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增规模缩减 公私募调整投资策略

定增规模缩减 公私募调整投资策略 公募基金参与上市公司定增的金额同比大幅减少,私募基金的投资积极性也在下降。根据东方财富 Choice 数据,今年上半年,有 20 家公募基金参与上市公司定增,总金额为 162.33 亿元,而去年上半年有 44 家公募基金参与定增,总金额达 490.86 亿元。私募基金亦是如此,参与定增的金额从去年上半年的 125.66 亿元减少到今年上半年的 63.53 亿元。展望后市,在市场企稳的预期下,一些业内人士对定增市场的未来持乐观态度,认为随着市场的回暖,定增项目发行节奏有望加快,将提供更多的投资机会。(上海证券报)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公募参与定增热度降低 折价策略盈少亏多

公募参与定增热度降低 折价策略盈少亏多 今年以来公募基金参与上市公司定增热情大幅下降,定增投资盈少亏多。在业内人士看来,再融资政策优化以后,定增市场逐步恢复,但定增投资受到市场环境和指数点位影响,整体表现不尽如人意。展望后市,公募基金参与定增需注意流动性风险。也有观点认为,今年来小微盘股经历大幅调整,或为定增挖掘超额收益创造了良机。(中证报)

封面图片

数据统计,年内公募基金参与认购上市公司定增额度同比下滑近八成,且仅有一只基金参与认购定增项目超过了 1 亿元。有公募人士分析认为

数据统计,年内公募基金参与认购上市公司定增额度同比下滑近八成,且仅有一只基金参与认购定增项目超过了 1 亿元。有公募人士分析认为,定增业务存在周期性,根据历史数据复盘,在市场点位低迷的时候,定增的发行量也压缩到低位,往往这个时候参与进来的定增项目后期的表现反倒不错。(券商中国)

封面图片

多元化投资正当时,公私募纵论下半年资产配置方略

多元化投资正当时,公私募纵论下半年资产配置方略 资产配置多元化是投资中的唯一免费午餐。在上半年的震荡市中,资产配置的作用得到了充分体现。以公募基金的表现为例,上半年股票型基金和偏股混合型基金的净值平均下跌 5.29% 和 4.92%,平衡混合型基金净值平均上涨 1.41%,偏债混合型基金净值平均上涨 1.43%。 下半年资产配置该如何进行?多位受访者表示,与年初相比,各类资产的估值已发生较大变化,因此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具体而言,A 股的性价比有所好转,而债市虽仍然乐观,但在操作上要保持一定的清醒。(上海证券报)

封面图片

A 股定增一览:4 家公司披露定增进展

A 股定增一览:4 家公司披露定增进展 7 月 13 日,A 股共 4 家公司发布定增相关公告。其中 2 家公司披露股票定增预案,1 家定增预案获股东大会通过,1 家定增预案获证监会通过。从当日最新披露定增预案来看,青岛港、白云机场定增募资预案金额最高,分别拟定增不超 20.0 亿元、16.0 亿元。今年以来,已有 79 家公司公告定增方案已完成,18 家公司定增金额超 10 亿元。具体来看,中国石化、北部湾港、拓普集团定增募资金额最高,募资总额分别为 120.0 亿元、36.0 亿元、35.15 亿元。

封面图片

百亿级私募上半年平均业绩 0.40% 主观产品跑赢量化私募

百亿级私募上半年平均业绩 0.40% 主观产品跑赢量化私募 截至 2024 年 6 月底,管理规模在百亿元以上的中国私募证券基金管理人,上半年收益平均值为 0.40%,中位数为 - 0.76%;其中,主观私募收益均值为 5.25%,而量化私募为 - 6.18%。中国私募证券基金管理人现有 8000 多家、存续产品近 10 万只,但其中绝大部都是管理规模在 1 亿元以下的机构和迷你产品,数据缺乏代表性,因此行业一般考察有一定管理规模的机构的业绩情况。目前,百亿级证券私募共有 95 家,在私募排排网有业绩展示的 79 家,其中约 60% 为主观私募、40% 为量化私募。

封面图片

折价率处于历史较高水平 公募机构积极参与定增

折价率处于历史较高水平 公募机构积极参与定增 截至 3 月 3 日,按定增股份上市日统计,今年已有 32 家上市公司面向机构投资者的定增项目落地,参与定增的机构中不乏公募基金身影。 多位业内人士认为,定增成为公募机构等投资者布局优质资产的重要方式。当前,定增市场的折价率仍处于较高水平,为投资方提供了较好的投资布局机会。此外,公募机构参与定增项目,不仅为上市公司提供了资金支持,还通过中长期配置,为投资者带来了更大和潜在收益。这种投资方式有助于优化资源配置,推动市场健康发展。(证券日报)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