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去Nature官网看了讲福岛废水排放的文《科学家怎么看福岛排放安全性(Is Fukushima wastewater rele
跑去Nature官网看了讲福岛废水排放的文《科学家怎么看福岛排放安全性(Is Fukushima wastewater release safe? What the science says)》,感觉比较可信,我直接翻译一下得了,大意如下: 总体结论:辐射可以稀释到原则上没有,但有些科学家依然担心风险。 (更新加注:注明一下这篇不是论文,是Nature News的新闻,本来没注明是因为我就不会想到Is Fukushima wastewater release safe? What the science says这种标题会被认为是论文) 水里有的放射性元素:碳14、碘131、铯137、锶90、钴60、氚。 部分元素,半衰期短,12年内基本就没了。 (很多人来问氚半衰期12年,12年怎么能没,答案是原文这么写的,这里说的是64种元素中的部分其他元素12年没了,不是说氚没了,原文没说氚也会没) 部分半衰期长的不会衰变完,比如,碳14时间长,半衰期超过5000年(这就是我说的影响考古了)。 水的处理方法就是: 五个阶段,有沉降、吸附、物理过滤这些。 这个系统叫做ALPS。 这些产生的废物未来怎么处理,还没说,日本说以后会说。 说这个工艺可以去掉64种放射元素的62种,两种去不掉,碳14和氚。 多余的科普我不说了,这俩影响不大,大家都有论证。 引用了一个英国科学家Jim Smith的说法,这个人是支持排放的,他认为: 1. 风险约等于0; 2. 把水留在原地更危险,比如再地震或者台风了,岂不是一下子全出来了。 (我插一嘴,日本说连续排放30年,不知道这三十年他们要怎么防震防台风,这具备一定危险性) 水产品有没有问题? 韩国:表示担心,担心会出现“意料之外的冲击”,这个结论是他们5月派了个代表团做出来的; 美国国家海洋实验室协会:反对排海,认为:缺乏足够和准确的科学数据支撑日本说要达到的安全。 菲律宾:让日本不要排海。 夏威夷大学有个海洋生物学家罗伯特·里士满反对意见较大。 这个人,参加了太平洋岛屿的论坛小组,是5个科学家之一。 这个论坛是18个太平洋国家的官方组织,小组就是研究福岛的。 里士满参与审查了东电和日本官方的数据,参观了福岛核电站,但关于氚和碳14依然认为可能有问题。 里士满认为:原则上氚的浓度没问题,因为皮肤能隔绝一定辐射。 但吃了被污染的东西,体内细胞就有危险。 东电认为排水三公里内没啥人捕鱼,里士满认为大鱼吃小鱼这么食物链一级一级积累起来,有可能达不到稀释的作用。 东电还表示:他们在ALPS处理后的水里搞养殖,发现生物体内氚浓度会达到平衡,不会说越积累越多。 等生物回到正常的水里了,体内氚浓度会降低(这是针对氚会富集来说的)。 他们会继续搞养殖,进一步对比。 (对东电这一点,文章没有提到反对意见。) 这篇文章是今年6月22日发布,所以文章末尾让大家去等国际原子能机构的报告。 报告有别人科普,我不赘述了。 考虑到时效性问题,有些问题答案可能在原子能报告中得到了回应,这篇文章只代表6月末的观点。 上面这些人和机构的观点会不会看过原子能机构报告改了,我不知道。
在Telegram中查看相关推荐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