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未央宫到洛阳宫》作者: 陈苏镇

《从未央宫到洛阳宫》 作者: 陈苏镇 出版社: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副标题: 两汉魏晋宫禁制度考论 出版年: 2022-8 页数: 326 本书作者以往的研究集中在汉代政治与政治文化领域,成绩斐然。近年转向以往史学界较少涉足的两汉魏晋宫禁制度问题,经过数年研究,仔细搜索爬梳相关史料,结合考古学界多年勘探发掘的最新资料,在典制与宫禁空间结合的层面,进行了系统深入的探讨,在前人基础上,提出了一系列新的见解。文章先后在《历史研究》《中国史研究》《史语所集刊》等刊物发表,得到学界的重视和好评,整体上将此项研究大大推进了一步。 这项成果之所以重要,不仅对汉代历史具有不可或缺的价值,更因为两汉魏晋宫禁制度在此后千年不坠的王朝历史中刻下了深深的烙印,进而对今天的古代文学、考古、艺术等领域的研究及文化遗产的传播,甚至对当代影视艺术作品创作,都有直接间接的关联与现实意义。 皇宫是中国古代最高权力机构所在,宫内的权力结构和政治运作与宫禁格局密切相关。两汉魏晋的皇宫包含宫中、殿中、禁中三个区域。 全书以皇宫中最常见也最重要的殿式建筑开篇。三组文章分别探讨西汉未央宫、东汉南北宫、魏晋洛阳宫的形制格局、主要建筑、机构分布,揭示出其间幽微、隐显的演 化脉络。 宫中各种机构分布在不同区域,承担着不同事务。其权力大小和对最高决策过程的影响,往往取决于其所在区域和与皇帝的空间距离。皇帝身边的士人、外戚、宦官等势力间复杂的政治关系和权力争夺,与宫禁制度的变化有直接关系。 本书充分利用最新考古研究成果和历史、经学文献中的相关资料,对上述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提出一系列新结论,系统揭示了该时期宫禁制度的演进线索,对考古和历史学者深入研究古代皇宫制度具有重要启示作用,对政治史、制度史等相关领域的研究也有参考价值。 全书配图20幅。随文插入相关内容处,颇有助于对相关宫殿布局的认识。 #政治 #历史 #魏晋 #制度 #供电 #建筑 #皇宫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从未央宫到洛阳宫:两汉魏晋宫禁制度考论_陈苏镇.pdf

封面图片

《中国土地制度史》作者: 赵冈 / 陈钟毅

《中国土地制度史》 作者: 赵冈 / 陈钟毅 出版社: 新星出版社 出品方: 三辉图书 出版年: 2006-7 页数: 325 本书摈弃断代研究的方法,针对中国经济史上的几个专题,研讨其演变的过程。其中包括土地所有权制、耕地面积的变动、人口与耕地的比率、农业经营方式、租伽制度等,不但提供贯通历史的纵向观察,也澄清一些以西方经济史观为基础来研究中国土地问题的错误观念。书中有许多有关土地制度的一手资料,辅以科学的分析,并提出独特的诠释与看法。 #历史 #土地 #经济 #制度 #政治

封面图片

《秦汉土地制度研究》作者: 晋文

《秦汉土地制度研究》 作者: 晋文 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副标题: 以简牍材料为中心 出版年: 2021-4 页数: 496 本书结合传世文献,讨论简牍材料中的土地制度,尤其学界存在争议或尚未解决的疑难问题。书中不仅细致地研究战国秦汉的土地制度,进一步拓展历史研究的深度和广度,而且探寻历史规律,努力揭示土地制度与中国古代社会的内在联系,并总结历史经验教训,为当今的社会发展提供一些借鉴。在研究方法上,本书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为指导,在充分占有史料的基础上,运用二重证据法,借鉴经济学、法学、社会学、数学等相关理论和方法,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方面,对战国秦汉土地制度的相关问题进行全方位的探讨。 #秦汉 #战国 #制度 #土地制度 #政治 #社会 #历史

封面图片

《魏晋南北朝》作者: [日] 川胜义雄

《魏晋南北朝》 作者: [日] 川胜义雄 出版社: 九州出版社 出品方: 后浪 译者: 林晓光 出版年: 2022-1 页数: 456 日本汉学大师以超越王朝更迭的宏阔视野 书写华丽的黑暗时代 编辑推荐 ◎适合大众阅读的经典六朝史 日本汉学大师川胜义雄写给大众的经典魏晋南北朝通史,日本文库本重印近20次,深受读者欢迎。 ◎通俗性与学术性的平衡 以优美的文笔、清通的脉络阐释了作者的代表性学术观点“六朝贵族制社会”,展现了日本汉学界20世纪以来中古史研究的精华。 ◎罕见的、更宽广的历史比较视野 以宽广的视野融合政治史与文明史的双重视角,将六朝史置于东亚文化圈乃至世界史的视域中,在复杂的历史表象下,照见纵深的历史脉络:历经近四百年的混乱与分裂,中华文明却愈发丰饶和深邃。 内容简介 从秦汉到隋唐帝国之间的魏晋南北朝,经历了三百多年的大分裂时期。这是群雄割据的混乱时代,也是文学艺术、思想文化波澜壮阔的时代。本书宏观地聚焦于这三百多年乱世的种种因素和历史发展脉络,以超越政权、超越时代的广阔视野,跳出王朝更替、权力斗争等短时段的政治纷纭,综合性地考察魏晋南北朝政治史和文化史的交织,追踪在其中顽强生存着的“贵族制社会”的变迁轨迹,并重点介绍中国文明的结构和特点,探究华夏文明惊人的一贯性与强韧性。 #汉学 #历史 #魏晋南北朝 #政治 #制度

封面图片

《秦汉史讲义》作者: 秦晖

《秦汉史讲义》 作者: 秦晖 出版社: 山西人民出版社 出品方: 汉唐阳光 出版年: 2024-11 页数: 524 ◉深刻揭示出中国文明的框架如何在秦汉被奠定 本书以秦晖在清华大学讲授“秦汉史”课程为蓝本,增加了近年来不断发现的考古资料,几经整理修改而成。 不同于最初的课堂录音,此次成书比录音记录多出近一倍内容。而且,不同于传统的断代史著述,本书略于政治史,而从纵(时间上的周秦、汉唐对比)横(空间上的秦汉与罗马帝国对比)两个维度来探讨秦汉帝国那套政治经济制度和观念的由来,以及它们在秦汉以后的影响,高屋建瓴,对于当下也具有极为重要的借鉴意义。 【编辑推荐】 ◎为什么说中国三千年历史上发生的最深刻变化是“周秦之变”?“周秦之变”何以奠定了中国文明的框架? ◎秦汉帝国最基本的制度安排是怎么形成的?包含了哪些主要内容?该制度在运作过程中产生了哪些弊病?这些问题的积累又如何导致了秦汉帝国的解体? ◎为什么历史上对秦汉的评价会有巨大的差异?矛盾的关键点在哪里?能带来怎样的启示? ◎“汉魏之变”又该如何理解?为什么它不如“周秦之变”重要?为什么它没能跳出秦汉奠定的格局? ◎唐宋与秦汉相比又如何?盛唐超越了汉代的“古典商品经济”高峰吗? ◎为什么汉代与古罗马在经济上有很多相似之处,但实质含义会大相径庭?这说明了什么? 这本书讲透了秦汉,也讲透了中国历史和精神文化中最深层的一些东西。 #历史 #秦汉 #讲义 #历史 #政治

封面图片

《宋代科举社会》作者: 梁庚尧

《宋代科举社会》 作者: 梁庚尧 出版社: 东方出版中心 出版年: 2017-1 页数: 249 科举制度在中国实行了一千三百多年,滥觞于隋唐,成熟于宋代。宋廷以考试选拔人才,不限门第,且因出版市场发达,教育机会扩大,知识传播日益普遍,许多没有家世背景的子弟为了出人头地,有志于读书应考,以求仕进。读书人不论出身,均有机会经由科举考试晋升为官宦,演变而为所谓的科举社会。 庞大的士人队伍壅塞于科举管道,只有极少数人功成名就,士人难免产生前途茫茫之感,而求神问卜、祈梦相命,甚至发展出梓潼信仰。不过,大多数的士人在一两次落第后,可能碍于生计,放弃科举入仕的目标,或从事教书、改业经商,或表演伎艺、卖卜,各觅出路。 本书深入剖析宋代科举制度的运行模式,及其背后推动的力量,进而阐述此一制度对社会的影响与科举文化的形成,呈现出宋代科举社会丰富的内涵,引领读者深入了解科举制度,并通过此一制度了解中国社会,尤其是文化担纲者士人的生活、心理及其相关文化。本书是中国科举文化研究、宋代社会史研究的典范之作,问世以来深受海内外学界好评。 #科举 #制度 #历史 #政治 #社会 #宋代 #宋史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