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前两条还在国际大棋范畴,和普通人没有实在关系,甚至可以让人们当作闹剧来看,那么12月毫无准备的防疫政策180°大转弯则是彻

如果说前两条还在国际大棋范畴,和普通人没有实在关系,甚至可以让人们当作闹剧来看,那么12月毫无准备的防疫政策180°大转弯则是彻底的悲剧,大部分中国人都受到了直接负面影响。突然放开管控后,国内出现了史无前例的疫情爆发,而政府在医护、药物、医疗器械、丧葬等方面几乎毫无准备,导致一时间城城缺医少药,在全国范围内复刻了三年前的武汉悲剧。之后政府尝试做出了一定的补救措施,比如为北京人调拨药品和血液等等,但显然是临时起意,并不是有所准备的行为,反映出他们没有考虑过现状发生的可能性。个人认为,这说明政府没有认识到奥米克戎的传播能力,也错判了患者的无症状比例。在经历了全世界研究新冠三年、中国把抗疫作为头等大事的三年后,政府还能做出如此的误判,说明他们的认知已经完全和现实脱节了。 综上,无论“中央的本意”是不是好的,事实都表明,他们在军事、外交、内政等诸多领域的认知都和现实严重脱节。他们已经生活在信息茧房里。因此,不论最高领导人使用何种的谈话小技巧,暗示自己对现实有清醒的认识、有掌控全局的能力,都已经不足以取信于民。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习近平最近说了一些接地气的话,试图证明自己认识并掌控局势。比如白纸运动后,他会见欧盟外宾时说,人们抗议是因为“大学生对长期的防疫

习近平最近说了一些接地气的话,试图证明自己认识并掌控局势。比如白纸运动后,他会见欧盟外宾时说,人们抗议是因为“大学生对长期的防疫感到沮丧”,表示他很清楚国内的动态。 新年贺词里,他似乎提及人们对防疫有分歧,暗示自己清楚民意。 中国这么大,不同人会有不同诉求,对同一件事也会有不同看法,这很正常,要通过沟通协商凝聚共识 最近他还提到“要营造环境、创造条件,鼓励基层干部群众讲真话、讲实话、讲心里话”,似乎是想说他很了解人们的怨气。 但是,个人认为,2022年有三大事件,可以说明中央对现实并没有清楚的认知,而且不仅是对个别领域,是存在全面性的认知问题。 1,误以为俄乌战争会很快结束,说明中央在军事领域有认知问题。 2022年初,中俄签订重要协议,外交部发表了中俄合作“没有禁区,没有上限”等言论,此后普京高调访华。诸如此类种种迹象事后可以证明中国政府有意支持俄罗斯对乌展开“特别军事行动”。战争开始后,外交部又第一时间发表了著名的在乌中国人可以贴中国国旗保平安言论,更证实了中国政府不仅支持俄罗斯,而且深信俄罗斯会速胜。一年来俄乌战争的进展已经证明,中国政府完全误判了战争的结果,俄罗斯非但不能速胜,甚至连占领乌克兰的几个州都很勉强。如果是一般民间网友,因为并不关注俄乌局势,而且可能会受到俄罗斯大外宣的影响,确实很可能误判形势,这是可以理解的。但中央肯定有广泛的情报来源和专业的军事分析团队,他们也做出如此判断,只能说明高层的确存在严重的认知问题。 2,佩洛西访台全网直播的闹剧,说明中央在外交和宣传领域有认知问题 七月份有传言说佩洛西即将访台,中国外交部连连放出狠话。到8月初佩洛西即将成行时,不仅有外交部高调反对,连军队也放出"埋葬一切来犯之敌"等狠话。之后微博把佩洛西相关话题提到热搜前列(显然是受命而为),央视微博发布su-35战机飞越海峡等消息,让全民对佩洛西访台的关注度提高到了最高点。随即佩洛西专机正常抵达台湾,而中国军队实际上毫无作为,搞得全体网友大失所望。事后来看,要么是中国政府误以为佩洛西不会真的访台,要么是误判了人们对台湾问题的期待,也有可能是既不知道美国人在想什么,更不知道中国人在想什么。 3,毫无准备的放开疫情管控,甚至暗暗鼓励快速过峰,说明中央在内政方面存在严重认知问题 如果说前两条还在国际大棋范畴,和普通人没有实在关系,甚至可以让人们当作闹剧来看,那么12月毫无准备的防疫政策180°大转弯则是彻底的悲剧,大部分中国人都受到了直接负面影响。突然放开管控后,国内出现了史无前例的疫情爆发,而政府在医护、药物、医疗器械、丧葬等方面几乎毫无准备,导致一时间城城缺医少药,在全国范围内复刻了三年前的武汉悲剧。之后政府尝试做出了一定的补救措施,比如为北京人调拨药品和血液等等,但显然是临时起意,并不是有所准备的行为,反映出他们没有考虑过现状发生的可能性。个人认为,这说明政府没有认识到奥米克戎的传播能力,也错判了患者的无症状比例。在经历了全世界研究新冠三年、中国把抗疫作为头等大事的三年后,政府还能做出如此的误判,说明他们的认知已经完全和现实脱节了。 综上,无论“中央的本意”是不是好的,事实都表明,他们在军事、外交、内政等诸多领域的认知都和现实严重脱节。他们已经生活在信息茧房里。因此,不论最高领导人使用何种的谈话小技巧,暗示自己对现实有清醒的认识、有掌控全局的能力,都已经不足以取信于民。

封面图片

《乔洛僵尸2024》 简介:2024年的乔洛僵尸2024是一部丧尸题材电营,在乔洛这个特定的地方,爆发了丧尸危机。当地的居民在毫

《乔洛僵尸2024》 简介:2024年的乔洛僵尸2024是一部丧尸题材电营,在乔洛这个特定的地方,爆发了丧尸危机。当地的居民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遭遇了丧尸的攻击。主角们在这个充满丧尸的环境中,努力寻找生存的方法,他们需要在丧尸的包围中逃生,同时还要寻找解决丧尸危机的办法,影片充满紧张刺激的丧尸战斗场景和求生情节 标签: #乔洛僵尸2024 #丧尸片 #恐怖电营 #丧尸危机 #求生冒险 文件大小 NG 链接 点我观看

封面图片

美国在售电动车价格走低 突然普通人间触手可及

美国在售电动车价格走低 突然普通人间触手可及 “我们看到了更多年轻人,”劳伦斯说。“我们看到的是更多蓝领和初级白领。电动汽车的购买价格突然变得触手可及。”如今美国市场上的电动汽车越来越便宜。由于市场竞争加剧、原材料成本降低和生产效率提高等原因,电动汽车价格正在下降。此外新电动汽车最高可获得7500美元的联邦税收抵免,加上各州提供的几千美元补贴,使得价格进一步降低。同时,技术的快速进步也使得电动汽车变得更加实用。能够在充满电后行驶超过300英里(约合480公里)的汽车变得普遍,充电时间也缩短至30分钟以下。从2023年4月到2024年4月,快速充电站的数量增长了36%,这些充电站可以在不到半小时内为电动车充满电。包括特斯拉、福特、通用汽车和Stellantis(Jeep的母公司)在内的汽车制造商都宣布了新的电动汽车计划,新车售价普遍将低至2.5万美元。“电动汽车市场已经到了一个转折点,”现代汽车美国首席执行官兰迪·帕克(Randy Parker)表示,他的公司将于今年年底开始在乔治亚州工厂生产电动汽车。“早期车主已经开上了他们的汽车。现在,你可以看到我们开始向大众市场过渡。”这对电动汽车的支持者和美国来说都是好消息,政府目标是到2030年,新销售汽车中有一半将是电动车,这是拜登总统应对气候变化计划的一部分。研究机构国际清洁交通委员会(International Council on Clean Transportation)的乘用车研究负责人彼得·斯洛维克(Peter Slowik)表示:“如果政策发生重大变化,电动汽车的销售速度和规模可能会出现一些小波折,但我不认为电动汽车市场会停滞不前。”他补充说:“大多数汽车制造商都致力于实现全电动的未来,许多计划已经远远超前。”尽管最近几个月电动汽车的销量增长有所放缓,且仍旧比汽油车贵根据凯利蓝皮书(Kelley Blue Book)的数据,今年4月在美国的电动汽车平均售价为55252美元,比2023年4月下降了9%,但仍比所有汽车的平均售价高出约6700美元。但斯洛维克的团队估计,到2030年,即使在不考虑政府补贴的情况下,满电状态下能行驶400英里(约合640公里)的电动轿车和SUV的成本将低于燃油车。这还没有考虑到电动汽车更低的燃料和维护成本。电动汽车的每英里电费通常比汽油便宜,而且不需要更换机油、发动机空气滤芯或火花塞。对于经常开车的人来说,电动汽车可能已经更划算。同时,一些汽车制造商还在为吸引电动汽车买家提供大幅度的折扣。虽然价格明显呈下降趋势,但也存在风险。根据研究公司Interact Analysis的数据,美国销售的电动汽车中使用的锂电池有一半以上来自中国。今年5月,美国政府宣布将这些电池的关税从7.5%提高到25%,因此电池的成本将变得更高。许多公司正在美国和加拿大建造电池工厂,但大部分工厂几年内无法完全替代中国的电池生产。原材料也是一个风险因素。过去12个月,锂和其他电池所需材料的价格大幅下降,这也是电动汽车变得更便宜的原因之一。但大宗商品的价格可能再次飙升。电动汽车销量的最近放缓促使特斯拉、福特等公司推迟了扩大生产的计划。但许多分析师预计,随着过剩的车型数量推动价格下降,以及充电网络的不断扩展,电动汽车的销量将会回升。调查显示,高价格和担心找不到充电位置是人们犹豫购买电动汽车的两个主要原因。对许多普通人来说,车辆价格并不是唯一需要考虑的费用。住在公寓的人经常依赖公共充电桩充电,但其不仅不便,通常也比在家充电更贵。尽管如此,推动价格下降的力量是强大的。随着传统汽车制造商开始将数十年的大规模生产经验应用于新技术,制造成本正在下降。例如,今年晚些时候,通用汽车将开始销售其电动版雪佛兰探界者SUV,该车的续航里程将超过300英里,扣除7500美元的联邦税收抵免后,售价将低于3万美元。公司还计划明年推出一款更便宜的新车型雪佛兰Bolt。探界者和Bolt将在通用的Ultium平台上生产,这一平台包括可用于多种车型的组件,包括皮卡和豪华的凯迪拉克。通用汽车通过在不同车型中使用相同的电池和零部件来降低成本。公司表示,其电动汽车业务预计将在今年下半年实现盈利。市场研究公司Wood Mackenzie的分析师普拉泰克·比斯瓦斯(Prateek Biswas)表示,目前电动汽车的制造成本仍高于燃油车。但他指出,随着公司学会如何更高效地生产汽车,例如减少电机中稀有金属的使用或用铝代替铜制造电线,成本将继续下降。与此同时,由于排放法规越来越严格,制造燃油车的成本正在上升。“从某种程度上说,直接转向电动汽车会更容易,”比斯瓦斯说。竞争也在加剧。丰田等日本汽车制造商最近也开始推出电动汽车。本田计划明年在俄亥俄州的一家工厂开始生产电动汽车。根据在线销售平台Cars.com的数据,到明年,美国市场上将有超过100种全电动车型可供选择,是去年的两倍。“现在,任何想要电动汽车的人都可以按照自己的预算找到合适的车型,”运营Cars.com的Cars Commerce公司的行业数据高级主任丽贝卡·林德兰(Rebecca Lindland)说。二手电动汽车的价格或许比新车更为重要。大多数人购买的是二手车。活跃的二手市场大幅增加了可以考虑购买电动汽车的人数。特斯拉、日产和通用汽车的一些车型已经在路上行驶了三年或更久。随着这些车辆的原始车主更新换代购买新车,相应的二手车也开始流入市场。根据专注于二手电动汽车市场的研究公司Recurrent的数据,市场上超过一半的二手电动汽车售价低于30,000美元。Green Wave Electric Vehicles是位于新罕布什尔州北汉普顿的一家二手车经销商。老板杰西·洛尔(Jesse Lore)最近以1.5万美元的价格卖出了一辆二手雪佛兰Bolt。在申请了相关的税收抵免后,客户的实际支付价格仅为1.1万美元。洛尔表示,除了价格优惠外,他的客户还喜欢电动汽车的静音性、环保性和加速性能。“这辆车比他们现在驾驶的任何车都要有趣,”洛尔说。 ... PC版: 手机版:

封面图片

习近平最近说了一些接地气的话,试图证明自己认识并掌控局势。比如白纸运动后,他会见欧盟外宾时说,人们抗议是因为“大学生对长期的防疫

习近平最近说了一些接地气的话,试图证明自己认识并掌控局势。比如白纸运动后,他会见欧盟外宾时说,人们抗议是因为“大学生对长期的防疫感到沮丧”,表示他很清楚国内的动态。 新年贺词里,他似乎提及人们对防疫有分歧,暗示自己清楚民意。 中国这么大,不同人会有不同诉求,对同一件事也会有不同看法,这很正常,要通过沟通协商凝聚共识。 最近他还提到“要营造环境、创造条件,鼓励基层干部群众讲真话、讲实话、讲心里话”,似乎是想说他很了解人们的怨气。 但是,个人认为,2022年有三大事件,可以说明中央对现实并没有清楚的认知,而且不仅是对个别领域,是存在全面性的认知问题。 1,误以为俄乌战争会很快结束,说明中央在军事领域有认知问题。 2022年初,中俄签订重要协议,外交部发表了中俄合作“没有禁区,没有上限”等言论,此后普京高调访华。诸如此类种种迹象事后可以证明中国政府有意支持俄罗斯对乌展开“特别军事行动”。战争开始后,外交部又第一时间发表了著名的在乌中国人可以贴中国国旗保平安言论,更证实了中国政府不仅支持俄罗斯,而且深信俄罗斯会速胜。一年来俄乌战争的进展已经证明,中国政府完全误判了战争的结果,俄罗斯非但不能速胜,甚至连占领乌克兰的几个州都很勉强。如果是一般民间网友,因为并不关注俄乌局势,而且可能会受到俄罗斯大外宣的影响,确实很可能误判形势,这是可以理解的。但中央肯定有广泛的情报来源和专业的军事分析团队,他们也做出如此判断,只能说明高层的确存在严重的认知问题。 2,佩洛西访台全网直播的闹剧,说明中央在外交和宣传领域有认知问题 七月份有传言说佩洛西即将访台,中国外交部连连放出狠话。到8月初佩洛西即将成行时,不仅有外交部高调反对,连军队也放出"埋葬一切来犯之敌"等狠话。之后微博把佩洛西相关话题提到热搜前列(显然是受命而为),央视微博发布su-35战机飞越海峡等消息,让全民对佩洛西访台的关注度提高到了最高点。随即佩洛西专机正常抵达台湾,而中国军队实际上毫无作为,搞得全体网友大失所望。事后来看,要么是中国政府误以为佩洛西不会真的访台,要么是误判了人们对台湾问题的期待,也有可能是既不知道美国人在想什么,更不知道中国人在想什么。 3,毫无准备的放开疫情管控,甚至暗暗鼓励快速过峰,说明中央在内政方面存在严重认知问题

封面图片

#菲律宾副总统莎拉质疑国家16兆债务:“钱到底去哪了?”

#菲律宾副总统莎拉质疑国家16兆债务:“钱到底去哪了?” 在2025年6月22日于澳大利亚墨尔本举行的侨民集会上,菲律宾副总统莎拉·杜特尔特(Sara Duterte)对国家迅速膨胀的公共债务提出质疑,并呼吁政府对借款去向予以说明。她指出,尽管国家负债已高达16.63兆比索,但民众日常生活中“几乎看不到这些借款的成果”。 “菲律宾有16兆的债务,这笔巨额债务将由我们的下一代承担。但我们至今看不到它们去向何处。你借了那么多钱,应该要有些东西看得见才对,”莎拉在演讲中说道。 债务持续上升,三年激增近4兆 根据菲律宾财政部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2月底,国家债务总额为16.63兆比索,其中67.5%(约11.22兆)为国内债务,其余32.5%来自国外贷款。 自2022年小马科斯总统就任以来,政府总债务已从12.79兆比索增长至超过16.75兆比索,短短不到三年增加近4兆。而其前任、莎拉的父亲罗德里戈·杜特尔特总统任期内(2016-2022)债务则从5.95兆上升至12.79兆,比增长额约6.84兆比索,官方当时将主要原因归因于COVID-19疫情期间的紧急支出。 财政部解释称,债务增长主要用于“支持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服务计划”。然而,莎拉质疑这些支出成效是否真正落地于人民福祉。 批政府经济宣传与现实脱节 副总统还批评马科斯政府宣称的“经济成果”,质疑数据与民众实际生活状况不符。 “他们一直说经济变好了、通膨下来了、投资很多,我们快迈入‘升级版’国家。听起来很好,写在报告里也很漂亮,但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根本感觉不到。” 此次发言也是莎拉·杜特尔特近期连串政治表态之一,她在同一场合亦呼吁释放其父、因“反毒战争涉嫌反人类罪”而被国际刑事法院(ICC)通缉并拘押的前总统杜特尔特。

封面图片

#菲律宾新闻副总统莎拉质疑国家16兆债务:“钱到底去哪了?”

#菲律宾新闻菲律宾副总统莎拉质疑国家16兆债务:“钱到底去哪了?” 在2025年6月22日于澳大利亚墨尔本举行的侨民集会上,菲律宾副总统莎拉·杜特尔特(Sara Duterte)对国家迅速膨胀的公共债务提出质疑,并呼吁政府对借款去向予以说明。她指出,尽管国家负债已高达16.63兆比索,但民众日常生活中“几乎看不到这些借款的成果”。 “菲律宾有16兆的债务,这笔巨额债务将由我们的下一代承担。但我们至今看不到它们去向何处。你借了那么多钱,应该要有些东西看得见才对,”莎拉在演讲中说道。 债务持续上升,三年激增近4兆 根据菲律宾财政部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2月底,国家债务总额为16.63兆比索,其中67.5%(约11.22兆)为国内债务,其余32.5%来自国外贷款。 自2022年小马科斯总统就任以来,政府总债务已从12.79兆比索增长至超过16.75兆比索,短短不到三年增加近4兆。而其前任、莎拉的父亲罗德里戈·杜特尔特总统任期内(2016-2022)债务则从5.95兆上升至12.79兆,比增长额约6.84兆比索,官方当时将主要原因归因于COVID-19疫情期间的紧急支出。 财政部解释称,债务增长主要用于“支持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服务计划”。然而,莎拉质疑这些支出成效是否真正落地于人民福祉。 批政府经济宣传与现实脱节 副总统还批评马科斯政府宣称的“经济成果”,质疑数据与民众实际生活状况不符。 “他们一直说经济变好了、通膨下来了、投资很多,我们快迈入‘升级版’国家。听起来很好,写在报告里也很漂亮,但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根本感觉不到。” 此次发言也是莎拉·杜特尔特近期连串政治表态之一,她在同一场合亦呼吁释放其父、因“反毒战争涉嫌反人类罪”而被国际刑事法院(ICC)通缉并拘押的前总统杜特尔特。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