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大称参与国家研发项目开支大 冀政府考虑是否长久投放资源支持

理大称参与国家研发项目开支大 冀政府考虑是否长久投放资源支持 理工大学科研团队与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合作研制的「表取采样执行装置」,已随「嫦娥六号」在月球背面完成全自动的表土采样等任务。理大深空探测研究中心主任容启亮表示,有关月样由国家航天局管理,如要申请用作研究,必须表明用途。他又说上次「嫦娥五号」采集到约1.75公斤月样,相信今次会更多。理大副校长赵汝恒表示,校方投放不少资源于深空探测研究中心以支持相关研究,希望政府考虑会否长久投放资源支持相关项目。他指出,参与国家研发项目涉及的科研开支大,加上要持续栽培技术及研究人员,并非能够单靠单一大学经费或团队申请的项目经费去进行。赵汝恒说香港是有能力参与国家重要项目,希望政府考虑相关长远规划,相信能同时增加年轻一代对太空探测兴趣,提升国家认同感。 2024-06-07 15:19:34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理大参与研发采样装置助嫦娥六号完成月背采样

理大参与研发采样装置助嫦娥六号完成月背采样 国家月球探测器嫦娥六号,近日完成人类史上首个月背表土采样任务。执行是次任务的的关键组件「表取采样执行装置」,是由香港理工大学科研团队与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合作研制。理大自2010年起,一直参与国家的太空探索计划,包括协助嫦娥三号、嫦娥四号、嫦娥五号探月任务和天问一号火星任务取得成功。理大副校长(研究及创新)赵汝恒认为,特区政府应思考是否设立多个长期的星空探测项目,他亦相信项目对年轻人带来正面影响,增加对国家的认同。 2024-06-07 18:20:42

封面图片

林大辉称理大参与国家航天科研任务「人才、经费、空间」缺一不可

林大辉称理大参与国家航天科研任务「人才、经费、空间」缺一不可 理大科研团队获批取得国家「嫦娥五号」采集到的部分月球土壤样品,团队将探讨在「月壤中找水」。理大校董会主席林大辉说,理大是香港唯一参与国家航天科研任务的高等院校,「人才、经费、空间」缺一不可。他举例其中相关实验室设备与天花板很贴近,引证院校的地方非常不足,非常不理想。他说,需要更多经费吸纳更多教授,购买更多先进设备。理大深空探测研究中心主任容启亮说,「嫦娥五号」在月亮表取的样本「全世界都想要」,理大成功申请400多毫克样本,虽然好少,但只要有「一粒月壤」,已可作很多分析。他说今次主要进行「月壤中找水」研究,日后或会展开其他研究,让将来更有能力辅助国家做其他深空探测研究。被问到今次计划研究「月壤中找水」,是由国家分配研究抑或属于理大构思,中心副主任吴波说,过往没有从月壤中熔结碎屑中找水份的研究,强调这题目有意义、有新意。他说,理大会继续申请「嫦娥六号」月背月壤样本;又说现在获得「嫦娥五号」月壤样本,可建立研究基础,相信能为争取「嫦娥六号」 月壤样本带来优势,希望未来有机会比较月表与月背月壤的不同。 2024-07-03 14:49:57

封面图片

理大获「嫦娥五号」月壤样品 研究「月壤中找水」

理大获「嫦娥五号」月壤样品 研究「月壤中找水」 有份参与国家探月工程的香港理工大学,通过国家航天局方面审核,获得由「嫦娥五号」探测器于2020年底,在月球采集得来的月壤样品,包括一份400毫克「表面铲取」样品,及一份42.6毫克的「深层钻取」样品。团队将研究月壤结构,探讨在「月壤中找水」。 2024-07-03 18:23:32

封面图片

香港理大研发关键装置助嫦娥六号月背采样

香港理大研发关键装置助嫦娥六号月背采样 香港理工大学团队研发关键装置,协助嫦娥六号完成世界首次月球背面采样。 综合香港中通社和新华社等报道,中国嫦娥六号月球探测器完成人类史上首次月球背面采样,当中执行表取采样的关键装置由香港理工大学参与研制。香港理大星期五(6月7日)在记者会上介绍,如何突破月背采样的技术难关。 理大深空探测研究中心主任容启亮指出,由于受到地、月自转速度影响,人类不能直接观测月背及直接通讯,而且月背环境复杂、月壤特性不确定,无论是探测或登陆,此次采样的难度和挑战都比在月球正面采样更大。 为配合月背工作环境,采样时间大幅缩短。容启亮说,控制算法和采样策略都要重新设计和优化,提高采样智能化、自动化程度。 据悉,整个采样过程首先由安装在采样器甲和乙旁的高温近摄相机导航采样,然后将样本倒进初级封装系统的样本罐内。当采样完成后,封装系统将月球样本封装保存。采样器在近摄相机导航下,将样本罐准确提放到上升器内带回地球。这里的高温近摄相机、样本罐、封装机构都由理大参与设计和制造。 嫦娥六号上升器6月6日成功与轨道器和返回器组合体完成月球轨道的交会对接,将装载着月背样品的容器从上升器被安全转移至返回器中,预计25日将样品带回地球。 对于理大能否申请取得月壤研究,容启亮称,要再申请并说明研究用途,希望能研究月壤化学成分,由此探索宇宙形成奥秘。 自2010年起,理大一直积极参与中国大陆的太空探索计划,携手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研制太空仪器,利用先进地形测量技术协助评估及选取合适的着陆点,先后协助嫦娥三号、嫦娥四号、嫦娥五号探月任务和天问一号火星任务取得成功。 2024年6月8日 9:59 AM

封面图片

理大团队合作研制表取采样执行装置已随嫦娥六号在月球背面软著陆

理大团队合作研制表取采样执行装置已随嫦娥六号在月球背面软著陆 理工大学表示,科研团队与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合作研制的「表取采样执行装置」,已随「嫦娥六号」在月球背面「软著陆」,日前完成全自动的表土采样及封装任务,亦是史上首次在月球背面表土采样。理大指,载有月壤样本的「嫦娥六号」飞行器已从月球背面起飞,预计本月25日将样品带返回地球。理大深空探测研究中心主任容启亮指出,由于受到「地、月自转」速度影响,人类不能直接观测月背以及直接通讯,无论是探测抑或登陆,今次的采样任务,比在月球正面采样面对的挑战更大。理大指出,团队根据过往航天项目累积的经验,在「嫦娥六号」装置进行多项改进,令采样任务可快速完成。理大解释,所采用的「表取采样执行装置」有配备封装系统,以全自动多点方式采样,有别于其他国家透过钻取及人手挖掘方式采样。而在整个采样过程中,首先由安装在采样器旁的高温近摄相机以导航采样,然后将样本倒进初级封装系统的样本罐内。当采样完成后,封装系统将月球样本封装保存;采样器在近摄相机导航下,再将样本罐准确提放到上升器内,带回地球。理大副校长赵汝恒表示,理大有超过30年航天科研工作经验,是香港唯一一间多次参与国家航天任务的大学,感谢国家信任与支持,期望为国家航天事业发展作出更多贡献。 2024-06-07 12:57:51

封面图片

中国宣布提供嫦娥八号任务国际合作机会

中国宣布提供嫦娥八号任务国际合作机会 中国国家航天局星期一(10月2日)发布嫦娥八号任务国际合作机遇公告,让各国与国际组织加入。 据中新社报道,航天局在国际宇航大会期间发布上述公告。中国探月工程面向国际社会,开放嫦娥八号任务国际合作机遇,欢迎各国与国际组织加入,开展任务级、系统级、单机级合作,共同实现更多重大原创性科学发现。 嫦娥八号任务计划于2028年前后实施发射,将开展月球多物理场、区域地质剖面探测与研究,月基对地观测与研究,月球原位样品分析及资源就位利用、月表环境小型封闭陆生生态系统实验与研究,将与嫦娥七号任务等共同组成月球科研站基本型。 嫦娥八号任务国际合作将优先考虑具备开展器间交互、联合探测的任务级合作,具备月面基本操作能力的月面机器人,以及其他互补性的科学载荷和科学创新性强的合作项目。 据报道,国际合作项目意向书申报截止时间为2023年12月31日,计划在2024年4月完成初步遴选,9月完成最终遴选,确认合作项目。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