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隐喻的建筑》作者: 柄谷行人(Kojin Karatani)

《作为隐喻的建筑》 作者: 柄谷行人(Kojin Karatani) 出版社: 中央编译出版社 译者: 应杰 出版年: 2011-1 页数: 177 《作为隐喻的建筑》是一部关于解构主义的理论著作,集中反映了1980年代身处后现代思潮旋涡中的作者在日本语境下对“解构”方法的独特思考。作者认为,西方20世纪人文和自然科学领域中普遍存在一种“形式化”的倾向,但这种“形式主义”革命不仅没能真正颠覆传统形而上学,反而使种种思想努力落入“结构”的深渊。而出路则在于通过“世俗批评”,在马克思“社会性外部”和维特根斯坦“绝对他者”的概念之上重建作为批判理论的“解构主义”方法。 #建树 #理论 #解构 #解构主义 #设计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中国建筑图解词典 | 电子书籍

中国建筑图解词典 | 电子书籍 描述:《 中国建筑图解词典 》是2007年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王其钧。 本书是建筑学、室内设计专业人员手头必备的知识辞书,对建筑设计、历史理论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作用。 链接: 大小:98.72MB 标签:#中国建筑图解词典 #词典 #电子书籍 来自:雷锋 版权: 频道:@shareAliyun 群组:@aliyundriveShare 投稿:@aliyun_share_bot

封面图片

《拉康式主体》作者: [美]布鲁斯·芬克

《拉康式主体》 作者: [美]布鲁斯·芬克 出版社: 上海文艺出版社 出品方: 拜德雅 副标题: 在语言与享乐之间 原作名: The Lacanian Subject: Between Language and Jouissance 译者: 张慧强 出版年: 2024-10 页数: 308 ● 系统、精要、清晰得“可怕”的绝佳拉康入门读物,拉康派精神分析研习者必读 拉康多部著作及研讨班的英译者布鲁斯•芬克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将拉康深奥的概念转化为生动的案例和清晰的解释。 ○ 在一个不弃置临床考量的语境中,着手重新定位对拉康作品的讨论 长期忽视拉康理论的临床源头导致人们歪曲或片面地呈现了他的思想。虽然本书不是专门为临床工作者所写,但作者本人的精神分析实践的经验确实构成了本书的背景。 ● 主要概念+基本概念:用概念构想精神分析的经验 本书遍及拉康的主要概念,解释了为理解这些主要概念而生发的更多基本概念,有助于我们在作者对这些广泛概念的阐述中见林见木。 -内容简介- 本书介绍了拉康的主体性理论。在后结构主义思想家宣布“主体死亡”的浪潮中,作者逆流而上,探讨了作为一个主体诞生的意义,带领读者一步步进入拉康的概念体系,解释了一个人如何成为主体导致精神病。本书清晰地引导读者穿越拉康理论的迷宫,将他者、对象、作为语言结构的无意识、异化与分离、父性隐喻、享乐和性差异等核心概念拆解开来,结合拉康在临床上的关注点来阐述他的理论,提供了迄今为止对拉康作品最平衡、最精密、最有洞察力的见解,特别适合入门者阅读。 #拉康 #精神分析 #日本 #语言 #主体

封面图片

《艺术史的艺术》作者: [美]唐纳德•普雷齐奥西(Donald Preziosi)

《艺术史的艺术》 作者: [美]唐纳德•普雷齐奥西(Donald Preziosi) 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品方: 世纪文景 副标题: 批评读本 原作名: The Art of Art History: A Critical Anthology 译者: 易英 / 王春辰 / 彭筠 / 等 出版年: 201 艺术史研究于何处起源? 它与艺术的关系如何? 两百年间,艺术史研究的目标和方法经历了怎样的改变? 从古典时期起,艺术的历史就不断被书写及重写。历史学家、哲学家、心理学家及人类学家纷纷在这一领域发声,改变了我们对于“艺术史是什么及将会是什么”的看法。 本书选介了艺术史研究 领域迄今为止最具开创性与影响力的35篇批评文章,分为九章,每章聚焦一个艺术史研究议题:美学、风格、作为艺术的历史、图像与符号、性别、现代与后现代、解构主义、博物馆学,并配以74幅相关作品图片。从古典理论到现代主义,从康德到福柯,从现代艺术史与科学考古学创始人温克尔曼到当代艺术史学大师级人物贡布里希。35位学术巨擘及艺术家,帮助读者从第一手资料了解艺术史的发展脉络。编者普雷齐奥西教授为每个主题均撰写导言,以批判性的阐述,为读者提供背景信息与参考书目。 #艺术 #历史 #艺术史

封面图片

西方建筑图解词典 | 电子书籍

西方建筑图解词典 | 电子书籍 描述:《 西方建筑图解词典 》是2006年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王其钧。 链接: 大小:149.39MB 标签:#西方建筑图解词典 #词典 #电子书籍 来自:雷锋 版权: 频道:@shareAliyun 群组:@aliyundriveShare 投稿:@aliyun_share_bot

封面图片

《另类的现代性》作者: 罗丽莎

《另类的现代性》 作者: 罗丽莎 出版社: 江苏人民出版社 副标题: 改革开放时代中国性别化的渴望 原作名: Other Modernities 译者: 黄新 出版年: 2006-5-1 页数: 331 《另类的现代性(改革开放时代中国性别化的渴望)》作为最早探讨社会性别、现代性与权力之间关系的人类学名著之一,着重考察了中国自社会主义革命以来所进行的交叉重叠的现代性项目以及社会性别在其中的中心地位。作者通过比较杭州一家丝绸厂里分别在解放初期、“文革”中和后毛时代进厂的三个代群女工对工作、政治和社会性别文化的不同态度,展示了中国在全球想象的不平等交叉中进行的各种现代性想象,以及女工们与中国各个现代性项目之间的多样关系。《另类的现代性(改革开放时代中国性别化的渴望)》还借鉴了后结构主义和后殖民主义理论的研究成果,对跨文化研究中的欧洲中心主义和东方主义倾向进行了批判。全书夹叙夹议。深入浅出,为读者提供了一个精良的女性主义人类学研究典范。 #社会 #性别 #改革开放 #全球化 #历史 #政治

封面图片

《柄谷行人文集(套装六册)- 柄谷行人 》|简介:在这本书课程中,你将探索柄谷行人文集(套装六册)- 柄谷行人的各个方面,学习如

《柄谷行人文集(套装六册)- 柄谷行人 》|简介:在这本书课程中,你将探索柄谷行人文集(套装六册)- 柄谷行人的各个方面,学习如何在实际中应用这些知识。无论是理论学习还是技能提升,本书都提供了系统的步骤和实践技巧,确保每一位读者都能够充分理解和运用。 |标签:#课程#柄谷行人文集(套装六册)-#学习资料 |文件大小:NG |链接: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