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女是否可以使用女卫生间?跨性别集体参与竞技体育是否有失公允?如何在少数集体权益和其他人群的权益中找到平衡?

跨女是否可以使用女卫生间?跨性别集体参与竞技体育是否有失公允?如何在少数集体权益和其他人群的权益中找到平衡? 联合国性取向和性别认同独立专家维克托·马德里加尔-博尔洛斯了解到这些争议后,对这些问题一一进行了回复。 今天我们来看看联合国专家的回答和态度吧!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一转眼2023年也要结束了,为大家总结了2023年全球对于同性恋的十大新闻,如下:

一转眼2023年也要结束了,为大家总结了2023年全球对于同性恋的十大新闻,如下: 1. **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联合国坚定地与性少数群体站在一起**¹:在5月17日“国际不再恐惧同性恋、双性恋与跨性别日”到来之际,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呼吁所有人继续努力,建设一个和平与公正的世界,让人人享有自由,并且在尊严和权利上一律平等。他还敦促所有会员国维护《世界人权宣言》,结束对自愿同性关系和跨性别者的刑事定罪。 2. **性取向和性别认同问题独立专家向大会提交的报告和ASPIRE准则**²:防止基于性取向和性别认同的暴力和歧视问题独立专家维克托·马德里加尔-博尔洛斯在7月向大会提交了一份报告,分析了2019冠状病毒病对性少数群体的影响,并为各国应对这一流行病提出了一套具体建议,即ASPIRE准则,包括保护、社会保障、参与、尊重、赋权和数据收集等方面。 3. **乌干达议会通过反同性恋法案,联合国人权高专称其“具有破坏性”**³:乌干达议会针对男女同性恋和双性恋新通过的严苛立法,将同性性行为定为犯罪,最高可判处终身监禁。联合国人权事务高级专员蒂尔克发表声明称,这一法案具有破坏性,并且令人深感不安。他呼吁该国总统穆塞韦尼不要将其颁布为法律。 4. **艾滋病署敦促各国对同性恋非刑罪化,促进确保人人享有健康**⁴:在5月17日“反对仇视同性恋、双性恋与变性者国际日”即将到来之际,艾滋病署呼吁所有国家废除惩罚性法律,并解决对男女同性恋、双性恋、变性人和双性人的偏见。艾滋病署表示,这些法律不仅侵犯了人权,也阻碍了性少数群体获得艾滋病预防、检测和治疗等关键服务。 5. **美国最高法院裁定同性婚姻合法**:美国最高法院以5比4的票数裁定,美国宪法保障了同性婚姻的权利,使美国成为全球第21个承认同性婚姻的国家。这一历史性的裁决结束了美国各州对同性婚姻的禁令,为美国的性少数群体带来了平等和尊严。 6. **爱尔兰通过公投承认同性婚姻**:爱尔兰成为全球第一个通过全民公投承认同性婚姻的国家,公投结果显示,有62%的选民支持修改宪法,允许同性恋者结婚。这一公投反映了爱尔兰社会的巨大变化,也显示了爱尔兰人民对性少数群体的包容和尊重。 7. **印度最高法院废除刑法第377条,同性恋不再是犯罪**:印度最高法院以一致的票数废除了殖民时期的刑法第377条,该法规定,任何“违反自然法”的性行为都是非法的,包括同性性行为。这一裁决为印度约1.3亿的性少数群体带来了解放,也为印度的人权和民主进程树立了一个里程碑。 8. **台湾通过同性婚姻法案,成为亚洲第一个承认同性婚姻的地区**:台湾立法机构通过了一项法案,允许同性恋者在法律上登记结婚,享有继承、医疗、保险等权利。这一法案是在台湾最高法院2017年裁定禁止同性婚姻违反宪法后通过的,使台湾成为亚洲第一个承认同性婚姻的地区。 9. **日本最高法院裁定强制变性者手术违宪**:日本最高法院裁定,要求变性者在法律上改变性别之前必须接受绝育手术的法律是违宪的,侵犯了变性者的人格尊严和自由。这一裁决为日本的变性者争取了法律承认和人权保护,也为日本的性少数群体带来了希望。 10. **南非最高法院裁定反同性恋教师的言论构成仇恨言论**:南非最高法院裁定,一名教师在社交媒体上发表的反同性恋言论构成仇恨言论,违反了宪法和平等法。该教师曾在脸书上称同性恋是“不自然的”和“不道德的”,并引用《圣经》的经文来支持她的观点。最高法院认为,这些言论是对同性恋者的人格和尊严的攻击,也是对南非多元化社会的威胁。 源: (1) 秘书长古特雷斯:联合国坚定地与性少数群体站在一起 | | 1联合国新闻. https://news.un.org/zh/story/2023/05/1117992. (2) 性少数者 | OHCHR. https://www.ohchr.org/zh/topic/lgbti-people. (3) 艾滋病署敦促各国对同性恋非刑罪化,促进确保人人享有健康 | | 1联合国新闻. https://news.un.org/zh/story/2023/05/1117932. (4) 乌干达议会通过反同性恋法案,联合国人权高专称其“具有破坏性” | | 1联合国新闻. https://news.un.org/zh/story/2023/03/1116407.

封面图片

俄罗斯控制的乌克兰顿涅茨克、卢甘斯克、赫尔松以及扎波罗热地区周五开始就是否加入俄罗斯联邦进行公投。

俄罗斯控制的乌克兰顿涅茨克、卢甘斯克、赫尔松以及扎波罗热地区周五开始就是否加入俄罗斯联邦进行公投。 此次投票将持续至下周二。据俄罗斯安排的占领区官员透露,选举官员们以安全为由,计划在前四天将选票带到居民家中,并在居民楼附近设立临时投票站。俄罗斯国家电视台的片段显示,有携带枪支的警察陪同选举官员前往居民区。 扎波罗热州梅利托波尔市的乌克兰市长伊万·费多罗夫称,人们压倒性地不愿参加公投,因此俄罗斯不得不将俄罗斯人和克里米亚的居民带到该市,营造一种投票的假象。还有一些通敌者、俄罗斯人和全副武装的士兵一起挨家挨户要求投票,但很少人开门。卢甘斯克州长谢尔盖·盖代指责俄罗斯官员记下了投反对票的人的名字,并威胁要踢开不想投票的人的家门。 俄罗斯也开始了投票。来自上述地区的人可以参加投票。俄罗斯支持的顿涅茨克地区领导人丹尼斯·普希林称公投是“一个历史性的里程碑”。俄罗斯国家杜马主席维亚切斯拉夫·沃洛金向这些地区发表讲话,称将支持选民们决定加入俄罗斯联邦的决定。 与此同时,哈尔科夫地区官员说,东部城市伊久姆的一个集体埋葬地点有数百具尸体,其中至少有30具显示出酷刑迹象。联合国专家周五则提交了俄罗斯拘留设施中可能发生战争罪行的证据,包括殴打、打击和强迫裸体。 投票期间,双方在赫尔松、顿涅茨克地区的激烈战斗仍在继续。 (美联社)

封面图片

恐袭嫌疑人多处受伤 专家:俄罗斯使用酷刑不可接受

恐袭嫌疑人多处受伤 专家:俄罗斯使用酷刑不可接受 在嫌疑人被审问的视频流出后,俄罗斯人权专员莫斯卡科娃称对被拘留者使用酷刑是不可接受的。 综合塔斯社和纽约时报报道,视频显示,在恐袭案四名嫌疑人上星期天(3月24日)时,一名嫌疑人的耳朵被部分割断;一个人坐在橙色轮椅上,左眼凸出,腿上放着一根导管。四人都受到明显的伤害。 当被问及他们是否受到酷刑时,克里姆林宫拒绝发表评论。 莫斯卡科娃星期二(26日)说:“尽管对罪犯的拘留非常关键,而且刑法规定逮捕期间采取的造成伤害的行为不承担责任,但对被拘留者和被告使用酷刑是绝对不可接受的。” 她说,任何程序和操作行动都必须依法进行。 纽约时报引述俄罗斯反酷刑委员会的萨多夫斯卡娅的评论说,她认为传播这些视频有两个目的,首先是向那些可能策划另一次恐怖袭击的人展示他们可能会遭遇什么,其次是向社会表明,这是在本次恐袭中受到伤害的人们对嫌疑人的集体报复。 萨多夫斯卡娅也认为,公然展示酷刑表明:自俄乌战争以来,俄罗斯社会已经变得军事化,对暴力的容忍程度不断增加。 俄罗斯安全部门专家索尔达托夫说,酷刑以及官方对此的反应向军方发出了一个信号:可怕的暴力现在是可以接受和鼓励的。 他说,通过发布酷刑视频,当局“向所有不站在克里姆林宫一边的人发出了恐吓信息,并向军队和安全部门发出了非常令人鼓舞的信息,表明你们是站在同一立场上的”。 俄罗斯宪法禁止酷刑,俄罗斯也是《联合国禁止酷刑公约》的成员。 2024年3月26日 7:03 PM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