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虽考先志于载籍,收遗逸于当时,盖非一耳一目之所亲闻睹也,又安敢谓无失实者哉。卫朔失国,二传互其所闻,吕望事周,子长存其两说。若

序 虽考先志于载籍,收遗逸于当时,盖非一耳一目之所亲闻睹也,又安敢谓无失实者哉。卫朔失国,二传互其所闻,吕望事周,子长存其两说。若此比类,往往有焉。从此观之,闻见之难,由来尚矣。夫书赴告之定辞,据国史之方册,犹尚若此;况仰述千载之前,记殊俗之表,缀片言于残阙,访行事于故老,将使事不二迹,言无异途,然后为信者,固亦前史之所病;然而国家不废注记之官,学士不绝诵览之业,岂不以其所失者小,所存者大乎。今之所集,设有承于前载者,则非余之罪也。若使采访近世之事,苟有虚错,愿与先贤前儒,分其讥谤。及其著述,亦足以发明神道之不诬也。群言百家,不可胜览;耳目所受,不可胜载。亦粗取足以演八略之旨,成其微说而已。幸将来好事之士,录其根体,有以游心,寓目,而无尤焉。 晋散骑常侍新蔡干宝令升撰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如何模仿《尚书》腔说话?

如何模仿《尚书》腔说话? 风在吹的回答 昔在远古,天地未分,混沌一气,万物潜藏。盘古氏出,以斧辟混沌,开天辟地,阴阳始判,四极乃张。于是,日月星辰,山川草木,各得其所,而人类生焉。 帝尧之世,德化流行,四海晏然。帝曰:“朕闻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今欲询于群公,何以安民而兴邦?”乃召舜于畎亩之中,试以政事。舜曰:“夫民者,国之根本,犹树之有根,水之有源。当以德治之,使民归心,而后国可安也。” 于是帝尧嘉纳其言,命舜摄行天子事。舜乃巡狩四方,察民之疾苦,辨百官之善恶。及至河滨,见洪水滔天,民不聊生,乃叹曰:“嗟乎!吾闻大禹治水,功在千秋。今洪水肆虐,吾当继其志,以安万民。” 乃召禹于涂山,授以治水之任。禹拜受命,不辞劳苦,乃疏三江,导五湖,决九河,通九泽,度九山,以开九州,通九道,陂九泽,度九山。历时十三载,水患得平,百姓安居乐业,天下大治。 帝舜在位,以孝悌为本,举八元八恺,布五教于四方。曰:“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臣忠,此六者,人伦之大道也。当广布教化,使民皆知所行。”于是风化大行,民德归厚,而天下咸服其德。 及至夏禹传子,家天下始。然夏桀暴虐,百姓怨望。成汤兴兵,吊民伐罪,而夏社遂墟。成汤既受天命,乃告于天曰:“予小子履,敢用玄牡,敢昭告于皇皇后帝:有罪不敢赦,帝臣不蔽,简在帝心。朕躬有罪,无以万方;万方有罪,罪在朕躬。”其言恳切,天地鉴之。 商汤之后,历数百年而至于周。文王以德化民,武王伐纣,而周室兴焉。周公旦辅政,制礼作乐,以成一代之治。曰:“礼者,所以定亲疏,决嫌疑,别同异,明是非也。乐者,所以和天地,通神明,感鬼神,教民平好恶,而反人道之正也。”于是礼乐兴,而天下大定。 然世事沧桑,兴衰更替,未有常道。自周以降,诸侯纷争,礼乐崩坏,民不聊生。吾辈当思古之圣贤,以德治国,以礼化民,使天下归于大同。 夫天地之间,人为贵。人者,万物之灵也。当以仁爱之心,待天下之民;以诚信之道,交天下之友;以谦恭之德,处天下之事。如此,则国家可安,百姓可乐,而天下太平可期也。 以上乃仿《尚书》之体,所作古文一篇。 via 知乎热榜 (author: 风在吹)

封面图片

编辑推荐:内容全备规模宏大:精选了先秦至晚清二千多年中国文化史上具有代表性的名著81部。全书600多万字。

编辑推荐: 内容全备规模宏大:精选了先秦至晚清二千多年中国文化史上具有代表性的名著81部。全书600多万字。 大家名家精选精校:庞朴、汤一介、白化文、冯其庸等整理审阅。 简体横排图文并茂:随文配有1500多幅相关插图,以图文的方式精心呈现。 内容简介: 《国学备览(套装共12册)》是一套中等规模的古籍丛书。该套丛书由国学网组织海内外81位古籍专家整理审定,包括庞朴、汤一介、乐黛云、曹先擢、白化文、郑张尚芳、林文照、陈来、丁原植、傅刚、冯胜利、杜晓勤、姜锡东、沈文凡等实力派学者专家,保证了整套丛书的高质量和权威性。 该书精选了先秦至晚清二千多年中国文化史上具有代表性的名著81部,按传统的经、史、子、集四部分类法编排,涉及文学、艺术、历史、地理、科技,既有诸子百家名著,也有历代文学经典。全书所收均为善本全帙,并配有1500多幅相关插图,每部分均有简明提要。这套电子书以精装精排精编为目的,对于读者的每一次反馈,我们都合理采纳,精益求精。让每一位拥有这本书的国学爱好者都能有更好的阅读体验。 套装目录: 《国学备览(套装共12册)》具体书目: 国学备览1(大学·中庸·论语·孟子·诗经·尚书·仪礼) 《大学》儒家“修齐治平”理论大纲。 《中庸》儒家推崇的处世哲学。 《论语》追记儒家创始人孔子和他的弟子言行的著作。 《孟子》以“性善论”著称的儒家经典。 《诗经》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 《尚书》我国第一部记言体史书。 《仪礼》我国第一部礼仪制度书。 国学备览2(周易·春秋左传·尔雅·孝经) 《周易》我国第一部哲学原典,历代尊为群经之首。 《春秋左传》我国最早的编年体史书。 《尔雅》我国最早的字典,第一部百科名物词典。 《孝经》古代以“孝”治国的理论基础 国学备览3(山海经·穆天子传·国语·战国策) 《山海经》我国最古老的地理学著作,最古的博物书、最古的神话小说故事。 《穆天子传》我国最早的记载人物游历故事的著作。 《国语》我国最早的国别史。 《战国策》战国时期谋臣策士游说和辩论的文献辑录。 国学备览4(史记) 《史记》[汉] 司马迁 编著,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开创纪传体史学、传记文学之先河。 国学备览5(水经注·洛阳伽蓝记·贞观政要) 《水经注》[北魏] 郦道元 编著,我国六世纪前全面最系统的综合性地理著作。 《洛阳伽蓝记》[北魏] 杨衒之 编著,古代地理名著,寺塔记的典范之作。 《贞观政要》[唐] 吴兢 编著,古代帝王统治术之专著,后世治国者之圭臬。 国学备览6(史通·文史通义·书目答问) 《史通》[唐] 刘知几 编著,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史学评论专著。 《文史通义》[清] 章学诚 编著,我国古代史学理论的代表性著作。 《书目答问》[清] 张之洞 编著,指导治学门径的文献目录学类名著。 国学备览7(老子·庄子·公孙龙子·韩非子·淮南子·列子) 《老子》[春秋] 李耳 编著,“道家最精要之书。”(梁启超语) 《庄子》[战国] 庄周 编著,先秦最有文彩的哲学著作。 《公孙龙子》[战国] 公孙龙 编著,战国时期名家的代表作,创建了我国最早的逻辑学。 《韩非子》[战国] 韩非 编著,战国时期法家学说的集大成者的著作。 《淮南子》[汉] 刘安 编著,汉初新道家的代表作。 《列子》[战国] 列御寇 编著,常言人之所未言,“气伟而采奇”。(《文心雕龙》) 国学备览8(墨子·荀子·孙子兵法·吕氏春秋·尹文子·新书·扬子法言·鬼谷子·颜氏家训) 《墨子》[战国] 墨翟 编著,战国时期墨家学派的代表著作。 《荀子》[战国] 荀况 编著,先秦儒家学说集大成之著作。 《孙子兵法》[春秋] 孙武 编著,我国现存最早的兵书,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军事著述。 《吕氏春秋》[战国] 吕不韦 编著,综合百家学说,建构一统理论。杂家学说代表作。 《尹文子》[战国] 尹文 编著,“宋尹”学派始祖,先秦论法术和形名的专著。 《新书》[汉] 贾谊 编著,汉代杰出的政论文集,鲁迅誉为“西汉鸿文”。 《扬子法言》[汉] 杨雄 编著,首部儒学批判专著。 《鬼谷子》[战国] 鬼谷子 编著,纵横家始祖,兵家法宝。 《颜氏家训》[北齐] 颜之推 编著,古今家训,以此为祖。 国学备览9(皇帝内经素问·九章算术·近思录·阴符经·周易参同契·黄庭内景经·黄庭外景经·太上感应篇·金刚经·四十二章经·心经·六祖坛经·茶经·乐府杂录·洛阳牡丹记·棋经十三篇·林泉高致·搜神记·世说新语·游仙窟) 《黄帝内经素问》旧题黄帝 编著,我国现存最早的较为系统和完整的医学典籍。 《九章算术》[汉] 张苍、耿寿昌 编著,我国第一部重要的数学专著。 《近思录》[宋] 朱熹、吕祖谦 编著,理学入门书,蕴含了朱子思想的全部精义。 《阴符经》相传苏秦得此书而为六国之相。 《周易参同契》最早论述炼丹原理的著作,被称为“万古丹经王”。 《黄庭内景经》道家内修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被称为“寿世长生之妙典”。 《黄庭外景经》道家内修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被称为“寿世长生之妙典”。 《太上感应篇》民间广为流传的劝善书。 《金刚经》[后秦] 鸠摩罗什译 编著,大乘佛教的根本经典,“经中之王”。 《四十二章经》[汉] 迦叶摩腾、竺法兰 译编著,从印度传到中国来的第一部佛教经典著作。 《心经》般若部经典中的核心经典。 《六祖坛经》[唐] 释慧能 编著,中国禅宗最重要的典籍。 《茶经》[唐] 陆羽 编著,我国第一部论茶著作。 《乐府杂录》[唐] 段安节 编著,唐代乐制、音乐、百戏资料的珍贵记录。 《洛阳牡丹记》[宋] 欧阳修 编著,我国最早的一部花卉专书。 《棋经十三篇》[宋] 张拟 编著,宋代以来最权威的围棋理论著作。 《林泉高致》[宋] 郭熙 编著,山水画高度成熟后的理论总结,极具文采。 《搜神记》[东晋] 干宝 编著,我国最早的志怪小说集。 《世说新语》[南朝宋] 刘义庆 编著,我国最早的笔记体小说集。 《游仙窟》[唐] 张𬸦 编著,我国最早最完整的自传体爱情小说。 国学备览10(聊斋志异·西游记·水浒传·三国演义·红楼梦) 《聊斋志异》[清] 蒲松龄 编著,清代最杰出的文言小说集。 《西游记》[明] 吴承恩 编著,李安纲 编著,神怪小说的代表作,开创一代神魔小说之风。 《水浒传》[明] 施耐庵 编著,我国第一部成功的长篇白话小说。 《三国演义》[明] 罗贯中 编著,刘世德编著,我国历史题材小说的最高成就。 《红楼梦》[清] 曹雪芹、高鹗 编著,我国古代小说的巅峰之作。 国学备览11(楚辞·六朝文絜·唐诗三百首·绝妙好词·古文观止) 《楚辞》[战国] 屈原 编著,我国最早的辞赋总集,与《诗经》并列为中国文学的两大源头。 《六朝文絜》[清] 许梿选 编著,我国最有代表性的骈文选本。 《唐诗三百首》[清] 蘅塘退士 编著,清代以来流传最为广泛的唐诗选集。 《绝妙好词》[宋] 周密 编著,“于词选中,最为善本。” 《古文观止》[清] 吴楚材、吴调侯 编著,学习中国古代散文的最好选本。 国学备览12(文心雕龙·诗品·二十四诗品·六一诗话·人间词话·西厢记·窦娥冤·牡丹亭) 《文心雕龙》[南朝梁] 刘勰 编著,第一部系统的文学理论和文学评批巨著。 《诗品》[南朝梁] 锺嵘 编著,我国古代最早的一部诗歌评论著作”。 《二十四诗品》[唐] 司空图 编著,专论中国文学风格的名著。 《六一诗话》[宋] 欧阳修 编著,我国最早的诗话,开后代诗歌理论著作新体裁。 《人间词话》[清] 王国维 编著,第一部融贯中西美学思想的文论名著。 《西厢记》[元] 王实甫 编著,元代戏曲创作的最高水平。 《窦娥冤》[元] 关汉卿 编著,我国古典悲剧的代表作。 《牡丹亭》[明] 汤显祖 编著,明代传奇戏剧的压卷之作。 《西厢记》[元] 王实甫 编著,元代戏曲创作的最高水平。 《窦娥冤》[元] 关汉卿 编著,我国古典悲剧的代表作。 《牡丹亭》[明] 汤显祖 编著,明代传奇戏剧的压卷之作。 #史部 #中国史 #经典 #文学 #古典 #古籍

封面图片

北京大学,历史学系中国近现代史专业中国近代史方向教授尚小明因学术腐败的公开辞职信

北京大学,历史学系中国近现代史专业中国近代史方向教授尚小明因学术腐败的公开辞职信 尊敬的历史学系各位老师: 本人是(北京大学,楼主注)历史学系中国近现代史专业中国近代史方向教授尚小明,同时担任历史学系学位分会委员多年。6月2日,本系举行学位分会,本人参加了会议,主要议程是讨论是否通过今年申请博士学位的47位同学的学位论文,以及评选校、系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校优博论文名额有3个,评选原则是要照顾到世界史、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三大学科。本人指导的D同学的论文,是中国近现代史学科中唯一外审意见获得5优的,并且按小项计算,D同学的论文仅有3项为良,其余全部为优,是包括古代史、世界史各学科所有获得5优的同学中评价最好的一位。 D同学的论文题目为《英国对太平天国政策研究》,该同学在疫情期间几次自费前往英国,拍摄了数万页计的英文原始档案,其论文不仅为中国近代史学界提供了许多鲜为人知的史实,而且在一些重要的具体问题乃至论文的整体认识上,都有非常重要的贡献,因此,其所研究的虽然是老问题,却能够得到外审专家一致好评。然而,就是这样一篇论文,在学位分会讨论时,有委员忽然提到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所长夏某,认为夏某思想“左”,并将其与D同学联系起来(因D同学将至夏某处从事博士后研究),给D同学亦贴上“左”的标签,而其根据不讨是D同学论文标签,而其根据不过是D同学论文中有“中外反动势力联合镇压了太平天国”一句话。参会的一些委员明显受到其误导,有委员当场问本人:近代史的研究生是不是都这样左。本人的答复是:每位同学都有自己的看法。最后投票结果,D同学的论文落选校优博。对于这一不公结果,本人当场提出抗议。本人认为,评选优博是相当严肃的事情,应当以论文学术贡献为最主要的标准,应充分尊重学生付出的努力,应允许学生依据事实自由表达自己的观点。为人师表者不应给学生贴标签,这是对学生的不尊重,也是对学术的不尊重。在本人提出抗议后,学位分会虽然坚持投票结果,但已设法于6月3日纠正错误,决定推荐D同学的论文为校优博论文。本人对此表示肯定。但此前历次学位分会以及此次学位分会会议中出现的一些情况,早已使本人对学位分会的作用产生质疑,并对此项工作产生厌倦。为此,本人决定:自即日起,正式辞去历史学系学位分会委员之职。 尚小明 2024年6月 3日 @丁辰灵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