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产权与秩序》作者: 刘诗古

《资源、产权与秩序》 作者: 刘诗古 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副标题: 明清鄱阳湖区的渔课制度与水域社会 原作名: Resources,Property Rights and Order: Fish tax System and Lake Society in the Poyang Lake Region during Ming and Qing periods 出版年: 2018-11 页数: 416 明清鄱阳湖地区的水面边界争端和草洲权属纠纷,展现的是沿湖居民围绕自然资源的共享与竞争所形成的复杂历史图景。本书以大量新发现的鄱阳湖区渔民历史文献为核心资料,结合历代正史、地方志书、文人文集、官方档案、族谱碑刻、田野访谈等相关史料,围绕鄱阳湖“水面权”的获得、转让与保护,进而对湖区人群的定居历史以及渔课制度的建立与演变,特别是对湖池水面的确权过程、渔业捕捞的准入机制、水面权的分化与转让、捕捞纠纷的调解与审理,捕捞秩序的层累与演进,以及内陆水域社会的治理等重要议题进行了翔实讨论与细致分析。 #产权 #明清 #历史 #制度 #渔业 #环境 #捕鱼业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纠纷与秩序》作者: [日] 中岛乐章

《纠纷与秩序》 作者: [日] 中岛乐章 出版社: 江苏人民出版社 出品方: 思库 副标题: 徽州文书中的明朝 译者: 郭万平 出版年: 2024-5-1 页数: 340 本书利用大量徽州文书,深入探讨了以徽州为代表的明代乡村纠纷及秩序的形成过程和变迁实态,解析当时历史背景下的社会结构、宗族结合的展开及徽州特有的佃仆制等问题,复原了当时乡村社会纠纷解决机制和社会秩序形成状况,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日本明清史学者的研究力作。日本权威学术杂志《史学杂志》《东洋学报》《社会经济史研究》均有书评,在我国明清史学界也有广泛影响。 #文书 #政治 #乡村 #明代

封面图片

《危机、改革与崩溃:元明清七百年的金融秩序》

《危机、改革与崩溃:元明清七百年的金融秩序》 亮点:揭示元明清三朝金融危机的根源与应对策略,透视七百年经济变迁的历史智慧。 标签:#金融史 #危机改革与崩溃 #历史研究 #经济变迁 更新日期:2025-06-21 05:39:32 链接:https://pan.quark.cn/s/b1d66bf279a1

封面图片

《明清经济史研究》作者: 全汉升

《明清经济史研究》 作者: 全汉升 出版社: 联经出版事业公司 出版年: 1987 页数: 105 本书是“清华文史讲座”系列丛书之一,收录了作者在台湾清华大学所作的一系列关于明清经济史研究的讲座以及与在场师生的讨论。讨论主要集中在明代中国与西方各国之间的贸易,美洲白银的输入,清代的人口与税收变化以及晚清中国工业化的进程等等。作者积多年明清经济史研究之功,提纲挈领,深入浅出,有自己的洞见,如中国明代也具有重商主义的特色,清代中叶中国的产粮中心从苏浙转移到湖广等等。是重要的明清经济史参考书。 #经济 #历史 #近代史 #明清 #台版

封面图片

《秦汉土地制度研究》作者: 晋文

《秦汉土地制度研究》 作者: 晋文 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副标题: 以简牍材料为中心 出版年: 2021-4 页数: 496 本书结合传世文献,讨论简牍材料中的土地制度,尤其学界存在争议或尚未解决的疑难问题。书中不仅细致地研究战国秦汉的土地制度,进一步拓展历史研究的深度和广度,而且探寻历史规律,努力揭示土地制度与中国古代社会的内在联系,并总结历史经验教训,为当今的社会发展提供一些借鉴。在研究方法上,本书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为指导,在充分占有史料的基础上,运用二重证据法,借鉴经济学、法学、社会学、数学等相关理论和方法,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方面,对战国秦汉土地制度的相关问题进行全方位的探讨。 #秦汉 #战国 #制度 #土地制度 #政治 #社会 #历史

封面图片

《血与蜜之地》作者: 刘子超

《血与蜜之地》 作者: 刘子超 出版社: 文汇出版社 出品方: 新经典文化 副标题: 穿越巴尔干的旅程 出版年: 2024-10 页数: 400 从北到南,由冬入春,穿越素有“欧洲火药桶”之称的巴尔干半岛。8个国家,23个城镇,再度见证世界的细碎与广阔。 这里诞生了奠定欧洲文明基础的古希腊文明和拜占庭文明,也是天主教、东正教、伊斯兰教分庭抗礼的场所。这里是大国兵戎相见的战场,也是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意识形态交锋与较量的熔炉。 往事并不如烟。跟随刘子超的脚步,沿着现代历史开始的道路,来到血与蜜之地。火车穿越于山谷的黑色皱褶,历史的幽灵总在不经意间出现,帝国的残影荡漾在亮绿的河水中,人类的爱与恨,将一一清晰地浮现在眼前。 这是一本四处漫游的旅行文学,却讲了一个个寻找家园的故事。酷儿与诗人,难民和毒贩,凶手和受害者,信徒与商人,悉数登场。 在斯洛文尼亚,他闯入一场诗歌沙龙,看见诗人如何用语言重建家园;在黑山的深夜,少女接线员忙着为遥远的美国人订比萨,自己却从未尝过一口;活在南斯拉夫旧梦中的克罗地亚青年,可以修好一切东西,却修不好自己;选择“躺平”的波黑银行职员,却大声质问中国年轻人:“你们生活在中国,为什么要躺平?”结识塞尔维亚的电商教父,他感受着全球化的浪潮,眼里的世界平滑且没有任何阻碍;碰见希腊经济危机下成长的一代,他们喊着左翼口号,大声地说:“我们也是巴尔干国家。” 巴尔干变得不只是一个地理概念,更像一个形容词,充满伤痛、挣扎、求索和希冀的复杂含义。穿越历史漫长的阴影,抵达布满弹孔的时间现场,一路收集飘零人的血色故事,去探索一个更具普遍性的问题,一个始于巴尔干却与我们每个人都相关的问题:在充满不确定性的当下,我们何处为家? #游记 #非虚构 #历史 #巴尔干 #文化

封面图片

《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

《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 作者: 道格拉斯·C·诺斯 出版社: 格致出版社 原作名: Institutions, Institutional Change and Economic Performance 译者: 杭行 出版年: 2008-10 页数: 209 《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将给出一种制度与制度变迁理论的纲要。在过去20年中,我一直专注于研究制度问题;尽管如此,在一些先前研究的基础上,《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在探讨政治制度与经济制度的本质以及它们是如何变迁方面,要比我冼前的研究更加深入。《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大部分分析的重点在于明确厘定制度的含义,弄清制度与组织的区别是什么,并厘清制度是如何影响交易费用和生产成本的。 历史是重要的。其重要性不仅在于我们可以从历史中获取知识,还在于种种社会制度的连续性把现在、未来与过去连结在了一起。现在和未来的选择是由过去所型塑的,并且只有在制度演化的历史话语中,才能理解过去。将制度整合到经济理论与经济史的分析中去,是改进二者最重要的步骤之一。 #制度 #经济 #政治 #经济史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