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史料记载,明朝是中国历史上人吃人次数最多的朝代之一,也是土地兼并最严重的朝代。

根据史料记载,明朝是中国历史上人吃人次数最多的朝代之一,也是土地兼并最严重的朝代。 明朝二百多年,人口加上西南少数民族才一亿来人,老百姓忍饥挨饿养活朱元璋子孙们,人口百年不增长,反而朱家藩王勋贵快100万了。 根据南京师范大学陈岭对于明清灾荒食人现象做出的统计, 以十年为一个时间段。 十年中有50个县出现人吃人的时间段,明清一共有9个,分别是 1480年代(明成化,弘治年间) 1520年代(明正德年间) 1550年代(明嘉靖年间) 1580年代,1590年代(明万历年间) 1630年代(明天启,崇祯年间) 1640年代(明崇祯年间) 1870年代(清同治,光绪年间)。 9个年代段,明朝占了八个。 这还建立在明清历史长度相差不大的情况下。 而且明朝饥荒食人的烈度与广度也是空前的。 崇祯朝总共17年,共有479个县出现人吃人, 其中仅1640年,全国一千多个县里面有237个县出现人吃人。 那一年,甚至南京,镇江,如皋,丹阳这样的江南粮仓都开始人吃人。 陈先生原文一共178页,其中专门摘录史料中人吃人记载的一共有91页,其中明朝人吃人的记载一共66页。 明朝皇族圈地是历史最严重的,而皇族占着大量土地,却不上税,这就大大削弱了明朝财政收入,甚至还直接抢夺地方税收权。 举几个例子,万历帝一次就赏给福王两万顷良田(200万亩),河南良田不够,山东湖广凑,又把江都到太平沿江的杂税和四川的盐税、茶税都给福王时,还有河南的盐店专营专卖权也给了福王。周王拥有开封的税课权,潞王占有河泊所26处,潞城县的商税被赐给了清源王,屯留县的则归辽山王所有。 这还不算,天启皇帝一次赏桂王、惠王、瑞王每人三万顷(300万亩)良田。还有景王、潞王四万顷(400万亩)良田。成都附近70%土地归蜀王,河南一半土地归王爷。光这几位王爷就圈地就超过二十万顷(两千万亩地)了。对比下被吐槽的清朝,清朝只有清初八旗圈地,加在一起都没这几个王爷多,而且清初因为粮食不足就禁止了,并给百姓更名田,而明朝都到明末了皇室还在圈地。 此外,在历史唯一全部宗室世袭罔替制度下,明朝皇族耗费着大量财政支出。明朝是历史唯一宗室世袭罔替的朝代,明朝所有皇子全部封世袭罔替亲王、亲王的世子不降档承袭世袭罔替亲王。更可怕的是,亲王其他儿子无论多少,哪怕生50个、100个全部封世袭罔替郡王,大明宗室全部爵位世袭罔替。朱元璋多个儿子的亲王爵位从明初一直传到明末,近300年时间,一代又一代制造了无数世袭罔替郡王。这里讲个较为极端的例子,拿明朝庆成王一支来说。第三代庆成王朱钟镒妃妾24人,生儿女多达100多人,老子英雄儿好汉,第四代庆成王朱奇浈所生的光儿子便多达70个。另一位庆成王更狠,光儿子就达100人,甚至出现了这样尴尬的场面:“每会,紫玉盈坐,至不能相识。”每次节庆家庭聚餐,同胞兄弟们见面,都要先由人介绍一番,否则彼此都不认识。明朝建立时,朱元璋有10个儿子、1个侄孙,算上朱元璋本人一共12人,到洪武朝末期一共58人,到明万历三十三年,宗室人口已达157000余人。而万历三十三年(1602年)到明朝灭亡还有将近半个世纪,此后明朝宗室还在快速增长。丁丑,大学士李廷机、叶向高题:“万历三十三年,玉牒宗支共计一十五万七千(157000)余位”嘉靖皇帝朱厚熜,即位于1521年,这时明朝的藩王制度,经过尽两百年的发展,已经成了一个大负担。这个负担多沉重,说几个当时的请况就知道:比如山西地方财政收入为152万石,而山西王爷们每年消耗的俸禄为312万石。河南年财政收入为84万石,而需要供给王爷的是192万石。到明末明朝支出中宗室支出占40%。而明朝想维持正常开支,税收必然要收支平衡,必然要增加税收,而同时占着超过天下大半土地的皇族却不交税,税收的压力全部转移到百姓身上。在遇着灾害,还不救济百姓不造反就怪了。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书名】明朝那些事儿【作者】当年明月

【书名】明朝那些事儿 【作者】当年明月 【格式】#epub #mobi #azw3 #pdf 【分类】#历史 #小说 #套装 #明朝 #中国 【简介】《明朝那些事儿大全集》共九部,包括《朱元璋,从和尚到皇帝》、《朱棣:逆子还是明君》、《太监弄乱的王朝》、《妖孽横行的宫廷》等。《明朝那些事儿(典藏全集)(套装共9本)》这篇文主要讲述的是从1344年到1644年这三百年间关于明朝的一些事情,以史料为基础,以年代和具体人物为主线,并加入了小说的笔法,对明朝十七帝和其他王公权贵和小人物的命运进行全景展示,尤其对官场政治、战争、帝王心术着墨最多,并加入对当时政治经济制度、人伦道德的演义。 ::@sharebooks4you :@sharing_books4u

封面图片

谢天奇:《50年代末大饥荒惊人记实》一文记述,甘肃省通渭县1958年全县粮食实产8,300多万斤,虚报1.8亿斤,人口大量死亡。

谢天奇:《50年代末大饥荒惊人记实》一文记述,甘肃省通渭县1958年全县粮食实产8,300多万斤,虚报1.8亿斤,人口大量死亡。有人回忆:“1959年11月到腊月,死的人多。老百姓一想那事就要流泪。饿死老人家的,饿死婆娘的,日子过得糊里糊涂。把人煮了吃,肉割来煮了吃……人什么也不想,什么也不怕,就想 谢天奇:中共甘肃省委办公厅1961年3月3日收到的由“慰问团宁夏分团”所做的一份关于“人吃人案件的统计和分析”的调查报告中,人吃人方式被分为三种:挖吃尸体、吃尸体(即未埋葬之尸体)、杀吃(活人)。 附:绝密档案:中央慰问团宁夏分团关于甘肃临夏市《人吃人案件的统计和分析》

封面图片

公元1368年正月初四,南京,四十岁的农民朱元璋,在万众瞩目之下,爬上龙椅登基称帝,大明王朝就此诞生!这也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

公元1368年正月初四,南京,四十岁的农民朱元璋,在万众瞩目之下,爬上龙椅登基称帝,大明王朝就此诞生!这也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由汉人亲手建立的庞大帝国。明朝从建立到灭亡总共276年,其中有七张独特的面孔,时至今日依然 影响着我们:白手起家的开国皇帝朱元璋,凭借人脉设计和高超政治手腕成功上位的朱棣,无视官场潜规则的硬骨头海瑞,在权力顶层呼风唤雨的大傻子魏忠贤,身兼政治墙头草和变态杀人狂的张献忠,在险恶政局中两面三刀却始终屹立不倒的吴三桂,非常时期用非常手段反清复明并一举收复台湾的郑成功······ #历史 #文学 #人物 #明朝 #古代史 #中国

封面图片

杰弗里·达默 (Jeffrey Dahmer) 是美国历史上最臭名昭著、最令人不安的连环杀手之一。1978 年至 1991 年间

杰弗里·达默 (Jeffrey Dahmer) 是美国历史上最臭名昭著、最令人不安的连环杀手之一。1978 年至 1991 年间,他谋杀了 17 个人,对受害者进行强奸、恋尸癖、同类相食和奇怪的医学实验。 他会给他们下药,然后勒死他们或让他们吸毒过量。 他进行了扭曲的实验,例如将酸注入他们的大脑,将他们变成“僵尸”。 他吃人肉并且保留了受害者的战利品,包括头骨、器官和保存下来的身体部位。 他的相机里记录了一些受害者的照片 他被判处 1992 年监禁,最后他被监狱里的人殴打虐待致死

封面图片

大导卡梅隆监制,真实事件改编电影,探险队被困海底洞穴2000米,绝境中被迫人吃人!仅一人生还!惊悚探险片《夺命深渊》可怕到你无法

大导卡梅隆监制,真实事件改编电影,探险队被困海底洞穴2000米,绝境中被迫人吃人!仅一人生还!惊悚探险片《夺命深渊》可怕到你无法想象 主演: 瑞斯·维克菲尔德 / 艾莉森·克拉特切莉 / Alice Parkinson / Dan Wyllie / 克里斯托弗·贝克 剧情介绍:在巴布亚新几内亚某地一个人迹罕见的原始丛林腹地,有一个号称洞穴之母的巨洞伊萨·阿拉。腰缠万贯的探险家卡尔(Ioan Gruffudd 饰)一掷千金,雇用拥有丰富洞穴探险经验的弗兰克(Richard Roxburgh 饰)及其团队对这里进行勘查。转眼之间几个月过去,伊萨·阿拉的勘探虽然颇见成效,但进度仍显缓慢。与此同时,强烈的热带风暴即将到来,洞穴探险迫在眉睫。卡尔为此和弗兰克发生争吵,而后者孤注一掷,和早已身心疲惫的搭档茱德(Allison Cratchley 饰)潜入水中,挑战有着“魔鬼之限”之称的凶险通道。另一方面,卡尔的女友维多莉亚和弗兰克的儿子乔希也到洞中探险。殊不知灭顶之灾正在逼近……本片根据Andrew Wight在西澳大利亚探洞时的真实经历改编,采用《阿凡达》的3D摄像机拍摄。 【导航观影地址】 https://t.me/Macau_movie/8869

封面图片

增订纪念本出版说明1976年的夏天,五十八岁的华裔美籍历史学家黄仁宇先生用英文完成了《1587,无关紧要的一年》,其中文本名《万

增订纪念本出版说明 1976年的夏天,五十八岁的华裔美籍历史学家黄仁宇先生用英文完成了《1587,无关紧要的一年》,其中文本名《万历十五年》。这一年,是美国建国二百周年。而在黄仁宇的祖国中国,这一年,“文革”终于结束了。 至今,三十年过去了。 三十年前,对于绝大多数中国人来说,黄仁宇是个陌生的名字。但是,《万历十五年》改变了这一切。在黄先生一生丰富的著述之中,《万历十五年》无疑是他影响最大的著作,它使得黄先生毕生倡导的“大历史观”为整个学术界所熟知。而他却已经在二十一世纪的第一年,2000年,遽归道山了。 为了纪念《万历十五年》问世三十周年,我们编辑出版了这本“增订纪念本”。 《万历十五年》中文本是黄先生据英文本亲自译写的,1979年5月交中华书局。编辑部对文字作了加工润色,再经黄先生审定后,最终定稿,于1982年5月出版。两年之后再版时,增入两段附录和《万历十五年和我的“大”历史观》一文,后者是黄先生应中华书局《书品》杂志约稿而写作的。此后,本书多次重印。 此次出版“增订纪念本”,我们依据黄仁宇先生手定的“校正本”及致编辑部的信函所示,并参考了英文本,对全书的文字重新作了详细校订,核对了引文和注释,细检了标点和体例,改正了多处错误,使全书文字更趋完善。 附录是重新编定的。两篇《神宗实录》编为附录一。附录二则收录了黄先生的两篇文章,除《万历十五年和我的大历史观》之外,另一篇是黄先生在该文中提到的《1619年的辽东战役》一文。这场战役发生于万历四十七年,是关系明朝生死存亡的转折点。而明军的失利,其根子仍在其官僚制度。这对理解《万历十五年》的主旨是有力的补充。 附录三收入了三篇文字。第一篇是哥伦比亚大学教授、高寿的富路特先生为英文本所作的序言,文字虽短,但见解精辟。第二篇是美国著名作家欧蒲台(厄普代克)的长篇书评。他在给黄仁宇的信中说:“我从纽约《时代周刊》获悉您的大作。虽然它与我的知识范围相距甚远,但我还是请求在《纽约客》上为它写一篇书评。”它代表了当时美国的知识界对此书的看法。第三篇文字是黄先生的妹妹黄粹存女士写的。这是一篇对《神宗实录》中万历皇帝与申时行对话纪录的读后感。黄先生在给中华书局编辑部的信中提到,“这随笔可以代表一般读者的意向”,并希望可以发表。 《万历十五年》的英文本出版时,插入了十六页的图片。中文本初版时,因为技术原因,未及插入,为此,黄先生深感遗憾。实际上,在他着手写作此书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