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洲集团:今年装配制造板块订单有望超过 2022 年水平

九洲集团:今年装配制造板块订单有望超过 2022 年水平 公司 2023 年智能装配制造业务收入有所下降,相比之下今年一季度的制造业订单实现了较高的增速,同比增长约 50%。公司管理层设定了详细的销售计划及目标实现的销售策略,本年一季度订单量超额完成了计划,如果按照前两季度的情况,本年度装配制造板块订单有望超过 2022 年水平。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马斯克:特斯拉今年有望与一家主要汽车制造商达成 FSD 授权协议

马斯克:特斯拉今年有望与一家主要汽车制造商达成 FSD 授权协议 现在,马斯克在 2024 年第一季度财报后的电话会议上透露表示,特斯拉正与一家主要汽车制造商就 FSD 授权进行谈判。他没有透露具体是哪家厂商,但表示“今年达成协议的可能性很大”。 2024-04-02 2024-03-27 2024-03-26

封面图片

韩联社:SK海力士(000660)因内存不景气长期化,仅今年第一季度就出现了超过3.4万亿韩元的赤字。这是自2012年SK集团编

韩联社:SK海力士(000660)因内存不景气长期化,仅今年第一季度就出现了超过3.4万亿韩元的赤字。这是自2012年SK集团编入以来的最大赤字。SK海力士26日公布,以合并为准,今年第一季度的营业亏损为3.423万亿韩元,与去年同期(营业利润2.8639万亿韩元)相比,暂时转为亏损。 这低于联合信息MAX统计的3.5604万亿韩元的4.4%。SK hynix解释说:“存储器半导体下行(下降局面)情况在第一季度仍然存在,需求不振和产品价格下降趋势持续,导致销售额比前一季度减少,营业亏损扩大。”

封面图片

天顺风能:预计上半年净利同比下降 55.23%-63.37%

天顺风能:预计上半年净利同比下降 55.23%-63.37% 天顺风能公告,预计上半年净利 2.12 亿元–2.6 亿元,同比下降 55.23%-63.37%。2024 年上半年,公司继续延续收缩陆上风电装备制造业务战略目标,仅挑选高质量订单进行承接;同时,一季度北方冬歇期和二季度南方强降雨等情况,导致各制造基地覆盖范围内项目进度不及预期,预计下半年陆上风电装备制造板块的塔架和叶片交付量比上半年会有明显提升。

封面图片

去年北美工业机器人订单下降30%

去年北美工业机器人订单下降30% 这种急剧下降当然值得研究。然而,这并不令人完全意外。去年 8 月,根据行业组织A3的一份报告,其中指出 2023 年第二季度同比下降 37%。这也是该行业连续第二个季度出现下滑。这些数字给至少可以追溯到大流行病爆发之初就被视为白热化产业的机器人行业泼了一盆冷水。毫无疑问,机器人制造商有理由感到担忧。但是,2021 年和 2022 年的销售额都创下了该行业的历史新高,这一点需要引起注意。一些向平均值的回归可能是不可避免的。但是,数字背后的故事远比流行病引发的自动化热潮导致的应用放缓要复杂得多。尽管该类别产品有时看起来很强劲,但它并不能像科技界的其他产品一样不受宏观经济不利因素的影响。事实上,在某些方面,它可能更加脆弱。工业机器人并不完全是奢侈品,但它们是大宗采购,前期成本高昂,促使许多人开始考虑机器人即服务(RaaS)租赁模式。不确定的时代无疑是导致人们谨慎行事的主要原因。制造业仍然是自动化的主要驱动力,随着 2023 年经济陷入困境,许多人推迟了购买新车的计划。芯片短缺也在今年上半年继续对生产造成瓶颈。汽车制造机器人(占总数的一半以上)在今年下降了 34%。非汽车行业机器人去年的表现略好,销售额下降了 25%。根据 A3 数据,金属电子制造、食品/消费品、医疗和塑料/橡胶是本年度汽车行业以外需求最大的行业。A3 总裁杰夫-伯恩斯坦(Jeff Burnstein)满怀希望地表示:"虽然今年的机器人销售额有所下降,但 2023 年的销售额却比上一季度有所增长,而且来自汽车和非汽车公司的销售额几乎相等。这两点都是令人鼓舞的迹象,表明越来越多的行业在整体上越来越适应自动化。虽然我们预计汽车行业的订单会再次上升,但毫无疑问,所有非汽车行业的订单都会增加,因为他们认识到机器人可以帮助他们克服独特的挑战。"当然,未来的潜在销售额会受到经济因素的推动,包括许多行业都会提到的招聘问题。但是,首次采用自动化技术的过程充满了成长的烦恼,在某些情况下,新机器人技术的前景还不够成熟,无法实现有意义的大范围采用。另一方面,机器人在汽车制造业中已司空见惯,而汽车制造业比其他行业早了几十年。考虑到电动汽车购买放缓的因素,整体数据受到了很大影响。相关文章:经济不景气 工业机器人销售额连续两个季度下滑 ... PC版: 手机版:

封面图片

ASML订单猛增 第四季度净销售额达到72亿欧元

ASML订单猛增 第四季度净销售额达到72亿欧元 而未交付订单总额共计390亿欧元。作为对比,ASML在三季度的新增订单为26.02亿欧元,由此可见增长幅度惊人。但统计全年总订单增长,则2023年新增订单明显不如去年,这也符合市场的不景气现状。纵观2023全年,ASML净销售额达到276亿欧元,毛利率为51.3%,净利润为78亿欧元。ASML预计2024年的净销售额将与2023年基本持平,预计2024年第一季度的净销售额约为50亿至55亿欧元,毛利率约为48%至49%。根据ASML的演示材料,如下图所示,在2023年第四季度,ASML有39%的订单是发向中国。虽然与上季度的46%份额相比有所回落,但中国地区依然还是ASML机台的最大出口国家/地区。作为对比,2023年一季度,面向中国大陆的设备出货量仅占ASML当季出货量的8%。这也是ASML首席财务官Roger Dassen说:“2023年中国业务非常强劲的原因。”在Roger Dassen看来,这背后的原因主要在于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交付给中国的大部分设备是基于2022 年甚至更早的订单。过去几年包括中国市场在内的全球订单交付率相对偏低,实际低于50%。因此,当其他客户的需求时间节点发生了变化,我们能够向中国客户交付已经预订的设备。中国地区的交付量在增加,与此同时其他地区在减少,所以中国市场所占的份额相对出现明显上升。其次,发运到中国的设备主要针对成熟制程客户。这部分的市场需求很稳定,去年很稳定,未来的需求也将继续保持稳定。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到,如果按照数量计算,KrF光刻机依然占了出口数量的大多数,紧随其后的是ArFi。值得一提的是,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到,面向中国台湾的设备出货量环比有所回落,但面向美国和韩国的设备出货量比上一季度增加不少。统计2023年年度设备出货量,如下图所示,中国台湾依然是ASML最大的市场,总占比为39%,中国大陆则拿下了ASML公司29%的设备出口。作为对比,2022年度,发向中国大陆的设备总数仅为ASML当年总出货量的14%。从设备出口数量来看,如下图所示,几乎所有ASML设备的出货量都同比有了明显增长。从ASML首席执行官Peter Wennink的介绍我们获悉,2023年末,ASML向客户交付了第一台高数值孔径极紫外光刻系统(High NA EUV)EXE:5000的部分组件。虽然市场不是十分明朗,但随着晶体管的继续微缩,新一代光刻机是不可或缺,为此笔者认为,这将有望开启光刻巨头的下一轮增长。Peter Wennink也指出,半导体行业当前仍处于周期性底部。尽管我们的客户对于半导体市场复苏态势仍不能确定,但一些积极信号已清晰可见行业终端市场库存水平持续改善,光刻设备的利用率也始见提升。此外,我们在2023年第四季度的强劲订单增长也显示了未来的市场需求。“我们预计2024年第一季度净销售额在50亿至55亿欧元之间,毛利率约为48%至49%。预计研发成本约为10.7亿欧元,销售及管理费用约为3亿欧元。尽管存在上述积极信号,我们对2024年仍持保守态度,预计全年业绩将与2023年基本持平。同时,2024年也将是为实现2025年大幅增长打好基础的重要一年。”Peter Wennink接着说。ASML首席财务官 Roger Dassen则表示:“尽管我们清晰地看到我们的客户正在度过周期低谷,但如上个季度所言,不确定性依旧,市场复苏的态势和速度都还是未知数。”他进一步指出,与此同时我们也看到一些积极信号:第一,终端市场的库存水平已明显改善;第二,从光刻系统的使用率来看,虽未达到正常水平但也出现了显著提升,相信今年还将继续提升;第三,第四季度我们收到了创纪录的92亿欧元新增订单,我认为这也是一个向好的迹象。“从市场分类来看,存储芯片市场将在2024迎来增长,这主要是由于制程节点的转变,以满足日益增长的先进存储需求。反观逻辑芯片市场,2024年将出现小幅下滑,因为今年将主要消化2023年的新增产能而非继续增加产能。”Roger Dassen指出。。“从业务划分来看,2024年EUV业务将出现增长;而非EUV部分会小幅下滑,主要因为浸润式光刻机的销售预计将少于2023年;装机管理销售额预计与2023年持平。”Roger Dassen补充说。综合以上形势,Roger Dassen认为,现在调整ASML对全年的预期还为时太早,因此公司依然保持上个季度所分享的对2024年的业绩看法,即2024 年的业绩将与 2023 年持平。正如此前所说,ASML认为2024年会是一个调整年,这一年公司将努力扩充产能,为2025年的大幅增长打好基础。为此,Roger Dassen认为,公司在2024年的毛利率会略低于2023年51.3%的全年毛利率,这一方面是因为虽然2024年EUV业务会增长,但浸润式光刻系统的销售会下降;另一方面,ASML还将投资扩大产能。“2025年将是强劲增长的一年,”Roger Dassen强调。在他看来,这主要由以下几点原因造成的:首先,ASML相信半导体行业的长期发展趋势。AI、电气化、能源转型等,都需要大量芯片的支持;其次,2025年将是上行周期,处于景气阶段;再者,诸多晶圆厂计划在2025年开工,将需要大量光刻设备。在Roger Dassen看来,2025年会是大幅增长的一年,公司届时的毛利率预期将为54-56%。上升的原因主要在于更高的EUV收入和2024年投资产能所获得的回报。为了实现这个目标,ASML将在2024年投资扩产,以满足2025年的产能需求。与此同时,ASML还要为此前提出的2030年增长目标提前做准备。再谈到出口管制的相关影响时,Roger Dassen表示,对于出口管制,荷兰和美国最新颁布的出口管制法规已经生效。在政府与公司的后续沟通中,对其出口管制的适用范围和影响进行了进一步澄清。“可以预计的是,2024年我们将不会获得向中国发运NXT:2000i及以上浸润式设备的出口许可证,此外,个别中国先进芯片制造晶圆厂将无法获得发运NXT:1970i 和 NXT:1980i 浸润式设备的许可证。”Roger Dassen说。“正如第三季度时所言,我们认为出口管制会影响中国市场10%-15%的销售额。而截至目前,出口管制规则生效后,我们依然认为2024年中国市场受到的影响为10%-15%(以2023在中国的销售额为基准),然而我们仍可以看到终端市场中成熟制程市场的需求依旧旺盛。”Roger Dassen强调。 ... PC版: 手机版:

封面图片

5月财新中国制造业PMI创两年来新高

5月财新中国制造业PMI创两年来新高 5月财新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录得51.7,为2022年7月来最高,显示制造业生产经营活动扩张加速。 财新网星期一(6月3日)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5月中国制造业PMI较4月高出0.3个百分点。 该数据与中国国家统计局早前公布的数据形成鲜明对比。中国国家统计局上星期五(5月31日)公布的数据显示,5月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跌至49.5,不仅分别低于3月和4月数据1.3、0.9个百分点,也分别低于彭博社、路透社预估的1、0.9个百分点。 根据路透社,与官方PMI相比,财新调查结果更偏向于中小型的出口导向型企业。 受访者说,由于国内和全球需求的强劲支撑了客户对新产品的兴趣,生产受到了新订单流入增加的支撑。 然而,与4月份的41个月高点相比,新出口订单的增长速度要慢得多。一些受访者表示,最近的贸易展览会带来了新订单,而另一些受访者则提到了他们向海外市场的战略扩张。但全球经济低迷仍然是一个制约因素。 财新智库高级经济学家王喆分析,就业压力偏大、需求弱于供给依然是当前经济面临的突出问题,究其原因仍在于社会整体预期偏弱,这是过去较长时间内外部多种不利因素叠加影响所致。 他说,长期积累的问题需在长期中寻求解决途径,各项旨在稳经济、促内需、增就业的政策加力增效并保持一贯性和连续性,应是施政重点。 中国一季度经济增长超出预期,达到5.3%, 4月出炉的多项经济指标沿续了积极态势,工业生产、消费、出口等多项指标总体改善。不过,中国仍然面临通货紧缩的压力,旷日持久的房地产危机也依旧是拖累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 中国政府在5月17日打出重磅宽松政策组合拳,宣布迄今为止最强的稳楼市措施。各地方政府随后出台相应政策,给当地的楼市松绑,上海、深圳与广州等都已出台相关政策,包括降低首套房最低首付比率,下调贷款利率等。 2024年6月3日 10:48 AM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