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从1987年至今每年新生人口数量

中国从1987年至今每年新生人口数量 趋势的背后,是结构的变化,是钱,是势,是旧泡沫的破裂,而我们置身事内。 1987年:2508万 1988年:2445万 1989年:2396万 1990年:2374万 1991年:2250万 1992年:2113万 1993年:2120万 1994年:2098万 1995年:2052万 1996年:2057万 1997年:2028万 1998年:1934万 1999年:1827万 2000年:1765万 2001年:1696万 2002年:1641万 (2002实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 2003年:1594万 2004年:1588万 2005年:1612万 2006年:1581万 2007年:1591万 2008年:1604万 2009年:1587万 2010年:1588万 2011年:1600万 (2011年11月,中国各地全面实施双独二孩政策) 2012年:1635万 2013年:1640万 (2013年11月,“启动实施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 2014年:1687万 2015年:1655万 2016年:1786万 (2016年1月1日我国正式施行“全面二孩政策”) 2017年:1723万 2018年:1523万 2019年:1465万 2020年: 1003.5万 2021年:1062万 2022年:没查到数据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日韩去年新生儿人口数皆不足百万 “少子化”困境缘何难破局?

日韩去年新生儿人口数皆不足百万 “少子化”困境缘何难破局? 日本厚生劳动省2月底发布的人口动态统计数据显示,2023年日本新生儿数量为75.86万,较2022年减少5.1%;与此同时,韩国统计局发布的同期数据显示,去年,韩国2023年新生儿人数仅为22.997万人。上述数据皆为两国统计机构有历史记录以来的最低值。韩国学者金允俊(音译)告诉第一财经,无论是出生人口的下降,还是新婚人数的减少,都反映了现代日韩民众在生育观念上的转变,也暴露出诸如高育儿成本、激烈的职业竞争、社会老龄化等多重社会问题的交织影响,“尤其是新婚人数的减少,则进一步揭示了当前日韩社会年轻人对于婚姻和家庭的态度变化,以及社会结构、经济发展模式、文化价值观念的深刻变迁。”皆创历史新低就去年的新生儿总数,日本厚生劳动省表示,日本新生儿数量已经连续8年减少。此次公布的新生儿数据还包含在日本出生的外国新生儿数量,因此,去年仅日本本国新生儿数量约为70万。日本厚生劳动省表示,日本出生人口减少的速度超过预期。日本内阁官房长官林芳正在上述数据公布后表示:“日本出生率下降的情况非常危急。到2030年,未来6年左右的时间里,年轻人的数量将迅速减少,目前将是扭转这一趋势的最后机会。”同期公布的数据还显示,去年日本的死亡人口高达159.05万人,是出生人口(75.86万)的两倍多。这种“死亡赶超出生”的现象直接导致了日本人口在去年减少了83.19万人,降幅创下了历史新高。与此同时,2023年日本的结婚数量共有48.93万对,是二战以来首次低于50万对,创历史新低。日本制药企业乐敦于3月2日发表了的为期4年的调查结果显示,日本年轻人未来不想生孩子的比例,已经创下最高纪录,达到55.2%。面对上述严峻的现实,特斯拉CEO马斯克也在社交媒体上再次发出警告:“如果情况不发生改变,有朝一日,日本将会消失。”在韩国,伴随新生儿数量下降的还有总和生育率。所谓总和生育率,即适龄女性一生中生育子女的数量。韩国统计局同期公布的数据显示,去年韩国的总和生育率依旧呈下滑态势,为0.72。2022年为0.78。按照联合国的定义,通常在没有移民的情况下,总和生育率至少要达到2.1,才能维持世代更替水平。据韩国政府方面预测,今年的相关数据也不乐观,新生儿人数与总和生育率还将持续下降。韩国统计局去年推算,2024年的总和生育率或为0.68。由韩国统计厅编纂、每两年更新一次的《人口形势展望》显示,韩国人口在2020年达到约5184万的峰值,此后人口开始出现负增长,即每年死亡人数超过出生人数。《展望》此前预计,韩国新生儿数量到2025年降至约22万,2072年进一步降至约16万。但如今结合最新数据来看,韩国新生儿数量的下滑比政府预期的要快。政府如何破解?面对困扰已久的“少子化”问题,近些年来日韩历届政府都在积极应对,比如通过加大预算投入、增加生育补贴和住房支援、保障育儿假等,来鼓励生育、缓解少子化对经济发展的冲击所采取的一系列应对措施。韩国中央银行韩国银行已在去年警示,如果韩国不能采取有效措施提振低迷的生育率,韩国经济将在2050年陷入负增长。对日本而言,也是如此。“高龄少子化”催生的劳动力不足问题已成为困扰日本经济发展和产业复苏的关键因素之一。去年,日本时任内阁官房长官松野博一在回应中强调,日本的少子化情况已形成“危机”,日本政府将采取多项措施鼓励结婚和生育。此前,他多次表示,出生率减少“可能动摇日本的社会和经济发展基础”,他承诺把解决这一问题作为当前政府的首要任务。日本政府已在去年4月首次成立专门针对“少子化”问题的“儿童家庭厅”。同时,作为新的应对措施之一,日本政府也已正式宣布于2023年度增加新生婴儿补助金,从目前的42万日元增加到47万日元(约合人民币2.3万元)。当然,由于日本各地医疗机构收费标准不同,这一补助水平略高于日本全国约45万日元的平均水平。在韩国,历届政府也是一方面通过促进生育率、一方面积极调整经济的“双轨制”政策,以适应少子化和日益老龄化的人口结构。当前尹锡悦政府还希望通过楼市调控政策,加大住房供给,来缓解年轻人的压力,以期提升生活质量。韩国保健福祉部前部长朴凌厚表示,在接受低生育现实的同时,政府将集中力量改善导致这一问题的社会结构性因素。同时,他认为,缓解低生育、少子化问题,还需要企业、地方政府、社会团体等应齐心协力,推动根本性的改变,共同应对这一挑战。尹锡悦甚至在2022年称,在过去16年间,为增加人口数量,韩国政府已花费了2000多亿美元。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则在去年承诺,将用“翻倍的预算”来实施“前所未有的少子化对策”。对于日韩政府这些年为缓解人口问题投入财力缘何收效甚微,金允俊认为,当前日韩政府的政策主要忽略了那些越来越多不愿走到这一步的年轻人,“对于已婚已育的家庭来说,在当前经济复苏乏力的背景下,如何平衡家庭、工作与经济的关系,也是考验,对于女性尤其如此。” ... PC版: 手机版:

封面图片

携程推出企业生育补贴:每孩每年1万 连发5年

携程推出企业生育补贴:每孩每年1万 连发5年 6月30日,携程集团宣布,推出针对全球员工的生育补贴政策“程二代程长礼金”。2023年7月1日起,入职满3年的全球员工,不论性别,每新生育一个孩子,将获得每年一万元的现金补贴,发放至孩子满5周岁后终止。 经初步测算,携程计划未来投入10亿元生育补贴,用于激励员工生育。 “很惊喜,全家都对即将到来的孩子充满期待并且做好了准备,没想到公司也直接给到了5万元的‘大红包’。”胡俊是携程机票服务部的员工,已经在携程工作5年,妻子即将于7月初临产,他将是第一批领取到携程生育补贴的员工之一。 据了解,自2015年12月起,携程集团同时发布了孕期交通费、生育礼金和生育医疗补贴等福利,并在此后陆续增加了孕妇躺椅、辅助生育以及母婴室等10余项福利。在此次生育补贴政策出台前,携程年均在生育福利上的投入近800万元。 据统计,2022年对比2015年,携程员工年新生儿家庭占比增长147%,其中二胎占比增长329%。 “我一直建议政府给有孩子尤其是多孩的家庭发钱,从而降低家庭的生育成本,帮助更多年轻人完成生育多个孩子的愿望。”作为人口经济学家,携程集团董事局主席梁建章表示:“企业也可以在自身能力范围内发挥作用,为社会凝聚共识构建一个良好的生育氛围。” 生育成本居高不下,已经成为影响生育率的重要因素。据育娲人口研究智库统计,在中国把一个孩子从0岁抚养到刚满18岁所花费的成本平均为48.5万元,相当于人均GDP的6.9倍,这一数据是德国(3.64)的近两倍,是澳大利亚(2.08)的三倍多。与此同时,2017年至2022年,中国出生人口连续六年下降。 而家庭财税补贴是梁建章觉得应该先行的措施,因为最容易实施也是见效最快的。梁建章建议,至少用GDP的2%-5%来鼓励生育,这样生育率才能提升到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1.6左右。携程生育补贴就是一种探索,旨在带动更大规模的社会资源投入该领域。梁建章在今年出版的新书《人口战略》中估算,如果按照GDP2.4%来补贴,即每孩每月补贴1000元,每年可以多生240万个孩子。 除现金补贴外,梁建章还曾提出包括教育改革、向多孩家庭提供购房补贴、增建托儿所等10大生育减负政策建议以鼓励生育。 via(author: 编辑:赵欣宇)

封面图片

相关阅读: 如何看待有人提问2023年#出生人口 #788万 ?

相关阅读: 如何看待有人提问2023年#出生人口 #788万 ? 假如2023年 #出生人口 真的是 #700多万 ,将意味着什么? 百日无孩:如何激励当代 #年轻人 多 #生育 ? 如果 #人口 继续 #下滑 ,影响到国家和 #社会 #发展 ,你希望国家出台哪些猛烈的 #政策 ?

封面图片

【#人口出生率今年或迎小幅反弹#,专家:需多方面提振生育信心】自2016年以来,我国出生人口数量不断下滑,由1786万降至202

【#人口出生率今年或迎小幅反弹#,专家:需多方面提振生育信心】自2016年以来,我国出生人口数量不断下滑,由1786万降至2023年的902万,引发社会的普遍担忧。7月2日,“人口出生率今年或迎小阳春”的话题突然被热议。今年年初就有预测称,2024年我国出生人口或许会向上小幅度波动,人口出生率或迎来“小阳春”。 人口出生率今年或迎小幅反弹,专家:需多方面提振生育信心 via 生命时报的微博

封面图片

国家卫健委有关负责人就实施三孩生育政策答记者问。

国家卫健委有关负责人就实施三孩生育政策答记者问。 负责人指,当前,我国正处于人口大国向人力资本强国转变的重大战略机遇期,立足国情,遵循规律,实施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能够最大限度发挥人口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动作用,牢牢把握战略主动权,积极应对生育水平持续走低的风险,统筹解决人口问题,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创造良好的人口环境。 负责人称,党的十八大以来,单独两孩、全面两孩政策取得明显成效。近年来,由于政策调整原因全国累计多出生二孩1000多万人。出生人口中二孩占比由2013年的30%左右上升到近年来的50%左右。出生人口性别比从2013年的118降至目前的111左右。 对于实施全面两孩政策后,近年来出生人口仍有下降的现象,负责人说主要原因包括:一是生育旺盛期的育龄妇女规模不断下降,婚育年龄推迟造成当期生育的妇女减少。二是群众生育意愿降低。目前,我国“90后”平均打算生育子女数仅为1.66个,比“80后”低10%。教育、住房、就业等相关经济社会政策成为影响家庭生育抉择的关键。全面两孩政策实施后,相当比例的家庭想生不敢生,排名前三的原因是经济负担重、婴幼儿无人照料和女性难以平衡家庭与工作的关系。三是新型肺炎疫情影响。 负责人表示,实施三孩政策,要加强统筹规划、政策协调和工作落实,促进生育政策和相关经济社会政策配套衔接,健全重大经济社会政策人口影响评估机制。要将婚嫁、生育、养育、教育一体考虑,加强适婚青年婚恋观、家庭观教育引导,对婚嫁陋习、天价彩礼等不良社会风气进行治理,提高优生优育服务水平,发展普惠托育服务体系,推进教育公平与优质教育资源供给,降低家庭教育开支。要完善生育休假与生育保险制度,加强税收、住房等支持政策,保障女性就业合法权益。对全面两孩政策调整前的独生子女家庭和农村计划生育双女家庭,要继续实行现行各项奖励扶助制度和优惠政策。要建立健全计划生育特殊家庭全方位帮扶保障制度,完善政府主导、社会组织参与的扶助关怀工作机制,维护好计划生育家庭合法权益。要深化国家人口中长期发展战略和区域人口发展规划研究,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 对于实施三孩生育政策,对改善人口结构、增加劳动力供给等方面的影响,负责人称,长期看有利于改善人口年龄结构,扩大新增劳动力供给,减轻老年人口抚养比,缓和代际之间矛盾,增加社会整体活力,降低老龄化峰值水平。 (新华社)

封面图片

2022年中国出生人口中三孩及以上占15%

2022年中国出生人口中三孩及以上占15% 中国官方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出生人口中二孩占比为38.9%,三孩及以上占比为15.0%。 据中国央视新闻报道,国家卫生健康委星期二(10月12日)发布的最新中国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22年全国出生人口956万人,比去年的1062万人少。 根据上一份中国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统计公报,二孩占比为41.4%,三孩及以上占比为14.5%。 中国全国人口出生率(即每千人中出生人数的比率)在2020年冠病疫情暴发后跌幅越加明显,2020年首次跌破10%,仅达到8.52%,是1978年来的新低;2021年下滑至7.52%;2022年进一步跌至6.77%,新生儿人口数跌破1000万人,比六年前减少一半。2022年中国人口也是自1961年来首次出现负增长。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