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挥与控制》作者: [美] 艾里克·施洛瑟(Eric Schlosser) / 埃里克·施洛瑟

《指挥与控制》 作者: [美] 艾里克·施洛瑟(Eric Schlosser) / 埃里克·施洛瑟 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品方: 甲骨文 副标题: 核武器、大马士革事故与安全假象 原作名: Command and Control: Nuclear Weapons, the Damascus Accident, and the Illusion of Safety 译者: 张金勇 出版年: 2021-2 页数: 824 “近年来出版的最让人夜不能寐的图书之一” 《纽约时报》2013年度年优秀图书和年度畅销书 2014年普利策历史奖入围作品 一部核威慑下的冷战史 【内容简介】 自美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启动“曼哈顿计划”、核武器诞生以来,一众科学家、政策制定者以及军官就为了确保核武器不会被窃取、破坏、未经授权使用或者无意中被引爆而付出了巨大努力。《指挥与控制》聚焦于阿肯色州大马士革的一起核导弹发射井事故,而这枚导弹搭载着美国有史以来威力最强大的核弹头。 艾里克·施洛瑟将美国高层官员对核武器的指挥和控制,与对大马士革事故的实时描述交织在一起。他从新的视角审视了冷战,提供了一种不一样的冷战史,探讨了自核时代开始以来就一直存在的两难困境:如何部署大规模杀伤性武器而不被其摧毁?施洛瑟揭示了人的易错性和技术的复杂性交互作用,对人类构成了严重威胁;展现了微小的风险如何导致可怕的后果,以及一个国家最聪明的人如何制造了核武器安全的假象。 #政治 #战争 #核武器 #英文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划清界限?》作者: [美国]埃里克·豪陶洛·马瑟斯

《划清界限?》 作者: [美国]埃里克·豪陶洛·马瑟斯 出版社: 译林出版社 副标题: 如何对待失德艺术家的作品 原作名: Drawing The Line:What to Do with the Work of Immoral Artists from Museums to the Movies 译者: 郭硕博 出版年: 2024-8 页数: 146 英文版: ◎ 失德艺术家及其作品应该被“取消”吗? ◎ 人品?作品?失德艺术家会做更糟糕的艺术吗? ◎ 从博物馆、电影、音乐到文坛,从伍迪·艾伦、R.凯利、凯文·史派西到J.K.罗琳……大量当代艺术界案例,深入探讨艺术家及其作品周围的道德灰色地带 近年来,关于流行艺术家的不当言论和行为,甚至某些犯罪行为的揭露比比皆是。加上社交媒体和互联网的普及,公众对曾经喜爱的艺术家隐藏的生活开始保持警惕和批判的目光。艺术家的道德生活会影响其作品的审美价值吗?我们该如何看待这些失德艺术家?以及,还能欣赏他们的作品吗? 在本书中,作者运用哲学工具,为这一困扰我们的伦理问题提供了敏锐的洞察。作者认为,艺术家的道德生活不仅会影响公众对其作品意义的解读,而且还会影响其作品的审美价值。艺术作品提供了强大的情感资源,使我们能够在艺术世界中探索道德的复杂性,进而与不道德行为做斗争。因此,我们不应该回避那些失德艺术家的作品,而应该更加深思熟虑地参与其中,并且做出判断:当艺术家有不道德言行时,应该于何时何地在艺术和艺术家之间划清界限。 #道德 #社会 #哲学 #艺术 #生活 #作品

封面图片

中、俄、美、英、法五国领导人1月3日共同发表《关于防止核战争与避免军备竞赛的联合声明》,全文如下:

中、俄、美、英、法五国领导人1月3日共同发表《关于防止核战争与避免军备竞赛的联合声明》,全文如下: 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兰西共和国、俄罗斯联邦、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和美利坚合众国认为,避免核武器国家间爆发战争和减少战略风险是我们的首要责任。 我们申明核战争打不赢也打不得。鉴于核武器使用将造成影响深远的后果,我们也申明,只要核武器继续存在,就应该服务于防御目的、慑止侵略和防止战争。我们坚信必须防止核武器进一步扩散。 我们重申应对核威胁的重要性,并强调维护和遵守我们的双、多边不扩散、裁军和军控协议和承诺的重要性。我们将继续遵守《不扩散核武器条约》各项义务,包括我们对第六条的义务,“就及早停止核军备竞赛和核裁军方面的有效措施,以及就一项在严格和有效国际监督下的全面彻底裁军条约,真诚地进行谈判”。 我们愿保持并进一步增强各自国家措施,以防止核武器未经授权或意外使用。我们重申此前关于不瞄准的声明依然有效,重申我们不将核武器瞄准彼此或其他任何国家。 我们强调愿与各国一道努力,创造更有利于促进裁军的安全环境,最终目标是以各国安全不受减损的原则建立一个无核武器世界。我们将继续寻找双、多边外交方式,避免军事对抗,增强稳定性和可预见性,增进相互理解和信任,并防止一场毫无裨益且危及各方的军备竞赛。我们决心在相互尊重和承认彼此安全利益与关切的基础上开展建设性对话。 (新华社)

封面图片

⁉国家杜马代表亚历山大·辛施泰因(Alexander Khinshtein)表示,为克洛库斯市政厅提供安保的私人保安公司拥有武器

⁉国家杜马代表亚历山大·辛施泰因(Alexander Khinshtein)表示,为克洛库斯市政厅提供安保的私人保安公司拥有武器,但在恐怖袭击当天,警卫在没有武器的情况下工作。 https://t.me/JShangrong

封面图片

《墨洛温王朝》作者: [美]帕特里克·J.格里(Patrick J. Geary)

《墨洛温王朝》 作者: [美]帕特里克·J.格里(Patrick J. Geary) 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品方: 甲骨文 副标题: 创建与变革 原作名: Before France and Germany: The Creation and Transformation of the Merovingian World 译者: 郭建龙 出版年: 2022-2 页数: 312 美国著名中世纪史学家帕特里克·J.格里重量级作品 著名历史作家、“帝国密码三部曲”作者郭建龙翻译 试图打破传统观点主导的创新力作 探寻欧洲社会的真正起源,阐释最难以阐释的欧洲历史 在法兰西和德意志之前,墨洛温王朝长久以来一直被罗马帝国和加洛林王朝的辉煌淹没,但实际上,它一直在暗处发着幽微的光。或许墨洛温王朝以及流转其中的创建与变革,才是现代欧洲的真正起源? 帕特里克·J. 格里试图打破主导现代学术的历史学、民族志和社会学学科的传统观点,跳出罗马的分类标准,退回到蛮族世界,深入法兰克王国最初的时期墨洛温王朝,去探寻欧洲社会的真正起源,阐释一段最难以阐释的欧洲历史。在做出选择性判断的前提下,帕特里克·J. 格里引用了大量考古成果和学术著作,将之整理成连贯的历史,并把一些已经被遗忘的重要评价重新呈现给读者。 #历史 #中世纪 #法兰克王国 #欧洲史

封面图片

朝鲜领导人的妹妹金与正:“我们与俄罗斯处于同一条战壕”!

朝鲜领导人的妹妹金与正:“我们与俄罗斯处于同一条战壕”! 她还警告泽连斯基,“美国的核保护伞”不会把他从俄罗斯手中救出来。 金与正认为,乌克兰总统沃洛德米尔·泽连斯基出于政治野心,正在拿国家冒险,想要拥有核武器。

封面图片

《恺撒之死》作者: (美) 巴里·施特劳斯

《恺撒之死》 作者: (美) 巴里·施特劳斯 出版社: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出品方: 联合低音 原作名: The Death of Caesar: The Story of History's Most Famous Assassination 译者: 苏前辉 出版年: 2020-10 页数: 336 独特视角,聚焦恺撒遇刺前后的阴谋成型与权力博弈 整合五大关键史料,专著般严谨,小说般精彩 哈佛大学人文学教授、普利策奖非虚构类获奖作者力荐 …………………… ◎ 编辑推荐 西塞罗、布鲁图斯、卡西乌斯、德奇姆斯……谁是刺杀阴谋的发起者?谁又是 阴谋实施的关键人物? 恺撒的追随者、共和国的捍卫者、变节者,各有所图; 信念、私利、忌妒、荣誉、仇恨,动机何在? 导致阴谋发动的三个事件,一场扭转局势的公祭 谁一心为国?谁在窥伺权力? 谁错判形势?谁在步步为营? 全新切入点,了解恺撒最后岁月与罗马共和国晚期政治的必读之作 恺撒作为家喻户晓的历史人物,传记不一而足,而本书独辟蹊径,聚焦恺撒人生的最后阶段,解读各方动机与诉求,分析刺杀阴谋的形成原因与恺撒之死产生的重大影响。 整合五大关键史料,结合现代研究 作者梳理大马士革的尼古劳斯、普鲁塔克、阿庇安、苏维托尼乌斯、狄奥五人的历史记录,并结合现代考古学、现代医学、古代兵器学研究,详细剖析主要阴谋家的动机、刺杀地点的选择、如何隐藏武器等历史细节。 专著般严谨,小说般精彩;图文配合,一目了然 在严谨考据基础上,作者抽丝剥茧、层层推进,叙事紧凑、高潮迭起,读来有种身临其境的紧张与畅快之感。全书配有3幅地图、8页插图,让文字中的历史更加一目了然。 #凯撒 #历史 #政治 #战争 #考古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