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芯片制造商福建晋华在美洗脱经济间谍罪指控

中国芯片制造商福建晋华在美洗脱经济间谍罪指控 当地时间2月27日,中国芯片制造商福建晋华被洗脱了经济间谍罪和其他刑事指控,这让美国司法部打击中国盗窃知识产权的行动遭遇挫折。在美国商务部将福建晋华集成电路有限公司列为对国家安全构成威胁的黑名单五年多后,美国旧金山地区法官 Maxine M. Chesney 经过非陪审团审判后裁定该公司无罪。其最新的裁决可能会缓和拜登政府为保护美国技术而采取的积极起诉行动。Maxine M. Chesney 的结论是,美国检察官未能证明福建晋华盗用了美国最大存储芯片制造商美光科技公司的专有数据。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中国芯片制造商福建晋华在美国商业机密刑事案件中被判无罪

中国芯片制造商福建晋华在美国商业机密刑事案件中被判无罪 根据美国在线法院记录系统中的一条记录,旧金山的美国地区法官 Maxine Chesney 周二在非陪审团审判后认定该公司无罪。美国司法部于 2018 年宣布对国有企业福建晋华提起公诉,指控其窃取了美国美光科技公司的知识产权。同年,美国当局将该中国公司列入不得从美国公司购买零部件、软件或技术产品的实体名单。该公司曾在 2019 年表示不认罪。案件回顾:联电在2020年承认盗窃商业秘密并缴纳6000万美元罚款后,协助司法部处理针对福建晋华的案件。根据美国司法部在案件首次立案时的声明,如果该公司被定罪,福建晋华可能会面临罚款,并被命令没收芯片和因涉嫌盗窃技术而获得的收入。2016年2月,福建省电子信息集团、晋江能源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等共同出资,通过与联电技术合作,成立了DRAM内存制造企业福建省晋华集成电路有限公司,简称“福建晋华”,具体运作方式为福建晋华出资,委托联电开发DRAM内存相关技术。2017年9月,美光突然在中国台湾控告联电,指控从美光跳槽到联电的员工窃取了美光的DRAM商业秘密,从而帮助联电开发32nm DRAM。2017年12月,美光又在美国加州联邦法庭起诉福建晋华、联电,称联电通过美光台湾地区员工窃取其知识产权,包括DRAM的关键技术,并交付福建晋华。2018年1月,福建晋华就美光一系列在华销售的产品侵权,对美光提起诉讼,请求判令美光立即停止侵犯晋华专利的行为,索赔1.96亿元。2018年7月,福州市中级人民法院裁定美光半导体销售(上海)有限公司立即停止销售、进口十余款Crucial英睿达品牌固态硬盘、内存条及相关芯片,并删除其网站中关于上述产品的宣传广告、购买链接等信息,同时裁定美光半导体(西安)有限责任公司立即停止制造、销售、进口数款内存条产品。2018年10月,美国商务部以国家安全为由,宣布对福建晋华实施出口管制,列入出口管制“实体清单”。2018年11月1日,美国加州北区联邦检察官办公室以刑事诉讼起诉晋华集成和联电共谋窃取美光商业机密。起诉书中还指出涉案三名台湾男子,分别为陈正坤、何建廷、王永铭,三人全都曾任职美光,并疑似在转加入联电时窃取美光技术。2020年6月,台中地院对于美光起诉联电窃取商业机密一案进行宣判。何建廷被判刑5年6个月,罚金500万新台币;王永铭被判4年6个月,罚金400万新台币;联电协理戎乐天判刑6年6个月,罚金600万新台币;联电被判处罚金1亿新台币。2020年10月,联电与美国司法部和解,缴纳6000万美元的罚金后,相关指控撤销。 ... PC版: 手机版:

封面图片

商汤科技徐兵称中国芯片制造商正在人工智能领域快速追赶

商汤科技徐兵称中国芯片制造商正在人工智能领域快速追赶 商汤科技联合创始人徐兵表示,中国本土人工智能芯片制造商正在快速缩小与国际领先者的差距。徐冰在香港瑞银亚洲投资会议接受采访时说道:“亚洲缺乏人工智能计算能力,远远落后于美国,但中国拥有人才和数据来弥补失去的市场。”徐冰指出,亚洲在人工智能算力方面存在短缺,与美国相比存在十倍的差距。徐冰补充道,中国国产芯片正在迅速赶上,商汤科技正在与当地半导体公司合作,扩大他们的计算能力。

封面图片

中国芯片制造设备进口量创历史新高

中国芯片制造设备进口量创历史新高 在美国盟友实施出口限制之前,中国的半导体设备进口已飙升至历史新高。 中国海关数据显示,6月和7月中国芯片生产工具进口总额接近50亿美元,比去年同期的29亿美元增长70%。 大部分进口产品来自荷兰和日本,这两个国家对芯片制造设备实施了出口限制,因为它们与美国合作以减缓中国的技术进步。 这些限制意味着某些工具的买家必须向荷兰和日本政府申请许可证,这引起了中国芯片制造商的担忧。日本于 7 月 23 日开始实施限制,而荷兰的限制将于 9 月 1 日生效。 虽然尚不清楚进口增长有多少与将受到限制的工具有关,但这些购买表明中国希望避免其扩大芯片生产的计划受到任何干扰。 中国企业正试图利用进口设备来增加不受西方限制的不太尖端芯片的产量。

封面图片

美国商务部告诉所有美国芯片制造设备制造商,不得向中国提供用于制造14纳米以下芯片的设备

美国商务部告诉所有美国芯片制造设备制造商,不得向中国提供用于制造14纳米以下芯片的设备 据两家主要设备供应商称,美国正在收紧对中国芯片制造设备的限制,这凸显了华盛顿为遏制北京的经济野心而加快的努力。 华盛顿曾禁止在没有许可证的情况下向中国领先的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有限公司出售能够制造10纳米或更高芯片的大多数设备。现在,它已将这一障碍扩大到可以制造任何比14纳米更先进的设备,Lam Research Corp.首席执行官Tim Archer告诉分析家们。这一禁令可能超出了中芯国际的范围,还包括在中国经营的合同制芯片制造商经营的其他制造厂,包括台湾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有限公司的工厂。

封面图片

英国芯片制造商Graphcore寻求出售

英国芯片制造商Graphcore寻求出售 英国芯片制造商Graphcore正在​​考虑将其出售给外国所有者。业内消息人士称,Graphcore一直在与大型科技公司讨论潜在的交易,以寻求筹集新资金来弥补巨额亏损。该公司去年表示,在收入下降46%、亏损扩大后,该公司需要获得新的资金。目前尚不清楚任何出售讨论的进展情况,这些讨论可能与独立筹资谈判同时进行。

封面图片

欧盟警告其芯片制造商可能失去在中国的市场份额

欧盟警告其芯片制造商可能失去在中国的市场份额 彭博新闻社看到了欧盟委员会的一份报告。虽然这些公司没有制造业内最先进的半导体,如用于苹果公司 iPhone的处理器,但他们制造微控制器和汽车、工业应用和消费电子产品等关键经济领域所必需的芯片。“歧视性标准、本地内容要求和其他非关税壁垒可以用来(并且已经在使用)激励中国国内 MCU 公司的增长,这些公司可以利用其庞大的电动汽车市场,损害欧洲和日本芯片供应商的利益,”欧洲官员在本周早些时候为他们与来自美国、日本和韩国的同行举行的会议准备的报告中写道。微控制器,简称MCU,实际上是单芯片上的小型计算机,通常控制一块电子产品内的单一功能,例如激活汽车的安全气囊或控制洗衣机的水温。报告称,中国已经占据了全球单片机需求的30%。彭博新闻社今年早些时候报道称,中国政府已悄悄要求从比亚迪到吉利汽车等电动汽车制造商大幅增加从本土汽车芯片制造商的采购,这是减少对西方进口产品的依赖、提振中国国内半导体产业的行动的一部分。分析称,欧洲芯片制造商也可能感受到中国在模拟、分立、混合信号和功率半导体等元器件产能上的巨大投资所带来的影响。中国将投资1000多亿美元建设新的芯片工厂,以生产从家用电器到智能手机等各种产品所需的半导体。在美国对中国企业购买高端芯片及其制造设备的能力实施控制后,中国政府大幅提高了国内产能支出。该国专注于传统芯片,这些芯片不太先进,也不受美国的限制,但由于电动汽车和可再生能源市场的增长,对它们的需求仍在增加。SEMI贸易组织预测,在2023年至2027年间,中国将有41家晶圆厂投产,比世界上任何其他地区都多。其中包括34家处理300毫米晶圆的晶圆厂和7家处理200毫米晶圆的晶圆厂,在200毫米晶圆厂,更大的晶圆可以让公司生产更多的芯片。华盛顿一直担心,中国芯片制造商将逐渐用他们的产品淹没全球市场,就像中国已经在太阳能和钢铁市场所做的那样。美国官员已经向他们的欧洲同行提出了这样的担忧。欧盟执行机构正在审查其企业使用中国成熟或低端芯片的广泛程度,但其最新的分析发现,有关中国芯片将系统性地涌入全球市场的担忧“不太可能”成为现实。根据该报告,中国的需求如此之高,以至于任何额外的产能至少在 2030 年之前都将被国内市场吸收。该报告部分引用了荷兰设备制造商 ASML Holding NV 的数据。中国晶圆厂通常专门为总部设在中国的公司制造芯片。欧洲官员写道,由于供过于求,中国芯片制造商也可能在与国内竞争对手的价格战中减少产能。参考链接 ... PC版: 手机版: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