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看到一条帖子,在讲『寿险规定自杀也赔』的事情,点进去一条评论看的我差点当场落泪。

前两天看到一条帖子,在讲『寿险规定自杀也赔』的事情,点进去一条评论看的我差点当场落泪。 起因是博主被推荐了一款寿险,惊奇地发现条约规定两年后如果自杀也能理赔。我相信博主没有坏心眼,只是用词不太妥当,于是评论区有人写了长长的一段话来解释这个条款。 她是这么说的:“这个条款不可笑,反而我觉得这个条款是非常悲伤的。我自己也是保险经纪人,跟朋友们聊过这个问题,朋友说,那假如自杀都赔了,那保险公司岂不是亏死了?我说: 这里从两个角度想,一个是对于保司,一个是对于个人。 假设一个人,就算一开始就是为了自杀买的这份寿险,但是很多时候,2年的过程中,TA可能重新找到生活的希望,TA很大概率就不会自杀了,那对于保司而言是好事,对于TA而言,能重燃生活的勇气,多好。 但是如果2年过去,TA依然选择赴死,这说明TA真的遇到了`除了死,别无他法´的困难,这是非常悲哀的,而目可想而知TA这两年肯定很煎熬,那保险公司该赔就得赔,我觉得这是我们人类之间最低限度的对生命的尊重。” 层主说,寿险说白了就是“死了赔”嘛,会去买这个险种的人必定是有TA所爱的人的。我死了,会有一笔钱给到我的家人。这是出于一种什么样的心态?那肯定是因为我爱他们。两年之后为了让自己爱的人拿到这笔钱而赴死,这其实是很悲伤的。 跑去看了一些论文,心理学家认为,“两年”是一个界限,一个人在某一时刻产生的自杀的念头几乎不可能持续两年。换句话说,一个人几乎不会忍耐两年,最后通过自杀来骗保。 再点开层主的主页,我发现她还是个重症肌无力患者。置顶的视频里,她抱着可爱的女儿,平静地讲述她的病情,时不时被女儿逗笑,视频的最后认真地恳请各大保险公司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一下重症肌无力。 她发了很多很多笔记,分享她的水彩作品,分享女儿第一次叫妈妈,分享努力生活的vlog,病友受到歧视,她拍视频为病友发声……关于生病的悲伤、绝望等负面情绪,只占了很少很少的一部分。 我没有敢想她是怎么从生病的阴霾里走出来的,也没有敢想她是怎么发现短短一句话的条款是背后的人文情怀的。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zheng850349:现在的中国新闻以自杀和火灾居多,令我想他们是否故意放火。因为我一个开家具厂的朋友当年经营困难时,保险公司

zheng850349:现在的中国新闻以自杀和火灾居多,令我想他们是否故意放火。因为我一个开家具厂的朋友当年经营困难时,保险公司内部有人建议他放火烧厂骗保险,但要按赔保比例分一部分给保险公司的人,最后他真放火烧了自己的工厂。

封面图片

最近我和助理艳丽还做了件,我觉得挺牛的事情。

#内幕消息 最近我和助理艳丽还做了件,我觉得挺牛的事情。 4月份的时候,有位老同学咨询我:家人检查出带有肺癌特征的磨玻璃肺结节,需要手术治疗的概率比较大,还有没有什么保险可以投? 搁过去,买商业医疗险和重疾险,出现肺结节: 对肺部基本都是要除外的,也就是保险公司对这个部位的疾病花费是免责的。 毕竟,哪有等「中奖」了再「掏彩票钱」的道理呢? 但是问到我还真找对人了,因为现在有种可以「作弊」的医疗险: 不问健康告知,只对投保前已经发生的恶性肿瘤等五大既往疾病除外。 对年龄大的,小毛病多的,买不到一般医疗险的人来说,是一种好产品。 于是,我们确定了方案,4月7号完成了投保; 5月22日家人再次就诊,25日做手术住院; 6月8日我们协助索赔,老同学还担心说保险公司问起来自己该怎么回答, 我说按照条款,我们符合理赔条件的,正常说就好了,不用过虑。 因为买的是互联网产品,根据2021年落地的互联网保险新规: 申请人报案后,保险公司 1 天内要给予指导,30天内要给结论。 于是在7月7日的时候,我们拿到了理赔结果: 肺结节手术花的4.3万,减去医保报销的1.1万, 减去免赔额1万,剩下的按合同约定的80%的赔付比例, 花800元买的医疗险,拿到了1.6万的赔付。 这是5月份以来,我和助理协助索赔的第三个案件。 记录这件事,想说明什么呢? 宽慰下保险消费者,因为过去偏见造成的一些焦虑: 1、关于理赔焦虑: 赔不赔不完全是保险公司说了算,而是根据合同条款以及病历。 2、关于互联网和小公司焦虑: 互联网保险新规落地后,所谓的互联网产品在理赔服务时效各方面,反而有更严格的要求; 而且人身险这种理赔,往往拍照上传或邮寄资料就好,当地没有分支机构影响不大,又不是车险还需要实地勘察理赔。 3、医保只能做到广覆盖低保障,想要保障充分的话,可以早些搭配有杠杆作用的医疗险和重疾险…

封面图片

#菲律宾曝光 又一条赖账狗?

#菲律宾曝光 又一条赖账狗? 曝光一位名叫凯撒的人,目前拖欠我210多万比索,已经超过两年未归还。名叫一帆。凯撒,如果你看到这条消息,尽快主动联系我还钱,否则后期将把你的照片和详细资料全部曝光。我已经掌握你现在在一家支付公司工作的相关信息,别再躲避,赶紧解决此事!

封面图片

关于保险的100个问题:

#内幕消息 关于保险的100个问题: 给自己挖个坑,写够一百条。 1、人要配置的四大险种是医疗险、意外险、重疾险、定期寿险,四个险种的功能、保障范围、价格都不一样,要具体分析; 2、买保险可以参考别人的推荐,但不要别人买什么就跟着买,因为每个人的身体、年龄、经济状况都不同,适合别人的不一定适合你; 3、支某宝只是个销售平台,肯定上面有性价比高的产品,但也不是它推荐的就一定好,还是要自己仔细认真查看; 4、上了年纪的人或者过往有病史生病住院等,买保险时要特别注意,因为不一定符合健康要求,也不是每个都能买得上; 5、如何规避赔不了的情况?按照条款,如果不符合要求就不能赔付,谁也不能赖,但是可以在买之前在专业人士帮助下看健康告知看投保须知,确保自己符合要求,万一理赔,保司也只能如数赔款; 6、很多人看重保险公司的大小或者知名度,但其实这个没那么重要,保险是国家重器,有严格监管,不会出现牌路的情况,前不久倒闭的恒大旗下的保险公司就由保监会指定的其他家公司兜底了,条款权益不变; 7、在哪里买都有保单,很多互联网保险都直接发送到你的邮箱,也有专门的工具可以查询,最直接的是去官网就能看到; 8、各个产品特点不一样,价格也不一样,不是说贵的就一定割韭菜,便宜的就一定好,要看自己的情况更适合什么; 9、我自己身边就有服务理赔成功的,小的一个小伤赔一两千块,大的有重疾赔几十万,不要因为别人被拒赔就觉得保险骗人,也不要因为看到别人赔了巨款就立马去买,而是要看自己需求,你如果没有保障,最好还是买上以备不时之需; 10、一般来说,一样的产品,越年轻买,价格会越便宜,所以在自己经济能力许可的情况下,越早买越好; 11、买保险前,最好先把社保买上; 12、保险是“保”字当头,不要因为赚钱而去买保险,保险是考虑到各种风险情况,而每种情况都有一个应对方案,这样能活得更从容; 13、一般来说,每年的保费支出不要超过年收入的10%; 14、其实保险是确定性最强的东西,发生什么事、该赔多少、怎么赔都写得明明白白,会扯皮肯定是因为前期有些工作没做好; 15、如果近期考虑买保险,那么如无必要,最近都不要去做体检,切记; 点赞多我再继续写。

封面图片

这是本频道最后一条关于这个瓜的推文

这是本频道最后一条关于这个瓜的推文 中之人小姑娘(弄不好比我年龄都大)的遭遇固然很可怜,但是资本在这起事件中的所作所为,以及粉丝在这两年来的各种超越魔怔的各种行为(包括各种饭圈操作)注定让我不会在这个企划中心疼除了在这个企划中被 ByteDance 和乐华剥削的打工人之外的任何人,以上。

封面图片

前两天,有个人跟我讲,西港有个大佬要出事,让我等着看新闻。

前两天,有个人跟我讲,西港有个大佬要出事,让我等着看新闻。 我就问,是被抓吗?他回:被抓至少还有命在。 看这意思,是江湖恩怨,要肉体消灭之? 我不以为然,我说:这几年,在西港放狠话的人很多。打个比方,西港李警官,抓了很多人,不少人出来,那个咬牙切齿的恨啊,说你等着,看我怎么收拾他! 可是,这都几年了,我也没见一个放狠话的把当初放的狠话给兑现了。反而是,又特么二进宫、三进宫... ...继续回炉受教育去了。 当然,这些人也不傻,欺负弱者可以,只要脑子没进水,他们也知道不能干官家。真干了,那应该不是美金的事儿了,整个国家暴力机器碾压过来,渣都不剩。 不过,话又说回来,换做都是江湖人,江湖事儿,恩恩怨怨,打打杀杀,如果上面真兑现了,也不奇怪吧。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