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品牌有多么不会做品牌,从瑞幸和茅台合作这件事儿上就表现得淋漓尽致。
#内幕消息 中国品牌有多么不会做品牌,从瑞幸和茅台合作这件事儿上就表现得淋漓尽致。 明明是至少120分的合作,偏偏做个60分,更可怕的是可能压根儿意识不到这一倍的gap有多大… 简单的说一个小操作,瑞幸可以在北京上海各选出一家旗舰店(当然更多城市最好),setting一个联名场景,把真·茅台们摆出来,然后出一个大师特调menu。请瑞幸广告里经常见到的“咖啡大师”们随便一个人进行现场特调,把瑞幸“引以为傲”的各种金奖豆子们拿出来,匹配上每一个中国人心目中当之无愧的国酒,现场手冲特调一下下(哪怕是演的)过程里稍微有点点仪式感的sense,现场可以限量排号,但一定要请一些咖啡圈层内的kol和时尚生活方式类博主,做这一场fancy的活动。 至少借此机会我会get到瑞幸是一个专业的咖啡品牌,而且它还可能懂一点点生活方式。现场使用的真·茅台 也可以让觊觎茅台的朋友们嗨起来,现场每人再送一瓶标签写着“不加奶不加咖啡的酱香拿铁”当伴手礼,岂不是自己就把梗给玩明白了。 反正,整个合作没有借此机会把品牌真正拉升到一个正确且专业的位置和高度,非常可惜。作为一个品牌方,自我的表达极度缺失,明明双方谁都不差钱,且明知道合作会爆炸,却没有借此机会让自己成为更好的品牌。 中国的品牌人,这些年最爱做的就是联名,但是真正玩明白那些奢侈品联名的精髓,确实还有一段路。
在Telegram中查看相关推荐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