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目前明星参与NFT主要分为直接/间接发行新项目或增持等】

【报告:目前明星参与NFT主要分为直接/间接发行新项目或增持项目等】 1月20日,欧科云链链上大师发布行业报告《明星扎堆入局NFT,谁才是真正的「掘金者」》。报告以比伯(Justin Bieber)、荷兰弟(Tom Holland)、周杰伦、余文乐、黄立成等知名艺人投资或入局NFT为切入点,对明星参与NFT项目形式进行分类,借以分析未来明星入局NFT的趋势变化及相关投资建议。 报告提到,目前明星参与NFT主要分为直接/间接发行新项目或增持项目,以及个人投资两种类型。报告指出,NFT发展至今,人们对于审美的追求并未出现明显提升,反倒是愈发重视社交网络的联结与社交资本的增值,而明星与NFT的结合恰好迎合了当下的市场心态。对于普通人来说,将明星NFT项目作为投资参考无可非议,但仍须考虑下跌风险以及第三方公司规划明星NFT的潜力等多种复杂因素。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折价率处于历史较高水平 公募机构积极参与定增

折价率处于历史较高水平 公募机构积极参与定增 截至 3 月 3 日,按定增股份上市日统计,今年已有 32 家上市公司面向机构投资者的定增项目落地,参与定增的机构中不乏公募基金身影。 多位业内人士认为,定增成为公募机构等投资者布局优质资产的重要方式。当前,定增市场的折价率仍处于较高水平,为投资方提供了较好的投资布局机会。此外,公募机构参与定增项目,不仅为上市公司提供了资金支持,还通过中长期配置,为投资者带来了更大和潜在收益。这种投资方式有助于优化资源配置,推动市场健康发展。(证券日报)

封面图片

数据统计,年内公募基金参与认购上市公司定增额度同比下滑近八成,且仅有一只基金参与认购定增项目超过了 1 亿元。有公募人士分析认为

数据统计,年内公募基金参与认购上市公司定增额度同比下滑近八成,且仅有一只基金参与认购定增项目超过了 1 亿元。有公募人士分析认为,定增业务存在周期性,根据历史数据复盘,在市场点位低迷的时候,定增的发行量也压缩到低位,往往这个时候参与进来的定增项目后期的表现反倒不错。(券商中国)

封面图片

摩根大通:航运基本主要趋势未变 维持中远海控及东方海外 “增持” 评级

摩根大通:航运基本主要趋势未变 维持中远海控及东方海外 “增持” 评级 摩根大通发表报告指,该行覆盖的三只亚洲集装箱航运股,自 6 月以来股价跌约 10%,蒸发今年较早期的部分升幅,主要因为投资者获利,以及对现货运费可能见顶的忧虑。本周一相关股份下跌,因为市场揣测红海危机有可能解决,引致上海出口集装箱运价指数 (SCFI) 下挫,不过该行认为,即使停火协议达成,仍需要时间恢复至危机前的情况,加上马士基行政总裁早前表示,航运受阻的情况或将持续至第三季,因此相信航运市场基本趋势未变。该行对中远海控、东方海外及长荣海运维持 “增持” 评级,认为这些股份估值吸引,并预期三家公司于今年第二季均录得盈利,反映运费在 5 月及 6 月回升,以及在企业补充库存的需求下,亚洲往来欧洲的航运开始进入旺季。

封面图片

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拟连续几年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

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拟连续几年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 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今年赤字率计划按3%安排,另外为系统解决强国建设、民族复兴进程中一些重大项目建设的资金问题,从今年开始计划连续几年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专项用于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和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建设,今年先发行1万亿元人民币。政府工作报告又指,要著力扩大内需,更好统筹消费和投资,增强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另外要著力稳定和扩大民间投资,鼓励民间资本参与重大项目建设,在更多领域让民间投资进得来、能发展、有作为。 2024-03-05 18:12:36

封面图片

“科技网红”NFT的过气之路

“科技网红”NFT的过气之路 曾几何时,NFT乘着元宇宙的东风,不仅吸引了NBA球星库里以及天王周杰伦等名人入局,就连国内的科技大厂们也纷纷推出数字藏品平台,争当“科技圈潮人”。但谁又能想到,才过了2年时间,NFT就走上了一条“过气之路”。01“春风得意”NFT2021年3月,一张名为《Everydays:The First 5000 Days(每一天:前5000天)》的照片在社交媒体上走红,这张纯数字艺术品由美国著名艺术家比普尔(Beeple)创作,并且在佳士得的NFT作品拍卖会上,最终以6934.6万美元(约合4.5亿元人民币)的天价成交比2014年苏富比拍卖的印象派画家莫奈的《睡莲》还高出1500万美元。抛开主观层面的艺术审美偏好,比普尔这幅作品其实并没有什么特别。因为整幅作品的创作,只是将比普尔从2007年5月1日,每天在网上发布的总计5000张绘画照片用NFT加密技术组合到一起。但是,6934.6万美元的天价成交额不但让比普尔成为作品拍卖价格最高的三位在世艺术家之一,也让NFT这种数字产品变身“数字藏品”,镀上了一层投资价值的光环。如果只是在艺术领域和收藏圈博得一些关注,NFT充其量只能算是一种基于数字技术的艺术实践。但艺术家、NBA球星、娱乐圈明星的集体加入,让NFT以一种新潮的方式在全世界范围内流行起来。2021年8月,NBA球星库里花费约18万美元,买下了一枚蓝色“无聊猿”的JPG头像,并将其替换到自己的社交媒体账号上,由此带火了“无聊猿(Bored Ape Yacht Club)”NFT系列作品。数据显示,2021年3月,NFT交易平台OpenSea的单月成交量首次突破1亿美元,达到了1.47亿美元。到了2021年8月底,日交易量激增至2.558亿美元,接近历史纪录的3.22亿美元。2022年1月1日,某元宇宙平台联合周杰伦名下潮牌PHANTACi首次限量发售NFT项目Phanta Bear(幻象熊),发行上限1万个,单价约为人民币6200元。号称“不打榜”的杰迷在NFT市场展现出了惊人的消费能力,仅用5分钟就买下了3000个Phanta Bear,在40分钟内买光1万个NFT藏品,由此为带有周杰伦标签的NFT项目创造了超过6200万元的收入。借助明星效应,NFT透过年轻人扎堆的粉丝圈层,逐渐形成了一种流行,NFT头像以及各类数字藏品成为移动互联网时代的“QQ秀”。而当明星们完成了粉丝经济的直接变现后,NFT也渗透到消费市场,成为众多企业争相追赶的潮流。以无聊猿为例:2022年4月24日,李宁宣布与无聊猿编号#4102的NFT达成合作,将打造“无聊猿潮流运动俱乐部”系列产品;4月29日,地产企业绿地集团宣布购入无聊猿编号#8302的NFT,作为推出数字化战略的象征;4月30日,倍轻松宣布购入无聊猿编号#1365的NFT,并推出“无聊猿健康俱乐部”。坦白来说,上述企业购入NFT的行为,本质上只是另一种形式的“代言人营销”,企业本身并未直接参与开发NFT项目。但企业集体“蹭热点”的行为,却有意无意地推动了NFT的流行,将其推上了科技圈的C位。与之相似的,还有投资人和企业家们的“推波助澜”。2022年4月30日,金沙江创投管理合伙人朱啸虎,以约50万美元的价格买下了编号#9279的无聊猿NFT。一天后,美图集团创始人蔡文胜在朋友圈发文称,购入了编号#8848的无聊猿NFT。而世界首富马斯克也在不久后,将自己的社交媒体账号头像换成了包含101只无聊猿形象的系列集合。一开始的艺术品拍卖,或许只能证明NFT的价值获得了收藏圈层的认可。但在2022年的上半年,从“人人关注”发展到“人人参与”的NFT俨然成为科技圈第一风口。02 大厂清退,价值归零回顾NFT在2021年到2022年的火箭式蹿红,很难分辨是人为推动的结果还是群体意识使然。但NFT的蹿红本身说明,2020年后,人们对于不确定性的恐慌,迫使自己将注意力放到高价值的事物上。在全民狂热的市场背景下,科技大厂们早就抱着“宁可做过,不能错过”的心态加入了NFT的热潮。公开报道显示,美国艺术家比普尔的作品拍卖出天价后2个月,阿里拍卖就推出了NFT数字艺术专场;随后,支付宝在2021年6月联名敦煌美术研究所、国产动漫《刺客伍六七》推出4款NFT付款码皮肤;7月,网易旗下游戏《永劫无间》IP也授权发行了NFT盲盒产品;8月,腾讯旗下的NFT交易App“幻核”上线,并且在9月9日的“99公益日”,腾讯还联合敦煌研究院发布文博行业首个公益NFT,限量9999份。值得一提的是,科技大厂们在推出NFT相关业务时,基于“防范虚拟货币炒作风险”的目的将其改名为数字藏品,而这一举动某种程度上也预示了NFT后来的衰败。事实上,支撑NFT成为科技圈“网红”的一个根本原因就是它能被真金白银度量的市场价值。不论是艺术藏品还是NFT交易市场,甚至抛开NFT背后基于区块链技术而拥有的“非同质化代币”属性,NFT能够获得持续关注,且一直有人交易,是NFT市场能够存活的主要原因。然而,收藏价值何其虚无缥缈,能够为之买单的人更加有限。短时间内被炒作出来的价格,难免缺乏有实力的“接盘侠”。譬如推特联合创始人杰克·多西(Jack Dorsey)曾在2021年将自己的第一条推特以NFT的形式,拍出了290万美元的高价。但在2022年4月,当初那位买下多西推特NFT的“接盘侠”想要将其转手拍卖时,却只收到了280美元的最高报价。而在国内,合规风险直接宣告了NFT交易的终结。2022年4月,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中国银行业协会、中国证券业协会集体发布了关于防范NFT相关金融风险的倡议,明确提出要坚决遏制NFT金融化和证券化的倾向。倡议发出后,尽管NFT在海外市场依旧热度不减,但国内最先下场的科技大厂们已经开始纷纷撤回之前的相关布局。其中影响最大的事件之一,便是腾讯旗下NFT交易App“幻核”在2022年8月宣布退出数字藏品,停止发布发行和销售数字藏品,同时开放退款通道。彼时腾讯方面给出的原因是“聚焦核心战略的考量”,彻底放弃数字藏品这一新生事物。但平台面临的金融风险,或许才是大厂壮士断腕的主要原因。2021年,支付宝推出数字藏品小程序蚂蚁链粉丝粒,随后更名为“鲸探”。而该平台第一次上线数字藏品后,同属于阿里旗下的二手交易平台闲鱼上就出现了高价炒作的迹象。虽然闲鱼方面快速反应,将相关交易进行了下架处理。但这次“意外”,也揭露了数字藏品可能被用来过度炒作的一系列金融风险。事实上,在NFT的狂热者眼里,“炒作”才是NFT最核心的价值。2022年北京冬奥会期间,由国际奥委会官方授权的“冰墩墩数字盲盒EPIC BOX”公开发售,500个购买额度一经开放立即抢购一空。定价99美元的“数字胸针”(digital pin)NFT在二次交易时,最低报价达到2000美元,最高报价则达到88888美元(约56.35万元人民币),暴涨了近1000倍。而这些“数字胸针”最后的命运也和冬奥会之后的“冰墩墩”纪念品一样,从一时顶流沦落到无人问津。2022年的8月可以说是NFT走向衰退的重要节点。据财联社报道,截至2022年8月15日,NFT市场总市值已由当年2月的366亿美元的高点跌至239亿美元,跌幅超38%。并且NFT的单日交易额由33.94亿美元的高点跌至0.15亿美元以下,下降了99.56%。总市值和交易额的下跌只能说明一个问题:行业热度下降了,愿意为NFT买单的人少了,NFT的市场价值也失去有力支撑,NFT距离“归零”不远了。03 谁是下一个“科技网红”?复盘NFT的衰败,也是对“科技热点”祛魅的过程。2020年后,包括科技大厂在内,人们过于未来发展和经济形势不明确,因此尽可能的寻找能够产生增长的机会,而NFT恰巧在此时用交易价格证明了自身的价值。但随着NFT的投资属性超出技术... PC版: 手机版:

封面图片

报告:区块链游戏推动 2024 年 Web3 普及

报告:区块链游戏推动 2024 年 Web3 普及 2024 年第一季度,区块链游戏成为 Web3 普及的主要驱动力,占据 30% 的市场份额,吸引超过 210 万个每日活跃钱包。根据 Drake Star Partners 的报告,第一季度游戏项目的私人投资激增至 24 亿美元,BITKRAFT 和 Andreessen Horowitz 等风投公司占了 40% 以上。 Playbux 的 CEO Sarun Vichayabhai 表示,克服对 NFT 和 P2E 等不可持续经济模式的依赖是 Web3 游戏增长的关键。项目如 Decentralized Gaming Income (DGI) 利用 AI 创新来民主化游戏开发,而 DEAR 项目则通过将代币作为情感和关系的代表,开创了新的互动形式。 Ordz Games 的 CEO z3th 指出,专用硬件将使 Web3 游戏开发者能够优化参数并集成新功能。Websea 的 COO Herbert Sim 强调,Web3 游戏项目需要构建整体生态系统,以增强草根的可访问性和参与度。Web3 增长专家 Bilal Bin Saqib 表示,P2E 和 Move-to-Earn 等概念正在吸引 Web2 玩家进入 Web3 生态系统,显示出 Web3 游戏的巨大潜力。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