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募基金被动投资风头正劲,持续引领新潮流还需问计差异化

公募基金被动投资风头正劲,持续引领新潮流还需问计差异化 国内被动投资产品(含权益类和债券类)总规模已超 3.2 万亿元,相比 2023 年底的 2.48 万亿元增长 7200 亿元。今年 4 月,国务院发布的新 “国九条” 提出,大幅提升权益类基金占比,建立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ETF)快速审批通道,推动指数化投资发展。可以预见,国内被动投资的增长潜力巨大,崛起势头不改。毫无疑问,被动投资已成为当下主流投资方式之一,如何掘金自然也成为公募基金亟待破解的重要命题。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公募基金发展被动投资仍面临着产品同质化严重、头部公司优势集中等诸多挑战。未来,公募管理人如何结合自身优势开展差异化、特色化的产品布局和服务,将是引领被动投资继续成为新潮流投资的关键。(证券时报)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严格投资者适当性管理,第三方基金代销主动破局

严格投资者适当性管理,第三方基金代销主动破局 2023 年国内公募基金迎来历史性变化,当年 6 月末,银行理财产品存续规模为 25.34 万亿元,公募基金资产净值合计达到 27.69 万亿元,公募基金规模超越银行理财产品存续规模,成为国内资管行业 “领头羊”。 然而,深入大众理财生活的公募基金依然存在一些销售乱象,严重影响了投资者的体验和获得感。近期监管机构接连对多家银行基金销售的违规行为作出处罚。 除合规问题外,基金销售过程中出现的信息不对称、排榜化、盲目推崇明星基金经理等现象也不容忽视。对此,以互联网平台为代表的第三方基金销售机构主动破局,严格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多元满足投资者差异化需求,从选品、适配、投教到陪伴 “全流程顾问式服务” 引导投资者理性投资,探索 “基金赚钱、基民不赚钱” 难题的解决路径。(中国证券报)

封面图片

中国股市疲弱 权益类公募基金清盘数量至5年高点

中国股市疲弱 权益类公募基金清盘数量至5年高点 中国股市持续疲弱,导致公募基金清盘数量升至五年高点。 彭博社报道,去年共有240只公募基金清盘,创下2018年以来的最高,其中约五分之四为股票和混合型基金。这一清盘潮延续至今年。根据彭博的估算,今年已有14只基金产品清算,另外有20多只基金警告称即将关闭。 《证券时报》则引用Wind数据统计,截至星期四(1月18日),今年以来已经有43只基金(仅统计主代码基金)发布总规模低于5000万元(954万新元)、可能触发基金合同终止的公告。 根据规定,基金产品连续20个工作日出现基金份额持有人数量不满200人或者基金资产净值低于5000万元情形的,基金管理人应当在定期报告中予以披露;连续50个工作日出现前述情形的,基金管理人在履行清算程序后终止基金合同。 彭博报道指出,公募基金产品清盘加速,加上投资者新认购数量大幅下降,创下10年新低,对公募行业造成了双重打击。 2024年1月19日 12:54 PM

封面图片

中国多家头部公募券商资管开启“自购潮” 合计金额已达6亿人民币

中国多家头部公募券商资管开启“自购潮” 合计金额已达6亿人民币 中国多家基金公司星期一(8月21日)宣布自购旗下基金,目前合计金额达6亿元(人民币,下同,1.13亿新元)。 据《第一财经》报道,多家基金公司均称自购原因是“基于对中国资本市场长期健康稳定发展的信心”,且本着与投资者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原则,自购基金类别为权益基金。 截至目前,包括华夏基金、嘉实基金、汇添富基金、易方达基金、富国基金等八家公司宣布自购,合计金额达6亿元。 其中,国泰君安资管自购2亿元、中信证券自购1亿元,易方达、华夏、广发、富国、嘉实、汇添富等公司均宣布自购5000万元,投资旗下权益类基金产品。 证监会上星期五(18日)提及大力发展权益类基金是投资端改革的重要内容,重点措施包括引导公募基金管理人加大自购旗下权益类基金力度。 此前, 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于7月24日对资本市场工作作出部署,明确提出“要活跃资本市场,提振投资者信心”。

封面图片

证券日报文章指出,公募基金费率改革正式启动一年来,基金行业出现了三大可喜的新变化。首先,客户意识深入人心,着力提升投资者获得感。

证券日报文章指出,公募基金费率改革正式启动一年来,基金行业出现了三大可喜的新变化。首先,客户意识深入人心,着力提升投资者获得感。其次,创新思维显著增强,加速练就差异化竞争优势。费率改革对基金传统销售模式,特别是与券商的合作模式带来了直接影响。最后,“长跑” 能力持续提升,聚力打造投研能力。费率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还将持续深化,加速行业优胜劣汰,以投资者利益为核心、投研能力扎实、风控水平突出的优质机构将更具竞争优势。这无疑将推进基金行业高质量发展,更好地让投资者分享经济发展的红利。

封面图片

【香港证监会:虚拟资产占比超过10%的公募基金产品,管理机构须向证监会提出申请】

【香港证监会:虚拟资产占比超过10%的公募基金产品,管理机构须向证监会提出申请】 香港证监会发布通知表示,虚拟资产占比超过10%的公募基金产品,其管理公司、相关投资策略、产品托管机构须满足相应条件。按照现行规定,一般说来,持有香港证监会九号牌的机构,其基金组合中虚拟资产占比不得超过10%。最新通知明确,若虚拟资产占比超过(或预期将超过)10%,管理机构须向香港证监会提出申请,获香港证监会认可后,相关产品才可向香港投资者销售。 通知明确指出,首先,管理虚拟资产基金(虚拟资产占比超过10%基金)的公司须拥有良好的合规记录,并且公司至少有一名员工拥有管理虚拟资产或者相关产品的经验。管理公司须满足发牌监管机构对虚拟资产管理公司的现有或新增要求。 投资标的方面,虚拟资产基金只能投资于香港持牌虚拟资产交易平台上交易的虚拟资产。若投资于期货品种,则须投资于香港证监会认可的交易所、交易平台交易的期货合约。 快讯/广告 联系 @xingkong888885

封面图片

全球最大公募基金公司先锋领航证实退出中国

全球最大公募基金公司先锋领航证实退出中国 在今年5月被传出关闭在华业务后,全球最大公募基金公司先锋领航(Vanguard)本月上旬向中国媒体证实,公司将退出中国,并关闭在中国的办公室。 据第一财经11月10日报道,对于先锋领航近期再度被传退出中国的传闻,先锋领航表示“该消息属实”。 另据腾讯新闻旗下公众号“棱镜”星期一(11月20日)报道,接近先锋领航的人士也对该公众号作者表示,以上述回复为准,预计公司不会再作其他回应。 先锋领航的全球资产管理规模已达7.8万亿美元(约10.4万亿新元),并以低成本和指数投资知名,为美国的个人投资者推出了首只指数基金。 在中国,先锋领航与阿里巴巴旗下的蚂蚁集团合作,开发出基金投顾产品“帮你投”,于2020年4月初上线。 天眼查信息显示,“帮你投”的业务主体先锋领航投顾(上海)投资咨询有限公司11月3日出现了一系列变更,其名称变更为蚂蚁投顾(上海)投资咨询有限公司,先锋领航投资管理(上海)有限公司退出,蚂蚁(杭州)基金销售有限公司成为其全资股东。 “棱镜”分析,先锋领航提倡的被动指数投资理念在中国市场有些水土不服。美国市场上,指数长期来看不断上扬,给客户带来的体验较好。但中国指数型产品相对有限,可投资产选择有限,更重要的是其回报长期停滞不前。 2023年11月20日 2:29 PM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