猴痘病毒如何颠覆了科学家的认知

猴痘病毒如何颠覆了科学家的认知 在猴痘疫情之初,一名20多岁的男子来到北加州的急诊室,他的嘴唇、手部和背部都长了小水泡。不到12个小时,他就被医生诊断患上了猴痘。 但医生们能确定的也只有这些了。该患者无发热、不适、虚弱、疼痛或其他典型疾病症状。他也不知道自己何时或如何被感染。他说自己几个月以来都没有和任何人发生过性接触,据他所知也没有触碰过任何有这种痘疹或其他症状的人。 在疫情初期,科学家们以为自己已经了解猴痘病毒是何时以及如何传播的,也清楚这种疾病的症状以及谁最容易受到感染。但全球确诊的4.7万例病例颠覆了他们的许多预期。 ... 来源:网友:嗯,知道了,又开辟新项目。 为什么媒体都刻意的 淡化和省略 接种过天花疫苗对猴痘有防御作用 这条呢? 来自:雷锋 频道:@kejiqu 群组:@kejiquchat 投稿:@kejiqubot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简讯: 中国多地报告猴痘病毒感染,截至目前已达到十例

简讯: 中国多地报告猴痘病毒感染,截至目前已达到十例 7.10 陕西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发布健康提示:陕西省发现一例猴痘病例。 7月4日陕西省西安市报告1例疑似猴痘病毒感染病例,该病例经陕西省、西安市疾控中心实验室检测及中国疾控中心复核,实验室检测结果为猴痘病毒核酸检测阳性。7月8日,经临床专家组会诊,诊断为猴痘病毒感染确诊病例。 7月天津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发布公告,天津市确诊一例猴痘病,同时湖南长沙报告3例,辽宁沈阳报告1例 6月6日,北京市医疗机构报告2例猴痘病毒感染病例,其中一例为境外输入病例,另一例为境外输入病例的关联病例,两名病例均是通过亲密接触感染。 6月10日,广东省广州市监测发现2例猴痘病例。 6月29日,辽宁省沈阳市报告1例疑似猴痘病毒感染病例,7月3日诊断为猴痘病毒感染确诊病例。

封面图片

#巴基斯坦 确诊了两例 #猴痘

#巴基斯坦 确诊了两例 #猴痘 #疾病 但猴痘是DNA病毒,正常来说很难有突变,如果印度大爆发,我朝也难以幸免于难,新冠未除猴痘病毒又来了 推荐频道 @wxcnb_vip @fanchabbbb @baocaosaohuo @lieqibb @shuiguopai_vip

封面图片

近几日,多国卫健机构报告逾一百宗猴痘病例。一般认为,猴痘是非洲的地方性疾病,但近来在没有非洲旅居史的人群中发现猴痘首次出现疑似“

近几日,多国卫健机构报告逾一百宗猴痘病例。一般认为,猴痘是非洲的地方性疾病,但近来在没有非洲旅居史的人群中发现猴痘首次出现疑似“人传人”的现象,引发各国警觉。但是,有关机构也表示,猴痘疫情对普通大众的风险并不高。美联社报道回答了有关猴痘的一些常见问题: 猴痘是一种源自啮齿动物、哺乳动物等野生动物的病毒,偶尔会出现传播至人类的情况。猴痘病毒跟天花病毒属于同一科。 大多数人类感染猴痘的病例集中在中非、西非国家。猴痘疫情规模亦不大。猴痘在1958年由科学家在科研用猴子中发现,因此得名。首例人类病例于1970年发现在刚果。 现在猴痘疫情的爆发原因目前尚无定论。但世卫组织专家最近称,最有可能的原因是发生在欧洲的两场大型狂欢派对后,派对参与者间发生的性行为。 英国、德国、西班牙、葡萄牙的卫健机构均称,大多数已知病例发生在进行过男男同性性交的人群中。但专家强调,任何人只要跟患者发生过近距离接触,就有可能被传染,包括接触遭污染的衣物、被褥等。专家说,性行为似乎起到的是加剧病毒传播的作用。但科学家仍认为,现在难以确定猴痘病毒是通过性传播,还是仅仅通过密切接触。 牛津大学专家杰克·邓宁表示,有可能猴痘病毒首先感染了发生过男男性关系的人群只是纯粹的运气不好,而性交恰好正是猴痘病毒传播的方式。 其他专家还担心,如果不尽快防控,猴痘疫情还可能会进一步蔓延。美国CDC专家约翰·布鲁克斯表示,传染性疾病不在乎国境或社交群体。男男性交者在现在可能有更大的概率暴露给猴痘病毒,但这不代表其他人就不会暴露。 大多数猴痘患者会出现发热、身体酸痛、打寒颤、疲劳的症状,较严重者的脸部、手部,乃至身体其他部位会长出疹、痘,出现病变。大多数人无需住院,即可在大约二至四周之内痊愈。但是,猴痘致死率最高可达6%,且儿童患者的症状更为严重。 天花疫苗对猴痘病毒有效,且现已在研发专抗猴痘病毒的药物。 欧洲CDC建议所有疑似病例都要接受隔离,高风险接触者可接种天花疫苗。英国有关机构亦为高风险接触者接种天花疫苗,并建议有感染风险的人士一直隔离到跟他们接触的患者痊愈为止。 美国有一千剂疫苗已获批准,可同时用于预防猴痘和天花。美国政府亦有储备一亿剂只针对天花的前一代疫苗。 目前大多数的猴痘病例不算严重,目前亦没有死亡病例。 猴痘病毒需要跟患者进行非常密切的接触才能传播,相比之下,新型肺炎可以由空气传播,而无症状感染者也能传播病毒。 但是,英国卫健机构仍称,他们预计“每天都会有”新增病例。世卫官员也警告,欧洲夏天的各种狂欢派对活动将会传播猴痘病毒。德国卫生部长称,猴痘疫情“并不是新的大流行病的开端”,但仍然亟需控制。 目前很多猴痘病例已经无法溯源到已知病例身上,这意味着猴痘病毒已经广泛传播。 世卫估计,正常情况下非洲十余个国家每年会有数千宗猴痘感染。大多数病例在刚果(每年报告约六千宗)和尼日利亚(每年报告约三千宗)。 其他国家也有报告极少数猴痘病例,这些病例大多都有非洲旅居史,或跟猴痘高发地区的动物有过密切接触。 2003年,美国六个州报告了47宗确诊或疑似猴痘病例。这场疫情的起因是一只宠物土拨鼠。这只土拨鼠曾被圈在自非洲国家加纳进口的小型哺乳动物周边。 (美联社)

封面图片

中国专家揭示猴痘病毒DNA复制工作机制

中国专家揭示猴痘病毒DNA复制工作机制 中国专家在全世界首次揭示猴痘病毒DNA复制的工作机制,将为后续抗病毒药物的研发提供关键结构基础。 据《北京日报》星期四(2月8日)报道,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科学院等在国际知名学术期刊《科学》杂志上发表这项研究成果。 猴痘是由猴痘病毒引起的人畜共患病毒性疾病,目前已造成9万2000余人感染,其基因组的复制主要由自身编码的全酶复合物完成,但该复合物的工作机制尚不明确。为此,中国科学院院士高福团队领衔开展了针对猴痘病毒DNA聚合酶全酶结构的新研究。 研究团队使用石墨烯网格制备了冷冻电子显微镜,首次解析了猴痘病毒聚合酶全酶复合物处于复制构象时的高分辨率三维结构,揭示了猴痘病毒DNA复制的工作机制与其具有可持续合成能力的作用模式。 团队称,研究成果极大地增进了对猴痘病毒基因组复制过程的了解,将为后续抗病毒药物的开发提供关键结构基础。 2024年2月8日 1:36 PM

封面图片

研究:猴痘病毒已在人群中传播数年且不断演变

研究:猴痘病毒已在人群中传播数年且不断演变 一项新研究显示,猴痘病毒可能自2016年以来一直在人群中传播,并且不断进化,以逃避人类免疫系统。 新华社报道,最近一项发表在美国《科学》杂志上的新研究发现,猴痘病毒的基因突变率,远高于人们对脱氧核糖酸(DNA)病毒突变率的预期。2022年流行的猴痘病毒有42个突变,其中多数突变似乎帮助该病毒避开了一种叫作APOBEC3的人类抗病毒蛋白。 这项研究由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领衔的一个国际研究小组开展。研究人员将2018年得到的猴痘病毒基因组序列,与2022年流行的猴痘病毒基因组序列进行比较,得出以上发现。 此前医学界一致认为,猴痘是一种病毒性人畜共患病,病原体猴痘病毒是一种DNA病毒。该疾病以往主要在中非和西非地区流行。然而,2022年5月以来,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都发生了猴痘疫情。多地疫情显示,猴痘病毒已经发生人际传播,并广泛传播到非洲以外的国家和地区,病死率约为0.1%。 通过利用统计模型,研究人员推断出猴痘病毒须从2016年或更早开始变异,才能逃避人类免疫系统。也就是说,猴痘病毒很可能从2016年起就在人与人之间传播了。 研究人员建议,若要在人群中消灭猴痘病毒,须要在全球范围内对其加强监控,以阻止该病毒继续快速变异。 2023年11月9日 10:06 PM

封面图片

全球首例!意大利男子同时感染猴痘、新冠和艾滋病病毒

全球首例!意大利男子同时感染猴痘、新冠和艾滋病病毒 据荷兰BNO新闻网23日报道,意大利研究人员日前报告该国一名男子同时检出感染了猴痘病毒、新冠病毒和艾滋病病毒,这是全球首例已知病例。 这名36岁的意大利男子曾前往西班牙旅行5天,他在回国约9天后出现了发烧、喉咙痛、疲劳、头痛和腹股沟发炎等症状。根据发表在一本传染病医学杂志上的病例报告,这名男子在出现症状3天后,新冠病毒检测结果呈阳性。随后,他前往医院进行一系列检查,发现猴痘病毒和艾滋病病毒检测结果也呈阳性。该患者在住院近一星期后已经出院。 研究人员在报告中称,由于这是目前唯一报告的猴痘病毒、新冠病毒和艾滋病毒合并感染的病例,因此还没有足够的证据证明同时感染多种病毒是否会加重患者的病情。 关注频道: @GodlyNews1 投稿机器人: @GodlyNewsBot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