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盛:中国或明年4月前结束动态清零

高盛:中国或明年4月前结束动态清零 高盛认为,中国可能在明年4月前就结束“动态清零”,比普遍预期的还来得早。但由于近日中国大陆多地出现抗议行动,中国官方有可能“无序”地开放。 据彭博社报道,高盛的中国首席经济学家闪辉星期天(11月27日)在一份报告中预测,中国在2023年第二季度前重新开放的可能性为30%。 闪辉在报告中写道,中国中央政府可能很快就需要在加强封控和放宽防疫之间做出选择,因为地方政府难以既要控制疫情传播,还要兼顾优化防控二十条措施的落实。 中国大陆疫情近期持续升温,截至星期天,当地已连续五天单日新增病例写新高。 闪辉认为,动态清零政策打乱经济发展,限制人员流动和商业活动,加上近期疫情形势恶化,都将对中国今年第四季经济增长构成下行风险。 高盛预计今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将增长3%,略低于彭博社经济学家的3.3%预测。 闪辉说,虽然预测中国有可能在明年4月前开放,但高盛仍认为中国在明年第二季开放的可能性最高,大约有60%的可能性。 不过,恒生银行首席中国经济学家王丹星期一接受彭博电视采访时则认为,有鉴于冠病病例的激增,中国官方不太可能现在就逐步放宽封控措施,因为不计后果地开放对中国的经济增长更为不利。 她认为,如果开放的节奏太快,进而导致死亡病例激增,可能会让许多地方政府在工业放宽的先后优先顺序之间陷入尴尬的境地。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高盛:美联储明年二季度或结束本轮加息 利率有望在5%至5.2% 区间】

【高盛:美联储明年二季度或结束本轮加息 利率有望在5%至5.2% 区间】 11月30日消息,高盛当前观点认为,美联储今年12月份有望加息50个基点,本轮加息将到明年二季度结束,联邦基金利率终值有望在5%-5.2%区间。美国经济明年大概率软着陆,经济增速有望在1%左右。

封面图片

高盛经济学家:股市大跌可能加剧悲观情绪恶性循环

高盛经济学家:股市大跌可能加剧悲观情绪恶性循环 高盛集团首席中国经济学家闪辉表示,中国股市大跌可能加剧悲观情绪的恶性循环,进而对经济增长构成压力。 闪辉星期二(1月23日)对彭博电视表示,中国股市乏力、全面下挫的表现令人沮丧,而且真正令人担心的,是情绪和信心的低迷会让市场继续下跌、继而加剧看跌情绪。 中国沪深300指数本周跌至五年低点,在此之前,中国内地和香港股市市值已自2021年峰值蒸发逾6万亿美元(8万亿新元)。据彭博社星期二报道,中国据悉考虑多项方案支持市场,包括设立约(约3772.6亿新元)。 虽然信心是经济增长的主要挑战,但闪辉同时也认为,与其他经济体不太一样的是,股市大跌不一定会对中国的消费产生直接影响。她以“财富效应”举例,这是指人们变得不那么愿意花钱是因为感觉自己变穷,而并不是因为收入实际发生了变化。 闪辉说,在中国财富效应并没有那么大,对消费的主要影响是收入,人们需要有收入才能消费。 闪辉认为,虽然中国经济去年实现了5%左右的经济增长目标,但她警告称2024年要想再次达到这个水平可能非常有难度。高盛估计去年5.2%的经济增速中有大约两个百分点得益于疫后重开带来的一次性提振。高盛预计今年中国经济将增长4.8%。 她认为今年财政政策将比货币政策更加重要,因为前者可以增加需求。她表示,虽然降息和向金融体系注入流动性是有帮助的,但它们对经济增长来说并非必要。 2024年1月23日 2:20 PM

封面图片

经济学家认为中国明年底才能走出疫情 重新开放或从4月开始

经济学家认为中国明年底才能走出疫情 重新开放或从4月开始 据彭博社星期五(11月11日)报道,在接受彭博调查的23位经济学家中,近半数认为,中国从2023年第二季度才会结束“清零”政策,也就是于3月初举行的两会会议之后重新开放。另有七人称,重新开放要到7到9月期间开始;还有两人预计要到2024年的某个时候才会改变政策,这至少是在武汉首次报告病毒的四年后。 彭博的调查要求受访者选出他们预计重新开放的时间段,但没有要求他们预测最初的开放步骤是什么。 据报道,中国政府虽然没有公开称正在考虑或计划改变现行政策,但维持“清零”需要付出越来越高的成本,这加剧了人们对北京迟早改弦易辙的猜测,国内和国际上开始对重新开放作出预期。 彭博社分析,中国政府何时开始减少对消费和投资造成压力的防疫限制措施,是经济学家评估明年前景的关键问题。

封面图片

高盛上调中国GDP增长预估

高盛上调中国GDP增长预估 高盛集团上调中国今年经济展望,因制造业增速超过预期。 据彭博社报道,闪辉等高盛经济学家星期三(4月10日)发布研报称,中国第一季度GDP折合年率料增长7.5%,高于前预期的5.6%。该行将全年经济增长预估从4.8%提高至5%,与中国政府官方目标一致。 由于房地产和消费支出持续疲软,中国经济一直增长乏力,但今年迄今的数据表明制造业和贸易已经初露复苏萌芽。 财新PMI显示3月份制造业连续第五个月扩张,官方数据也表明该行业正在反弹。随着全球对科技商品的需求增加,出口也实现增长。 “最近的中国宏观数据一直很稳固,”高盛经济学家在研报中写道。制造业数据“表明中国经济在2023年末触底并正在上升” 高盛还提到了旅游业强劲反弹,上周清明节期间的支出高于疫情前水平。 根据高盛的内部指标,第一季度库存也有所增长。 上个月接受彭博调查的经济学家对今年全年经济增速的预测为4.6%。 2024年4月11日 7:13 AM

封面图片

#本周热读 最大的问题是习近平何时会放松他的“动态清零”防疫政策。有经济学家认为,在2024年之前中国不会明显放松这一防疫政策。

#本周热读 最大的问题是习近平何时会放松他的“动态清零”防疫政策。有经济学家认为,在2024年之前中国不会明显放松这一防疫政策。也有一些经济学家认为,“动态清零”政策的放松会比这个时间要早一些,但不会像今年早些时候所希望的那么快到来。

封面图片

随着中国放弃新冠“清零”政策并转向重新开放,中国也将政策重点放回经济增长。经济学家最近指出,中国经济增长在未来数月可能仍然疲软。

随着中国放弃新冠“清零”政策并转向重新开放,中国也将政策重点放回经济增长。经济学家最近指出,中国经济增长在未来数月可能仍然疲软。 那么,中国经济离复苏还有多远?BBC驻中国记者麦笛文(Stephen McDonell)北京报道。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