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亮与篝火》作者: [意]切萨雷·帕韦塞

《月亮与篝火》 作者: [意]切萨雷·帕韦塞 出版社: 中信出版社 出品方: 大方 原作名: La luna e i falò 译者: 陈英 出版年: 2025-3-1 页数: 272 《月亮与篝火》是意大利作家切萨雷· 帕韦塞最后也是最重要的小说,首次发表于 1949年。 弃婴“鳗鱼”厌倦了在美国的闯荡,回到意大利北部乡村寻找失去的童年,却意外了解到故乡在法西斯占领时期的残酷往事,意识到他所追寻的故乡早已破碎。无尽的怅惘中,他再次踏上旅途。 切萨雷·帕韦塞:战后意大利文学的引路人,卡尔维诺的精神导师。帕韦塞比卡尔维诺年长15岁,二人曾同在伊诺第出版社工作,是帕韦塞发现了卡尔维诺的才能,卡尔维诺视帕韦塞为师长,帕韦塞是卡尔维诺的第一读者。 《月亮与篝火》:帕韦塞的长篇小说代表作,知名意大利语译者陈英全新译本。附译者后记。 “我们需要一个故乡,即使只是为了离开它。”叙述者寻找故乡,却不得不再次踏上旅程的故事映照了作者时常琢磨的《李尔王》中的话:“就如忍受来时的路那样,人也必须忍受此后的旅程。”而帕韦塞在小说出版的次年苦闷离世,小说中的愁绪和悲剧感仿佛是整个时代的情绪。 118×170mm小开本,方便携带。 帕韦塞作品集包括小说《月亮与篝火》《与琉喀对话》,以及诗集、日记各一种。 #小说 #文学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不存在的骑士》作者: [意] 伊塔洛·卡尔维诺

《不存在的骑士》 作者: [意] 伊塔洛·卡尔维诺 出版社: 译林出版社 原作名: Il Cavaliere Inesistente 译者: 吴正仪 出版年: 2012-4 页数: 138 《卡尔维诺经典:不存在的骑士》是卡尔维诺 “我们的祖先”三部曲之一。“我们的祖先”三部曲包括:《不存在的骑士》《分成两半的子爵》《树上的男爵》,这三个故事代表通向自由的三个阶段,关于人如何实现自我的经验:在《不存在的骑士》中争取生存,在《分成两半的子爵》中追求不受社会摧残的完整人生,在《树上的男爵》中有一条通向完整的道路这是通过对个人的自我抉择矢志不移的努力而达到的非个人主义的完整。 模范军人阿季卢尔福,存在于一具空空的盔甲之中,却是完美骑士的化身,唯有他使铠甲具有意义。当他名扬天下的业绩被挑战、被质疑、将被抹杀的时候,他的存在还能成立吗? #小说 #文学 #意大利文学 #卡尔维诺

封面图片

《树上的男爵》作者: [意大利]伊塔洛·卡尔维诺

《树上的男爵》 作者: [意大利]伊塔洛·卡尔维诺 出版社: 译林出版社 原作名: Il barone rampante 译者: 吴正仪 出版年: 2012-4-1 页数: 280 在大陆,王小波、苏童、阿城、止庵是他的忠实粉丝 在台湾,朱天文,唐诺是卡尔维诺不余遗力的传播者 在香港,梁文道说他一直在准备谈卡尔维诺,可是一直没准备好 权威版本,全面修订2006年单行本译本,并增补卡尔维诺各作品自序、后记、注释等重要资料 知名设计师全新装帧,精装双封设计,书脊烫金,封面采用原创线条图,赋予每部作品文学个性 卡尔维诺 “我们的祖先”三部曲之一。“我们的祖先”三部曲包括:《不存在的骑士》《分成两半的子爵》《树上的男爵》,这三个故事代表通向自由的三个阶段,关于人如何实现自我的经验:在《不存在的骑士》中争取生存,在《分成两半的子爵》中追求不受社会摧残的完整人生,在《树上的男爵》中有一条通向完整的道路这是通过对个人的自我抉择矢志不移的努力而达到的非个人主义的完整。 一次倔强的反抗,让科希莫从十二岁起就决定永不下树。从此,他一生都生活在树上,却将生命更紧密地与大地相连。是不是真的只有先与人疏离,才能最终与他们在一起? #小说 #文学 #卡尔维诺

封面图片

2023届名人堂候选名单公布!诺维茨基韦德帕克波波维奇领衔

2023届名人堂候选名单公布!诺维茨基韦德帕克波波维奇领衔 2023届奈史密斯篮球名人堂最终候选人名单公布,诺维茨基、韦德、帕克、波波维奇等人领衔。 NBA部分:诺维茨基、韦德、帕克、波波维奇、保罗-加索尔 WCBA部分:贝基-哈蒙、珍妮弗-阿齐 大学篮球部分:基恩-基迪(前普渡大学主教练)、大卫-希克森(前阿默斯特学院主教练)、吉恩-贝斯(NCAA史上胜率最高的主教练)、玛丽安-华盛顿(堪萨斯大学女篮主教练)、加里-布莱尔(前德州农工大学主教练)。 媒体:霍莉-罗、马克-J-斯皮尔斯、CBS体育 终身成就奖:球探汤姆-康查尔斯基

封面图片

《移民》作者: [德国] 温弗里德·塞巴尔德

《移民》 作者: [德国] 温弗里德·塞巴尔德 出版社: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品方: 新民说 原作名: Die Ausgewanderten 译者: 刁承俊 出版年: 2020-3 页数: 280 内容简介 所谓移民,即失去礼拜天的灵魂 在大地上寻找更好的人的定义 最后只能以死还乡 本书是塞巴尔德的成名之作,包括四个超长短篇小说:第一篇《亨利•塞尔温大夫》讲述了塞尔温大夫的一生,他从七岁随家离开立陶宛乡村,本想去美国却流落到英国,在晚年一贫如洗;第二篇《保罗•贝雷耶特》讲述了一位深受学生喜爱的国民小学教师的一生,因为家族的不幸,他陷入被驱逐者的忧郁和对德国的复杂情感;第三篇《安布罗斯•阿德尔瓦尔特》讲述了移居纽约的舅公带传奇色彩却又悲凉意味十足的一生,他靠着自己的努力成为大银行家的管家,但最后住进疗养院,主动接受休克疗法;第四篇《马克斯•费尔贝尔》讲述了画家费尔贝尔的一生,以及费尔贝尔母亲留下的回忆录。这些不同的故事有一个共同点,即都是关于背井离乡的犹太人在原居住地和异国他乡的悲惨遭遇。 #小说 #小说集 #短篇小说 #文化 #德国文学

封面图片

【书名】流浪的家【作者】安·帕切特

【书名】流浪的家 【作者】安·帕切特 【格式】#epub #mobi #azw3 #pdf 【分类】#现当代 #小说 #畅销 #女性 【简介】一幢壮丽华美的荷兰屋,是童年的家,也是伤痛的起点。 父亲离世后,我和姐姐梅芙从荷兰屋被扫地出门,那年我只有15岁。从那时起,我们所有的依靠只有彼此...... ::@sharebooks4you

封面图片

《烦人的爱》作者: [意]埃莱娜•费兰特

《烦人的爱》 作者: [意]埃莱娜•费兰特 出版社: 人民文学出版社 出品方: 99读书人 原作名: L'amore molesto 译者: 陈英 出版年: 2022-10 页数: 176 埃莱娜•费兰特匿名写作生涯的起点 那不勒斯四部曲的情感原型 一部浸满泪水的小说 揭露对母亲复杂的嫉妒和渴望 “我想知道母亲为什么决定死在那个地方,但我永远也不会知道答案。” 获得意大利文坛重磅奖项艾尔莎•莫兰黛奖 改编电影《 烦人的爱》(1995)入围戛纳电影节最佳影片 黛莉亚-阿玛利娅的母女关系,是“那不勒斯四部曲”的隐秘源头 《烦人的爱》(1992)是意大利作家埃莱娜•费兰特的首部作品,描述了一段充满痛楚和阴影的母女关系。 在黛莉亚四十五岁生日当天,本应该坐上火车来罗马给女儿庆祝生日的母亲阿玛利娅被人发现溺亡,身上只穿着一件精致的内衣。 黛莉亚回到故乡那不勒斯,试图查清母亲的死因。身为裁缝的母亲一辈子都被迫掩盖自己的魅力 ,以此逃避好妒的画家丈夫的体罚,却在死前留下了一箱来历不明的高档衣物。 黛莉亚对母亲的挖掘变成了一场令人心碎的记忆的救赎。她越接近母亲晚年的秘密,关于阿玛利娅的真实就如同尖锐的碎片,将黛莉亚多年来精心构建的谎言彻底击溃。她在迷乱中意识到,阿玛利娅承受的暴力,不止来自专制残忍的丈夫和兄长,抑或是在她身边徘徊多年的商人卡塞尔塔,更来自童年的自己、来自自己对母亲无法平息的占有欲望。 黛莉亚最终穿上母亲馈赠给自己的衣物,和四十年前的谎言和解。在母亲离世的海边,她将自己的证件照片涂抹成母亲的样子。对她而言,阿玛利娅从未离开,她就是阿玛利娅。 #小说 #文学 #意大利文学 #母女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