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资机构看 A 股:对中长期走势持正面态度 聚焦中资高息股

外资机构看 A 股:对中长期走势持正面态度 聚焦中资高息股 据香港《信报》报道,近期有多家国际金融机构对我国经济以及股市投资发表了最新观点并进行展望。施罗德投资对中国股市中长期看法正面,若从 2 至 3 年的角度来看,中国股市相对其他股市存在更大上升空间,其中企业改革主题存在机遇,企业改革主题是指因监管机构推动而提升股东回报的股份,新 “国九条” 特别聚焦于改善上市公司的透明度与市场效率;瑞银推荐 A 股中的高股息价值股,指短线可作为防守性投资,并偏好多只中港两地均有上市的 A 股,包括中海油、中石化、中国中车及福耀玻璃;花旗对中资高息股同样保持积极态度、看法正面,并认为在经济层面,内房在供应减少、取得信贷融资、二手市场复苏三方面,都开始展现一些好转迹象。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中国证监会召开机构投资者座谈会 引导中长期资金入市

中国证监会召开机构投资者座谈会 引导中长期资金入市 中国证监会召开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和部分大型银行保险机构主要负责人座谈会,引导中长期资金入市以稳定股市波动。 中国股市今年以来收到经济增长动力缺乏、房地产市场低迷影响,处于低迷状态。分析认为,更多长期资金入市可以稳定受情绪影响的股市,减少波动。 综合《上海证券报》和财新网报道,中国证监会星期四(8月24日)召开机构投资者座谈会。会议肯定了近年来中长期资金对资本市场的参与,称中长期资金为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源头活水。 会议称当前形势下,各养老金、保险资金和银行理财资金等中长期资金加快发展权益投资正当其时,各类机构要提高对中长期资金属性和责任的认识,着力提高权益投资规模和比重。 会议也要求各机构要进一步体现行业发展的政治性人民性,强化宏观思维、系统思维、辩证思维,深刻认识中国经济总体向好、长期向好的趋势没有变。 会议要求,各机构要切实把握好宏观经济与微观主体、资本市场改革与资管行业发展、机构经营当前利益和长远发展等各方面关系,在实现自身发展壮大、获得更多长期投资回报的同时,与建设中国特色现代资本市场相向而行,更好服务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大局。 参会机构一致表示,将发挥中长期资金的市场稳定器和经济发展助推器作用,正确看待市场短期波动,把握长期向好的大势,强化逆周期布局,加大权益类资产配置,用实际行动引领长期投。

封面图片

多家外资巨头发声 看好中资高股息价值股

多家外资巨头发声 看好中资高股息价值股 在国内各路资金追逐 A 股高股息价值股的同时,这类股票同样受到了外资机构的看好。近日,花旗、施罗德投资、瑞银、宏利基金、贝莱德等多家外资机构表达了对该类资产的青睐。受访机构人士表示,受益于新 “国九条” 改善上市公司透明度与市场效率,鼓励上市公司分红等政策,叠加利率下行的背景,中资高股息价值股的投资价值凸显。在当前估值吸引力水平下,外资机构对 A 股权益市场保持乐观。(中国基金报)

封面图片

头部公募继续看多 中长期看好大盘风格

头部公募继续看多 中长期看好大盘风格 7 月份以来,头部公募机构密集召开中期策略会或发布下半年投资策略报告。公募机构普遍认为,A 股市场短期或反弹,中期积极看多;同时,大盘风格可能继续占优。对于下半年宏观经济的展望,多数公募机构预计,未来半年到一年有望看到经济企稳复苏。 (证券日报)

封面图片

证券日报文章指出,未来各类金融机构应充分理解监管导向背后的深意,坚持审慎理性的投资理念,防范相关风险。无论是从中长期宏观经济走势

证券日报文章指出,未来各类金融机构应充分理解监管导向背后的深意,坚持审慎理性的投资理念,防范相关风险。无论是从中长期宏观经济走势层面来看,还是从金融机构自身发展层面来看,金融机构均应理性投资长期国债。长期国债收益率总体将运行在与长期经济增长预期相匹配的合理区间内,长期国债收益率与长期经济增长预期的背离是阶段性、暂时性的。金融机构在投资长期国债时,宜综合考量监管导向、市场趋势、自身资产负债匹配度、流动性管理压力等多个维度,未雨绸缪,理性投资。这既有利于机构自身稳健经营,也能维护债券市场的平稳运行。

封面图片

彭博调查显示,中资及外资机构看好 A 股、港股在下半年有上涨空间,其中港股表现可能更强,保险资金和外资有望成为 A 股的主要增量

彭博调查显示,中资及外资机构看好 A 股、港股在下半年有上涨空间,其中港股表现可能更强,保险资金和外资有望成为 A 股的主要增量资金。超过九成的受访者认为,下半年全球资金将会持续流入中国股市;三分之二的受访者称,MSCI 中国指数和沪深 300 指数的上市公司盈利将会在下半年触底。

封面图片

中证监:全力维护资本市场稳定运行 加大中长期资金入市力度

中证监:全力维护资本市场稳定运行 加大中长期资金入市力度 中国证监会主席易会满表示,全力维护资本市场稳定运行,著力稳市场、稳信心;加大中长期资金入市力度,促进投融资动态平衡,不断增强股市内在稳定性。证监会发文引述易会满在党委扩大会议上表示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把资本市场稳定运行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大力提升上市公司质量和投资价值,构建中国特色上市公司估值体系。他又指,进一步全面深化资本市场改革开放,推动股票发行注册制走深走实,进一步健全完善资本市场基础制度。同时规范发展私募股权创投基金,稳步推进资本市场高水平制度型对外开放,增强开放政策的透明度、稳定性和可预期性;并依法加强全面监管,有效防范化解风险。另外,中证监市场一司司长张望军表示,将充实应对市场波动的政策工具,及时做好风险对冲,守牢第险底线;推动资本市场投资端改革行动方案尽快落地,著力拓展行业机构逆周期布局。 2024-01-23 21:55:46 (1)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