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革命》作者: 赵妍杰

《家庭革命》 作者: 赵妍杰 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副标题: 清末民初读书人的憧憬 出版年: 2020-4 至少在近几千年,家庭是人类社会的一个基本单位,也是世界文化核心价值观念的载体。在近代中国,家庭却沦为革命的对象。本书研究近代中国的家庭革命,探讨这一反常的现象何以发生及怎样发展。本书不是考察实际生活中家庭功能失调的社会问题,而是讨论读书人看待家庭的眼光的转变。在传统政教体系崩溃的进程中,家庭面临国家、天下(世界)、个人、社会等力量的冲击而丧失了其作为社会基石的地位。家庭革命是相当复杂、深刻的,既包括进步改良之意,也包括根本废除之意。中国在近代国际竞争中的失败,造成读书人不仅激烈质疑传统,也开始对人与人的关系进行深刻反思,并试图重新构建人类社会的组织形式。家庭革命虽更多表现为负面的批判和改革,其实集破坏性与建设性于一体。 #家庭 #历史 #社会 #改革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商会与近代中国的社团网络革命历史传记》

《商会与近代中国的社团网络革命历史传记》 揭秘商会如何推动近代中国社团网络变革,展现历史背后的社会力量与商业智慧。 #近代史 #商会与近代中国的社团网络革命历史传记 #历史研究 2025-06-27 04:29:52 https://pan.quark.cn/s/c7d0acffb77d

封面图片

《粮舵》作者: 周夫生 / 波音

《粮舵》 作者: 周夫生 / 波音 出版社: 河南文艺出版社 副标题: 文明分流与现代化的起源 出版年: 2024-11 本书是一部历史理论普及读物。近500年来,人类社会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加速发展,科学革命、工业革命、人口爆炸、全球化…各种古代世界闻所未闻的事物快速涌现。英国历史学家麦克法兰、经济学家亚当·斯密都对现代世界的诞生之源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影响深远。本书则提出,现代社会的诞生来源于粮食产出的确定性,粮食产出的确定与否,就成为决定文明演进方向的“历史之舵”。书稿围绕这一核心观点,深入地揭示了粮食剩余和文明社会之间的关系。 #历史 #人类 #经济 #粮食 #文明

封面图片

《“社会”的发现》作者: 承红磊

《“社会”的发现》 作者: 承红磊 出版社: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品方: 大学问 副标题: 晚清民初“社会”概念研究 出版年: 2023-10 页数: 388 一部研究“社会”概念兴起和广泛运用的思想史著作。以“社会”概念的产生及知识分子对它的使用、理解为切入,考察近代中国的思想变迁,呈现晚清民初各种思想和潮流的角力、争持和交替。大学问出品 梁元生、黄兴涛、潘光哲、张仲民等学术名家一致推荐,研究“社会”概念兴起和广泛运用的首部系统专著。 内容简介 本书是研究“社会”概念兴起和广泛运用的首部系统专著。作者从词汇史和概念史切入,爬梳了“社会”这一词语由西方引介到中国,并且逐步普及的过程。全书研究视角独特,方法创新,以“社会”这一微细的单一概念为基础,将清末报刊和著作中使用“社会”一词的频次进行量化分析,材料丰富,论证周详,揭示了“社会”逐渐取代“群”“人群”等词的原因。同时,作者并不只聚焦于词语的考证和论述,而是以“社会”一词为切入,再现了严复、梁启超等近代学人对“社会”概念的讨论,呈现晚清民初各种思想和潮流的角力、争持和交替。 #社会 #概念 #历史 #文化

封面图片

《梁启超与近代中国自由主义》

《梁启超与近代中国自由主义》 作者: (美) 黄宗智 出版社: 西北大学出版社 译者: 王圣 出版年: 2023-5 页数: 252 《梁启超与近代中国自由主义》为黄宗智教授的博士论文(1966),也是其第一本专著(1972),他以此获得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校区(UCLA)的教学职位(终身权考核)。 该书全面思考了梁启超在回应中国近代化过程中,由于对历史与人性的深刻洞察和戒慎恐惧,因而在构建民族国家话语与选择中国近代化路径时,对儒家的内在超越与乌托邦的乐观主义保持克制,对民主政治的黑暗面保持警惕,强调基于中国历史现实条件渐进改革的现代化方案,逐步形成了混合儒家、明治日本和西方思想的以其为代表的近代中国自由主义思想。 #梁启超 #历史 #自由主义 #中国 #近代史 #思想

封面图片

《猫走过的近现代》作者: [日] 真边将之

《猫走过的近现代》 作者: [日] 真边将之 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品方: 方寸(The Unique World ) 副标题: 从妖怪到家人 译者: 袁甲幸 出版年: 2025-1 页数: 260 从“猫的问题”,考察近现代日本社会“人的问题” 破除当前时代的人宠关系滤镜,以批判的眼光重新审视猫的历史 运用多项一手历史记录,重现日本人对猫从妖魔化到功利对待,再到20世纪中后期兴起“猫热潮”的全过程 以人猫关系为切入点,看百余年来日本社会思潮、居住空间、消费意识与信息传播的变迁 从传说的猫妖,到身负重任的“驱鼠大将”,再到家庭中的“喵星人”,猫在人类社会中地位的变化,是近现代史的一面镜子。 猫的近现代,是猫终于成为猫的时代。人们不再心怀畏惧,将猫视为妖怪或神明,也不再用忠义等道德准则去评判它们。然而近代化又让人们以“是否有用”去衡量它们,大肆饲养与大肆捕杀反复上演。直到20世纪中后期,猫终于开始以自身的形象成为人们刻画、消费的对象,“猫热潮”到来。现代社会生活和家庭的空洞化,凸显了猫在陪伴方面的无可取代,猫成为家庭一员。 猫的近现代,是近现代社会的延伸。猫不会说话,我们必须意识到人类本质上无法理解猫的幸福,要经常以批判的眼光审视自己的行为,否则就变成一种自我满足。猫的幸福只有推动人类社会不断前行才能实现,人类的幸福也同样如此。 #猫 #社会 #历史 #近代史 #日本史

封面图片

《权利革命》作者: [加拿大] 叶礼庭

《权利革命》 作者: [加拿大] 叶礼庭 出版社: 南京大学出版社 出品方: 三辉图书 原作名: The Rights Revolution 译者: 成起宏 出版年: 2023-1 页数: 229 “现代人小丛书” 全球思想领袖的极简公民课 引导批判性思考,探索现代人的善好生活 【内容简介】 ◆女权、原住民权、离婚权、魁北克维护法语文化的权利…… ◆讨论种种备受争议的权利之前 ◆先来审视权利革命如何造就今日的政治实践 ··· 1948年《世界人权宣言》诞生以来,“ 权利”已是世界各地讨论“公共善益”的主导话语。可当我们面对形形色色的权利时,不得不经受它带来的艰难拷问:权利如何既保护差异,又兼顾平等?人人强调权利,谁来担负责任?权利的话语进入家庭,亲密生活会否变成冰冷的战场?保障特定群体的语言或土地权利,是否赋予了他们特权?会让整个国家更团结还是更松散? 具有政治实践经验的著名学者叶礼庭以精练而生动的语言,勾勒出权利革命使加拿大发生的重大转变,并尝试回应权利革命的质疑者最重要的关切:作为共同体的加拿大,还能承受一次次声张权利的运动对她的“摧残”吗?叶礼庭认为,正是在权利的恒久张力中,才能获得求取共识的最大可能;也只有通过权利,才能在这个变革动荡的时代,重新塑造具有凝聚力的集体认同。 #政治 #革命 #权利 #政治实践 #英语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