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证券:用电增速持续强劲 来水修复显著挤压火电

中信证券:用电增速持续强劲 来水修复显著挤压火电 中信证券研报指出,2024 年 5 月国内用电增速回落至 7.2% 但仍表现强劲,二产用电增速环比改善;风光能源投资推进加快推动电源投资增速有所回升,同时电网投资保持高增态势,1~5 月电源、电网投资分别增长 6.5%、21.6%;5 月水电出力持续修复,对于火电出力带来挤压;新能源消纳仍面临压力,风光装机大省的利用小时普遍不佳。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中信证券:基荷电源设备需求持续上行

中信证券:基荷电源设备需求持续上行 中信证券研报表示,预计基荷电源设备需求有望持续上行,主要基于为新能源提供稳定和调节电源,保证电力和能源安全等多个角度来考虑。从国际比较角度来看,欧美也在重启基荷电源的建设。从行业景气度来看,基荷电源设备逐渐迎来建设加速期,同时项目核准和招标也将维持高景气度,预计相关情况也将在设备企业的订单和出货上有所反映。建议关注火电、核电、气电等相关电源设备的整机商和零部件企业。

封面图片

中信证券:来水形势改善正带动水电发电量迎来周期性改善

中信证券:来水形势改善正带动水电发电量迎来周期性改善 中信证券研报称,来水形势改善正带动水电发电量迎来周期性改善,单 5 月国内水电利用小时同比增长 33.9% 至 308 小时;水电电量周期性修复正在挤压火电空间,预计 2024 年全年火电发电量出现负增长的概率较高;对于水电龙头而言,出现全年电量同比修复的同时,电价基本稳定的概率仍较高,助力水电弹性释放可期。

封面图片

2024 年上半年尤其是二季度以来,我国南方地区来水显著偏丰,带动水电发电量持续增长,提振相关上市公司业绩;火电方面,受益于煤价

2024 年上半年尤其是二季度以来,我国南方地区来水显著偏丰,带动水电发电量持续增长,提振相关上市公司业绩;火电方面,受益于煤价同比下跌,发电成本降低。受高温天气等因素影响,全社会用电量保持增长。业内人士表示,2024 年以来,我国整体用电需求强劲。在强化煤电保供稳价的背景下,火电上市公司业绩向好,预计二季度增速均值在 20% 左右。水电上市公司受益于来水偏丰,二季度业绩改善将尤为显著。此外,特高压建设将明显拉动电网投资,相关上市公司将受益。(中证报)

封面图片

中信证券:新一轮电力体制改革已开启 基荷电源、电网设备、虚拟电厂、新型储能等方向都有望从中受益

中信证券:新一轮电力体制改革已开启 基荷电源、电网设备、虚拟电厂、新型储能等方向都有望从中受益 中信证券研报表示,在化石能源向清洁能源转型的全球背景下,各国新能源装机持续高增、热度不减,电力系统的消纳压力也随之显现,因而电网建设和电网升级已成为全球性的重要课题。在我国,新一轮电力体制改革已开启,电改成为能源安全与双碳转型两大战略的关键支点,或将成为三中全会的重要改革方向之一,加速新能源入市、缓解消纳压力或是此次改革的重点,基荷电源、电网设备、虚拟电厂、新型储能等方向都有望从中受益。看海外,欧美电网线路老化问题突出,难以满足数据中心和电气化趋势下的用电需求,东南亚等发展中国家的能源需求和清洁能源转型势头更是持续高涨,国内电力设备出口景气度得以不断抬升。

封面图片

国盛证券:首予浙能电力 “买入” 评级,盈利持续修复

国盛证券:首予浙能电力 “买入” 评级,盈利持续修复 国盛证券研报指出,浙能电力 () 为浙能集团下唯一火电上市公司,是浙江省电力龙头运营商。2023 年公司管理电力装机 3517 万千瓦,其中煤电占比 88%,气电占比 11%,占全省统调煤电装机 58%。2023 年公司总营收 959.8 亿元,同比增加 19.7%,2020-2023 三年营收 CAGR 为 22.9%,增速较快。2021-2022 年由于煤价走高导致公司连续亏损,2023 年受益于煤炭价格中枢回落,火电量价齐升,公司盈利持续修复,实现归母净利润 65.2 亿元,扭亏转盈。除电力主业外,公司参股核电,稳健投资收益支撑业绩增长;收购中来股份,布局光伏制造业,拓展成长半径。公司具有盈利修复弹性和高分红高股息优势,首次覆盖,给予 “买入” 评级。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