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商聚集的江苏省昆山市自26日中午起限电、停产至30日,多名台商坦言受到影响。除了产线喊停外,部分企业已通知员工,挪动“十一”假
台商聚集的江苏省昆山市自26日中午起限电、停产至30日,多名台商坦言受到影响。除了产线喊停外,部分企业已通知员工,挪动“十一”假期,“提早放假,10月之后提早收假”。
在中国强力执行“能耗双控(能源消耗总量和强度双控)”政策下,中国限电冲击持续扩大,已有江苏、浙江、广东等10多个省区遭波及,受影响者更从重工业扩大到轻工业及太阳能等产业。苏州地区26日起限电,对于台商聚集的昆山市一带,也造成影响。
一名在昆山从事制造业20多年的李姓台商告诉中央社,由于无法生产加上中国“十一”长假即将来临,因此有多家台企已经决定将假期调动,让员工从这两天起开始休假,等到10月后再提早收假。确保员工至少都休足规定的7天,同时也能调节厂区生产。
这名台商说,由于十一长假的休假日较长,制造业普遍都会休假,属于产业的淡季,因此原本产能跟人力就有预先做好安排。如今面对限电、限产政策,“影响不能说没有,但是庆幸,还好不是在旺季”,大多企业主都是抱持著“撑过这几天,到10月之后应该就会比较好了。”
他也提到,有些企业的能耗不大,加上有自己的发电设备,因此仍持续生产,只不过仍须面对减产。
事实上,不只台商遇到这类的情形,中国本土企业也同样面临困境。一家在广州设有汽车零件工厂的中企上海分公司高层人员向中央社透露,地方政府电话通知后不久,电就停了,“广州的工厂都还没搞懂怎么回事,上海公司这里更是一片混乱”。他说,工厂没办法生产,只能让员工先休假。这几天公司上上下下都在忙著清点库存、订单,同时也和客户交涉,确认交货时间,最重要的是,大家都在关心什么时候能恢复正常。
北京当局已矢言在2021年减少能源密集度(energy intensity)约3%,以达到中国的气候目标。在今年上半年,中国大陆30个地区中只有10个地区达到能源目标的情况下,省级政府近几个月来加强实施排放限制。
近几周来,电力短缺问题已对华东和华南沿海地区工业重镇的制造商造成影响。苹果和特斯拉的几家重要供应商的部分工厂已经暂停生产。
至少15家中国企业在证交所公告中宣布限电措施造成生产中断,同时有超过30家在台湾挂牌交易的企业,因为中国限电措施而必须暂停生产。
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分析师在今天报告中写到,钢铁、铝、水泥等产业受创严重。约7%铝产能暂停,中国的水泥则有29%的产能受到影响。摩根士丹利指出,纸业和玻璃业将是接下来将面临供应中断的产业。化工、染料、家具和豆粕生产商也都已受冲击。
(中央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