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建设了自己的硅谷,但是入驻的企业和人员却少得可怜

上海建设了自己的硅谷,但是入驻的企业和人员却少得可怜 上海附近的一个巨大的新科技中心成功地吸引了特斯拉等知名企业,但临港推出三年后仍然几乎没有居民。 临港是上海东南部 120 平方公里(46 平方英里)的土地,面积约为新加坡的六分之一,于 2018 年被习近平指定为该国最大的自由贸易区,以新加坡和迪拜为蓝本。它还将成为高端科技产业的新中心,推动本土创新,摆脱对外国技术的依赖。 据官方媒体报道,距离上海市中心 90 分钟车程的临港已经能够为大约 300 个所谓的前沿产业项目(如芯片制造和电动汽车)吸引总计 620 亿美元,这要归功于低税收、放宽限制关于跨境贸易和资金流动以及靠近世界上最大的集装箱港口。 然而,除了特斯拉公司之外,该枢纽的最大投资者大多是国内企业,如国有控股的中芯国际、人工智能公司SenseTime Group Inc.和电动汽车电池巨头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由于美国越来越多地遏制美国对中国科技的投资, 大型跨国公司在主要投资者名单中基本上消失了。 目前,临港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是一座鬼城,因为那些大型科技企业大多位于临港郊区。由于缺乏基本的基础设施和公寓、学校和公共交通等便利设施,该镇本身仍然缺乏它试图吸引的那种科学家和工程师。许多在临港工作的人,主要是工厂工人和现场管理人员,住在工厂的附近地区。 节选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上海临港新片区与马来西亚赛城启动 “数字双城” 项目

上海临港新片区与马来西亚赛城启动 “数字双城” 项目 “上海临港” 微信公众号消息,今天(7 月 9 日)上午,临港新片区管委会分别与马来西亚 Cyberview Sdn.Bhd.、Skyvast Sdn.Bhd. 华势天际公司、上海临港新片区跨境数据科技有限公司签署关于 “数字双城” 项目的合作备忘录。根据《合作备忘录》,各方将重点聚焦数据经济领域的产业合作、数据跨境、双向投资、互联互通、政策支持等 8 个方面通力合作,充分发挥临港新片区和马来西亚赛城的区位、产业、政策等优势及中马双方相关企业的技术资源,为中马两国国际数据业务合作打造全新样板。

封面图片

财政预算案2024 | 未来全方位吸引资金、企业和人才

财政预算案2024 | 未来全方位吸引资金、企业和人才 财政司司长陈茂波在财政预算案表示,未来会全方位吸引资金、企业和人才,多个部门正积极吸引和帮助高增值的科技和其他企业落户香港,下月将有10多家重点企业与引进办签署合作协议,落户香港或扩展在港的业务,计及首批的30家重点企业,预计未来数年将可带来投资额超过400亿元,创造逾1.3万个职位,相信可带动产业链上中下游的企业,推动创科生态圈蓬勃发展。他指,政府持有的「香港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会发挥资本引导作用,吸引更多创科公司落户,上半年将落实首批直接和共同投资项目,覆盖生命科技、绿色科技、半导体及晶片等;另外会筹办「国际主权基金圆桌会议」和「香港初创投资和发展高峰论坛」,促进投、产、学、研协同合作。陈茂波又指,计划为吸引开放式基金型公司和有限合伙基金,设立简便的基金迁册机制,以吸引现有外地基金来港注册营运,上半年会就引入公司迁册机制,提交立法建议,便利在外地注册的公司,特别是以亚太区为核心的企业迁册到港。他又指,未来政府会持续开拓资金新来源,除了巩固原有的欧美资金外,亦会引入中东市场在内的资金,现正推动在中东上市一只追踪港股的交易所买卖基金(ETF)。 2024-02-28 12:00:28 (1)

封面图片

驻纽约经贸办:香港是全球企业投资亚洲的理想合作伙伴

驻纽约经贸办:香港是全球企业投资亚洲的理想合作伙伴 香港驻纽约经贸办与投资推广署在纽约香港协会主办的酒会上,推广香港商机。活动在纽约时间昨晚举行,驻纽约经贸办处长何美智致辞时,讲述香港最新经济形势和发展,强调香港作为主要环球金融中心、全球最大的离岸人民币业务中心、国际资产和财富管理中心和初创企业枢纽的角色,同时也是高净值人士设立家族办公室的最佳地点之一。 何美智表示,香港充满机遇,作为国际商业中心和通往内地的重要门户,香港是全球企业投资亚洲的理想合作伙伴。投资推广署国际业务发展主管徐慧敏分享了对在香港营商的见解,重点介绍香港的独特优势、充满活力的创业生态,以及吸引企业和人才到港开展业务的最新措施。 2024-01-25 09:34:08

封面图片

亚洲最大机库在上海开工建设 可同时容纳9架宽体机维修

亚洲最大机库在上海开工建设 可同时容纳9架宽体机维修 东航国际化航空维修服务平台项目在洋山特殊综合保税区动工  受访者供图2022年6月29日,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管理委员会与中国东方航空集团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共同启动亚太一站式航空物流枢纽项目、国际化航空维修服务平台项目、航空金融服务项目、亚太航材贸易与分拨中心项目、航空地面设备系统服务项目、航空发动机合资项目、宜居数字化绿色微城市项目等七大项目,总投资超过220亿元。此次启动建设的东航国际化航空维修服务平台项目,正是上述“七大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效果图  受访者供图该项目总建筑面积超11万平方米,总投资预计超过15亿元,将建成3个机库和附件修理、改装工程的配套厂房及设施。作为项目建设核心,1号机库配备目前亚洲最大的机库大厅,大厅跨度达316米、进深达146米,是亚洲乃至世界都少有的大跨度、大进深宽体机维修机库,可同时容纳9架宽体机入库维修。该项目将依托临港新片区的“区港一体化”,打造以高附加值产业为核心的航空维修基地,为国内外航空客户提供高品质、全方位的宽体机机身维修、加改装以及部附件深度维修等服务。项目预计于2026年上半年竣工交付,将计划每年提供180万人工时的飞机维修服务。值得一提的是,东航是国产大飞机C919全球首发用户,东航国际化航空维修服务平台项目建成达产后,也将依托临港新片区浦东国际航空枢纽和大飞机制造产业优势,充分发挥东航的国产大飞机C919常态化商业运营经验,借助合资公司国内外资源,为临港新片区大飞机产业园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更好支撑临港新片区发挥航空产业的集聚效应,进一步促进航空服务产业的能级提升。 ... PC版: 手机版:

封面图片

【上海临港副董事长:为元宇宙企业发展壮大提供更优质条件】

【上海临港副董事长:为元宇宙企业发展壮大提供更优质条件】 上海临港副董事长顾伦表示,漕河泾开发区作为上海科创中心重要承载区,要持续不断地提升开发区的创新策源能力,加大创新要素集聚,积极导入高端人才,出台特定扶持政策,为元宇宙企业的发展壮大提供更优质条件、更广阔平台。

封面图片

投资推广署去年协助382间内地及海外企业在港开设或扩展业务

投资推广署去年协助382间内地及海外企业在港开设或扩展业务 投资推广署去年协助382间内地及海外企业,在本港开设或扩展业务,按年升27%。这些公司来自45个经济体,内地继续是最大来源地,占136间;英国有48间,美国34间。按行业分类,最多的是财经金融和金融科技,有90间,其次的创新及科技亦有82间。上任快将3个月的投资推广署署长刘凯旋表示,疫情期间有影响到招商引资,不过自从通关后,企业和商会去年中起陆续来港发展。她又说,企业在疫后恢复亚洲部署,香港是首选商业基地,跨国企业及商家亦重返本港。她表示,署方的目标是在2023至2025年间,吸引1130间企业来港设立新业务或扩展现有业务,认为去年工作是阶段性达标,她对今年情况非常乐观。 2024-02-02 12:38:53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