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爱之名》作者: [日] 姬野薰子

《以爱之名》 作者: [日] 姬野薰子 出版社: 中信出版社 出品方: 中信·无界 原作名: 彼女は头が悪いから 译者: 匡匡 出版年: 2020-10 页数: 464 2016年,日本发生了一起震惊全国的性暴力案件。日本名牌学府东京大学的5名男性高材生在将一名普通私立大学女生灌醉后集体对其实施了一系列猥亵行为,本书根据此事件改编而成。 这是一部“读完让人不爽快”的青春小说。东大学生集体猥亵事件中,备受大众指责的为何是学历平平的受害女大学生?在横滨市郊外的普通家庭中长大的神立美咲升入私立女子大学文学部。 在涉谷区广尾无可挑剔的环境下长大的竹内翼,进了东京大学理科部。横滨的节日之夜,两人相遇并逐渐产生感情。但是朋友的嫉妒、女生的自卑感、不同学生圈子的贫富差距等因素交错,导致了5名东大生恐怖的集体猥亵事件发生…… 隐藏在“猥亵事件”背景下的校园暴力、校内性别歧视、文科歧视……围绕在日本大众内心的“以学历分阶级”的意识,都是让人心痛的“超越事实的真相”。 #小说 #案件 #霸凌 #社会 #女性 #阶级 #学历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以爱为名的支配》作者: [日]田岛阳子

《以爱为名的支配》 作者: [日]田岛阳子 出版社: 国际文化出版公司 / 国文出版社 出品方: 磨铁·文治图书 译者: 吕灵芝 出版年: 2024-9 上野千鹤子力荐、日本先锋女学者田岛阳子代表作首次引进! 对亲密关系袪魅的女性,如何实现独立、自由与快乐?日本女性主义传奇人物田岛阳子,畅谈母女关系、婚恋、育儿、工作等人生命题,大胆揭露女性面临的隐形困境!0讨好0内耗、真猛女大尺度男性文明把工作分给了男人, 把爱分给 了女人。 日本女性主义传奇人物田岛阳子, 代表作shou次中文引进! 田岛阳子是日本zui具影响力的女性主义者之一,也是传奇无数的事业型大女主:从敏感内向的女孩,逆袭成为法政大学教授,事业横跨文娱政三界…… 时年83岁的她在为女性发声的舞台上活跃至今。上野千鹤子赞道:“女性主义者的代名词就是田岛阳子!” 以真实经历写就,一个“东亚女儿”的逃离、觉醒、自由之路。 大胆揭露专门针对女性设下的隐形陷阱,所有女性成长路上的避雷指南。本书探讨了所有东亚女性都深有共鸣的问题,大胆揭露了原生家庭、婚恋、工作、育儿等领域的隐形歧视结构。本书回答了“女性为什么这么难活?如何从痛苦中解脱出来?今后如何奋斗?”等问题。 毒舌吐槽,戳中爽点,精神状态超前的嘴替金句! ·男性文明把工作分给了男人,把爱分给了女人。 ·女性在家中从事的那些难以察觉的琐碎劳动,有着普通男性月薪无法承担的价值。可以说,女性才是家中的顶梁柱。 ·女性做不好工作,所以女人不行;女人工作做得如鱼得水,又会被说“一点女人味都没有”。不管选哪个,都得不到认可。这被称作双重束缚。 内容简介: 日本女性主义传奇人物田岛阳子代表作品首次引进。渴望被爱的心理,是女性一生的陷阱。作者从亲身经历出发,讲述了在“亲缘压迫”下成长为“女性主义者”的思想历程。本书探讨了所有东亚女性都深有共鸣的生存问题,大胆揭露了原生家庭、婚恋、工作、育儿等领域的结构性歧视。本书回答了“女性为什么这么难活?如何从痛苦中解脱出来?今后如何奋斗?”等问题。评论家认为本书是日本女性主义入的最佳入门,亦是当代女性主义思想的重要读物。 #原生家庭 #女性 #社会 #女性主义

封面图片

当地时间15日上午8点30分左右,日本东京都文京区东京大学前的人行道上,一男一女两名前来东京参加入学考试的18岁高中生和一名

当地时间15日上午8点30分左右,日本东京都文京区东京大学前的人行道上,一男一女两名前来东京大学参加入学考试的18岁高中生和一名72岁男性共3人被刀刺伤背部。三人被刺伤后均有意识,两名高中生没有生命危险,72岁男性重伤。 东京警视厅以杀人未遂嫌疑,当场逮捕了一名家住名古屋市的17岁少年,其并不是前来参加考试的考生,也不认识被刺伤的三人。 犯案少年在犯案时身着学生制服,最先刺伤了72岁的男性。其供述称,他“学习成绩不好,想通过制造事件死掉。” 此外,在刺伤多人之前,犯案少年也供述称“自己放了火”。他在距犯案现场约100米的东京Metro地铁南北线的东大前站内在检票口附近投掷了点燃的木头,随后从1号出口逃走,所幸并未造成人员受伤,亦未影响电车运行。 东大本乡校区的3700人入学考试仍按原计划在上午9时30分照常举行。 大学入试中心表示,会在2周后为两名被刺伤的考生提供追加考试。 (共同社,NHK,TBS)

封面图片

《信》作者: [日] 东野圭吾

《信》 作者: [日] 东野圭吾 出版社: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出品方: 磨铁·文治图书 原作名: 手纸 译者: 赵江 出版年: 2020-10-15 页数: 320 “哥哥,你好吗?这是我写给你的最后一封信……从你离去之后,这个社会开始对我复仇……” 武岛直贵,一个与社会格格不入的青年父母双亡后,他和哥哥相依为命。为了给直贵筹措学费,哥哥闯入民宅偷窃,却因盗窃杀人而入狱服刑。从此,兄弟俩只能用书信沟通。犯罪的分明是哥哥,无辜的直贵却因此失去了他的全部。学业、求职、恋爱、生活、梦想,他苦苦地追求,社会却只因他是“杀人犯的弟弟”,一次次不由分说地将他驱逐。十多年来,哥哥从高墙内写给弟弟的一封封满怀牵挂的家信,就像一道道沉重的枷锁,禁锢了直贵的一生。直贵不禁自问:因为哥哥杀了人,所以连我也被这个社会抹杀了吗? #小说 #悬疑 #犯罪

封面图片

《1968》作者: 小熊英二

《1968》 作者: 小熊英二 出版社: 黑体文化 副标题: 日本现代史的转捩点,席卷日本的革命浪潮. 第一册 原作名: 1968 : 若者たちの叛乱とその背景 译者: 黄耀进 / 冯启斌 / 罗皓名 出版年: 2024-12 页数: 600  1960年代末至1970年代初的日本,「新左翼」、「全共斗」、「武斗棒」、「粉碎安保」、「大学解体」、「自我否定」曾经构成一个世代的关键字,年轻的大学生和高中生纷纷戴上头盔,拿起木棍,封锁自己所在的校园,并走上街头和警察搏斗。事后,他们之中的参与者以浪漫的口吻回顾自己的青春,而持相反的立场的论者则将此视为极左派的暴力行动。   然而,究竟「全共斗时代」的反叛是怎么一回事?如何解释在日本经济高速腾飞、迈向富裕的年代,竟然发生青年集体反叛,意图推翻体制的行为?   在本书中,历史社会学家小熊英二试图摆脱对「全共斗时代」的既定印象和迷思,从社会科学的方法考察为何会出现青年反叛的现象,并思考今日的我们能从中汲取的教训。他从日本战后的时代背景谈起,深度描绘了全共斗世代所处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和教育环境,并解析年轻人面对从「近代」迈向「现代」的时代剧变所造成的心理冲击和欲求不满,从而走上反叛之路。   本书也是一部巨细靡遗、深入浅出的历史作品,主题涵盖新左翼党派的演化发展、日本各大学和高中斗争的来龙去脉、1970年的典范转移,乃至著名的事件如东大安田讲堂攻防战、联合赤军事件,作者都援引了丰富多元的史料,写下精彩翔实的纪录。   无论是希望认识那个时代的入门者,或是本就熟悉相关主题的专家,本书都是不可错过的经典。 #历史 #政治 #现代化 #运动 #革命 #日本 #台版

封面图片

作者介绍编者简介

作者介绍 编者简介 陈正国   爱丁堡大历史学博士,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研究员,台大历史系兼任教授。主要研究兴趣为苏格兰启蒙运动以及英国商业与殖民历史。 作者简介 孔令伟    哥伦比亚大学东亚系暨历史学系博士,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助研究员。研究领域为世界史视野下的元明清中原与域外交流史、满蒙藏语文学。 王泛森    中央研院院士,研究领域以十五世纪以降到近代中国的思想、文化史为主,近年来将研究触角延伸到中国的「新传统时代」,包括宋代以下理学思想的政治意涵等问题。 李仁渊    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副研究员,研究领域为中华帝国晚期的社会文化史,著有专书《晚清的新式传播媒体与知识份子:以报刊出版为中心的讨论》。 汪采烨   英国伯明翰大学历史学博士,天主教辅仁大学历史学系副教授。主要研究兴趣为法国大革命时期政治思想与文化、近代英国妇女与文化史。著有〈法国大革命期间英国各派对于出版自由之辩〉和〈法国大革命的道德反思──沃斯通克拉夫特的政治思想研究〉等论文。 张存一   国立台湾大学历史学系硕士生。主要研究兴趣为十八世纪法国思想与知识史,尤重「百科全书作者」(Encyclopédistes)知识编纂与思想发展间的关系。 张省卿   台北辅仁大学博馆所所长及历史学系暨研究所教授。德国柏林洪堡大学艺术史博士;研究领域为东西交流史,著有Natur und Landschaft、《台北城官厅集中区》、《东方启蒙西方》、《新视界》等专书。 陈禹仲   中央研究院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中心助研究员。研究兴趣为欧美政治思想史、近代早期欧洲史、当代政治理论等。 郑永常   香港新亚研究所博士。专长明史、东南亚史、东亚海洋史。国立成功大学历史系兼任教授。 谢佳娟   英国牛津大学艺术史博士,研究领域包括近现代欧洲艺术史、印刷文化、收藏与展示史、艺术史学史。 蓝弘岳   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副研究员中,著有《汉文圏における荻生徂徕――医学・兵学・儒学》(东京:东京大学出版会,2017)、〈「帝国」概念在汉文圈的翻译与流传:从幕末日本到清末中国〉(《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93本第1分,2022)等。

封面图片

《古代中国的宇宙论》作者: [日]浅野裕一

《古代中国的宇宙论》 作者: [日]浅野裕一 出版社: 江苏人民出版社 副标题: 中国人生活世界中的物质精神 原作名: 古代中国の宇宙论 译者: 吴昊阳 出版年: 2020-5-1 页数: 170 1972年的马王堆帛书《老子》、1973年的马王堆黄老思想文献《黄帝四经》、1993年的郭店楚简《老子》及《太一生水》、1994年的上博楚简《恒先》等,这些大量的先秦时期出土文献陆续面世,对研究中国古代的宇宙论大有助益。得益于这些出土资料,学界对中国古代宇宙论的研究有了打破窠臼、大步前进的可能。本书立足于这一状况,重新思考中国古代宇宙论的特性。同时,作者试图从宇宙论的角度,寻找跨越了长达数千年时空的中国文明没能够创造出近代科学文明的原因。 浅野裕一,1946年生于日本仙台市。文学博士,现任日本东北大学研究生院环境科学研究科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哲学。著有《黄老道的成立与展开》(创文社,1992)、《孔子神话:儒教作为宗教之形成》(岩波书店,1997)、《墨子读本》(讲谈社,1998)、《古代中国的语言哲学》(岩波书店,2003)、《古代中国的文明观》(岩波书店,2005)等。 #文化 #历史 #宇宙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