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民》作者: [德国] 温弗里德·塞巴尔德

《移民》 作者: [德国] 温弗里德·塞巴尔德 出版社: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品方: 新民说 原作名: Die Ausgewanderten 译者: 刁承俊 出版年: 2020-3 页数: 280 内容简介 所谓移民,即失去礼拜天的灵魂 在大地上寻找更好的人的定义 最后只能以死还乡 本书是塞巴尔德的成名之作,包括四个超长短篇小说:第一篇《亨利•塞尔温大夫》讲述了塞尔温大夫的一生,他从七岁随家离开立陶宛乡村,本想去美国却流落到英国,在晚年一贫如洗;第二篇《保罗•贝雷耶特》讲述了一位深受学生喜爱的国民小学教师的一生,因为家族的不幸,他陷入被驱逐者的忧郁和对德国的复杂情感;第三篇《安布罗斯•阿德尔瓦尔特》讲述了移居纽约的舅公带传奇色彩却又悲凉意味十足的一生,他靠着自己的努力成为大银行家的管家,但最后住进疗养院,主动接受休克疗法;第四篇《马克斯•费尔贝尔》讲述了画家费尔贝尔的一生,以及费尔贝尔母亲留下的回忆录。这些不同的故事有一个共同点,即都是关于背井离乡的犹太人在原居住地和异国他乡的悲惨遭遇。 #小说 #小说集 #短篇小说 #文化 #德国文学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月亮与篝火》作者: [意]切萨雷·帕韦塞

《月亮与篝火》 作者: [意]切萨雷·帕韦塞 出版社: 中信出版社 出品方: 大方 原作名: La luna e i falò 译者: 陈英 出版年: 2025-3-1 页数: 272 《月亮与篝火》是意大利作家切萨雷· 帕韦塞最后也是最重要的小说,首次发表于 1949年。 弃婴“鳗鱼”厌倦了在美国的闯荡,回到意大利北部乡村寻找失去的童年,却意外了解到故乡在法西斯占领时期的残酷往事,意识到他所追寻的故乡早已破碎。无尽的怅惘中,他再次踏上旅途。 切萨雷·帕韦塞:战后意大利文学的引路人,卡尔维诺的精神导师。帕韦塞比卡尔维诺年长15岁,二人曾同在伊诺第出版社工作,是帕韦塞发现了卡尔维诺的才能,卡尔维诺视帕韦塞为师长,帕韦塞是卡尔维诺的第一读者。 《月亮与篝火》:帕韦塞的长篇小说代表作,知名意大利语译者陈英全新译本。附译者后记。 “我们需要一个故乡,即使只是为了离开它。”叙述者寻找故乡,却不得不再次踏上旅程的故事映照了作者时常琢磨的《李尔王》中的话:“就如忍受来时的路那样,人也必须忍受此后的旅程。”而帕韦塞在小说出版的次年苦闷离世,小说中的愁绪和悲剧感仿佛是整个时代的情绪。 118×170mm小开本,方便携带。 帕韦塞作品集包括小说《月亮与篝火》《与琉喀对话》,以及诗集、日记各一种。 #小说 #文学

封面图片

《乔瓦尼的房间》作者: [美] 詹姆斯·鲍德温

《乔瓦尼的房间》 作者: [美] 詹姆斯·鲍德温 出版社: 上海译文出版社 出品方: 群岛图书 原作名: Giovanni’s Room 译者: 李佳纯 出版年: 2024-10 页数: 180 入选《大西洋月刊》“过去100年伟大的美国小说” BBC“100部塑造世界的英语小说” 附 科尔姆·托宾 精彩导读 年轻的美国人大卫在巴黎寻找自我,他的未婚妻赫拉独自在西班牙漫游。大卫在纪尧姆开的酒吧里遇到一个名叫乔瓦尼的意大利酒保。乔瓦尼唤醒了大卫心底的欲望,大卫进入乔瓦尼的房间,房间狭窄、失序,远离市区。 从小说的开头我们就知道大卫抛弃了乔瓦尼,知道赫拉回到了美国,还知道乔瓦尼因 杀害酒吧老板被判了死刑。鲍德温在时间轴上自由移动,大卫在男人和女人中间来回摇摆。 詹姆斯·鲍德温以敏锐而深刻的想象力,探索了爱的深渊,创造了一个关于死亡和激情的动人故事,揭示了人类内心无从言说的复杂性。 “我几乎不知道该如何形容那个房间。某种程度上,它变成我曾经住过的每一个房间,而往后我住的每一个房间都会让我想起乔瓦尼的房间。其实我并没有在那里住很久我们在春天之前相遇,我在夏天的时候离开他但还是让我觉得自己已在那里住了一辈子。” #小说 #文学 #美国文学

封面图片

作者简介· · · · · ·

作者简介· · · · · · 赫塔·米勒(Herta Müller),1953年8月17日生于罗马尼亚蒂米什县一个农民家庭,村庄以德语为通用语言。1982年,处女作短篇小说集《低地》出版。1987年与丈夫小说家理查德·瓦格移居西德,现常居柏林。 赫塔·米勒曾多次获德国的文学奖项,2009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封面图片

《生命线》作者: [美] 温麟衍 (Leana Wen)

《生命线》 作者: [美] 温麟衍 (Leana Wen) 出版社: 上海译文出版社 副标题: 一个医生的公共卫生之战 原作名: Lifelines: A Doctor's Journey in the Fight for Public Health 译者: 步凯 出版年: 2023-10-30 页数: 340 “今天是公共卫生拯救了你的生命,只是你不知道而已。” 一本“一生所学,皆为此刻”的回忆录 一个了解公共卫生内部运作的窗口 从急诊科医生到公共卫生领袖 华裔女性为社会正义和公共健康而战 “直到最近,我才将温麟衍博士视为医学专业知识和常识的来源……但在她的新书《生命线》中,我了解到温麟衍不同寻常的背景,以及激发她投身公共卫生领域的刻骨铭心的经历……温麟衍的回忆录是一个行动的呼声。最终,国家将克服这种病毒,但温麟衍是对的:真正的康复将更为漫长。” 《华盛顿邮报》 “今天是公共卫生拯救了你的生命,只是你不知道而已。”这是温麟衍博士喜欢说的一句话。你之所以不知道,是因为良好的公共卫生是看不见的。它只有在被忽视和资金不足时才会显现出来,而这一残酷的事实在COVID-19的破坏中变得前所未有地显而易见。 温麟衍一直在公共卫生的最前线工作,领导对抗阿片类药物流行、传染病暴发、母婴死亡率上升以及疫情中的虚假信息。温麟衍根据自己的深刻经历,详细揭示了公共卫生如何独特地包含科学、宣传、医学和政治,如何在保护弱势群体和维护社区安全方面发挥关键作用,以及其在应对社会问题时的创新性解决方法,例如将枪支暴力视为传染病,将种族主义视为健康威胁。 温麟衍自己的故事是一个独特的美国移民的故事:她和家人曾经依靠领取食品券生活,有时甚至无家可归。她13岁上大学,从医学院毕业,在急诊室工作,获得罗德奖学金,并转向公共卫生事业。 《生命线》提供了扣人心弦的故事和无与伦比的权威,它是一本振奋人心的回忆录,一个了解公共卫生内部运作的窗口,让人们认识到人人享有健康是一项基本的权利。 #公共卫生 #健康 #社会 #医疗

封面图片

【书名】荒原狼【作者】赫尔曼·黑塞

【书名】荒原狼 【作者】赫尔曼·黑塞 【格式】#epub #mobi #azw3 #pdf 【分类】#小说 #社交 #心理学 #现当代 【简介】黑塞的自我治愈之旅,“社恐”的内心独白。哈利是一个“社恐”,他独来独往,不爱社交。他常常觉得自己内心有一头“荒原狼”,这头狼让他离群索居,每日在理智与欲望之间拉扯。认识赫尔敏娜之后,他的世界被打开,开始探索人生的种种可能,学会回到人群,学会了生活,学会了笑。本书是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赫尔曼·黑塞的代表作,写于作者心灵遭受重创期间,因此《荒原狼》也可以看作是他的自我治愈之旅。 阅读: 频道:@sharebooks4you 群组:@sharing_books4u

封面图片

《世界上最丑的女人》作者: [波兰] 奥尔加·托卡尔丘克

《世界上最丑的女人》 作者: [波兰] 奥尔加·托卡尔丘克 出版社: 浙江文艺出版社 出品方: KEY·可以文化 原作名: Gra na wielu bębenkach 译者: 茅银辉 / 方晨 出版年: 2021-9 页数: 390 ▷诺奖得主托卡尔丘克中短篇小说集大成之作 ▷获尼刻奖的波兰国民之作,余华、阿列克谢耶维奇等一致推荐! ▷19部小说,拓展“孤岛”中的心灵边界:当代版“鲁滨孙漂流记”|“世界上最丑女人”的传奇一生|“疯子”眼中的肃杀世界…… ▷从波兰语直译 | 随书附赠精美书签 【内容简介】 本书是2018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波兰作家奥尔加·托卡尔丘克的中短篇小说集,波兰语原版书名为《众鼓奏鸣》,于2002年获得波兰最高文学奖项尼刻奖·读者选择奖。 小说集收录19部作品:百无聊赖的女人进入她在读的侦探小说之中;男子对“世界上最丑的女人”“迷恋”不已,并追随她一生;英国心理学教授在异域受困一周,险遇重重;女舞者一遍遍给断联已久的父亲写着不会寄出的信;外国人进入陌生城市,受街上鼓声启发,“变换”了身份……托卡尔丘克以19个精灵般的故事,书写形形色色不同意义上的孤独者,铺展独属于他们的、心灵与现实世界交错重叠的奇遇。 #小说 #短篇小说 #中篇小说 #文学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