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科院:美欧实施历史性超宽松货币政策导致加密货币等金融市场资产价格创新高】

【中国社科院:美欧实施历史性超宽松货币政策导致加密货币等金融市场资产价格创新高】 1 月24 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宏观经济研究智库、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趋势研究院发布《2022中国经济趋势报告》。《报告》指出,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之后,美欧等发达国家实施了历史性的超宽松货币政策,导致全球流动性泛滥,股价、加密货币、房价等金融市场资产价格创下新高,全球债务也再度创出历史新高,国际金融市场的脆弱性明显增强。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央行主管媒体:过于宽松的货币政策并不利于提升经济发展质效

央行主管媒体:过于宽松的货币政策并不利于提升经济发展质效 据央行主管《金融时报》报道,过于宽松的货币政策并不利于提升经济发展质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灵活适度、精准有效。在粤开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罗志恒看来,货币政策会遵循高质量发展的总体要求,不会“大水漫灌”。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长连平认为,“金融松紧程度和经济增长质量之间有密切关系,货币信贷持续过快增长反而会带来较大副作用,不利于经济转型升级。”北京国民经济研究所副所长王小鲁认为,货币供应过度会在诸多生产领域造成产能过剩,这也恰恰抑制了价格上涨。整体看,市场普遍认为在经济转型背景下,当前的社会融资规模和信贷增长有助于经济高质量发展,过于宽松并不利于经济发展。

封面图片

中国央行:加大宏观政策调控力度 实施稳健货币政策

中国央行:加大宏观政策调控力度 实施稳健货币政策 中国经济数据出现平稳势头之际,中国央行会议决定,要持续加大宏观政策调控力度,精准有力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着力扩大内需、提振信心,加快经济良性循环。 据中国人民银行官网星期三(9月27日)消息,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2023年第三季度例会9月25日在北京召开,提出上述要求。 会议指出,当前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国际经济贸易投资放缓,通胀仍处高位,发达国家利率将持续保持高位;中国国内经济持续恢复、回升向好、动力增强,但仍面临需求不足等挑战。 会议提出,要持续用力、乘势而上,加大宏观政策调控力度,精准有力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搞好逆周期和跨周期调节,更好发挥货币政策工具的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着力扩大内需、提振信心,加快经济良性循环,为实体经济提供更有力支持。 会议提出的调控方案包括:加大已出台货币政策实施力度,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增强政府投资和政策激励的引导作用,有效带动激发民间投资;促进物价低位回升,保持物价在合理水平;继续加大对普惠金融、绿色发展、科技创新、基础设施建设等国民经济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引导大银行服务重心下沉,支持银行补充资本,维护金融市场的稳定发展;完善市场化利率形成和传导机制,发挥央行政策利率引导作用,释放贷款市场报价利率改革和存款利率市场化调整机制效能。 会议还提出,要深化汇率市场化改革,引导企业和金融机构坚持“风险中性”理念,综合施策、校正背离、稳定预期,坚决对单边、顺周期行为予以纠偏,坚决防范汇率超调风险,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此外,还要因城施策精准实施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落实促进平台经济健康发展的金融政策措施,推动平台企业规范健康持续发展;推进金融高水平双向开放,提高开放条件下经济金融管理能力和防控风险能力。 中国8月经济和金融数据表现高于预期,显示市场在急剧下滑后正趋于稳定,但由于房地产市场危机存续,加之地方债务和地缘政治风险,也有分析认为稳定趋势恐难以延续。

封面图片

华泰宏观:财政和货币政策或仍需进一步宽松

华泰宏观:财政和货币政策或仍需进一步宽松 华泰宏观报告称,往前看,虽然 “挤水分” 对金融数据仍有扰动,但实体经济融资需求仍偏弱,由此财政和货币政策或仍需进一步宽松来支撑经济的持续回升。我们继续建议关注财政的高频数据以及价格的边际变化来观察经济动能走势。6 月新增人民币贷款同比少增,尤其是反映企业融资需求的新增企业中长期贷款同比少增,可能显示实体经济动能仍待提速。同时,6 月政府债净发行同比多增 3,116 亿元,同比增幅较 5 月的 6,695 亿元有所收窄,叠加 6 月财政存款同比少减,反映财政资金拨付、财政同比扩张力度仍需加强,由此基建相关融资需求可能仍待提速。另一方面,6 月地产成交同比改善,尤其是一线城市二手房成交放量,但持续性有待观察。因此,财政和货币政策或仍需进一步宽松来支撑经济持续回升。在金融数据仍存在噪音的情况下,我们继续建议跟踪财政的高频指标以及价格的边际变化来观察经济动能走势,尤其是跟踪地方专项债和国债的发行进度。

封面图片

人行行长:要充实货币政策工具箱 逐步增加国债买卖

人行行长:要充实货币政策工具箱 逐步增加国债买卖 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表示,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要充实货币政策工具箱,在央行公开市场操作中逐步增加国债买卖。人行正在与财政部加强沟通,共同研究推动落实,过程整体是渐进式,国债发行节奏、期限结构、托管制度等亦需同步研究优化。潘功胜在陆家嘴论坛上表示,将国债买卖纳入货币政策工具箱不代表要搞量化宽松,而是定位于基础货币投放管道和流动性管理工具,既有买亦有卖,与其他工具综合搭配,共同营造适宜的流动性环境。他又指,金融市场快速发展,为中央银行带来新挑战。受到美国矽谷银行风险事件启示,中央银行需要从宏观审慎角度观察、评估金融市场状况,及时校正和阻断金融市场风险累积,当前特别要关注一些非银主体大量持有中长期债券的期限错配和利率风险,保持正常向上倾斜的收益率曲线,保持市场对投资的正向激励作用。另外,潘功胜表示,中国支持性货币政策为经济持续回升向好提供金融支持,将坚决防范汇率超调,灵活运用存款准备金等各项工具,政策不大放大收。潘功胜指,目前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余额约7万亿元人民币,约占央行资产负债规模15%。 2024-06-19 11:02:57

封面图片

植田和男:将暂时维持宽松货币政策 可支持经济

植田和男:将暂时维持宽松货币政策 可支持经济 日本央行总裁植田和男表示,央行预计暂时维持宽松货币政策,可以支持经济,又不认为较早时的决策,会导致抵押贷款利率及企业借贷成本大升。他说,成本推动通胀压力减弱,但服务价格持续温和上升,中长期通胀预期朝向2%。他提到,央行可以等到通胀长期维持2%,再退出大规模刺激措施,但可能令到物价展望上升风险大幅向上。 2024-03-21 09:57:52

封面图片

宽松货币政策来袭,预计沪铜震荡偏强运行

宽松货币政策来袭,预计沪铜震荡偏强运行 2024 年,预计全球主要发达国家都将迎来偏宽松货币政策,整体宏观环境偏宽松。而地缘政治方面,“黑天鹅” 事件频出,整体来说铜价在下半年仍有韧性。但值得注意的是,上半年市场的焦点都集中在美联储的降息时间和频率上,并未交易美国经济可能面临的衰退问题。叠加国内显性库存偏高,铜精矿紧缺似乎并未影响到下游,基本面对铜价的支撑可能比预期的要弱。因此,铜价在下半年预计呈现震荡偏强走势,主力合约价格运行约在 75000-85000 元 / 吨之间。(财信期货)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