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天茅台散瓶批发参考价跌破 2100 元,茅台经销商称「收到通知要取消大箱茅台投放」,透露哪些信息?
飞天茅台散瓶批发参考价跌破 2100 元,茅台经销商称「收到通知要取消大箱茅台投放」,透露哪些信息?
谷雨的回答
以前在讨论消费层级的时候,尽管会承认消费是有年龄分段的,但是很多人还是过于乐观的抱有“小孩会变青年,青年会变中年,中年会变老年”的想法,认为很多消费品都能凭借“人终究会老”而延续。
然而事实是残酷的,高速发展的世界,事实上已经打断了很多文化领域的年龄段延续,高科技的用品,高阈值的刺激,新潮的玩意儿,就连人们听的歌的类型,都一茬接一茬。生长的速度极快,如图的速度也极快。
大概六年前,我记得当时知乎上有一个大V认真地以年龄段和文化断层来分析很多传统消费的不可延续性,比如房地产,比如茅台,比如股市。尽管文章十分有理有据,还有日韩欧美的过往案例,但当时评论区很多人都是嘲笑。
当时我看着评论区,隐隐感觉不对。我也是那个时候开始,关注起了这一现象。六年过去,时间证明了客观经济规律对现实的作用只会迟到,不会缺席。
今年开始,茅台的颓势似乎无法遏制,上一波,怪到了黄牛和经销商的背刺。但是茅台电商活动搞了这么多年,为什么今年才背刺?
根本原因还是消费群体的青黄不接,整体出现了萎缩。富二代们在没有老人的聚会里不是不喝酒,而是宁可喝真正的智商税几万一瓶的假酒也不愿意喝茅台,体制内聚餐减少甚至归零,普通人家中老年人偶尔喝点本地酒,至于年轻人,酒桌文化已经成为了彻头彻尾的贬义。
老人对小孩,富人对穷人的规训不仅体现在文化,也体现在具备文化元素的消费上。而消费上的规训实际上很好颠覆爷不买了。
不用花呗借呗了,不用白条了,不贷款了,不超前消费了。
很多人动不动就说现在的年轻人消费降级了,但是,在我看来,明明就是在用“不消费”表达着消费能达成的最好的投票权:
谁爱玩玩去吧,不用掀桌子,也能让那些“你应该买……”变成彻头彻尾的笑话。
80年代以后,大众消费第一次有过如此的力量。这是消费升级好伐?
via 知乎热榜 (author: 谷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