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为什么会失败》(台版转简体+英文)

《国家为什么会失败》(台版转简体+英文) 作者: 戴伦.艾塞默鲁 / [美国] 德隆·阿西莫格鲁 出版社: 卫城出版 副标题: 权力、富裕与贫困的根源 原作名: Why Nations Fail: The Origins of Power, Prosperity, and Poverty 译者: 邓伯宸 / 吴国卿 出版年: 2013-1 页数: 560 (中文版缺少注释) 经济长久繁荣的关键,竟然是政治! 是要深化民主,或者向威权靠拢? 《枪炮、病菌与钢铁》后,最具启发性与解释力的经典之作 克拉克奖章得主,经济学界最耀眼的新生代大师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一致推荐 以截然不同的角度,重新解释人类社会的命运 为什么有些国家十分富裕,有些国家却异常贫困?为什么穷国都集中在热带或下撒哈拉非洲,富国都在温带?带来繁荣富裕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富裕的社会能够一直繁荣下去吗?一个社会的贫困与富裕,是如同《枪炮、病菌与钢铁》所说,受到风土与物种之类地理因素的影响呢?或是受到宗教文化的影响?也许是穷国的官员想不到好的政策? 作者的研究显示,穷国之所以贫穷,不是由于命定的地理因素,也不是因为传统文化作祟。糟糕的政策很可能不是因为执政者愚笨无知,而是他们刻意图利支持其权力的特权菁英,代价是整体社会的利益。繁荣富裕的关键在于这个社会采行何种经济制度与政治制度。 一个社会若能将经济机会与经济利益开放给更多人分享、致力于保护个人权益,并且在政治上广泛分配权力、建立制衡并鼓励多元思想,作者称为广纳型制度,国家就会迈向繁荣富裕。反之,经济利益与政治权力若只由少数特权菁英把持,作者称为榨取型制度,则国家必然走向衰败,即使短期之内出现经济成长,却必定无法持续,因为特权阶级为了保有自身利益,会利用政治权力阻碍竞争,不但牺牲多数人的利益,也不利于创新,阻碍了整体社会进步。 数千年的全球史也说明,制度可以往更具广纳性的方向移动,也可能会倒退回较具榨取性的状态,浅层的民主也可能被绑架成为实质的权贵政治。 中世纪的威尼斯因为采行较广纳的政治与经济制度而迈向富裕繁盛,反过来又带动制度朝更加广纳的方向前进,盛极一时而称霸地中海。但早期的菁英豪族不甘于新人辈出瓜分利益,在当时全球最先进的民主制度下反扑成功,将威尼斯快速拉往封闭的榨取方向,因而导致它逐渐衰落。 #政治 #历史 #制度 #经济 #政府 #台版 #英文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书名】国家的贫困与繁荣

【书名】国家的贫困与繁荣 【作者】陈兴杰 【格式】#epub #mobi #azw3 #pdf 【分类】#政治学 #经济学 #社会学 【简介】本书讲述了影响国家贫困与繁荣的多种因素,涵盖了制度、税收、贸易、人口、环保等当代经济发展议题,不仅关注经济政策的得与失,还鼓励读者学习经济学、理解市场经济,并参与经济议题的讨论。 下载 频道 群组 商务

封面图片

《无权力者的权力》(台版+英文)

《无权力者的权力》(台版+英文) 作者: Vaclav Havel (著) ; 贝岭 、 李清瑞 (编) ; 崔衡平 (译) 学科分类: 社会科学类 书籍分类: 政治学 出版社: 倾向出版社 出版地:台湾 出版日期:2004 语文:繁体中文 本书是为捷克前总统哈维尔的文集,精选了他多年来在各界发表的文章,其内容不仅包涵他在政治力场上的见地,还充分反应了其身为知识分子的自觉、对自己的期许和对于世界的展望。在本书中,我们可以瞥见一位既是诗人、剧作家,又是一国元首这样具有多重身分的灵魂的语言,在机智理性思考的文思里,还夹杂著感性的宣言。 #文集 #政治 #社会 #台版 #英文

封面图片

转评论 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苏俄在政变后没有进行政治改革?

转评论 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苏俄在政变后没有进行政治改革? 1991年的八月政变在新俄罗斯的建国神话中占据了核心地位,这正是苏共保存苏联及其政权的最后一次尝试,但最终却导致了苏联的崩溃。这通常被认为是政变的主要和唯一结果。 然而,还有另一个同样重要的结果。作为胜利者的叶利钦本可以制定一部新宪法,他的团队本可以提出新的政治体制来取代垂死的苏联体制。但他们没有这样做。为什么? 显然,叶利钦并不需要苏联,所以他在苏联自我解体的最后阶段尽可能地消极。但叶利钦也没有为苏俄/俄罗斯联邦制定任何政治变革计划。不过他有一个巩固总统权力的策略。1991年秋天,叶利钦在其合法性达到顶峰时,倾尽全力说服人民代表大会赋予他紧急权力,以实施经济改革。他成功了。与此同时,一个宪法委员会正在某处开展工作,而叶利钦对此完全漠不关心。 事后,叶利钦和盖达尔多次解释说:他们要解决的是国家经济生存的首要任务 必须给人民面包,而不是宪法。这是一个强有力的论点,尤其是对于那些还记得空空如也的货架和排队买白菜的人来说。但这里有一个问题:没有证据表明叶利钦对新俄罗斯的民主结构有任何计划(传闻称是其他紧迫任务阻碍了他实现这一计划)。 更糟糕的是,自由民主社会中几乎无人关心缺乏这样一个计划的问题。盖达尔只是简单地用一个假想的公式堵住了这个漏洞,即建立一个所有者阶级,然后有一天他们就会像西方那样建立起良好的资产阶级制度。自由派知识分子将叶利钦视为他们反对中央政治局的敲门砖,他们真诚地相信,一旦叶利钦逍遥法外,他们就可以 "随时把他扔下去"(这些前莫斯科市长加夫里尔·波波夫1993年在接受沙赫纳扎罗夫采访时的原话)。 政变后,公共政治的改革全盛时期实际上就结束了。不再有影响议程的群众集会,昨天还是叶利钦主要伙伴的 "民主俄罗斯"活动家对叶利钦已经不再重要 现在唯一能让他感兴趣的东西只有帮他巩固权力所需的苏联将军和官僚。 我认为这个故事里有两个重要的教训。首先需要认识到,并不存在一个“民主俄罗斯”的计划。苏联废墟上曾发生过一场激烈的政治斗争,获胜者都是务实的战术家,他们为了夺取和保住权力,巧妙地转移了任何战略问题。后来的宪法和整个政治制度的设计,以及直到今天的各种变异,都是这些战术性举措的产物。总统独裁发生于1993年、1996年和2000年代,但它是在那场政变后拒绝政治变革的时刻孕育出来的。 对任何政治转型都是如此,你必然会遇到那种反对派政客,他们希望保留现有的政治制度,只做最微小的表面文章。他们所做的就是拼命说服你,让你相信这就是“政改”。对于目前的状况来说,他们一定会以需要解决 “最紧迫的经济问题” 为理由,让你忘了其他所有更关键的东西。 在这一点上,需要更多人能够清楚地认识到,选举新总统甚至新议会都可能并不是民主变革,甚至连改革都不是;同时,未来新政治体制的轮廓也正是在与他们的不断斗争(包括选战)中形成的。 #tips #Revolution #Politics

封面图片

是什么导致了发达国家生育率的下降?

是什么导致了发达国家生育率的下降? 有人说世界将在火中毁灭。也有人说是冰。但从发达国家的人口趋势来看,我赞同那些认为是座椅电梯的人。或者,正如特斯拉(Tesla)首席执行官埃隆•马斯克(Elon Musk)所言,“文明确实会在裹着成人尿布的呜咽声中消亡”。 较富裕的国家面临人口老龄化和出生率较低的问题。这并不全是坏消息:老龄社会的暴力和政治不稳定程度往往低于年轻社会。但它们的经济增长率也较低,而且并不总是好的全球公民。例如,英国的医生数量少于人均所需。像医学这样的技术职业总是具有地理上的流动性,但是当满足自己的医疗需求是建立在从较贫穷国家挖人的基础上时,你很难说自己是一个负责任或富有同情心的国家。

封面图片

《技术陷阱》(简中+台版)

《技术陷阱》(简中+台版) 作者: [瑞典] 卡尔·贝内迪克特·弗雷 / Carl Benedikt Frey 出版社: 民主与建设出版社 出品方: 后浪 副标题: 从工业革命到AI时代,技术创新下的资本、劳动与权力 原作名: The Technology Trap: Capital, Labor, and Power in the Age of Automation 译者: 贺笑 出版年: 2021-12 页数: 480 300年历史的长时段剖析 人工智能时代打工人的启示录 AI 革命,革的是谁的命? 英国《金融时报》2019年度最佳书籍 芝加哥大学推荐必读书目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教授刘学、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高德步、青年社会学家廉思重磅推荐 ◎ 内容简介 每一次重大的技术变革,都会给社会的主要工作形态带来深刻的影响。 本书系统而全面地回顾了近几百年技术进步的历史,以及它如何从根本上改变了社会成员之间的经济和政治权力分配。 本书作者将带领读者们遍览各个时代技术进步对人们工作形态的影响,揭示不同时代“打工人”的处境,并最终将目光转向未来,试图分析当前的AI革命将对我们的工作造成何种影响,以及我们该如何做出应对。作者力图说明,技术进步对收入造成何种影响,将决定人们对它的态度。 工业革命是历史上的重大时刻,但当时几乎没有人意识到它的巨大后果。 正如本书所表明的那样,工业革命从长远来看创造了前所未有的财富和繁荣,但机械化的直接后果对大量人口来说是毁灭性的。中等收入岗位减少,工资停滞不前,劳动收入占比下降,利润激增,经济不平等加剧。 本书作者卡尔·贝内迪克特·弗雷证明,这些趋势大体上反映了我们现在这个始于计算机革命的自动化时代的趋势。正如工业革命最终为社会带来非同寻常的利益一样,人工智能系统也有潜力做到这一点。 《技术陷阱》表明,在眼下这场新的技术革命中,过去的教训可以帮助我们更有效地面对现在的状况。 #历史 #技术 #ai #科技 #社会 #技术变革 #政治

封面图片

#观点 北京既想被视为负责任的合作者,又不愿损失利益,在贫穷国家债务减免问题上受到广泛批评。与IMF等多边机构合作将有助于挽回形

#观点 北京既想被视为负责任的合作者,又不愿损失利益,在贫穷国家债务减免问题上受到广泛批评。与IMF等多边机构合作将有助于挽回形象。 未来几年,中国内部的政治和经济力量将使其难以让步。但有迹象表明,中国领导人最终会回心转意,看到与IMF和其他多边机构合作的价值。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