧。环境局表示,香港正在加速发展转废为能设施,即是现代垃圾焚烧发电设施,第一座现代垃圾焚化设施已经在石鼓洲旁建设中,明年底投入运作。第二座已经选址在屯门曾咀,下月会咨询立法会环境事务委员会,计划在2030年启用后,便可以停止使用打鼓岭堆填区处理垃圾。政府亦正大力推动市民减废回收,以及在北部都会区物色地点兴建第三个设施。 2024-05-29 21:32:30

封面图片

谢展寰:向公屋户免费派指定袋 鼓励尝试一个月只用20个垃圾袋

谢展寰:向公屋户免费派指定袋 鼓励尝试一个月只用20个垃圾袋 环境及生态局局长谢展寰表示,暂缓实施垃圾收费是基于清晰的民意,当局未来会做好源头减废及增加回收设施,本月起会免费派指定袋予公屋居民,鼓励尝试一个月只用20个垃圾袋,减少废物。谢展寰又强调,没有想过将垃圾运上大湾区处理或者焚烧,由于未来会有3座焚化炉,届时完全有能力处理本港的垃圾量。 2024-06-01 12:33:46 (2)

封面图片

谢展寰称反对如期实施垃圾收费民情清晰 不推行比推行更好

谢展寰称反对如期实施垃圾收费民情清晰 不推行比推行更好 政府决定暂缓8月1日实施垃圾收费,环境及生态局局长谢展寰在一个电视节目被问到,从中汲取到甚么经验及有无人要问责,他表示,自己已很努力履行责任,形容是尽了力去做。谢展寰说,开始时已谨慎小心处理,因为影响700多万名市民,但由于反对如期落实政策的民情很清晰,当局认为不推行比推行更好。他强调,不是机械式推行法例,将来亦会做好减废及回收,不会松手,同时优化计划,再评估民情变化。对于政府投放了过亿元宣传教育,暂缓执行是否理想的结果,谢展寰表示,以往的功夫并非白费,整个社会对减废的认知提高很多,关心和参与度也提升,应该把握这个机会,鼓励大家参与。被问到当局计划明年年中向立法会汇报进度,届时市民的意识是否较好,谢展寰说,估算一年后的情况为时过早,又认为,有无落实措施的时间表,关系不是太大。但指出,会清楚交代未来一年的工作,包括增加一倍的厨余回收桶,期望社会有成熟的条件,再慢慢推动污者自付原则。至于大湾区废物资源一体化有无选址,谢展寰说,有关概念是较长远,共同发展绿色产业是新的经济发展方向,也是遘向碳中和,需要很多时间探讨,暂时未去到有具体选址。 2024-06-01 12:00:14

封面图片

谢展寰冀电动车电池处理成新产业 绿色产业发芽并慢慢茁壮长大

谢展寰冀电动车电池处理成新产业 绿色产业发芽并慢慢茁壮长大 本港首间处理电动汽车电池的设施,早上于屯门环保园举行动工仪式,出席仪式的环境及生态局局长谢展寰说,期望电动车的电池,即动力电池的处理将会发展成新产业。谢展寰致辞时表示,本港新增的电动汽车数量大增,现时每十部新车当中,有大约六到七部属于电动汽车,形容相关转型是飞跃发展。相关转型亦催生有关电动车电池处理的需求,认为有关行业,在绿色转型过程中开始发芽,若能够找住机会,行业将于未来几十年壮大。他希望能够见到回收业,并非像以往一样做低端产业,而是能够慢慢迈向高端制作,并有高产值的生产,让绿色产业在香港发芽并慢慢茁壮长大。 出席仪式的立法会环境事务委员会刘国勋说,动力电池是政府未来推动的生产者责任制五个范畴之一,兴建香港首间动力电池回收厂,标志相关配套正在建设,为未来生产者责任制的法例修改,做好配套和准备,相关企业设施初步产能已计及全港所有电动车的退役率,亦有预留空间,将现有产能增加一倍。 2024-06-14 13:15:41

封面图片

谢展寰:政府目标于2035年不再使用煤作日常发电

谢展寰:政府目标于2035年不再使用煤作日常发电 首届「香港绿色周」正式启动,环境及生态局局长谢展寰出席其中一个论坛,讨论支持香港发展绿色科技的政策与生态体系的议题。谢展寰表示,发电是现时本港最大的碳排放源,其次运输占约两成,另外废弃物亦占约一成。就发电减排方面,政府目标于2035年不再使用煤作日常发电,长远期望达至「净零发电」目标。谢展寰提及,本港九成电力用于建筑物,政府目标在2050年前,商业楼宇用电量较现时减少三至四成,而住宅楼宇用电量减少两至三成,并在2035年能达到以上目标一半。他又说,期望实现于2050年前,在废物处理方面达至碳中和的目标,发展转废为能设施,停止使用堆填区处理垃圾。出席同一论坛的金融发展局副主席冯华健表示,期望吸引全球的绿色科技及金融企业到港成立亚太区中心,希望用不同的税收措施吸引有关企业 。创新科技及工业局副局长张曼莉表示,期望透过完善创科生态圈,推进新型工业化,并扶持绿色科技以及绿色产业在港发展,相信香港有条件成为绿色科技中心。 2024-02-26 13:31:59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