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争、党争及其他:刘少奇走向「文革」

权争、党争及其他:刘少奇走向「文革」 内容简介   「要团结百分之九十五的群众,也要团结百分之九十五的干部,这是运动和斗争要达到的最终目的。要达到这个目的,不能不经过批评和斗争。对于那些违反人民利益、违反党的方针政策,只顾取得少数人的非法利益,而且坚持不改,并企图进行破坏的人,是不能不继续进行坚决斗争的。否则,是不能团结百分之九十五的群众和干部的。在经过适当的斗争之后,首先是群众满意了,犯错误的干部绝大多数也可能改正错误。如果一时不能改正错误,只要他不进行破坏,也可以。也还是团结的对象。」──刘少奇给王光美的一封信(1964.3.27.,节录)   本书分为上下两册,上册的部分为1964~1965年文革前夕刘少奇之史料汇编,特别针对大跃进后的「四清运动」之相关史料进行整理。此时二度当选中国国家主席的刘少奇,在党内仍有一定势力,也尚未与毛泽东决裂。透过本书所编撰与整理的第一手史料,包括刘少奇对各单位的指示、大会发言,以及与妻子王光美的通信函,读者将能够对文革前夕的刘少奇对国内党政、经济发展等议题上所抱持之想法,有著更深入的理解。 本书特色   史料揭示真相,历史昭示真理!   文革史研究的里程碑,第一手文革史料。   首次全面、系统出版,还原「文化大革命」的历史原貌! 作者介绍 作者简介 约翰‧西西弗斯 John Sisyphus   主要从事中国当代思想与文化研究。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权争, 党争及其他 刘少奇走向「文革」(上.pdf

封面图片

权争,_党争及其他_刘少奇走向「文革」(下).pdf

封面图片

刘少奇被捕案1925年刘少奇自上海返回长沙养病期间,被湖南赵恒惕当局逮捕一事。刘少奇被捕后,受到多方营救,赵恒惕决定将其释放并驱

刘少奇被捕案 1925年刘少奇自上海返回长沙养病期间,被湖南赵恒惕当局逮捕一事。刘少奇被捕后,受到多方营救,赵恒惕决定将其释放并驱逐出湘。此案原本并无枝节,刘少奇也未曾有叛变之疑,然而1953年,中央政府副主席刘少奇矢口否认当年其同学赵恒惕的外甥杨剑雄曾积极营救一事,致使杨剑雄被宁乡县政府当作地主恶霸枪毙。文化大革命期间,刘少奇专案组认定刘少奇杀人灭口。… 纵览古今 淘沙见金!

封面图片

周恩来是刘少奇专案小组组长、刘少奇死;周恩来是彭德怀专案小组组长、彭德怀死;周恩来是贺龙专案小组组长、贺龙死;周恩来是陶铸专案小

周恩来是刘少奇专案小组组长、刘少奇死;周恩来是彭德怀专案小组组长、彭德怀死;周恩来是贺龙专案小组组长、贺龙死;周恩来是陶铸专案小组组长、陶铸死;文革后资料证实,周签署大量逮捕处死的命令,他见死者家属最经典一句话是:“我来晚了”。 纵览古今 淘沙见金!

封面图片

原来 #大饥荒 时期,对17级以上干部进行副食品 香烟等补助,是 #刘少奇 搞得,理由是 “ 干部要带领群众救灾救荒,所以干部是

原来 #大饥荒 时期,对17级以上干部进行副食品 香烟等补助,是 #刘少奇 搞得,理由是 “ 干部要带领群众救灾救荒,所以干部是国家的宝贵财富,可以先吃一步,可以比群众吃好一点 ” 。 所以当时各省(比如四川,辽宁等)搞马列主义学习班,把17级以上的干部,送进招待所,吃的珠圆玉润。 所以刘少奇被认为是广大干部的贴心人,引起了当时群众的强烈不满。 还有被人津津乐道的, #赫鲁晓夫 在大饥荒时期,说借给中国 100万吨粮食 和 50万吨 #古巴糖 ,当时虽然因为毛泽东搞 #大跃进 之后的 又搞 #继续跃进 导致大面积饥荒的事情退居二线了,但是,苏联援助这个事情, #刘少奇#周恩来 #邓小平 在中央常委会上已经做出决定接受苏联援助,居然还要当时这三个人 ,从北京飞到 #广州 向他请示,毛泽东点头拍板了才能去做,毛泽东说的是要糖,不要粮食(因为那时候中国没有糖,只能从伊拉克进口所谓 #伊拉克蜜枣 ,这个蜜枣有很多细菌,所以造成给老一辈有很多有肝炎) 当然,毛泽东这个权力是刘少奇给的,因为1943年3月,由刘少奇亲自安排,制定了一个规定,就是 “ 毛泽东主席对一切事情享有最后决定权 ” 。 所以,怪谁? 上述内容,来自于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的课程,就是youtube那个链接,可以自行去听。

封面图片

碎历史:第一个在文章中提出毛泽东思想概念的是王稼祥;第一个全面论述毛泽东思想的是刘少奇;第一个主编出版毛泽东选集的是邓拓;第一个

碎历史: 第一个在文章中提出毛泽东思想概念的是王稼祥;第一个全面论述毛泽东思想的是刘少奇;第一个主编出版毛泽东选集的是邓拓;第一个喊出“毛主席万岁”的是彭真...很遗憾,这几位都没能逃过文革之劫:王稼祥痛失五位至亲,刘少奇人间蒸发,邓拓含冤自尽,彭真则成了“彭、罗、陆、杨”反革命集团的头号坏蛋! 纵览古今 淘沙见金!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