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警方:涉HOUNAX投资案受害人款项一开始已被转走】

【香港警方:涉HOUNAX投资案受害人款项一开始已被转走】 香港警方商业罪案调查科总督察柯咏恩在针对“涉HOUNAX投资骗案”表示,骗徒会先利用不同社交媒体接触受害人,自称投资专家,邀请对方加入群组,并分享投资资讯,提出股票及虚拟资产投资分析和贴士,当受害人表示有兴趣投资时,骗徒就会发出要求对方下载相关手机应用程式,诱使受害人开设户口,并将资本存入指定第三方户口,再过数充值户口。 柯咏恩说骗徒初时为博取受害人信任,会显示对方户口银码有所增长,但实际只是一些无意义的数字,受害人的款项从一开始已被转走,当受害人要求取回款项,骗徒就会以不同借口拒绝,或要求支付 20%至80%手续费作为赎回费。即使受害人付款,最终仍未能取回金钱,所谓的客户服务和专家亦失踪,受害人最终更会被「踢出」通讯群组。警方接触的个案当中,所有受害人均未见过骗徒真身,而接收款项的户口则属傀儡户口,增加了警方调查的难度。 警方提到近月投资骗案有上升趋势,今年1至9月有4331宗,较去年同期增加超过1倍。 快讯/广告 联系 @xingkong888885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警方接获两宗大额骗案涉款千多万 受害人均是高学历专业人士

警方接获两宗大额骗案涉款千多万 受害人均是高学历专业人士 警方近日接获两宗大额骗案,分别涉及投资和假冒官员,受害人均是高学历的专业人士。据了解,骗徒在去年底透过网站「LinkedIn」联络其中一名60岁受害人,对方自称是投资专家,他们之后转至手机即时通讯软件聊天。受害人其后下载虚假的投资应用程式「Eikrt.me」并投资加密货币USDT。在上月初,受害人两度转帐合共80万元至骗徒提供的银行户口,充值投资帐户,并成功提取30万3900港元投资收益。受害人不虞有诈,相信投资程式属真实并继续投资,先后转帐合共约900万元港币至骗徒提供的10多个银行户口。至本月22日,受害人无法从应用程式取回资金,亦联络不到骗徒,之后报案。 另外,一名53岁会计师去年11月接获自称是内地国家安全人员的来电,指控受害人发送有关日本核污水处理的煽动讯息,违反国家安全。受害人否认指控,对方将电话转交另外两人继续对话,声称需进一步调查。受害人按指示,购买一部新手机并下载手机即时通讯软件沟通,后来再被指参与国际金融诈骗案,对方声称在调查期间需受害人提供担保费。受害人按指示开设两个银行帐户,并透过支票转帐合共440多万元至两个帐户,同时向骗徒提供两个银行帐号及密码。受害人之后再将约40万港币转帐至声称属于内地检察官的银行帐户作为担保费,证明自己无罪。受害人后来发现手机内所有讯息已被删除,两个银行帐户亦被封锁,于是报案。 2024-02-29 13:40:10 (1)

封面图片

【Hounax受害人数增至145人涉款近1.5亿元】

【Hounax受害人数增至145人涉款近1.5亿元】 被香港证监会列入无牌公司及可疑网站的虚拟货币交易平台Hounax疑涉诈骗。警方指截至今日(27日)下午4时,共接获145名受害人报案,当中涉及金额约1.48亿元。 证监会下午表示,至今收到18宗涉及虚拟资产交易平台Hounax的投诉,涉及金额由1.2万至最高1000万元。证监会行政总裁梁凤仪指Hounax并非一个持牌虚拟资产交易平台,亦没有向证监会申请牌照,证监会无权停止其运作,但已将平台列入无牌公司及可疑网站名单。 快讯/广告 联系 @xingkong888885

封面图片

网上求职骗案涉163名受害人 单一最大笔损失约2千万元

网上求职骗案涉163名受害人 单一最大笔损失约2千万元  警方展开打击科技罪案及诈骗案行动,共侦破73宗骗案,拘捕114人,涉及「欺诈」、「以欺骗手段取得财产」、「洗黑钱」等罪,骗款金额高达7354万。行动在本月3至20日展开,黄大仙警区科技及财富罪案组主管吴泽巨说,163名骗案受害人中,有不少是学生,工程师及不同界别的专业人士,单一最大损失金额达2070万。当中3成,即16宗属网上求职骗案。行动中,警方捣破一个网上求职骗案集团,拘捕1名骨干成员及3名傀儡户口持有人。吴泽巨说,骗徒在社交媒体刊登招聘广告,并提供店舖负责人的姓名电话,以提高真实性。当受害人联络骗徒之后,会被要求提交保证金和行政费等,金额由数千至数万元不等。骗徒提供连结予受害人,要求对方将钱传入,取得金钱后便会失联,受害人随即亦发现相关的工作根本不存在。警方发现,诈骗集团会先假扮本地知名店舖的经理,然后骗取目标分店的员工资料,令求职者信以为真,呼吁市民小心选择求职网站平台,一些过分美好的工作机会,高回报又毋须学历,都属求职骗案的警号。香港职业发展服务处高级项目经理王嘉慧提醒求职者,留意求职广告是否要求交出个人资料或银行资料,是否要支付前期费用等,签约前亦要先清楚合约条款,如对方不愿给予合约副本,都属可疑情况。 2024-06-21 12:20:57

封面图片

金管局:有境外受害人遭骗徒「二次伤害」 呼吁市民提防伪冒讯息

金管局:有境外受害人遭骗徒「二次伤害」 呼吁市民提防伪冒讯息 金管局首季收到174宗与骗案相关的银行投诉个案,按季减少30%,其中未经授权信用卡交易的投诉个案按季下跌40%,显示金管局联同业界和执法机构采取各项反诈骗措施有正面作用。不过,副总裁阮国恒指出,最新案例涉及境外受害人遭受骗徒「二次伤害」。其中一宗个案,有境外人士资产被盗,有「律师」声称可代追讨款项,并将受害人加入即时通讯应用程式群组,声称与金管局及一家金融机构直接沟通。并透过上述金融机构平台取回款项。受害人向平台缴付税款及费用共逾两万美元,之后怀疑受骗并向金管局求助。另一宗个案,有境外人士怀疑受骗,有「律师行」附上以金管局名义发出的文件,声称已追踪到相关骗款,如要取回骗款,受害人需要缴付解冻费用。金管局严正重申,不会就个人财务事宜联络市民,亦不会使用即时通讯应用程式建立群组联系公众。 2024-04-18 21:00:24

封面图片

警方今年接6宗二次诈骗案 骗徒利用受害人徬徨心理令其再受骗

警方今年接6宗二次诈骗案 骗徒利用受害人徬徨心理令其再受骗 警方由年初至今,接获6宗「二次诈骗」案,总损失金额超过800万元,单一最大金额个案涉及约630万元。有骗徒开设假的网站或社交媒体专页,伪冒侦探、法律团队甚至黑客,声称可为骗案受害人追讨损失,警方相信骗徒利用受害人徬徨心理,以专业用语,营造权威形象,令受害人堕入「二次诈骗」陷阱。警方亦发现骗徒会在网页搜寻器以「欺诈」、「骗案追讨」等关键字投放广告,将假网站广告置顶,在社交媒体平台为假专页卖广告,提高接触率;亦会开设群组,派人假扮群组成员,讹称曾成功追讨损失,令受害人放下戒心,再进行诈骗。警方今年首3个月录得近7600宗科技罪案,按年升3%,形容情况平稳,但总损失金额按年多近一倍、超过16亿元。当中在今年1月,曾发生一宗涉及跨国企业的2亿元骗案。网上投资骗案升幅仍较显著,首季录得979宗,按年升五成半,涉及金额约6亿9千万元。至于手机应用程式及社交平台等网上帐户骗案,警方首季录得915宗,按年多超过9倍。 2024-06-03 00:48:47 (1)

封面图片

假冒客服骗案急增 警方称正常客服不会指示以非官方渠道处理款项

假冒客服骗案急增 警方称正常客服不会指示以非官方渠道处理款项 警方表示,今年至今,录得超过580宗假冒客服的骗案,有上升趋势。骗徒会假扮网购平台、短片、支付平台又或电讯商的客户服务,声称受害人已开通会员服务或已申请保险保障,之后再假扮银行职员,讹称事主户口被冻结,要求受害人将款项存至指定户口。今年相关骗案的损失金额暂时已达到1亿9000万元。警方提醒市民,正常的客服不会指示客户,以官方渠道以外方法处理款项。 2024-05-29 12:27:47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