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stagram 将检测并模糊处理发送给未成年人私信中的裸体照片

Instagram 将检测并模糊处理发送给未成年人私信中的裸体照片 社交媒体平台 Instagram 正准备推出一项新的安全功能,可以模糊处理消息 (私信) 中的裸体照片,作为保护该平台上的未成年人免受虐待和性剥削诈骗努力的一部分。Meta 公司于当地时间4月11日宣布,这项新功能将对青少年 Instagram 用户默认启用,具体取决于他们帐户上的生日信息。该功能不仅会模糊被检测到包含裸露内容的图片,还会阻止用户发送这些图片。还会有通知鼓励成年用户也打开该功能。新功能将在未来几周内进行测试,预计在未来几个月内在全球范围内推出。 、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Instagram和Facebook现在将默认阻止陌生人向未成年人发送信息

Instagram和Facebook现在将默认阻止陌生人向未成年人发送信息 值得注意的是,该公司宣布,默认情况下,16 岁以下(或在某些国家未满 18 岁)的青少年将不能再接收他们在 Instagram 和 Messenger 上没有关注或没有联系的用户发送的信息,或被添加到群聊中。Meta 在过去一年中推出了一系列保障措施,以应对有关其算法帮助 Facebook 和 Instagram 变成"掠夺者寻找儿童的市场"的指控。以前的限制只限制 19 岁以上的成年人向不关注他们的未成年人发送 DM,与此不同的是,这些新规则将适用于所有用户,无论年龄大小。Meta 表示,Instagram 用户将通过"Feed"顶部的一条信息获知这一变化。使用受监管账户的青少年需要获得监管其账户的父母或监护人的许可,才能更改这一设置。在 Instagram 的主 feed 上选择该通知,就会打开这个信息窗口,解释这些更改。Instagram 上的家长监督工具也在不断扩展。当孩子更改安全和隐私设置时,家长不再只是收到通知,现在还会提示家长批准或拒绝他们的请求例如,阻止他们将个人资料从私密转为公开。现在,父母可以直接控制受监管的 Instagram 账户上孩子隐私和安全设置的更改。Meta 还表示,它正在开发一项新功能,旨在保护用户不会在信息中接收到已建立联系的人发送的不想要或不恰当的图片,同时阻止这些用户发送此类内容。目前还没有发布日期,但 Meta 表示该功能将在加密聊天中使用,更多信息将在今年晚些时候公布。 ... PC版: 手机版:

封面图片

报告:教师是中国未成年人最偏好职业

报告:教师是中国未成年人最偏好职业 官方报告显示,教师是中国未成年人最偏好的职业。 据澎湃新闻报道,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星期六(9月16日)共同发布《青少年蓝皮书:中国未成年人互联网运用报告(2023)》。蓝皮书指出,调查显示,教师是中国未成年人最为偏好的职业,有31%的未成年人选择教师为理想职业,其次为医生(19.8%)、之后是企业家(19.5%)和艺术家(19.3%)。 基于2022年中国未成年人互联网运用状况调查数据,蓝皮书分析指出,互联网构建起未成年人对外部世界的认知,影响着未成年人自身的成长规划,从未成年网民的职业取向可以洞见其成长。 蓝皮书指出,游戏玩家、网红、人工智能(AI)高手等互联网职业早已进入中国未成年人的选择视野,但这三种新兴职业受追捧程度均有所下降。可见,未成年人的职业理想选择较为集中,拥有稳定收入的传统行业仍旧最受未成年人青睐。 同时,农民是未成年人职业选择的末选,只有不到1.6%的未成年人选择当农民,远远低于其他职业选项所选人数比例,这体现出了未成年人的认知受限和社会普遍的职业认知固化现象。 蓝皮书指出,以性别因素为变量来看,中国未成年女性职业理想选择排行前三的是教师、艺术家和医生,而未成年男性倾向选择成为军人、科学家和企业家。未成年女性选择文职类工作的比例要远高于未成年男性,未成年男性选择技术类职业的比例则高于女性。

封面图片

网信办发布:关于规范网络直播打赏 加强未成年人保护的意见

网信办发布:关于规范网络直播打赏 加强未成年人保护的意见 1. 禁止未成年人参与直播打赏。网站平台应当坚持最有利于未成年人的原则,健全完善未成年人保护机制,严格落实实名制要求,禁止为未成年人提供现金充值、“礼物”购买、在线支付等各类打赏服务。网站平台不得研发上线吸引未成年人打赏的功能应用,不得开发诱导未成年人参与的各类“礼物”。发现网站平台违反上述要求,从严从重采取暂停打赏功能、关停直播业务等措施。 2. 严控未成年人从事主播。网站平台应加强主播账号注册审核管理,不得为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提供网络主播服务,为16至18周岁的未成年人提供网络主播服务的,应当征得监护人同意。对利用所谓“网红儿童”直播谋利的行为加强日常监管,发现违规账号从严采取处置措施,并追究相关网站平台责任。 3. 优化升级“青少年模式”。“青少年模式”是经过严格内容遴选、适合未成年人观看使用的有益方式。网站平台应在现有“青少年模式”基础上,进一步优化产品模式和内容呈现方式,持续增加适合未成年人的直播内容供给。严格内容审核把关流程,配备与业务规模相适应的专门审核团队,既选优选精又杜绝“三俗”,让家长放心、孩子满意、社会叫好。要优化模式功能配置,在首页显著位置呈现,便于青少年查找和家长监督,严禁提供或变相提供各类“追星”服务及充值打赏功能。 4. 建立专门服务团队。网站平台应建立未成年人专属客服团队,优先受理、及时处置未成年人相关投诉和纠纷。对未成年人冒用成年人账号打赏的,网站平台应当在保护隐私的前提下及时查核,属实的须按规定办理退款。对于违规为未成年用户提供打赏服务的网站平台,以及明知用户为未成年人仍诱导打赏的经纪机构和网络主播,从严采取处置措施。 5. 规范重点功能应用。榜单、“礼物”是吸引青少年“围观”互动的重要功能应用。网站平台应在本意见发布1个月内全部取消打赏榜单,禁止以打赏额度为唯一依据对网络主播排名、引流、推荐,禁止以打赏额度为标准对用户进行排名。加强对“礼物”名称、外观的规范设计,不得通过夸大展示、渲染特效等诱导用户。加强新技术新应用上线的安全评估,不得上线运行以打赏金额作为唯一评判标准的各类功能应用。 6. 加强高峰时段管理。每日20时至22时是青少年上网的高峰时段,也是规范网络直播的重要时点。网站平台在每日高峰时段,单个账号直播间“连麦PK”次数不得超过2次,不得设置“PK惩罚”环节,不得为“PK惩罚”提供技术实现方式,避免诱导误导未成年人。网站平台应在每日22时后,对“青少年模式”下的各项服务强制下线,并不得提供或变相提供常规模式开启方式,保障青少年充足休息时间。 7. 加强网络素养教育。鼓励学校开展未成年人网络素养教育,围绕网络道德意识和行为准则、网络法治观念和行为规范、网络使用能力建设、人身财产安全保护等培育未成年人网络安全意识、文明素养、行为习惯和防护技能。引导未成年人监护人主动学习网络知识,加强对未成年人使用网络行为的教育、示范、引导和监督。支持社会各界共同开展宣传教育,促进未成年人开阔眼界、提高素质、陶冶情操、愉悦身心。 |

封面图片

腾讯游戏发布2024年暑期未成年人限玩日历

腾讯游戏发布2024年暑期未成年人限玩日历 暑假来临,腾讯游戏发布2024年暑期未成年人限玩日历。根据安排,未成年人暑期游戏时段为每周五六日20-21点,暑假游戏时长总计23小时。此外,腾讯也给家长用户提供“防沉迷四件套”管理工具和家长服务助手,协助家长便捷高效管理孩子游戏行为。

封面图片

腾讯、网易、米哈游发布未成年人暑期限玩通知

腾讯、网易、米哈游发布未成年人暑期限玩通知 这是“史上最严防沉迷新规”实行以来的第二个暑假,暑期(7月、8月)未成年人只能在每周五六日20-21点之间登录游戏。 2021年8月30日,国家新闻出版署下发了《关于进一步严格管理切实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的通知》,所有网络游戏企业被要求仅可在周五、周六、周日和法定节假日每日20时至21时向未成年人提供1小时服务。 据网易游戏公众号披露,今年暑假,网易游戏还将派网易AI巡逻员上场,这位AI巡逻员是基于深度学习大模型开发,具备AI识别未成年保护系统、干预未成年玩家不理性消费模型等多项技术体系。 此前,腾讯游戏也将AI技术应用到了未成年人保护领域,通过AI机器学习等技术手段,判断实际游戏用户是否为未成年人,并通过AI人脸识别技术进行二次核验,减少未成年人冒用成年人身份注册账号进行游戏的情况。 来自:雷锋 频道:@kejiqu 群组:@kejiquchat 投稿:@kejiqubot

封面图片

中央网信办启动暑期未成年人网络环境整治

中央网信办启动暑期未成年人网络环境整治 该专项行动自6月21日起为期二个月。 《关于开展“清朗·2023年暑期未成年人网络环境整治”专项行动的通知》整治对象包括: 发布校园主题剧情演绎类视频,以偏激方式丑化学校形象、鼓噪师生矛盾、美化顶撞老师;渲染家长压迫压榨孩子,恶意编造虚假家庭矛盾;摆拍鼓吹霸凌风、家暴妆等畸形审美,传播以强凌弱、以暴制暴;诱导烟酒、纹身、旷课;使用网络烂梗侮辱谩骂未成年人;视频剪辑、影视二创、动漫改编等集中展示涉未成年人血腥暴力画面;通过聊天交友、虚拟空间装饰等娱乐功能诱导未成年人消费;谐音词、变体字、表情符号等形式传播色情低俗、赌博迷信等。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