币圈不会放过任何一个吸引眼球的机会,现在他们中的一些人开始发行“二舅币”。毫无疑问这只是一个割韭菜的噱头,所谓的捐款永远不会兑现

币圈不会放过任何一个吸引眼球的机会,现在他们中的一些人开始发行“二舅币”。毫无疑问这只是一个割韭菜的噱头,所谓的捐款永远不会兑现。据中国基金报,SUC价格当前已经基本归零。根据统计,本次诈骗事件的利润总额高达130万美元。 他们的文案甚至段落间都不留间隙,结尾没有句号。如此草率的宣传为什么还能割到韭菜? 现对此条信息做出更正,要点如下: 1. 项目方仅转出了 1.3BNB(当日约 352 美金),而非 130w 美金。 2. 项目方销毁了 99% 的代币,如今交易池代币总量仅占发行量的 0.55%。 3. 项目方已放弃管理员权限,该项目完全由社区自治。 4. 本频道不对此项目的性质做出评价,仅依照事实对错误推送做出更正。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币圈不会放过任何一个吸引眼球的机会,现在他们中的一些人开始发行“二舅币”。毫无疑问这只是一个割韭菜的噱头,所谓的捐款永远不会兑现

币圈不会放过任何一个吸引眼球的机会,现在他们中的一些人开始发行“二舅币”。毫无疑问这只是一个割韭菜的噱头,所谓的捐款永远不会兑现。据中国基金报,SUC价格当前已经基本归零。根据统计,本次诈骗事件的利润总额高达万美元。 他们的文案甚至段落间都不留间隙,结尾没有句号。如此草率的宣传为什么还能割到韭菜? (我擦!我怎么没搞个 失算了失算了…… 没想到那么多人 有爱心)

封面图片

【赵长鹏:币安下架代币不会提前通知项目方,下架QLC因该发展迟缓】

【赵长鹏:币安下架代币不会提前通知项目方,下架QLC因该项目发展迟缓】 4月12日消息,Web3社交媒体平台Kepple(原QLC Chain)发推文称:“团队已经等待币安的决定数周了,希望获得对QLC至KPL代币互换的支持。然而,我们在没有事先通知的情况下被下架了。” 对此,币安首席执行官赵长鹏回应称:“我们不会‘提前通知’项目团队退市,项目团队没有理由在用户之前有机会行动/交易。我们同时通知所有用户。” 此外,赵长鹏在回答其他推特用户的推文中进一步解释道:“我被告知:该项目几年没有太大的发展,最近‘卖’给了另一个项目,目前不符合我们的上市标准。”此外,赵长鹏强调:“我们会定期下架低于特定标准的项目。例如没有活跃的开发者,没有进展等。” 此前消息,币安将下架QLC、NEBL和AUTO。

封面图片

#10万粉丝推特博主 ”#沈彤”发行CCC币诈骗 私募承诺回购却卷款潜逃美国!

#10万粉丝推特博主 ”#沈彤”发行CCC币诈骗 私募承诺回购却卷款潜逃美国! 近期,推特博主沈彤利用其近10万粉丝的影响力,在推特上大量发布名为CCC的虚拟货币推广信息,并上线MEXC抹茶交易所。 沈彤承诺在12个月内按原价回购CCC币,吸引了众多粉丝和投资者的关注与投入。 沈彤承诺的回购规则无疑是空头支票? 为了进一步增加投资者信心,沈彤还为CCC币制定了一系列回购规则。购买人可以在购买后的第4-12个月内向官方提出回购申请,官方将以购买时的价格进行回购。申请回购的期限为购买之日起一年内。然而,就在投资者准备申请回购之际,却发现CCC币的官网已经擅自修改了条款,悄悄地将有关回购的内容全部删除。 这些承诺看似可靠,却在短短数月后被沈彤的"跑路"行为击得粉碎。沈彤不顾投资者利益,悄然携款潜逃,让投资者的信任和资金付诸东流。沈彤单方面毁约的行为,无疑是对投资者利益的严重损害,也再次凸显了其诈骗的本质。 CCC币价“归0”,上线MEXC后暴跌近13倍 目前,CCC币已经上线MEXC抹茶交易所,但其表现可谓惨不忍睹。上线首日,CCC币的价格为每枚0.1736美元,而截至发稿时,其价格已经跌至每枚0.01224美元,短短一天内暴跌近13倍之多。对于投资者来说,这无异于钱包归零的噩梦。 抹茶交易所接连上线诈骗币,引发业界质疑 令人诧异的是,尽管CCC币已经被揭露为庞氏骗局,MEXC抹茶交易所竟然仍然将其上线交易。作为一家知名的加密货币交易平台,抹茶交易所理应对上线的项目进行严格审核,确保其合法性和可信度。然而,连续上线CCC币等诈骗代币,不仅损害了投资者的利益,也严重损害了交易所的信誉。这一做法引发了业界的广泛质疑,人们不禁要问,抹茶交易所是否已经丧失了基本的职业操守,沦为诈骗分子的帮凶?交易所有责任保护投资者免受欺诈,而不是为骗局提供便利。 沈彤在X平台拉黑用户 CCC币事件曝光后,沈彤在社交媒体X上的言行举止备受关注。一些自称是CCC币投资者的用户表示,沈彤在社交平台上的语气十分强硬,面对质疑时不但没有给出合理解释,反而不断拉黑用户,切断了沟通的渠道。同时,沈彤声称,CCC币能够成功上线交易所,就已经证明了项目的合法性,对于此前擅自修改回购条款一事,他并未表现出任何悔意。 沈彤的这一系列言行,无疑加剧了投资者的愤怒情绪,外界对其诚信和人品也产生了更多质疑。作为项目方的负责人,在面对公众质疑时理应以开诚布公的态度进行沟通,而非回避问题,拒绝对话。沈彤的做法无疑作贼心虚 沈彤涉嫌虚假宣传,投资者要提高警惕 除了食言的回购承诺,沈彤还被指存在大量虚假宣传行为。他曾声称CCC币拥有全球第二大做市商Tidegroup,但事实上,CCC币在抹茶交易所的日交易量仅为数千美元,没有足够的交易深度。 此外,沈彤还吹嘘CCC币在北美地区吸引了千万美元认购资金,与北美信用卡网站达成返现合作,更声称CCC币将在4、5月登陆各大交易所,推动币价飙升至10美元。然而,这些宣传大多没有兑现,只是沈彤为了吸引投资而编造的谎言。 受害者呼吁严惩沈彤,追回血汗钱 沈彤的欺诈行为不仅让投资者蒙受巨额损失,更严重动摇了加密货币市场的诚信基础。许多受害者得知沈彤跑路的消息后,感到极度震惊和愤怒,他们呼吁相关部门介入调查,尽快将沈彤绳之以法,为投资者讨回公道。 同时,沈彤的案例也再次警示广大投资者,提高警惕,不要轻信网络上的虚假宣传。在投资加密货币时,需要全面了解项目团队背景、技术实力和发展前景,谨慎做出决策,避免落入骗局。 挪用侵吞社区资金被社区开盒曝光 沈彤 身份证号:321024197809178216护照号码:EA9962390 往来港澳通行证:CD1365157往来台湾通行证:L08194208 手机号码: 1391815360118952655933 微信:jessyshen917飞机: @jessyshen推特:@jessyshen 老婆 周丹 身份证:321201198112180026 订阅曝光届官方权威频道↓ me/+GFROEqZfXSUyN2Ix 欢迎投稿爆料: @m1314

封面图片

山东网红,坑惨百度副总裁

山东网红,坑惨百度副总裁 不过随着璩静事件的发酵,个中的种种细节还是有出乎人意料的地方,比如他还真的去找网红海参哥学习了。此前曾有小道消息称,璩静是上了一次参哥的短视频操盘课,然后整个人就“魔怔”了,一门心思想着做视频,甚至让部门全体员工都去做IP。对此,参哥回应称:“确实来过我这,但没进社群,聊得很愉快。”参哥是谁,早年间他因为在电商平台卖海参发家,因此自称海参哥,后来进入到短视频赛道,凭借着犀利言论和流量变现玩法吸引大批粉丝,成为了抖音上流量最大的商业博主之一。在关注度节节攀升的同时,参哥又开始卖起了知识付费项目,线上主打商业IP和流量变现,线下则有培训课、私董会以及企业家社群,参哥也因此成为不少实体老板追捧的“流量军师”。据参哥自己透露,每年会有几万人因为他而来到其公司所在地山东烟台,客观上还带动了烟台当地的消费。尽管参哥坐拥不少拥趸,但其卖客培训的商业模式仍逃脱不了“割韭菜”的质疑,目前参哥个人的搜索关键词已被抖音全部屏蔽,旗下的部分账号也处于禁言状态。但就是这样一个江湖气息浓重的流量大师,为何却让堂堂的百度副总裁着了魔,甚至于付出丢了工作又丢了公众形象的惨痛代价。璩静的成长履历不可谓不光鲜,一路走来都是人中龙凤般的存在,其毕业于外交部唯一直属高校外交学院,在新华社有过十年采访工作的历练,后来入职华为,又一路成长为公共及政府事务部副总裁和中国媒体事务部部长,2021年璩静加入百度,担任副总裁及公关1号位。按照璩静的认知水平和社会地位,其就算想做个人IP,学习的对象应该是雷军、周鸿祎这样的行业大佬,再次也得是俞敏洪、李国庆这种层级,但人家为何偏偏愿意相信一个网红能够为其提供赋能和抓手呢?1被网红坑惨的百度副总裁如果你经常刷到由参哥团队操盘的IP案例,再去对比一下璩静发布的几条视频,其实很容易发现,基本上用的都是同一种套路。首先在内容形式上,都是采用真人出镜+口播的形式,而且在画面中一定要注明出镜人的社会身份,比如“百度副总裁”、“公关1号位”这样显赫的职场标签,以此来吸引更多人的关注。而之所以采用口播,第一是因为这种内容生产方式极为高效,不需要进行太复杂的脚本创作和拍摄,而且通常可以集中在某一时间段内拍摄,如果账号日更一条的话,那么一周的发布量集中在半个工作日内就可以完成。此外,对于出镜人本身来说,这种口播视频也不需要非常强的表达能力,因为文案内容可以事先写好,即便背的不太熟练,也可以通过后期剪辑的方式让视频拥有很强的连贯性。其次,在内容选题上,制造冲突也是必须的,尤其涉及到两性、职场、金钱观这种话题,能够引起争议的,几乎是条条必爆,而这也是参哥操盘很多网红起号的流量密码之一。比如参哥操盘的账号之一“毛毛姐”,其点赞量最高的几条视频均围绕着“该不该向朋友借钱”、“富人为什么不愿帮助穷亲戚”、“老公出轨要不要挽回”等吸睛话题。而回看璩静争议最大的那条视频内容,尤其是“员工闹分手,提离职我秒批”这类选题,也明显是在遵从着这种创作法则。虽然争议确实是传播的最大助推器,但问题也恰恰就出在这里。之前参哥团队及其操盘过的那些IP账号,大多做的都是高客单价、高毛利的生意,比如医美、情感咨询、大健康等,这些账号产出争议性内容,一方面是为了获取流量,另一方面也是在筛选用户,因为总有人会认同一些与主流悖逆的极端观点,而这部分人又恰恰是能够产生成交的主力军。但是这样的逻辑放在百度这种体量的公司上,则明显是小马拉大车,百度自己不缺这种垃圾流量,也不会指望通过短视频做成交,公共宣传对于百度自身的意义就是维护企业形象,仅此而已。分析至此,璩静的个人言论引发百度舆情翻车,已经是早已注定的事了。其实按照参哥这一套起号模式,对于绝大多数中小企业来说确实行之有效,虽然过程方式确有争议,甚至有制造对立之嫌,但对于一些目标是快速变现的商业IP来说,在商业利益面前这些可以忽略不计。璩静最致命的失误,就在于其过分迷恋网红参哥获取流量的“术”,而忽略了大厂做商业IP的“道”,如果她的目的是为了给自己谋求职业转型的可能,那么这样做倒无可厚非。但如果想通过这种来维护大厂的公共形象,甚至于让全员做短视频来给百度公关争取话语权,那么显然是把事情想的太过简单了。2该到李彦宏出场了如果单从事件影响来看,璩静这回的谜之操作,可能会和当年的“魏则西事件”一样,给百度带来长达数年的负面影响。因为在当下的互联网语境中,对于璩静事件的刻板印象已经形成,尤其是“离职秒批”这样的梗,会和“开水团”、“福报厂”一样,多年以后仍然会在网络上被反复提及。而如何降低这种负面影响,甚至于挽救一下百度本就不太讨喜的网络口碑,可能还是得李彦宏亲自出场。据腾讯深网报道,李彦宏与人力资源负责人已经在百度内部对于璩静事件进行了点评,李彦宏情绪激动对在场的百度优秀员工表示:“你们才代表百度,你们才代表最真实的百度,你们才是百度最真实的代表”。不过随着事件越发出圈,李彦宏仅仅安抚内部员工还远远不够,他可能还需要通过更正式的方式,向外界重新澄清百度真正的价值观和职场氛围是怎样的,不然误解就会一直存在。其实作为大厂的创始人,李彦宏个人无论是在形象、谈吐以及创业者气质上,比起其他大佬还是有不小的优势,毕竟也是程序员出身,李彦宏和雷军一样,属于那种难得的“没有爹味”的企业家类型。虽然百度因为过往的种种原因,在公众心目中的口碑始终不算太好,但如果李彦宏愿意出来以企业家IP的形式与公众交流沟通,可能会对于扭转百度的风评产生正向作用。一方面来看,业内已经有成功案例,比如蔚来汽车的创始人李斌,曾经被视作“因为一个人而讨厌一个品牌”的典型,但随着李斌开通个人抖音账号,开始通过直播和短视频等方式与用户交流,使得用户对其个人和企业的看法有了很大改观。而另一方面,百度目前发力的自动驾驶以及生成式AI等业务,也都需要向外界搭建起沟通的桥梁,在宣传侧,李彦宏的亲自下场也一定能够提升产品的影响力和用户的接受程度。事实上,早在2020年,为了推广百度的直播业务,李彦宏就曾在百度App内开展过直播首秀,当时仅开播10分钟,参与人数就突破100万,直播累计参与人数突破1000万,当晚百度的股价也大涨4个点,市值一夜之间飙升了近17亿美元。不过随着后来百度调整业务方向,李彦宏的直播最终也没能实现常态化。而如今,无论是科技大厂还是新能源车企,创始人亲自下场拍短视频做直播已经是蔚然成风,李彦宏不做,下面的人以后可能以后还得变着法去做。最后还得多说一句的是,大厂的老板,尤其是上市企业的高管和创始人,以后出来做IP的可能还会越来越多,但是这部分人,很多又恰恰没有和网友直接打交道的经验和意识。建议雷军、周鸿祎等下场较早的行业老炮们,可以多分享一些自己做商业IP的经验,或者做成面向全行业的公开课,多传递一些正能量的内容方向,不然让这些老板们自己去找方法,那么以后被参哥带跑偏的大厂高管,可能就不止璩静一个了。 ... PC版: 手机版:

封面图片

网易、暴雪官宣“复婚”:谁欢喜,谁忧愁?

网易、暴雪官宣“复婚”:谁欢喜,谁忧愁? 作者|庞瑞锦编辑| 胡展嘉如今靴子终于落地!4月10日,暴雪官方宣布与网易达成协议回归中国市场,网易游戏也发博,称很荣幸能与暴雪娱乐再次携手,将暴雪游戏重新带回国服。玩家们,久等了!合作中提到网易游戏将登陆XBOX平台,魔兽世界发文称,第一款回归的游戏将在夏天与大家重逢,服务器开启时,账号数据被完整保留。暴雪客服中心回应称:亲爱的玩家,欢迎回家。01“离婚”一年后何时复婚一直颇受关注2022年11月16日,动视暴雪旗下公司暴雪娱乐宣布,其与网易公司的现行许可协议将于2023年1月23日到期,届时将暂停在中国大陆的大部分暴雪游戏服务,包括《魔兽世界》《炉石传说》《魔兽争霸III:重生》《守望先锋》《星际争霸》系列《暗黑破坏神III》和《风暴英雄》,而《暗黑破坏神:不朽》的联合开发和发行由两家公司另行签订协议。图:暴雪游戏主要代表产品由此,暴雪和网易的美好姻缘戛然而止。在此后的将近一年间,双方发生了无数的纠葛,但始终备受业界与玩家关注。时隔近一年后,北京时间2023年10月13日晚,随着英国竞争与市场管理局(CMA)官方发布声明,称已批准微软对动视暴雪的修订后的收购交易,紧接着微软正式宣布,已完成对游戏厂商动视暴雪的收购。这起交易价值达到687亿美元的游戏史上最大的收购案由此落下帷幕。与此同时,还有一个令玩家兴奋的消息就是,动视暴雪现任CEO 鲍比·科蒂克在公司官网上发布了一篇文章,透露自己将于2024年1月1日离开动视暴雪,结束自己长达33年的CEO生涯!图:动视暴雪已成为微软游戏部门的重要组成部分2023年12月22日微软确认,动视暴雪CEO鲍比·科蒂克将于北京时间12月29日正式离职。微软并不直接委任继任者,而把动视暴雪高管其中包括暴雪总裁迈克,动视发行总裁罗布·科斯蒂奇,动视暴雪副董事长托马斯·蒂普尔放在微软游戏内容和工作室总裁马特·布蒂领导之下。虽然鲍比·科蒂克的离职日期仅比原计划提前了两天,但也引起了很多魔兽玩家的欢呼雀跃,直呼国服快要回归了,而暴雪总裁迈克·亚巴拉甚至发文庆贺鲍比·科蒂克离职,并称“更加光明”。图:暴雪总裁迈克·亚巴拉甚至发文庆贺鲍比·科蒂克离职,并称“更加光明”2023年12月25日晚间,有媒体爆料网易与暴雪时隔一年后复合的消息。而暴雪与网易复合的这一消息一经发布,便在国内外引起了轩然大波。在国内,经过几轮媒体的热炒后,暴雪游戏国服回归的相关内容刷遍了整个互联网,甚至在新浪微博热搜榜上一度占据了前4名,热度属实有点夸张,但也说明玩家依然很关心暴雪游戏国服的消息,暴雪游戏对中国玩家依然有着极强的吸引力。图:暴雪游戏国服回归的相关内话题在新浪微博热搜榜上一度占据了前4名同时在消息传出后,网易美股和港股股价也应声上涨,尤其是港股的涨幅遥遥领先于其他游戏公司,仅次于第七大道,原因既有近期监管部门放出的各种正向信号,也有投资者看好网易可能与微软合作,将暴雪游戏带回中国的前景这一因素。图:网易港股股价涨幅遥遥领先于其他游戏公司,仅次于第七大道02暴雪与网易“离婚”谁是“渣男”在暴雪发表声明要与网易分手之后,国内用户在评价这一事件上出奇地一致,都是力挺网易痛骂暴雪的。当然,骂也是一门艺术,只有将骂的对象建构为一个可憎的、能够引发广泛共情的形象时,不满的声音才能持续传播,不满的情绪才能持续高涨。而在暴雪被建构的众多负面形象中,最为出圈的要数“渣男”这一特别的形象。一般意义上的“渣男”是说极度自私、擅长索取、不负责任,以玩弄别人感情为乐的坏男人。我们来看看,暴雪是如何一步一步成长为这样的形象的?暴雪的“渣男”行为是有前车之鉴的。2005年,九城在暴雪手中拿到了《魔兽世界》的代理权后,协议到期时,遭到了暴雪提出苛刻条件,导致九城续约失败,并且因为这件事,九城还以“商业诋毁”和“财产损害”为由将暴雪诉至法院。因此,暴雪上一段和九城的婚姻就是因为钱的问题,而不得不终止的。而这一次呢,据国内多家媒体报道,此次,双方合作终止的主要原因是还是价格没谈妥,针对暴雪方提出的天价条件,网易无法接受,所以不得不离婚。而更让人大跌眼镜的是,另有知情人士透露,除了财务条款之外,两家终止合作的关键症结还在于“知识产权的所有权”和“对中国各地数百万玩家数据的控制”。图:彭博社撰文称暴雪与网易终止合作的关键症结还在于“知识产权的所有权”和“对中国各地数百万玩家数据的控制”就这样,经过了与国内游戏厂商九城与网易的合作终止事件之后,暴雪贪得无厌、自私自利、擅长索取的形象就建立了,“渣男”形象初显。不过商业合作以谋求利益最大化为原则,这本是无可厚非的,因此暴雪的两次在续约问题上的漫天要价也是司空见惯的,但暴雪表现出的“渣男”形象还有来源于其与网易合作期间的不负责任的表现。自2014年《泰坦》项目被宣布关闭以后,暴雪陷入了“灵感枯竭”的泥潭中。长达8年的时间没有推出任何一部新作,只能被动式的炒冷饭,不断对老IP进行翻新。而它后来推出的《魔兽争霸3:重制版》以及《暗黑破坏神2:重制版》都是复刻20年前的经典游戏,但玩家反馈不佳,在国外游戏评分网站上仅收获0.6分和2.9分,离及格线很远。而暴雪缺乏灵感的最大原因,很大程度上是2016年大量暴雪核心人员离开。曾经流行于玩家之间的“暴雪出品,必属精品” 这句话更像一句墓志铭,只能用来纪念曾经那个玩家心目中最优秀的游戏公司。而后来的暴雪更是从游戏神话变成了业内毒瘤,在社交平台和“性骚扰”“歧视女性”划为等号。由此可见,在婚内,暴雪并没有尽到其应有的责任,而是持续摆烂,甚至自暴自弃,从而深化了其“渣男”形象。当然,造成这一切改变的“罪魁祸首”就是如今带着数亿美金套现离开的前动视暴雪CEO鲍比·科蒂克,这也是他的提前离任会让玩家如此欢呼雀跃的根本原因。当然无论恋爱还是婚姻,责任都是相互的,我们来看看网易的表现如何。在2022年11月8日,动视暴雪集团发布Q3财报,在提到和网易的合作关系时,就已经谈到了“可能最终无法达成令双方都满意的结果”。而网易的后续反应则是,在暴雪宣布正式解除协议后,网易迅速做出了回应,强调,将尽最大可能和动视暴雪公司协商,以最大程度保障中国玩家利益。针对玩家关心的退费、游戏数据、虚拟财产、游戏权利等相关问题,进行了说明。图:网易暴雪游戏客服团队发布《网之易关于暴雪游戏产品运营到期开放退款的说明》图:网易发布的暴雪游戏相关的“可退款商品”的具体范围及退款标准在随后11月17日晚间的财报电话会议上,网易CEO丁磊直言:“我们非常希望能继续代理暴雪游戏,为此付出非常多努力,但谈判难度远超预期。对关键核心条款,包括长远运营、玩家权益等都是暴雪提出的,这些条款也是我们不能接受的。我们会服务到最后一刻,保证玩家的信息安全和消费者权益。”由此,网易的诚挚与暴雪的冷漠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暴雪率先放弃履约、想要离婚的形象和网易竭力挽回婚姻、诚挚负责的形象就此建立,暴雪便沦为了玩弄情感的“渣男”。俗语常说“做人留一线,日后好相见”,暴雪在中国市场耕耘了这么多年,显然没有把中国文化与处事... PC版: 手机版:

封面图片

苹果睡在苹果税上

苹果睡在苹果税上 访问:NordVPN 立减 75% + 外加 3 个月时长 另有NordPass密码管理器 欧洲的苹果系统将允许用户从App Store以外的第三方下载并安装应用,并允许用户能够更简单地更换第三方浏览器为默认浏览器。以及,应用商店向应用收取的佣金从30%一下降到17%,并且从第二年开始下降到10%。翻译一下:苹果能从欧盟收的苹果税,被大打折扣。这个拆床板的过程,也是经过一些拉扯的。在这之前,欧盟曾以反垄断为由向苹果开出过一张18.4亿欧元的罚单,欧盟委员会负责竞争政策的执行副主席表示,苹果滥用市场主导地位,限制开发者向消费者介绍苹果生态系统之外更便宜的流媒体音乐服务,这是非法的。面对这样的指责,苹果这么高大上的科技公司,第一反应竟也是,写小作文。苹果发布的一条长文里说,欧盟委员会未能发现任何消费者利益受损的实质性证据,且忽视了这一市场繁荣兴盛、竞争激烈、发展迅速的现实,才做此项决定。小作文写的,立意深远;但床板,苹果也还是先拆为敬了。床板是隔山隔海的拆的,但让中国网友在自己家的炕上也坐不住了,他们在社交媒体上,展开了如下讨论苹果税这玩应儿到底合不合理?欧盟等几个主要国家已经减税了,其他国家要不要跟?以及苹果在中国抽佣率仍为全球最高标准,是不是搁咱这儿割韭菜?在#苹果税#的热搜话题底下,有理性的网友们分析,苹果差别对待对应用生态构成的冲击,还有人围绕中国市场如何回应开脑洞、出主意。不过,智搜分析的数据显示,绝大多数用户对此的态度是,生气。什么样的睡眠,是最优质的睡眠?答:身边睡着爱的人的;或者,直到自己睡着还能欻欻赚钱。站在这个角度来看,曾经,苹果税一直是苹果最可以酣畅入眠的依靠。苹果公司2023年财报显示,苹果2023财年总营收3833亿美元。营收贡献第一位是iphone业务,营收贡献第二位就是包括Apple Store在内的服务收入,占比达22%。而在今年第一季度财报里能看到,截止2024年3月30日,苹果服务收入的毛利率百分比达到74.6%,其中就包含了高额的苹果税。再有苹果财报还透露过,截止2022年底,苹果累计向开发者支付了3200亿美元,较2021年的2600亿美元增长600亿美元。也就是说,仅2022年这一年,苹果就向开发者支付了600亿美元。推算一下,Apple Pay给开发者的费用抽佣过15%-30%,那就是说2022年苹果得到的佣金在120亿-240亿美元之间。在苹果服务收入里,苹果税收入的占比能达到15%-30%,甚至在同期总营收里都能占到3%-6%。其实,这个深度睡眠的时区,也一直在被挑战。欧盟为什么给苹果发一张有史以来第三大反垄断的罚单?那是因为,瑞典音乐流媒体平台Spotify在前线摇人。它指出,苹果滥用市场支配地位收取苹果税,设置反规避规则,不允许APP介入外部的付费链接,以至于许多苹果用户订阅时要多花钱。从开罚单到降佣金,这其实是一场事先张扬的漫长博弈。在这个过程里,欧盟还先后施行《通用数据保护条例》《算法监管框架》《数字市场法案》《数字服务法案》,一步步遏制大型互联网公司的阻碍竞争行为所导致的恶意垄断,一次次削弱苹果和开发者、用户不对等关系里产生的权利压力。用欧盟委员会主管反垄断事务的委员韦斯塔格的话说,就是希望确保用户能在网上获得广泛的安全产品和服务选择,确保企业公平、自由地竞争。3月7日,是苹果跟《数字市场法案》“交锋”的最后期限。然后我们就看到了,苹果正式官宣在欧盟地区实行全新的苹果税政策,抽佣从30%(标准企业)和15%(小型企业)下调至17%和10%。这一役,或许可窥见洞天,互联网苦苹果税久矣。荷兰、美国、俄罗斯、日本、韩国、澳大利亚等国家,也都在猛力摇醒躺赚的苹果。2021年开始,荷兰反垄断机构指出苹果滥用主导地位,对相关约会应用程序制造商施加不合理的限制,要求其对支付问题做出调整。苹果原本没有理会,直到荷兰反垄断机构对其处以500万欧元的罚款,并随后每周罚款500万欧元。这是真金白银地罚啊。为满足监管命令,苹果后面不得不对使用外部链接或应用内第三方支付的开发商收取的佣金从通常的30%,降至27%,正式妥协、全面整改。此外,韩国在2021年也通过了一项禁止苹果强制收取苹果税的法案,日本在2023年则宣布要推进自己的《数字反垄断法》。苹果税的床板不停咯吱咯吱作响,这也决定着市场的态度。已经有人不那么愿意,跟睡不好的苹果交个朋友了。巴菲特在去年第四季度就已小幅减持苹果股份,今年第一季度再次加大减持力度,伯克希尔·哈撒韦的苹果持仓从去年的49.3%下降至40.3%。巴菲特的解释是,目前资本利得税率比较低,出于合理避税而减持苹果。这话在外部的理解里,是有所保留的。毕竟自2024年以来,华尔街分析师下调了苹果股票的评级。加上欧盟的反垄断法律对苹果税全面出击,让人很难不多想。苹果在欧盟降低佣金以后,中国网友为啥激动和焦急?我们这个地方源远流长的价值观就是,可以买贵的,不能买贵了。但是现在,全世界都知道,姆们买贵了。当其他国家纷纷要求苹果调整佣金费率后,据2023年苹果财报显示,其服务板块营收为223.1亿美元,较2022年增长16%,占总营收的24.9%。结合苹果2024财年第一季度来看,其服务收入为231亿美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1%。其中,中国是苹果全球第二大营收来源国(以单一国别计)、第三大营收来源地。其实,米哈游、莉莉丝、丁香医生等中国开发者代表也曾跟苹果抗争,希望引导用户通过网站和APP外支付购买服务,价格更便宜。但最终被强制下架,不得不重新接受人家的游戏规则。此前,丁香医生App的更新被苹果拒绝,其跟App Store审核部门展开数次沟通,都被告知存在避开苹果应用内购买功能、内容或服务的问题,无法通过审核。同样,当年#米哈游曾试图绕过苹果税#的话题一上热搜,不少苹果用户火速站出来发声,千言万语汇成一句“妈的,羊毛出在羊身上”。苹果在欧盟减税以后,用户对区别对待的感受变得愈发强烈,他们除了给中国开发者投去一波波怜爱的目光,自身也开始表现出一定的抵抗性。尽管摇醒苹果税的声音越来越密集,但有一种支持苹果税的声音说,苹果能收这个苹果税,就是因为它能收。创新者获得垄断利润,是对创新的保护。这个睡着也赚钱的利润,是对创新的保护。回首乔布斯时代,收苹果税,确实也是这样的。相对封闭的生态环境,能让苹果建起一座舒适的后花园,很多项目在此得到滋养后扎根生长。在消费品逐渐萎靡的当下市场,苹果税就变成了一条压在开发者头顶的高压线。对小微创新企业来说,常规版的15%还是欧盟版的10%,划出来的其实是两条截然不同的生命线。更何况,普通企业承担的还是更高的抽佣率30%。即便是Epic Games这种大型欧美互联网公司,也在诉讼里痛陈苹果走向了初衷的反面,从创新力量变成了“控制市场、阻碍竞争、遏制创新”的庞然大物。Epic放出《 堡垒之夜》宣传短片,暗示苹果已经变坏这个税收到今天,也许是创新的遗泽,也许是创新的贻害。而人们想拆掉苹果税,反感的并不是苹果躺着赚钱。而是你躺着赚的钱,源于有人醒着受累,更源于有人醒着受着累还被区别对待。就像Epic games说,不想向法院寻求金钱赔偿,是要实现“公平竞争”。 ... PC版: 手机版: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