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快递会提前停运,这事儿可能不是空穴来风,也不是商家推销的说辞。

今年的快递会提前停运,这事儿可能不是空穴来风,也不是商家推销的说辞。 因为目前快递的压力太大了。 我们所有的件都卡在中转场出不去,或者在合肥周边兜圈子。 就像是系统Bug,错乱了一样。 仓库待发的件一大堆,根本不敢发出去,因为结果也还是一样。 物流客服电话始终人工坐席忙。 我一直以为我只能卖卖酒当当老师,原来不止是,我还有很多的从业渠道,市场需求还特别大,不会失业。 我还可以当外卖员,快递员,达达配送员,快递中转场工作人员,物流客服电话专员… 民生的方方面面,任何一个岗位,缺失了,就乱套了。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重要通知:由于疫情放开管控,导致全国大范围阳了,很多地方无人上班。快递很多地方停运状态!!很多快递设置停运!接下来可能更严重!下

重要通知:由于疫情放开管控,导致全国大范围阳了,很多地方无人上班。快递很多地方停运状态!!很多快递设置停运!接下来可能更严重!下单前请到微信搜索~快递100,查询所在地区是否停发! 目前我这边支持物流,圆通,极兔! 没有停发的赶紧屯粮,马上过年了!

封面图片

拼多多这事儿太难写了,很难高唱主旋律。

#内幕消息 拼多多这事儿太难写了,很难高唱主旋律。 打个比方,它不像淘宝、滴滴、美团,站在动荡的时代里,改写了一些底层逻辑,于是崛起。也不像字节,重构了传播和算法。 甚至不如京东,起码大强子把当年开小店不卖假货那一套,一以贯之到了自己的商业结构里。 本想写,弑王者,拼多多。 但写完,觉得它根本不是这样的角色,它是权游里,兰尼斯特家的亚瑟,冲到国王背后,背刺了一刀的角色。 说白了,偷塔的。 你很难为这样的角色,去写出所谓的荡气回肠的稿子。 我写完直接悲观了,未来十年国内互联网是不是只能诞生这样的企业,靠着堆人效,靠着策略,靠着铁血管理杀出一条路? 是的,当年马云也有一只铁军,但一家企业走到最后,只靠铁军,走到头了那也就是雇佣兵,它很难成长为一个有血有肉的帝国啊! 所以不要问我拼多多在权游里是什么角色,我只会说,无垢者。 乔布斯让苹果因创新而伟大,库克让苹果因市值而伟大。 这两种伟大截然相反,甚至映射着不同的终点。 前者的背后是创造,后者的核心是供应链的管理。 拼多多恐怖的人效背后,折射着令人绝望的终章。 但又看了一些资料,发现temu在海外还是有一些创新举动的,比如代运营柔性管理,打掉了很多传统跨境电商的门槛,又整了一些物流上的创新,相当于在北美做自建菜鸟这样的尝试,也确实给亚马逊这样的海外电商一哥,上了一课。这是亮点。 但我这么难过的原因,是这些本该是阿里来做的,我承认我对阿里和马云依然有一些情怀寄托,但我也不得不承认,王者,也是有周期的。 写了这么多,乱七八糟的,但确实,难受。

封面图片

快递员称30分钟送完的货如今12小时 网友称那还不如放驿站

快递员称30分钟送完的货如今12小时 网友称那还不如放驿站 另据媒体报道,一些快递公司目前还没有明确规定必须按照新规执行。有快递员表示,如果依照新规硬性要求每单配送前必须电话确认,觉得这无法实现。还有一些衍生问题,亟待解决,比如,快递放到家门口丢件了怎么办?贵重件怎么处理?3月1日起施行的快递新规没有对这些进行详细的规定,快递公司也没有对快递员明确具体的责任认定。“从以往的经验来看,出问题了最后责任都会落在我们快递员头上,就比如一个件放在了居民家门口,最后丢了如果没有监控视频,那最后只能我们去赔。”有快递员说。有快递员在听到快递新规施行消息两天后提出离职,认为没法干。还有快递员表示,快递新规施行后,快递员权益目前是没有后续保障的,若产生的罚款全部由快递员来承担的话,最后只能选择离职。有网友认为,每天看到驿站小哥门口一大包一大包的件,真的太多了,你让人一个一个送,真不如每家都放在驿站,我一起取,白天真的别给我打电话,都接不到,大家都是为了方便 。 ... PC版: 手机版:

封面图片

快递送上门,到底难在哪?

快递送上门,到底难在哪? 简单来说,以后所有快递都会默认送货上门、且要本人签收,快递小哥自作主张放快递柜/驿站,轻则通报批评,重则企业罚款。一时间,整个晋西北乱成一锅粥。快递小哥当场辞职、转行送外卖的新闻蹿上热搜;消费者也吵个不停,赞成派深感有关部门大义,反对派心疼小哥爬楼送快递之余,更心疼打工间隙还得随时接电话的自己。还有小作文将新规解读为借整顿快递打压电商,促进消费回流线下与传统实体大概快递行业自己也想不到,埋头干了几十年的苦活,还能有地位如此崇高的一天。那么问题来了:中国已经拥有全球最发达的物流基础设施,为什么快递还是送不到家门口?新规强制要求送货上门,就能改变现状吗?快递上门,有多昂贵先说结论:快递小哥不上门,纯粹只是因为不划算。快递是一个典型的薄利多销,靠规模换利润的行业。单位时间内送的快递越多,单位成本就越低,利润也就越高。日均500万单与2000万单的体量之间,单票成本即送一单快递的成本,差距接近一倍[2]。因此过去几年,快递公司都在转向自动化分拣,申通旗下已经累计拥有自动化分拣设备235套,其中交叉带157套、摆臂78套,平均每分钟能分拣300件;圆通也安装了数百台DWS(自动扫重扫描)设备[3]。血肉之躯再怎么加班加点,也逃不过吃喝拉撒和劳动法,也就机械手臂能抗住007的工作节奏。在规模效应的作用下,快递公司单量越大,每单快递的均摊成本就越低。运输、中转环节也是同理。申通在江西的三层超高速自动化分拣系统而在快递流转链条的主要五个环节揽件,分拣,运输,中转,派件中,负责送货上门的派件,恰恰是最难自动化,最难做大规模的环节。24小时分拣是机器人的降维打击,街坊社区的曲径通幽则是快递小哥的Know How。从网点蜿蜒辗转到家门口这“最后一公里”,靠的是无数快递小哥的人肉分发,有多少订单,就得配多少人力。好在快递的配送时间相对集中,可以更好地规划运力。隔壁的美团就惨得多,既要按照三餐的订单峰值建设运力,又要兼顾半夜胃疼的买药用户。所以,尽管动辄买车买地买飞机,快递公司最大的一笔成本支出,其实花在了末端派件上。刨除少数“送快递3年赚140万”的超级赛亚人,一个快递小哥再怎么拼命,每天上限也就500件左右。按8小时工作制,平均每分钟就得送完一单。这个过程中,对效率稀释最严重的,其实就是小区大门到送货上门这段路,遇上没电梯的老小区和囤货党,还得扛着桶装水爬楼梯。因此,快递柜和驿站/代收点的价值在于:砍掉状况百出的“上门”步骤,将派件环节大幅度标准化,以此提高配送效率。快递柜和驿站虽然不对消费者收费,但对快递员收费。快递小哥甘愿每赚一块钱就掰一半给快递柜,不是为了少爬楼,而是送的单量变多了,钱也就赚得更多。这也是为什么,大家会不约而同地牺牲末端服务质量把快递放快递柜或驿站/代收点,让客户自取。但也有人会问,京东和顺丰就能送货上门,为什么别人行,你不行?快递公司,身不由己在中国快递行业,京东物流是个异类。它不仅没把下游环节外包出去,还给快递员交社保公积金。2023年,京东物流的人力成本高达821亿元,快递员人均工资过万,这才换来了送货上门。这其中自然有刘强东本人的价值主张,当年东哥回老家宿迁,发现快递员和客服的宿舍不是单人间,是在年会上骂过人的。但另一方面,京东物流的特殊性也与背后京东电商的发展模式有关。京东早年以自营3C数码起家,手机、显卡、笔记本电脑这类商品的特点是体积小、单价高、退货率低,可以轻而易举覆盖物流成本。后来京东上线电视、空调、冰洗等大家电产品线,特点同样是客单价高。当年京东进军图书,内部一度强烈反对,就是因为图书虽然销量大适合拉新,但客单价太低,会给物流系统造成沉重的成本负担。相比3C产品,唯一的优势只有摔不坏。华安证券曾估算过,京东的客单价是淘宝的三倍多,远超拼多多。如此高的高客单价,自然能撑起高质量的物流服务。比起5块钱的手机壳,还是5000块的iPhone送货上门的概率更大一些。除开新疆等少数地区,在“包邮区”遍地的今天,快递公司的收入本质上是电商卖家的物流成本,而这又与消费者的购买力高度相关。苹果网店默认发顺丰,是因为它店里就没多少5000块以下的东西;9.9包邮的十双袜子,其物流质量自然是“又不是没送到”的水平。论GMV在电商平台里排不上号的唯品会,能让顺丰小哥带着新的商品免费上门退换,也全靠忠诚的VIP/SVIP用户和高达256元的客单价。隔壁做时效件生意的顺丰和EMS,跨省首重20元上下起步,还能在此基础上做出次日达等差异化服务;电商件出省最低却只要3块钱,因为大部分商家选快递只有两个标准:便宜,能送到。过去几年,低价电商与下沉市场的崛起,还进一步将快递的利润空间带进沟里。2017年,中国快递行业的业务收入和业务量年均增速双双腰斩,恰逢拼多多横空出世,在接下来的三年里,贡献了中国快递市场近2/3的新增单量。问题是,这些包裹的大多数都是低客单价的小件商品,商家负担不起太高的快递费,消费者更不会为了9块9的垃圾袋加钱换顺丰。除了拉低平均包裹货值,电商平台的竞争格局也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快递行业。2023年,电商平台掀起一轮低价大战,不仅阿里重提低价战略,就连浓眉大眼的刘强东也开始喊口号:“低价是唯一的基础性武器。”快递公司只能只能含泪作陪,行业单价一路走低。去年8月,申通、圆通和韵达的单票收入同比下降了7%-17%不等[4]。快递行业打不完的“最后一战”,同样和电商平台有着微妙的联系。通达系都曾接受过阿里的投资,快递行业的两届价格屠夫百世和极兔,背后也分立着阿里和拼多多的身影。百世曾开创贴钱送快递的自杀式打法,七年亏损150亿才卖身离场,多少仰仗了慈父阿里的六轮投资;极兔入华、接盘百世后,背靠拼多多的商流,起手就把义乌的票单价打到1块钱以下,通达系只能捏着鼻子跟进。一年一小打,三年一大打的价格战,非但没有推动行业出清,反倒让平均单票价格一路走低,日子越过越苦。但这也许就是电商行业乐见的局面:既已形成一定的寡头格局,具备规模换成本的优势;但又远不到垄断终局,头部公司没有议价权,为了不被淘汰,只能拼命内卷。别说快递小哥,整个快递行业的命运,从来都没有掌握在自己的手里。快递新规,便宜了谁那么,新规的出现会让快递公司的苦日子变得更加难过吗?能坚持看到这里的你,应该对送货上门新规定的效力有所预感了。对快递公司来说,强制送货上门很难成为提价的突破口。“最低价”成为电商主旋律的今天,电商平台尽办法从各个关节上降本增效,不会容许底下的快递多赚一分钱。当低价和服务这一“既要又要”的指标向下传导,最后苦的还是快递小哥们。新规显示,送货上门如果不执行,有可能被处以1万元以上3万元以下的罚款,相当于快递小哥白干俩月。派送费也许会涨,但代价是派件效率大幅降低,工作内容大幅增加。比如有快递员说,以前30分钟送完的快递,现在从早上9点干到晚上9点,收入只增了几十块。很多快递员一人负责派送五六个小区、几百个件,光打电话就要打一天。甚至有快递员打电话太多,导致手机被封了号。对消费者来说,有一种观点认为,过去的竞争机制剥夺了... PC版: 手机版:

封面图片

未将快递送货上门 宁波一快递员一次收到六个投诉

未将快递送货上门 宁波一快递员一次收到六个投诉 对此,黄师傅解释称,他虽然了解到了3月1日实施的新规要求快递员必须送货上门,但在实际操作中遇到了一些困难。这一事件引发了网友的热议。一些网友质疑为何快递员不在放置快递后通知客户,而是让客户自行发现后再投诉。另一些网友则表示,在他们所在地,快递员从不打电话通知,而是由客户自己查看物流信息,快递抵达后再去快递架取件。这种做法已经习以为常,直到看到评论才意识到这并非标准操作。根据3月1日实施的新规,未经用户同意擅自使用智能快件箱、快递服务站等方式投递快件等情形,可处以1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者可处以1万元以上3万元以下的罚款。然而,中国快递协会对此作出回应称,新规并非要求必须上门投递,只要与用户协商一致即可。 ... PC版: 手机版:

封面图片

快递新规下快递员崩溃:很难按时完成派件任务 收入减半 照扔驿站

快递新规下快递员崩溃:很难按时完成派件任务 收入减半 照扔驿站 有不少买家直言,最近三天没有收到过“通达系”快递公司的电话,快递一如既往地送到了驿站,而这个选择权应该放在消费者手里,而不应该在这个过程中全程被动。也有快递员十分郁闷,其派件一单五六毛钱,新规出台之前平均每天能送400~500件,一天能有200多元收入,但现在每天只能送100~130件,收入连原来的一半都不到。新规出来后,原来一个人的工作量至少要增加到三个人。原来站点有30个人,如果按照新规来人手起码要增加到100人。但现实情况是,身边有同事都干不下去了,很多都转行去送外卖了。 ... PC版: 手机版: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