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去某迪取咖啡,单子不多,只看到我那杯订单。店里一个店员,面无表情,我问他能否去掉冰块(不记得自己选的啥),他没回答,就去操作了

刚去某迪取咖啡,单子不多,只看到我那杯订单。店里一个店员,面无表情,我问他能否去掉冰块(不记得自己选的啥),他没回答,就去操作了。完了后我和他说了声谢谢,他依旧没回应,就这样结束了。 我不由想到最近很火的manner事件,我挺喜欢manner的,不管从豆子品质、整体设计、品牌调性,个人认为都优于某幸。而且价格也很亲民。 发生这样的事件,我觉得不在于工作压力有多大,本质还是年轻人的一种“看不到希望”或者说对这个时代的失去希望。想到家附近一个小老板自己开咖啡店,他会自己在周围采花来装饰店面(不鼓励这种行为。。)、搞各种营销活动(如用书换1元咖啡)去带人流。和他聊过几次,生意难做(也一直在亏损),但你能看到他“眼里有光”。 光是什么?光就是内心的希望,不管时代机会变少还是红利没了,都是外部环境,我们改变不了。 以前会有人对比全家和好德/可的这种连锁便利店营业员的区别,前者基本是年轻人,服务态度好,后者通常是大妈,爱理不理且非常凶。转念一想,这样的凶,只是态度或者说某种主观存在的情绪,并不会让人感到“没了希望”。。不知道我有没有表达清楚这样的感受? 时代造就了我们,我们也改变不了时代,对于个体来说,既然你选择了这样的工作(对,本质来说你是有选择的),那就好好面对,善待自己(重要的不是ta是什么,而是你认为ta是什么)。 每次看到马路上外放disco的外卖小哥,虽然不文明,但感觉好有生命力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掌掴顾客!Manner员工“压力山大”?已发生数起劳动纠纷

掌掴顾客!Manner员工“压力山大”?已发生数起劳动纠纷 6月21日,Manner被曝第3起店员与顾客起冲突事件。当天,有网友发布一则视频称,这是Manner咖啡上海海梦一方店内的监控视频。视频显示,5月22日14时许,这家咖啡店内一名男店员和一名黑衣男子发生争执。很快,双方争吵变得十分激烈,黑衣男子走进制作区域,与店员发生肢体冲突。6月21日,商场方证实的确有店员与顾客冲突事件发生,目前正在等品牌方的调查结果。有观点认为,Manner咖啡员工与顾客发生冲突的背后,是Manner咖啡在员工管理方面存在不足的现状。6月21日,“Manner员工月薪约5000元”、“多位Manner咖啡师自曝工资低强度大”的话题在社交平台引发热议。值得一提的是,Manne咖啡所属的上海茵赫实业有限公司,还存在数起劳动合同纠纷。风波之外,尽管Manner咖啡如今已在全国开出上千家门店,但相比瑞幸咖啡、星巴克、库迪咖啡、幸运咖、沪咖等对手,Manner咖啡的门店体量仍有所落后。随着咖啡赛道价格战的上演,包括Manner咖啡等在内的玩家们在门店管理、公司盈利等方面面临的挑战愈发严峻。Manner咖啡惹麻烦,接连发生多起店员顾客冲突尽管同为打工人,但打工人的悲喜却并不相通。被不少网友奉为“梦中情司”的胖东来,因在公司内部设立“员工委屈奖”备受外界好评,而网红咖啡品牌Manner咖啡却因前述冲突引发外界对其员工工作强度的热烈讨论。6月20日,因员工和顾客的冲突,Manner咖啡被推到舆论的聚光灯下。据网友爆料,6月17日,Manner咖啡上海威海路门店内,疑顾客与咖啡店店员产生争执,顾客称要投诉该店员,随后店员情绪失控,直接将咖啡粉泼向顾客并大喊“你投诉呀”。据了解,本次冲突的起因系顾客因快迟到了要求Manner咖啡店员提前制作自己的饮品,店员回复“要不我帮您退单吧”,双方因此起了争执,导致矛盾发生。舆论不断发酵后,Manner咖啡品牌方的工作人员回应称,总部昨晚才知道这件事,一定会严肃处理。涉事的女孩现已被辞退,目前正在和团队联系中。巧合的是,就在前述事件引发热议的同一天,Manner咖啡另外一起店员和顾客起冲突的事件同样引发外界的广泛关注。6月17日上午,Manner咖啡上海浦东梅花路门店,一男店员因与女顾客发生口角,随后男店员冲出柜台殴打女顾客。6月20日,据新京报获悉,涉事双方在相关部门主持下调解,男店员向女顾客道歉。针对此事,Manner咖啡品牌总部工作人员表示,以官方部门处理为准。不过,与此前许多员工顾客发生冲突的事件不同的是,此次Manner咖啡一天内发生两起店员与员工产生冲突的事件,网络上的舆论并未出现一边倒的情况。有网友评论称,自己附近Manner咖啡门店的店员服务态度极差、速度极慢。还有网友指出,店员作为服务人员,不管因为什么吵架,都不应该拿咖啡粉泼顾客,视频中的店员情绪太不稳定了。但也有不少网友站在了咖啡师这边。这些网友表示,虽然咖啡师的举动有不妥之处,但他们理解咖啡师的心理,并留言称:“员工是弱势群体,不要欺负人”;“尊重是互相的,不尊重打工人让打工人尊重你”……资深媒体人胡锡进在微博发文称,Manner一天出两起冲突,反映了陌生人之间交往上述公德的薄弱。顾客有些急躁,对店员不够尊重,“上帝”感太强了;店员的自控力也是不够的,太容易崩溃了。胡锡进表示,“我真是觉得搞成那样的结果,双方都有错,这样的冲突本不应该发生,所以,老胡认为舆论可以参与厘清事情的来龙去脉,但不要绝对站任何一方”。6月21日晚,Manner咖啡在官博发布声明称,感谢大家的监督,对公司近日发生咖啡师伙伴与顾客冲突事件深表歉意。了解到相关情况后,公司高度重视,第一时间向顾客致歉,也对当事咖啡师伙伴进行了安抚。Manner咖啡表示,本次事件违反了Manner服务的初衷,公司会认真吸取教训。公司管理层深刻意识到自身的不足,会重新审视自身,积极整改和调整。具体而言, 第一, Manner咖啡将加强对公司全体员工的培训与教育,提升职业素养和服务意识;第二, 优化门店运营安排,尽可能减少顾客等待时间,提升顾客服务满意度;第三, 加强对咖啡师伙伴的日常关心,畅通咖啡师伙伴关怀通道,提升咖啡师伙伴的工作舒适度,关注咖啡师伙伴健康。虽然有个“洋名字”,但其实Manner咖啡是一个中国连锁咖啡品牌,且其出生地正是国内咖啡文化盛行的上海。2015年,Manner咖啡在上海市静安区诞生。据此计算,Manner咖啡自品牌创立以来已有近十年的历史。据了解,Manner咖啡品牌隶属于上海茵赫实业有限公司,其主打产品包括拿铁咖啡、浓缩咖啡、意式咖啡。天眼查显示,上海茵赫实业有限公司成立于2015年10月,注册资本达403.1465万人民币。股权方面,Manner咖啡的品牌创始人韩玉龙持有公司18.59%的股份,是公司的受益所有人和实际控制人。与此同时,韩玉龙还在该公司担任法定代表人、董事长职务。在此前胡润研究院发布的《2024胡润全球富豪榜》中,韩玉龙、陆剑霞以72亿元的财富位列榜单第3058的名次。值得注意的是,上海茵赫实业有限公司此前曾卷入多起司法纠纷。天眼查显示,在上海茵赫实业有限公司卷入的21起司法纠纷中,该公司担任被告的案件有17起。而这些案件中,有3起为劳动合同纠纷。此外,上海茵赫实业有限公司此前还有过两条历史被执行人信息,累计被执行总金额为3.21万元。去年10月,该公司被上海市静安区人民法院执行23308元;今年5月,该公司又被上海市静安区人民法院执行8800元。迅速扩张背后,员工薪资待遇引争议处于此次风暴中心的Manner咖啡,近年来正不断加速门店扩张的步伐。2023年10月30日,Manner咖啡在上海北外滩迎来第1000家直营门店,提前完成了年内的门店扩张目标。仅仅一天之后,Manner咖啡又在官方公众号上宣布,全国第1100家店时代即将到来。大约一个月的时间过后,Manner咖啡又表示,在2023年即将接近尾声之际,品牌即将迎来全国第1200家全国直营门店。据窄门餐眼数据显示,截至目前,Manner咖啡在全国共有1295家门店。不过,Manner咖啡至今从未开放任何形式的加盟及代理,其门店均为直营门店。从分布范围来看,Manner咖啡已覆盖至国内24个省份、58个城市,但作为品牌大本营的上海仍是Manner咖啡门店分布最多的地区,品牌在当地的门店数量多达544家,占到Manner咖啡门店总数的42%。然而,Manner咖啡品牌迅速扩张的背后,却也暗藏员工管理模式的隐忧。雷达财经了解到,在Manner咖啡的员工晋升体系中,咖啡师可以晋升为高级咖啡师、店长、资深店长、大区经理。据MannerCoffee招聘官网显示,全职精品咖啡师的岗位职责包括与顾客保持良好的沟通,为顾客提供优质的服务;制作和提供品质如一的咖啡;保持工作环境和店面环境的干净、整洁;与团队伙伴保持良好的沟通;遵守公司各项管理制度,积极配合店长做好门店运营相关工作。另据公众号“MannerCoffee招聘”今年5月发布的招聘推文显示,其给咖啡师门店管培生开出的岗位薪资为8000元(北京、上海、深圳培训考核通过后)。如果扣除社保等,员工到手的薪资会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缩水。有Manner咖啡师在接受中新经纬采访时透露,即便是一线城市,Manner咖啡师的月薪基本约在5000元左右,除非员工疯狂加班、舍弃双休,才能拿到额外薪水奖励。薪资无法让员工满意的同时,Manner咖啡的工作量却让店员感到“压力山大”。据界面新闻报道,一位在... PC版: 手机版:

封面图片

这次被邀请参加了 Woman in AI 的圆桌,第一次以女性的身份被邀请,在参与之前我和我很信任的女性朋友小毛聊了我在这样的场

这次被邀请参加了 Woman in AI 的圆桌,第一次以女性的身份被邀请,在参与之前我和我很信任的女性朋友小毛聊了我在这样的场合应该表达什么,以及到底应当如何表达。 最后我决定以性别的视角来进行分享(也是第一次在AI议题上用这个视角)分享时我尝试传达了一个我想了很久但是一直没有机会表达的观点:模型和产品是能传递价值观的。 如果你训练的模型,只能生成并不存在于现实中的高磨皮“性感美女”图像,那或许你的模型向使用者在潜移默化中所传达的价值观就是:“如果我不是长成这样好看的人,那我的照片就不应该出现在社媒。” 而对于自身外貌的审视,会加重使用者的焦虑以及更倾向于放弃站在聚光灯下的机会,这就是为什么女性(或者说至少是以前的我)更爱躲镜头的原因。 如果你的产品在试图告诉用户,存在一种标准化的模版化的美和状态,“标准化”是值得被追求的。那或许你的产品在否定这样的价值观:我们应该找到和成为与众不同的自己,并对自己感到满意。 你的产品或模型如果足够好,那TA一定会触及年轻一代的孩子,我们该向孩子传递怎样的信念?传递怎样我们对世界的看法?我觉得至少有一点是重要的:这个世界有形形色色多种多样的人,但你不用耗尽一生去成为某个TA人虚拟的理想,不用去成为一个“标准化”的角色,你成为与众不同的你自己就足够了。 这就是为什么 AI 里应该有更少的刻板印象和性别凝视,应该有更丰富的多样性和形形色色的人的代表,因为你的人生可以成为任何人。

封面图片

#大公司负面或内幕消息

#大公司负面或内幕消息 很多问题是不能改正的,因为问题很可能不是你主观带来的,而是你的商业模式带来的,你把问题改正了,就把自己送走了…… 之前发了客户新做的咖啡店,一个好友长篇大论说现在喝咖啡的人是什么消费心理,你的装修太简单了,还没有坐的空间,这个咖啡馆设计的不对,这就叫意见很好,但是下次不要再提了。 我有个健身客户,因为砍掉了传统健身房的洗澡间、大厅、服务人员,采用线上获客、加盟管理等模式,整个产品成本降得很低,选址要求和难度也降得很低,但是社交媒体上很多人骂他们不能洗澡,地址难找、服务不行,这当然有优化空间,但一定不会改成他们想得样子,如果按照他们的需求增加服务,门店自己就倒闭了,或者因为增加服务提高了价格,他们自己又不愿意来了,甚至原来喜欢你的客户也不来了,得不偿失… 之前去一个奶茶总部开会,创始人让员工提意见,员工说我们的问题就是原创太少了,不像喜茶都自己研发,我们总是行业爆款了才做,创始人很无语,我们的优势不就是供应链吗?你可以低风险把爆款做得更好喝更便宜,你为什么要学别人高定价的模式? 某次直播,同事给我提了一个要求,过去太严肃了,希望直播时能保持和蔼的笑容,一度让我很为难,咱确实也不是那样的人,开播前五分钟我也没假笑成功,干脆放弃了,心理成本马上就降下来了。 人和公司一样,你的模式、你的资源决定了同样的事儿,你和别人的跟进成本是不一样的,一定要坚定的弄明白你坚持的核心价值是什么,你为哪群人服务,不是所有意见都需要听…

封面图片

#情侣 #关系 我有一个谈了快十年的男友,可能已经十年了,我不记得了。消耗型关系,npd,无论发生什么,我一跟他沟通(可能本来就

#情侣 #关系 我有一个谈了快十年的男友,可能已经十年了,我不记得了。消耗型关系,npd,无论发生什么,我一跟他沟通(可能本来就带着气,所以语气也不太好),他就发疯一样的爆炸了,所以这么多年了也没有认认真真解决过什么问题。在他眼里所有的问题都是别人的问题。我无数次想要和平分手,可是他却要缠着我,要毁掉我,我觉得好累,好累好累。我从来没有嫌弃过他,一个离异有娃的比我大8岁的男人,还有约炮史,厌女,我从来没有嫌弃过他,我觉得他会改的。我今天看了好多树洞才知道,原来一个男人从来不说爱你,是因为他早就衡量过了,他嫌弃你本身,因为我不是处,我有过一次恋爱,做过一次,所以他嫌弃我,挺好笑的。我自认为自己是一个在感情上还算坦率的人,如果一开始就和我说清楚,我会主动离开,事实上我跟他第一次见面我就说得很明白了,我有过一次,他却还是要这样,也许他只是把我当做了血包,当作了玩玩的对象。男人都是这样吧,只是我傻傻的什么都不知道。算八字说,我要放下怨恨,放下执念,这段业力关系就算了了。现在的我偶尔想到那些事还是会好生气好生气,我从来没有那样去伤害过他,他却一次又一次重伤我,我觉得自己很可笑。我第一次这样真诚的不顾一切的爱过一个人,不论他是什么样,可是他从来不珍惜我,我的付出和牺牲在他眼里不值一提,都是错误,是我活该。他说他本来就没有义务和责任,他本来就可以像那些渣男一样,用我的信息贷款,让我替他背债,但是他没那么做,所以他是好人,我才是坏人。他说他本来就不用对我和孩子负责,偶尔给我和孩子的生活费都是施舍,看我们可怜罢了,要是没有他的生活费我们早就饿死了。我觉得好累。我好傻,傻傻的不知道给自己的孩子找了一个这样的爸爸。 真希望自己能忘记他,忘记这么多年的痛苦和折磨。有时候觉得没有信心,我还会有正常的生活吗?我还能安安静静的过日子吗?我只想找个普普通通的工作,本本份份的过好每一天,跟我的家人在一起。有时候真希望此后的人生,不要再出现他的影子。这一次我会感谢他,感谢他放过我和孩子,没有再一次毁掉我们,而是让我们离开。

封面图片

▎ 有趣产品咖啡馆 #11

▎ 有趣产品咖啡馆 #11 欢迎光临 有趣产品咖啡馆 第11期,今天介绍一款音乐练习app,很小众的赛道。 Arco - Music Practice App :做这个产品的灵感来源是什么? :我们开发的产品叫 Arco - Music Practice App,Arco 主要是为学习乐器的人提供便捷的录音录像工具,用来记录自己的演奏并找出需要改进的地方。 :Arco 内置的节拍器可以帮助你精准掌握节奏,实时显示的音频波形(soundwave)可以分析你演奏的乐句是否有动态变化以及段句的表现。所有录制的练习视频都保存在App内置的相册中观看,不会混杂日常相机里的生活照片和视频,这样更专注,不容易分心。 :在我上大提琴课的时候,老师经常要求我自己给自己录音,学习其他乐器也一样。因为在演奏时,你可能难以实时听到错误,因为你需要专注于技巧、乐谱和节奏。录音后再听,可以让你注意到音准、节奏不均等在演奏时忽略的问题。 :因为我是动画师,所以我对动作本身特别敏感,我发现通过回看录像,你可以发现一些反复出现的技术问题,如弓法控制、换把错误或姿势不良。给自己录像还可以模拟表演时的压力,帮助你在正式演出或考试前练习如何应对紧张情绪。 :但当我用iPhone自带的相机给自己录像时,发现整个过程非常不便。录完视频后,需要手动跳转到相册,再手动取消静音并播放。而在观看时,我经常需要反复回放某个片段来纠正问题,但iPhone自带的相册没有这个功能,只能通过拖动预览来完成。 :所以我当时想,如果能开发一个App,就能轻松解决这些问题,让所有能自动完成的步骤都自动化,避免频繁手动操作,这样我就能更专注于练习,从而提高练习效率。 原文链接 软件内含付费订阅,量力而行,理性消费 标签:#有趣产品咖啡馆 频道:@me888888888888 群组:@imbbbbbbbbbbb 合作&推广:@imbbbbb_bot@imbbbbbbbb 消息怕错过?请收藏频道并开启推送!

封面图片

孤独星球已关闭中国办公室,所有官方社媒账号已停更,原因有哪些?对中国旅行者有哪些影响?

孤独星球已关闭中国办公室,所有官方社媒账号已停更,原因有哪些?对中国旅行者有哪些影响? 赵乔琪的回答 一个时代的落幕...... 旅游当然还是能旅游的,不管你是无脑跟团,还是看各种APP的攻略,不影响。只不过旅行指南和个人游记的不同在于,它能给你一个“整体印象”,不像后者也许充满了偏见和短见。旅行者的行程不大会面面俱到,TA所见的景点已经是TA筛选之后的结果,TA也不可能一晚上开十个八个酒店,所以对前人的攻略只能当作参考,所谓“尽信攻略不如无攻略”。譬如TA推荐的酒店吧,也许真的很好,但如果整体的看,是不是有TA没住过的酒店其实更好呢?这也就是我们去许多网红地感觉不过SO SO 的原因。另外旅行者自己的知识储备,眼力见,有没有吃人嘴短,等等,也会影响TA的判断。我就跟一位“知名旅行者”搭过伴,她订了酒店又感到不放心,吃饭的时候随便抓住跑堂来问,那个XX酒店怎么样啊?问题是,本地人谁没事会去住游客酒店啊,或者你要问本地人,也问个靠谱点的,一个跑堂的能有多少见识?所以我对她写的攻略心里是要打折扣的。 还有一点,有许多偏僻的角落,去过的游客不多,简中很少或没有攻略,这时候LP就是神助攻了。比如我去伯利兹,这个国家攻略很少,去的人也大多看看大蓝洞,然后找个海岛躺尸,就完了。我一看LP,除了这些之外,这儿还有很多玛雅遗址,还有很多观鸟胜地,还能很方便的过境去危地马拉,这样就使我设计出了一个十几天的行程,最后玩得也合我心意。 所以至少从这两点来说,LP的离开对旅行者还是有一点损失的。当然,如果你能看英文版的话,还是影响不大,不过总归不如中文的自在,比如那本伯利兹,光是专有名词的鸟名,我就翻译了很久...... 题目描述里说LP从13年开始出版是不准确的,至少我08年去柬埔寨的时候就已经有了,只不过那时是和三联书店合作出版,不是现在的地图出版社。可惜早期的LP多半都送人了或者出二手了。 实际上,刨去交通住宿这些有时效性的信息,光看一个国家整体的景点分布,LP就值了,而这些,二十年前和现在差别不大,买一本二手书也不错。这样至少你选景点的时候可以按照自己的心意,而不必拾别人的牙慧了。 via 知乎热榜 (author: 赵乔琪)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