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 #大饥荒 时期,对17级以上干部进行副食品 香烟等补助,是 #刘少奇 搞得,理由是 “ 干部要带领群众救灾救荒,所以干部是

原来 #大饥荒 时期,对17级以上干部进行副食品 香烟等补助,是 #刘少奇 搞得,理由是 “ 干部要带领群众救灾救荒,所以干部是国家的宝贵财富,可以先吃一步,可以比群众吃好一点 ” 。 所以当时各省(比如四川,辽宁等)搞马列主义学习班,把17级以上的干部,送进招待所,吃的珠圆玉润。 所以刘少奇被认为是广大干部的贴心人,引起了当时群众的强烈不满。 还有被人津津乐道的, #赫鲁晓夫 在大饥荒时期,说借给中国 100万吨粮食 和 50万吨 #古巴糖 ,当时虽然因为毛泽东搞 #大跃进 之后的 又搞 #继续跃进 导致大面积饥荒的事情退居二线了,但是,苏联援助这个事情, #刘少奇#周恩来 #邓小平 在中央常委会上已经做出决定接受苏联援助,居然还要当时这三个人 ,从北京飞到 #广州 向他请示,毛泽东点头拍板了才能去做,毛泽东说的是要糖,不要粮食(因为那时候中国没有糖,只能从伊拉克进口所谓 #伊拉克蜜枣 ,这个蜜枣有很多细菌,所以造成给老一辈有很多有肝炎) 当然,毛泽东这个权力是刘少奇给的,因为1943年3月,由刘少奇亲自安排,制定了一个规定,就是 “ 毛泽东主席对一切事情享有最后决定权 ” 。 所以,怪谁? 上述内容,来自于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的课程,就是youtube那个链接,可以自行去听。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权争、党争及其他:刘少奇走向「文革」

权争、党争及其他:刘少奇走向「文革」 内容简介   「要团结百分之九十五的群众,也要团结百分之九十五的干部,这是运动和斗争要达到的最终目的。要达到这个目的,不能不经过批评和斗争。对于那些违反人民利益、违反党的方针政策,只顾取得少数人的非法利益,而且坚持不改,并企图进行破坏的人,是不能不继续进行坚决斗争的。否则,是不能团结百分之九十五的群众和干部的。在经过适当的斗争之后,首先是群众满意了,犯错误的干部绝大多数也可能改正错误。如果一时不能改正错误,只要他不进行破坏,也可以。也还是团结的对象。」──刘少奇给王光美的一封信(1964.3.27.,节录)   本书分为上下两册,上册的部分为1964~1965年文革前夕刘少奇之史料汇编,特别针对大跃进后的「四清运动」之相关史料进行整理。此时二度当选中国国家主席的刘少奇,在党内仍有一定势力,也尚未与毛泽东决裂。透过本书所编撰与整理的第一手史料,包括刘少奇对各单位的指示、大会发言,以及与妻子王光美的通信函,读者将能够对文革前夕的刘少奇对国内党政、经济发展等议题上所抱持之想法,有著更深入的理解。 本书特色   史料揭示真相,历史昭示真理!   文革史研究的里程碑,第一手文革史料。   首次全面、系统出版,还原「文化大革命」的历史原貌! 作者介绍 作者简介 约翰‧西西弗斯 John Sisyphus   主要从事中国当代思想与文化研究。

封面图片

大饥荒的1960年《三年大饥荒时期 基层干部拿块饼就能诱奸妇女》一文中,说“受辱”和“饥饿”是莫言文学创作中的核心,在他笔下大饥

大饥荒的1960年 《三年大饥荒时期 基层干部拿块饼就能诱奸妇女》一文中,说“受辱”和“饥饿”是莫言文学创作中的核心,在他笔下大饥荒的1960年,有权势的男人常常以食物为钓饵诱奸女性。而这钓饵,只是一个馒头,一块饼,一碗鸡汤,引诱妇女、强奸妇女的有很多,给她块饼,跟她睡觉。 大跃进的野心与现实的悖离导致了历史上最严重的人为饥荒。这个以高速工业化为目的的政策,初期在钢铁等基础工业上取得进展,但很快演变成了对资源的极端浪费和生态破坏。农业领域的不切实际目标和高征购政策,造成了粮食产量的虚报和分配不均,削弱了农业生产,导致农民粮食短缺。政府和基层干部在执行政策时的极端手段,如虚报产量和强制征收,加剧了饥饿和死亡。人民公社制度和食堂集中供饭制度剥夺了农民的自救可能…… 纵览古今 淘沙见金!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