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抵制标题党,曾在某本地电视台公众号留言建议不要标题党,但没有效果,于是去 12345 写了建议,一个星期后立刻不再标题党。

#大公司负面消息 为了抵制标题党,曾在某本地电视台公众号留言建议不要标题党,但没有效果,于是去 12345 写了建议,一个星期后立刻不再标题党。 同时因为我写过建议,他们找到了我的号并不再对我群发消息。 只能说有些媒体烂是有烂的道理的。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微信发布公众号整治公告:严肃打击标题党

微信发布公众号整治公告:严肃打击标题党 以下为公告全文:近期,平台发现部分运营者发布的文章标题具有一定混淆性、煽动性或夸大性,容易导致用户对文章内容产生误判,影响其阅读体验。文章标题是用户识别文章内容的首要依据,平台建议运营者在创作内容时使用更加准确、清晰、能体现文章内容主旨的标题,平台也将持续巡查,一旦发现违规内容将根据具体违规程度做出相应处理。具体违规类型包括但不限于:一、违规行为类型混淆官方类非官方通知或政府公告,但标题语气措辞、格式内容都与官方通知高度相似。以知名媒体/政府/机构为噱头,隐藏其关键信息、对用户造成误导,从而获取流量。煽动蛊惑类标题使用煽动语气无依据地夸大事件的严重程度、紧急程度和影响面。强调事件来源特殊、看完即删,诱导用户点击。带有危害人身安全、恐吓侮辱、惊悚极端的内容。以两性相关社会事件为引,文章刻意突出“性相关”词汇或制造矛盾对立,设置悬念,诱导用户点击查看。引用非权威来源的时政内容,刻意曲解、进而引导对立、激化矛盾。生活&养生&常识夸大误导类标题以绝对化、恐吓、以偏概全等方式去夸大某一类物质或行为的危害/好处,煽动用户要/不要去做某件事。杜撰、编造发布违背生活常识的奇闻轶事。公众人物负面误导类名人明星负面信息相关标题的表述含糊不清造成误导。蹭社会热点、标题封面均不交代清楚具体人物信息,和其他同名公众人物造成混淆。对抗类标题采用空格、生僻字、火星文、特殊符号/标点等绕开、规避、对抗内容审核规则的监管;或标题为单个数字/字母/符号的无意义内容。标题内容、封面采用未读消息提示形式/虚假视频播放键图片等诱导用户点击查看。 ... PC版: 手机版:

封面图片

多年前就有朋友建议我们为内容标价。因为当时我开始对一种现象表示困惑,即,在我看来真正有价值的内容并没有成比例地体现在阅读量上,反

多年前就有朋友建议我们为内容标价。因为当时我开始对一种现象表示困惑,即,在我看来真正有价值的内容并没有成比例地体现在阅读量上,反而是那些一次性的和常识性的内容,获得了更高的流量数字。目前这种现象一定程度上依然如此。 朋友说,“想想那个500元皮带的笑话?大多数人真的只会看价格去认识价值”。 我没有心情考证过这句话是否正确,但不论如何,知识付费恰恰是海盗党的原则所抵制的东西。因为最基本的,这意味着阶级不平等 穷人活该无知吗? 更深层次的,它意味着交流变成了交易,质量不再重要,内容创建者的所有精力都放在了 “如何卖个好价钱” 上。 但是,这里有个问题。如果我们提供的一切内容都是免费的,那么我们只是那些技术公司的免费劳工。这已经很令人沮丧了,如果重要的内容得不到足够的实践和普及(这些技术公司控制算法不透明地为内容分配可见度),那么我们的工作将毫无意义。 如果我们留下的都是 “免费” 内容(即创作者没有收入)、Facebook、谷歌和标题党链接农场的耸人听闻的头条新闻,我们最终会得到一个完全同质化的网络,由游说者、娱乐业和精英基金会/智库承保的 “被批准的内容”,即 几乎没有真正的异议或独立分析的多样性。 在社交媒体上发布 “免费” 内容最终会将广告收入推向社交媒体巨头和搜索垄断巨头,而不会为内容创作者留下任何东西。 那么,如何解决这种矛盾? 本文来自对一本新书的思考: 《掏钱吧,亲 …》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