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病毒学家警告:冠状病毒疫情恐再爆发

中国病毒学家警告:冠状病毒疫情恐再爆发 中国最著名的病毒学家之一石正丽最近在一篇论文中警告,全球必须为未来可能的冠状病毒疫情做好准备。 中国疾控中心的一位科学家表示,这篇论文七月份发表在英文期刊上,但直到最近才在中国社交媒体上引起广泛关注,这反映了中国政府希望摆脱Covid-19话题的愿望,特别是在中国逆转了清零政策之后。 有专家认为,石正丽的研究在政治上传递了一种警告,即中国政府有能力再次制造一场更严重、对全球影响更大的疫情,但这取决于西方国家的态度。 中国国家疾病预防控制局表示,新冠及其他传染病疫情总体平稳。 原文链接 《南华早报》(英文) 《自由亚洲电台》 《中国新闻网》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中国病毒学家石正丽:未来极可能出现另一种冠状病毒

中国病毒学家石正丽:未来极可能出现另一种冠状病毒 中国知名病毒学家、武汉病毒研究所专家石正丽警告,未来极有可能出现另一种冠状病毒。 据《南华早报》星期天(9月24日)报道,石正丽在与同事撰写的一篇论文中警告说,世界必须为像冠病一样的疾病做好准备,“如果冠状病毒导致以前出现过疾病,那么有很大可能也会导致未来的病毒爆发。” 在这项研究中,石正丽及其团队评估了40个冠状病毒种类的人类溢出风险,并将其中一半评为“高风险”。有六种已被发现,会产生能传到人类的疾病。另有证据显示,另外三种也会引发疾病,或是传到其他动物物种。 研究警告说:“几乎可以肯定未来将会出现疾病,而且很可能再次出现(冠状病毒)疾病。” 这篇论文于今年7月发表在英文期刊《新兴微生物与感染》(Emerging Microbes & Infections)上,但本月才在中国社交媒体上引起关注。 《南华早报》分析,部分原因可能是这项研究不是用中文写的,但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一名科学家表示,这也反映出在中国突然取消冠病“清零”政策后,人们希望摆脱这个话题。 今年58岁的石正丽是现任中国科学院武汉国家生物安全实验室副主任,中国科学院高致病性病原及生物安全重点实验室主任,专业医学期刊《中国病毒学》主编。 美国《纽约时报》2021年报道曾形容,石正丽是中国科学进步的象征,是处于新兴病毒研究前沿的“蝙蝠女侠”。 石正丽所在的武汉病毒研究所也曾被质疑是冠病病毒的来源地,对此石正丽接受采访时曾说,美国前总统特朗普应为他声称冠病病毒来自她的实验室道歉。

封面图片

「病毒学家张永振就上海P3实验室突然被关闭发声」

「病毒学家张永振就上海P3实验室突然被关闭发声」 近日,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与张永振研究员团队纠纷问题引发关注。 4月29日,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发布相关通报称,近日我院部分实验室需要进行改造,因安全原因进行封闭施工。对于在该区域开展科研活动的张永振研究员团队人员,医院在科研楼提供了另外的办公及实验场所,事前我院已制定相关安置方案并提前告知。 随后,病毒学家张永振就此事发声,并表示再次恳请社会大众,媒体,相关部门参与监督调查,我们问心无愧,相信国家、社会会给我们一个公平公正的对待....

封面图片

在中国社交媒体上,用户指出,大学等机构发布的讣告数量激增,表明真实死亡人数远高于官方数字。香港病毒学家金冬雁表示,由于政府基本上

在中国社交媒体上,用户指出,大学等机构发布的讣告数量激增,表明真实死亡人数远高于官方数字。香港大学病毒学家金冬雁表示,由于政府基本上已经放弃了新冠病毒检测,所以任何计数可能都不完整。“现实情况是,即使政府也可能不知道全部情况,”他说。

封面图片

快讯: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公告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更名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快讯: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公告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更名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小组调整新冠病毒感染疫情等级 疫情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 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制定了《关于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实施“乙类乙管”的总体方案》 来源:

封面图片

中国顶级病毒学家实验室疑被关闭

中国顶级病毒学家实验室疑被关闭 中国病毒学家张永振的实验室疑被强行关闭,令他不得不在实验室门口睡觉过夜,对此官方回应称只是提供了另外的办公和试验场所。 自称是张永振研究课题组学生的网民上星期六(4月27日)在微博上发帖指控复旦大学附属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公卫中心)单方面终止张永振科研工作、拖欠科研经费、阻碍相关冠病溯源工作等。 帖子在线上引发争议。还有社交平台X上流传的照片显示,张永振的学生星期天(28日)在东华病原生物学研究所实验室外拉横幅维权,要求恢复正常科研工作。 对此,公卫中心星期一(29日)凌晨回应,称是因部分实验室需要进行改造,因安全原因进行封闭施工。 公卫中心称,对于在该区域开展科研活动的张永振研究员团队人员,医院在科研楼提供了另外的办公及实验场所,事前已制定相关安置方案并提前告知。“下一步,我院将会同有关单位妥善做好安置工作。我院始终尊重科研工作者,支持科研人员及学生开展正常的研究工作”。 对此,张永振星期一在个人微博上回应称,公卫中心于上周四突然召开紧急会议,仅用了一分钟宣布实验室要升级改造,要求团队两天内搬离,在场的团队成员均未听到具体搬迁安排。 他说:“当天团队成员就已经向院领导表达了意见和回复,然而院方已读不回。” 据张永振研究课题组学生所发网帖,上海公卫中心和张永振团队达成五年科研合作协议,但协议未到期时,2022年公卫中心即通知张永振从当年的11月1日起不再合作。 张永振对公卫中心强调,团队正在进行的科研项目对国家冠病溯源非常重要,希望对方结清劳务费用后,再讨论协议事宜。经过斡旋后,公卫中心暂缓驱离,但仍然拖欠科研经费700多万元(人民币,下同,约134万2500新元)和劳务费和科研奖励300多万元。 该帖也称,公卫中心2020年将张永振从中国疾控预防控制中心调至公卫中心工作,至今未办理张永振的正式入职,导致实验室被迫关闭后,张永振失业并失去社会保障。 ... 2024年4月29日 2:30 PM

封面图片

近期,一种具有32个突变的新型冠状病毒变种B.1.1.529引起了科学家们的关注。

近期,一种具有32个突变的新型冠状病毒变种B.1.1.529引起了科学家们的关注。 英国《卫报》报道,B.1.1.529变种目前在三个国家或地区被发现,当中在最早被发现的非洲博茨瓦纳,有3例病例,南非有22例,香港也有1例来自南非的输入病例,引起研究人员关注。 报道说,B.1.1.529在刺突蛋白有32个突变,而大多数疫苗是使用刺突蛋白启动免疫系统,去对抗新型冠状病毒。伦敦帝国理工学院病毒学家皮科克表示,“令人难以置信的大量刺突蛋白突变表明这可能是真正的问题”。剑桥大学临床微生物学一名教授说,他的实验室发现病毒的其中两个突变,增加了传染力,并降低了抗体的识别能力。 科学家们也表示,“在现阶段,很难预测它的传播性如何”。 (卫报,香港电台)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