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苦雨斋识小》作者: 止庵
《苦雨斋识小》 作者: 止庵 出版社: 东方出版社 出版年: 2002-03 页数: 251 周作人首先是作为一个思想家屹立于世的,在他心中,「人」字是大写的,尊重个人权利即是一个最基本的底线,这既是他对人的态度,也是周氏人本思想的核心内容。作为一个自由主义者,周作人的思想既是多元的,也充满了矛盾与对立,他一直反对各种形式的文化霸权,认为如果世间只容许一种声音存在,哪怕这种声音说得如何好听,其实质仍然是专制、不宽容的。虽然周作人一再声明自己「对于学问艺术没有什么野心,目下的工作是想对于思想的专制与性道德的残酷加以反抗」,其文化批判的意义恰恰在于对礼教桎梏的拨乱反正,目的无非是让人更加自由、自主地生活,以重塑一种新的生命价值观念。周作人尝言:「君师的统一思想,定于一尊,固然应该反对;民众的统一思想,定于一尊,也是应该反对的。」而止庵则不无感慨地说道:「政治专制来自某一方面,思想专制则来自各个方面,甚至政治专制的对象也成为思想专制的一分子。思想专制的实质,就在于人们普遍丧失思想和判断能力,自觉趋同于专制本身。」这既是止庵通过自己的文字对周氏思想的特别彰显,同时也不妨看作是止庵对现实社会所表示出的某种警醒与关注。 周作人除了是一位卓越的思想家之外,还是一位成功的散文美学大师,对于周作人后期文章的「文抄公」之讥,止庵可谓解人,他敏锐地指出知堂老人作「文抄公」并非如自己所说的那样仅仅以「可以得道,可以养生」为目的,而是转换了一种叙述方法,「放弃了过去的一部分,却保持和发扬了更重要的部分」,从细微处展开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系统批判,闲适只是表面现象,其思想的深刻却一以贯之,并未发生本质的变化。对于现代文论将周氏看作是「闲适」小品的集大成者,止庵则在对周氏文字进行条分缕析的基础上,一针见血地指出知堂老人的「闲适」乃是「情感受到抑制,不能畅快表达,然而终于又有所流露,这造成文章的一种内在张力,可以产生相反相成的效果,较之畅快表达可能更具感染力。」思想家作文皆有所为而发,但我们大多数人的读书只不过泛泛而读,往往失其精义,止庵对周氏文章的细心解读与发现,无疑能够起到金针度人的作用。 正像止庵在《苦雨斋识小》中所说的那样:「关于周作人,我总觉得大家无论要说什么,都先得把他所写的书和所译的书读过才行。」 那么,要想全面认识周作人的复杂人生,还是首先读读他的书吧。 #周作人 #人物 #文学
在Telegram中查看相关推荐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