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新闻》把毛伊岛评为2023-2024年度美国最佳旅游地第二名,现在烧掉了,还能不能去?在气候变化的大环境下,天堂岛是没有的

《美国新闻》把毛伊岛评为2023-2024年度美国最佳旅游地第二名,现在烧掉了,还能不能去?在气候变化的大环境下,天堂岛是没有的,也许毛伊岛被烧终于能让美国人都意识到气候变化的严重性,把那些到现在还在否定气候变化的共和党疯子一个个选下去?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据报中美气候变化加州会谈达成积极成果

据报中美气候变化加州会谈达成积极成果 中国媒体报道,中美两国气候变化加州会谈达成积极成果。 据中国央视新闻报道,中美两国气候特使及团队在美国加州举行的气候会谈星期三(11月8日)圆满结束。 报道称,双方围绕“落实两国元首巴厘岛会晤精神,全面、深入交换意见,就开展气候变化双边合作与行动、共同推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八次缔约方大会取得成功达成积极成果”。 美国国务院早前宣布,美国总统气候问题特使克里与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使解振华从上星期六(11月4日)起在加州进行会谈,双方将讨论如何进一步努力推动第28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COP28)成功举行。 2023年11月9日 12:20 PM

封面图片

人工智能绘制美国气候变化怀疑论的轮廓图

人工智能绘制美国气候变化怀疑论的轮廓图 科学家们早就警告说,气候变暖将导致全球各地的社区面临前所未有的洪水、野火、热应力、海平面上升等越来越多的风险。尽管科学是正确的甚至表明人类引起的、与气候相关的自然灾害在频率和强度上的增长早于最初的预期但气候变化在美国仍未被完全接受。研究人员利用Twitter(现为 X)2017 年至 2019 年的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来了解社交媒体是如何传播气候变化否认主义的,通过分析数据来估算气候变化信仰率和否认率。这项研究计划于今天(2 月 14 日)在线发表在《科学报告》杂志上,研究还确定了前总统唐纳德-特朗普等主要影响者,以及他们如何利用世界和天气事件传播和巩固有关气候变化的错误信息。该研究的资深作者、麻省理工大学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学院可持续系统中心教授兼联合主任约书亚-纽厄尔(Joshua Newell)说:"在人工智能和社交媒体数据发展之前,这项工作依赖于昂贵而耗时的调查。"利用 ChatGPT 的大型语言模型,研究人员将 740 多万条地理编码推文分类为"支持"或"反对"气候变化,并将结果绘制成州和县一级的地图。然后,他们使用统计模型确定了不相信气候变化的人的典型特征,并进行了网络分析,以确定相信和否认气候变化的社交媒体网络结构。研究发现,14.8% 的美国人否认气候变化是真实存在的,这与之前的全国性研究结果一致,研究还确定了否认主义持续存在的人口和地理群体。对地理编码推文的分析表明,西海岸和东海岸地区对气候变化的信念最高,而中部和南部地区的否认情绪最高,俄克拉荷马州、密西西比州、阿拉巴马州和北达科他州超过 20% 的人口不相信气候变化。研究人员还发现,在不同的州,人们对气候变化的看法也大不相同。例如,在加利福尼亚州,不相信气候变化的人口不到 12%,但在加利福尼亚州北部的沙斯塔县,否认气候变化的比例高达 52%。同样,得克萨斯州否认者的平均比例为 21%,但在县一级,这一比例从特拉维斯县的 13% 到霍克利县的 67% 不等。研究结果表明,政治派别在决定一个人是否相信气候变化方面起着最大的影响作用,高比例的共和党选民与气候变化否认者的相关性最强。此外,研究人员还发现气候否认主义与COVID-19疫苗接种率低之间存在密切联系,这表明人们普遍对科学持怀疑态度。研究人员发现,影响气候变化观点的其他变量包括教育水平、收入以及地区经济依赖化石燃料生产能源的程度。研究报告的第一作者、麻省理工大学可持续系统中心研究员迪米特里欧斯-古纳里迪斯(Dimitrios Gounaridis)说:"这表明,否认气候变化者较多的社区有可能不接受其他基于科学的健康或安全建议。"这项研究还首次确定了 X 上哪些人对相信或否认气候变化有影响,以及影响的程度。此外,研究还描绘了否认者和气候变化信仰者如何形成了各自独立的 X 社区,形成了互不往来的回声室。调查结果显示,除了本-夏皮罗(Ben Shapiro)等保守派政治评论员外,特朗普的影响力最大,还有三个有影响力的团体《每日电讯报》(Daily Wire)、布赖特巴特(Breitbart)和气候仓库(Climate Depot)也大量转发了他的Twitter。"在2017-2019年的研究期间,转发量最大的帖子包括特朗普因美国天气异常寒冷而质疑气候变化的帖子,以及他对联合国气候报告提出质疑的帖子,"纽厄尔说。"在几乎一半的推文分析中,最常见的说法是'气候变化不是真的'"。其他常见的解释是,人类不是主要原因,气候变化专家不可靠。纽厄尔说,尽管人们普遍意识到特朗普等社交媒体用户可能具有影响力,但令人吃惊的是,在气候变化等关键问题上,一些人在形成和巩固公众舆论方面发挥了多么大的影响力。令人感到可怕和沮丧的是,世界上对气候变化的信仰和否认是如此的分裂。各自的 X 回声室之间几乎没有交流和互动"。纽厄尔指出,这项研究没有分析较新的社交媒体渠道,如 Truth Social,这是特朗普最近在社交媒体上发帖的主要渠道。他说:"像特朗普这样的影响者正在X之外建立自己的回音室,这在很多方面更令人担忧。人们往往会根据自己的信念选择性地相信或不相信证据,这就是假专家如何成为可信信使的原因。这就是身份保护认知理论的基础,它有助于解释,例如,为什么共和党选民更有可能相信特朗普关于气候变化的推文,而不是其他更可靠的消息来源它是身份的肯定。"随着选举季的全面展开,该研究报告的作者建议,社交媒体公司应在平台上出现错误信息时进行标记,并考虑封禁那些持续传播虚假信息的用户。纽厄尔说:"这项研究揭示的信息为制定战略提供了基础,通过确定哪些社区最有可能不采取措施提高抵御气候变化影响的能力,来应对这种知识脆弱性并减少错误信息或虚假信息的传播。我们了解到,相对较少的人在传播有关气候变化的错误信息方面具有很大的影响力。""社交媒体公司过去曾因这类行为和其他话题而封禁过用户,比如当时的Twitter就因特朗普在Twitter上维护选举舞弊和支持1月6日对美国国会大厦的袭击而封禁了他的账号(此后他的账号又恢复了)。为了他人的安全,这些公司应该考虑制定类似的政策来限制气候变化错误信息的传播"。编译来源:ScitechDaily ... PC版: 手机版:

封面图片

美国气候特使克里表示,他在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期间与中国气候特使解振华进行了交谈。此举显示出中美两国重启接触。

美国气候特使克里表示,他在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期间与中国气候特使解振华进行了交谈。此举显示出中美两国重启接触。 另一方面,解振华表示,中国将继续参与全球气候治理,并要求发达国家率先提高减排力度,以及履行气候变化相关出资承诺和义务。

封面图片

应中方邀请,美国总统气候问题特使约翰·克里于8月31日至9月3日访华。期间,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使解振华将同克里在天津举行会谈,就

应中方邀请,美国总统气候问题特使约翰·克里于8月31日至9月3日访华。期间,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使解振华将同克里在天津举行会谈,就中美气候变化合作、《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六次缔约方大会等交换意见。 (中国生态环境部)

封面图片

中国气候特使刘振民:“电动车加税”对全球气候变化合作不利

中国气候特使刘振民:“电动车加税”对全球气候变化合作不利 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使刘振民星期二(6月25日)说,希望美方能够认识到,单方面的对中国新能源车加征关税措施对全球气候变化是不利的。如果这个问题介入,整个多边气候变化合作就会完全垮掉。 根据澎湃新闻报道,世界经济论坛第十五届新领军者年会(又称“夏季达沃斯论坛”)当天在辽宁大连开幕。刘振民在一场名为“在充满竞争的世界格局中发挥气候领导力”的专题会议中说,“过去一年,中美在积极推动双边气候合作。” 去年11月,中美在两国元首会晤前夕发布了《阳光之乡声明》,宣布重启气候工作组,共同承诺加速用绿色能源替代化石燃料。但在合作应对气候变化的同时,美国今年5月14日宣布将对华电动汽车关税从25%提至100%。 对于中美在新能源产业领域的贸易摩擦是否会影响双边气候对话的进程的问题,刘振民回答说,美国同事和他说,他们会把这个问题(美国政府对中国新能源车加征关税)看作一个双边贸易问题。中方也并不希望美国把这个问题引进到多边气候变化谈判当中去。如果该问题介入,那么整个多边气候变化合作就会完全垮掉。 刘振民还说:“希望美方能够认识到这种单方面的措施对全球气候变化是不利的,也希望美方认识到这样的问题只能通过双边谈判解决。”谈到气候合作的前景,刘振民坦言:“明年地缘政治局势或将更紧张。” 刘振民还在此次会议上提到“产能过剩”的问题,他说,“我只能听到美欧国家在谈论产能过剩,但放眼世界其他地区和联合国在内的国际组织,不存在产能过剩问题,因为全球对可再生能源技术有巨大的需求。” 刘振民说,这就是为什么中方需要继续鼓励和支持新能源企业生产更多产品。中国制造业在电动汽车、电池、太阳能和风能设备方面处于领先地位,这也(在国际范围内)降低了相关产品的价格,这样的行动应该得到赞赏。 刘振民还提到今年5月中美召开的气候工作会议,他说,中美气候特使的初次会晤取得成功,并不代表双方的谈判有巨大突破,而是双方旨在向国际社会展示出两国真诚合作,努力推动气候合作向前的意愿。 ... 2024年6月26日 8:37 AM

封面图片

8月31日至9月2日,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使解振华与美国总统气候问题特使约翰·克里在天津举行会谈。

8月31日至9月2日,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使解振华与美国总统气候问题特使约翰·克里在天津举行会谈。 中美双方此次围绕落实今年4月在上海发表的《中美应对气候危机联合声明》,就全球气候变化的严峻性紧迫性、双方气候变化对话合作安排、联合国气候变化格拉斯哥大会等重点问题充分交换意见,进行了坦诚、深入、务实的对话。 双方还交流了各自国内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中方向美方介绍,中方已建立碳达峰碳中和工作领导小组,正在制定并将陆续发布落实力争于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1+N”政策体系。美方向中方介绍了拜登政府落实美国2030年温室气体在2005年基础上减排50%-52%、2035年实现零碳电力、2050年实现温室气体净零排放目标的相关政策。 双方认识到中美气变对话合作对于气变多边进程的重要意义,并讨论了下一步如何推动双方气变对话合作机制化、具体化、务实化,通过建立相关机制,在绿色低碳相关领域确定一些合作计划与项目。双方还将共同并与其它各方一道在联合国气候公约和巴黎协定下的多边进程中,合作推动今年格拉斯哥大会取得成功。 双方商定将继续进行对话磋商,持续开展气候行动,促进务实合作,共同推动多边进程,加强巴黎协定的全面、有效和持续实施。 (生态环境部)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