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大辉称理大参与国家航天科研任务「人才、经费、空间」缺一不可

林大辉称理大参与国家航天科研任务「人才、经费、空间」缺一不可 理大科研团队获批取得国家「嫦娥五号」采集到的部分月球土壤样品,团队将探讨在「月壤中找水」。理大校董会主席林大辉说,理大是香港唯一参与国家航天科研任务的高等院校,「人才、经费、空间」缺一不可。他举例其中相关实验室设备与天花板很贴近,引证院校的地方非常不足,非常不理想。他说,需要更多经费吸纳更多教授,购买更多先进设备。理大深空探测研究中心主任容启亮说,「嫦娥五号」在月亮表取的样本「全世界都想要」,理大成功申请400多毫克样本,虽然好少,但只要有「一粒月壤」,已可作很多分析。他说今次主要进行「月壤中找水」研究,日后或会展开其他研究,让将来更有能力辅助国家做其他深空探测研究。被问到今次计划研究「月壤中找水」,是由国家分配研究抑或属于理大构思,中心副主任吴波说,过往没有从月壤中熔结碎屑中找水份的研究,强调这题目有意义、有新意。他说,理大会继续申请「嫦娥六号」月背月壤样本;又说现在获得「嫦娥五号」月壤样本,可建立研究基础,相信能为争取「嫦娥六号」 月壤样本带来优势,希望未来有机会比较月表与月背月壤的不同。 2024-07-03 14:49:57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理大称参与国家研发项目开支大 冀政府考虑是否长久投放资源支持

理大称参与国家研发项目开支大 冀政府考虑是否长久投放资源支持 理工大学科研团队与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合作研制的「表取采样执行装置」,已随「嫦娥六号」在月球背面完成全自动的表土采样等任务。理大深空探测研究中心主任容启亮表示,有关月样由国家航天局管理,如要申请用作研究,必须表明用途。他又说上次「嫦娥五号」采集到约1.75公斤月样,相信今次会更多。理大副校长赵汝恒表示,校方投放不少资源于深空探测研究中心以支持相关研究,希望政府考虑会否长久投放资源支持相关项目。他指出,参与国家研发项目涉及的科研开支大,加上要持续栽培技术及研究人员,并非能够单靠单一大学经费或团队申请的项目经费去进行。赵汝恒说香港是有能力参与国家重要项目,希望政府考虑相关长远规划,相信能同时增加年轻一代对太空探测兴趣,提升国家认同感。 2024-06-07 15:19:34

封面图片

获「嫦娥五号」采集月球土壤 理大科研团队探讨「月壤中找水」

获「嫦娥五号」采集月球土壤 理大科研团队探讨「月壤中找水」 理大科研团队获国家航天局审核,得到「嫦娥五号」采集的月球土壤样品,包括一份400毫克的表面铲取样品及一份42.6毫克的深层钻取样品。其中,月壤表面铲取样品是由理大团队的「表取采样执行装置」采集而成,样品已储存于校园内的储存及分析系统,将利用世界顶尖的一体式多功能原位分析设备,让研究人员在毋须离开储存环境下,展开月壤深入分析研究计划。理大团队将会探讨在「月壤中找水」,包括月壤中熔结碎屑的微观结构、熔结碎屑中的水含量及来源,成果会为未来研究月球及其他无大气天体表面土壤的形成,以及太阳风注入产生的水资源分析提供重要参考。团队表示,2020年理大为「嫦娥五号」研制「表取采样执行装置」,将有史以来最年轻的月壤样品带返地球。团队亦计划申请「嫦娥六号」月背的月壤样品,为人类认识月球和太空作出更多新的贡献。理大校董会主席林大辉说,研究团队为中国航天历史谱写了辉煌一页,适逢理大今年成为大学30周年,团队会好好珍惜国家这份极之珍贵的礼物。校长滕锦光说,理大矢志成为创新型世界一流大学,强调科研要为社会带来有价值的创新。 2024-07-03 11:12:09

封面图片

中国科研人员在月壤样本中首次发现天然石墨烯

中国科研人员在月壤样本中首次发现天然石墨烯 来自吉林大学、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国家深空探测实验室、探月与航天工程中心等的科研人员通过对嫦娥五号钻采岩屑月壤的观察分析,首次发现了天然形成的少层石墨烯。相关研究为月球的地质活动和演变历史以及月球的环境特点提供了新见解,拓宽了人们对月壤复杂矿物组成的认知,为月球的原位资源利用提供了重要信息及线索。

封面图片

中国科研人员在月壤样本首次发现天然石墨烯

中国科研人员在月壤样本首次发现天然石墨烯 中国科研人员通过对嫦娥五号钻采岩屑月壤的观察分析,首次发现了天然形成的少层石墨烯。 据科技日报星期天(6月23日)报道,来自吉林大学、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国家深空探测实验室、探月与航天工程中心等的科研人员通过对嫦娥五号钻采岩屑月壤的观察分析,首次发现了天然形成的少层石墨烯。 报道称,相关研究为月球的地质活动和演变历史以及月球的环境特点提供了新见解,为月球的原位资源利用提供了重要信息及线索。 据估计,星际碳总量中约1.9%是以石墨烯的形式存在,其形态和性质由特定的形成过程决定。因此,天然石墨烯的组成和结构特征将为星体的地质演化和月球的原位资源利用提供重要的参考和信息。 在这项研究中,科研团队采用电镜拉曼联用技术,在月壤样品含碳量相对较高的位置采集了拉曼光谱,确认了月壤样品中石墨碳的结晶质量相对较高。值得注意的是,月壤样品中存在碳的区域含有铁化合物,这与石墨烯的形成密切相关。 科研团队还通过扫描电子显微成像、透射电子显微成像、冷冻条件下球差电镜的高角环形暗场像和高分辨像、能谱和电子能量损失谱、飞行二次质谱等多种表征技术的综合运用及测试结果的多方面严谨比对分析,探究并证实了月壤样品中检测到的石墨碳是少层石墨烯。 2020年12月,中国月球探测器嫦娥五号从月球带回1731克月壤样品,是人类首次获得的月表年轻火山岩区样品。截至今年6月初,嫦娥五号月壤样品已完成向40家科研机构的114个科研团队发放258份77.7克,目前已有多个领域70余项嫦娥五号月球样品研究成果在中外重要学术期刊发表。 石墨烯具有优秀的力学特性和超强导电性导热性等出色的材料特性,其下游应用主要涵盖基础学科、新能源电池、柔性显示屏、传感器及复合材料等领域。 2024年6月24日 7:55 AM

封面图片

理大参与研发采样装置助嫦娥六号完成月背采样

理大参与研发采样装置助嫦娥六号完成月背采样 国家月球探测器嫦娥六号,近日完成人类史上首个月背表土采样任务。执行是次任务的的关键组件「表取采样执行装置」,是由香港理工大学科研团队与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合作研制。理大自2010年起,一直参与国家的太空探索计划,包括协助嫦娥三号、嫦娥四号、嫦娥五号探月任务和天问一号火星任务取得成功。理大副校长(研究及创新)赵汝恒认为,特区政府应思考是否设立多个长期的星空探测项目,他亦相信项目对年轻人带来正面影响,增加对国家的认同。 2024-06-07 18:20:42

封面图片

理大获「嫦娥五号」月壤样品 研究「月壤中找水」

理大获「嫦娥五号」月壤样品 研究「月壤中找水」 有份参与国家探月工程的香港理工大学,通过国家航天局方面审核,获得由「嫦娥五号」探测器于2020年底,在月球采集得来的月壤样品,包括一份400毫克「表面铲取」样品,及一份42.6毫克的「深层钻取」样品。团队将研究月壤结构,探讨在「月壤中找水」。 2024-07-03 18:23:32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