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时报:好市多(Costco)传出也正在向中国大陆的供应商施压,要求降低价格,以应对美国关税。此举可能促使中国当局对好市多进行

金融时报:好市多(Costco)传出也正在向中国大陆的供应商施压,要求降低价格,以应对美国关税。此举可能促使中国当局对好市多进行审查。 之前沃尔玛及其他美国主要零售商也提出过类似要求。好市多 (Costco) 首席执行官在本月初季度财报电话会议上表示,如果关税导致价格大幅上涨,公司将考虑调整其国际供应链。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美国财长大放厥词,说“中国会默默扛关税”,结果Costco和沃尔玛先坐不住了!六成美国人都发现食品价格蹭蹭涨,沃尔玛高管都承认,

美国财长大放厥词,说“中国会默默扛关税”,结果Costco和沃尔玛先坐不住了!六成美国人都发现食品价格蹭蹭涨,沃尔玛高管都承认,消费者被通胀逼到墙角了。到底谁在为美国政客的不切实际买单?当然是美国老百姓!中国供应商可硬气了,面对降价要求坚决回怼。跨境卖家要么卡10美元避税线,要么直接涨价15%保住利润,这钱最后还是从美国消费者口袋掏。墨西哥驻华公使更是直接打脸美国“加税盟友”的谣言,原来这是白宫自导自演的闹剧。沃尔玛要求中国工厂降价10%,消息一出,内部员工透露,美国超市日用品库存比去年少近两成,锅碗瓢盆、毛巾这些生活必需品缺货,美国老百姓只能干着急。 中国工厂拒绝降价太合理了,国内人工、材料成本都在涨,答应降价就得倒贴钱。Costco牛肉价格比年初贵快三成,顾客抱怨吃得都没以前多了,美国自产牛肉不够,绕道进口运费又高。墨西哥超市中国货变多还更便宜,美国这下可太尴尬了。事实证明,想靠加税打压中国,最后吃亏的还是自己。

封面图片

ℹ好市多 COSTCO 双 11 购物节优惠:连续 6 天产品下杀优惠, 11/11 当日满万折千!买 iPhone 15、Ai

ℹ好市多 COSTCO 双 11 购物节优惠:连续 6 天产品下杀优惠, 11/11 当日满万折千!买 iPhone 15、AirPods、iPad、MacBook Air 更划算# 近期各大电商通路陆续公布今年 1111 双 11 购物节的优惠活动内容,当然 COSTCO 也有活动唷!今年好市多 COSTCO 双 11...

封面图片

与特朗普会谈后嗅到转机? 沃尔玛已通知中国厂商恢复发货销美

与特朗普会谈后嗅到转机? 沃尔玛已通知中国厂商恢复发货销美 在美中关税战局势进入诡谲多变之际,美国零售巨头沃尔玛已通知中国供应商恢复发货,并由美方买家承担新增关税。 这批恢复出货的商品主要为节庆类产品,部分日常款式的订单则遭取消。 此前,沃尔玛曾因要求中国供应商降价供货而遭中国商务部约谈,导致一度暂停出货。 #沃尔玛 #关税 #新闻 #外贸

封面图片

分析师:美国加关税并不能阻止中国电动车扩张

分析师:美国加关税并不能阻止中国电动车扩张 美国的汽车和贸易专家表示,增加关税是一种短期内的保护主义措施,它可能会延缓但不足以阻止中国汽车制造商最终将电动汽车带入美国市场。“他们迟早会来,这是不可避免的,只是时间问题。,”咨询公司AlixPartners高管丹·赫希(Dan Hearsch)说。“西方的汽车制造商和供应商必须加强自身实力,做好迎战准备,或是选择与之合作。”来自中国的竞争数十年来,中国车企一直宣称将开始在美国市场销售其品牌的汽车,但迄今为止尚未有一家成功。近年来,中国制造汽车质量已显著提升。这导致像通用汽车这样的全球汽车制造商在中国市场的市场份额迅速下降。与此同时,近年来,跨国公司在美国市场取得了更多进展。相关行业数据显示,美国三大汽车制造商通用汽车、福特汽车和克莱斯勒的市场份额从1984年的75%下降到2023年的40%左右。通用汽车及其他公司发现,很难与中国中低端电动汽车竞争。例如,比亚迪生产的一款名为“海鸥”的小型电动车,售价仅约10,000美元,并且还有利可图。虽然“海鸥”尚未在美国销售,但比亚迪正在全球范围内扩展其车辆。有观点认为,更多中国制造的汽车进入美国市场只是时间问题。即使在征收100%的新关税后,“海鸥”的定价可能仍然与许多当前在美国市场上销售的电动车相竞争,甚至价格更优。摩根士丹利分析师Tim Hsiao在本周的一份投资者报告中表示:“我们认为,西方的保护主义可能是中国电动车及其零部件制造商全球扩张的短期障碍,但从长远来看,这不太可能阻碍中国电动车的推广。”尽管一些汽车制造商目前从中国进口燃油车到美国,但数量很少。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数据,去年进口到美国的车辆不到75,000辆。目前在美国销售的中国制造汽车包括通用汽车的别克昂科威、福特的林肯航海家以及隶属吉利的沃尔沃和其子公司极星生产的两款全电动汽车。极星目前的车型较少,在美国市场销售的车辆几乎全都需要从中国进口。公司在一份声明中表示,正在评估拜登政府宣布的关税提高决策,并称,“自由贸易对加快电动汽车的采纳以及向更可持续的交通模式过渡至关重要。”清洁目标拜登政府的重点将中国制造的电动汽车征收高额关税,并将燃油车排除在外,这符合美国的清洁能源策略。该政策主要支持电动汽车的生产和普及,以及加强美国电动车充电基础设施的建设。一位美国政府高级官员称:“我们征收关税主要针对电动汽车,因为我们在这一领域已经进行了数千亿美元的公共投资,旨在建立我们的清洁技术供应链的韧性。这是我们的主要关注点。”美国政府此举可能也是受到了中国车企在欧洲迅速推广价格竞争力强、节能的电动汽车的启示。据2023年10月欧盟数据显示,至该年9月,中国电动车已占据欧洲电动车市场的8%,预计到2025年这一比例将增至15%。欧盟称,中国电动车的价格比欧洲本土车型低约20%。荷兰国际集团(ING Group)高管CocoZhang提到,如果拜登政府新实施的电动汽车关税真正影响到中国向美国出口电动汽车,这可能会在全球范围内产生连锁效应。她表示,其他国家可能采取类似措施,这将促使中国车企在这些国家加速建立本地生产设施或与当地企业建立合资企业,以此降低出口成本。Zhang 补充道:“从中国车企的视角来看,通过建立供应链合作或其他形式的伙伴关系,它们仍有机会进入美国市场。”这种策略与过去几十年日本和韩国车企如丰田、日产和现代/起亚如何进入美国市场的方式颇为相似。相关文章:拜登对中国电动汽车加征关税的象征大过实质 ... PC版: 手机版:

封面图片

中国发改委:对华加征关税将对美国降通胀形成反噬

中国发改委:对华加征关税将对美国降通胀形成反噬 美国宣布对电动车、锂电池和半导体等中国进口货品加征关税后,中国国家发改委说,随着美联储多轮次加息操作,美国通胀率看似进入下降通道,但从实践看,加征关税将对美国降通胀努力形成反噬。 中国国家发改委星期三(5月22日)在官网发文称,今年一季度,美国的个人消费支出平减指数(PCE)、核心PCE环比年化增长率分别为3.4%、3.7%,创过往四个季度高点;4月份,美国的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升3.4%、环比上升0.3%。 文章称,这一轮始于疫情期间的美国高通胀,属于成本推动型与需求拉动型的复合通胀。目前,随着美联储货币政策加快调整,需求因素的影响有所衰减,但反映住房需求的房租价格等增速仍明显高于疫情前水平,限制通胀率回落的因素依然存在。 对于美国将对自中国进口的电动汽车等产品加征关税,文章强调此举“百害无一利”。 发改委说,一方面,加征关税长期看无助于美国自身产业发展。目前,全球知名整车企业或整机企业的配套商名单中涉及大量非本国企业,这种融合互鉴是推动产业创新的重要驱动力。无论是以“去风险化”为名割裂产业链供应链,还是以单方加征关税、抬高壁垒方式削弱他国商品竞争力,都是狭隘和短视的,非但无法强化自身产业竞争力,反而会迟滞优胜劣汰,影响产业长远发展。 发改委续指,另一方面,加征关税反噬美国降低通胀工作。全美零售商联合会政府关系负责人表示,在消费者继续抗击通货膨胀的时候,本届政府最不应该做的事情就是对进口产品额外加税,这些税款将由美国进口商支付,最终则将由美国消费者承担。美国加征关税的行为,将导致其通胀居高难下,无疑会直接影响其国内投资者和消费者信心,进而削弱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 美国白宫5月14日宣布,将对价值180亿美元(243亿新元)的电动车、锂电池、半导体和港口起重机等中国进口货品等加征关税。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星期三说,加征关税部分措施将于8月1日生效。 2024年5月23日 10:04 PM

封面图片

中国欧盟商会:中国考虑提高美欧进口车关税

中国欧盟商会:中国考虑提高美欧进口车关税 中国欧盟商会说,中国可能考虑将从美国或欧盟进口汽车的临时关税提高到最高25%。 中国欧盟商会星期二(5月21日)在一份声明中说,这一潜在举措将对欧洲和美国的汽车制造商产生影响。此前,拜登政府将中国电动汽车的关税提高到100%,欧盟正在调查中国汽车制造商因政府补贴而获得的不公平优势。 中国欧盟商会在声明中引述中国官媒《环球时报》英文版星期二刊登的一篇独家专访。 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首席专家刘斌受访时说,根据世界贸易组织规则,中国对进口汽车的临时关税税率最高可调高至25%,中国调整关税的任何决定都符合世贸组织规则,“与某些国家和地区的保护主义行为有根本区别”。 刘斌因此建议中国政府调整进口汽油轿车和发动机排量大于2.5升的运动型多用途车的关税税率,这项举措不仅符合世贸组织规则,而且有利于优化资源配置,平衡国内和国际市场,同时加强绿色低碳发展的政策导向。 中国电动汽车在欧盟和美国受到关注,因为中国控制着大部分电池供应链,生产的电动汽车比世界上任何其他地方都多。随着价格战和国内经济放缓,中国汽车制造商正向海外扩张,引起美国等西方国家指控中国正在出口过剩的汽车产能,也引发西方国家对中国高科技汽车的网络安全担忧。 路透社报道,2023年,中国进口25万辆发动机排量大于2.5升的汽车,约占所有进口汽车的32%。相比之下,中国海关数据显示,去年中国出口155万辆电动汽车,其中约63.8万辆出口到欧洲,5.22万辆出口到北美地区。 2024年5月22日 10:13 AM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