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伟达 CEO 黄仁勋称更喜欢 Perplexity AI 聊天机器人

英伟达 CEO 黄仁勋称更喜欢 Perplexity AI 聊天机器人 在最近与 Wired 的访谈中,英伟达 CEO 黄仁勋透露了他个人经常使用的聊天机器人 Perplexity AI。当被问及他对 ChatGPT 或 Bard 等工具的看法时,黄仁勋表示他更喜欢这个相对鲜为人知的聊天机器人。根据访谈内容,他几乎每天都会使用 Perplexity AI 和 ChatGPT。 那么,黄仁勋用这些聊天机器人做什么呢?他解释说,他主要利用这些聊天机器人进行研究,目前他尤其对计算机辅助药物发现领域颇感兴趣。 注:Perplexity 自称是 “世界上首个对话式答案引擎”,这或许正是其吸引黄仁勋之处。其查询方便快捷,并且能自然地深入挖掘话题。Perplexity 还提供了一个实用的历史查询线程库,以及一个用于浏览新闻和时事的 “发现” 功能。英伟达在 2024 年 1 月参与了一轮由 IVP 领投的 7360 万美元 B 轮融资,为 Perplexity 提供资金支持。 频道:@kejiqu 群组:@kejiquchat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英伟达黄仁勋:Blackwell 是史上最成功产品

英伟达黄仁勋:Blackwell 是史上最成功产品 英伟达6月26日举行股东会,公司所提出的四个议案,股东全数通过。首席执行官黄仁勋特别强调英伟达新的 Blackwell 平台的优越性,同时展望公司在人工智能技术进化过程中能够得到的发展机会。英伟达向股东报告,黄仁勋在2024会计年度获得的薪酬合计3,420万美元,较前一个年度增加近60%。黄仁勋表示,英伟达已经将重心从游戏移至数据,公司寻求为人工智能创造新市场,如工业机器人等领域,将与各家电脑制造商和云服务从业者合作来达成目标。黄仁勋在会上表示,“Blackwell 可能是我们史上最成功的产品,也可能是电脑史上最成功的产品。”

封面图片

机器人时代已来 黄仁勋指向AI下一波浪潮:物理AI

机器人时代已来 黄仁勋指向AI下一波浪潮:物理AI 他着重强调了机器人和AI在未来发展中的重要性“AI的新一波浪潮是物理AI。AI能够理解物理定律,并与人类并肩作战……机器人和物理AI正在成为现实,而不仅是出现在科幻小说中,这真的很让人兴奋。”什么是“物理AI”? 物理AI英文为Physical AI,也称“实体AI”。瑞士联邦材料科学与技术实验室Aslan Miriyev和伦敦帝国理工学院Mirko Kovač之前在《Nature MachineIntelligence》发表的一篇文章中,曾如此定义“物理AI”:物理AI是指能够执行通常与智能生物体相关的任务的实体系统,可以实现机体、控制、形态、动作执行和感知的协同进化。在这次演讲中,黄仁勋表示,如今大多数AI并不理解物理定律,不以物质世界为基础。而生成图像、视频、3D图形和许多物理现象,需要基于物理并理解物理定律的AI。“为我们工作的AI,必须理解世界模型,才能理解如何解释世界、如何感知世界。”世界各地的研究人员和公司正在开发由物理AI驱动的机器人,这些AI模型能够理解指令,并在现实世界中自主执行复杂任务。机器人时代已经到来机器人是一个颇为广泛的概念。黄仁勋表示,当他提到“机器人”时,通常大家会想到人形机器人,“但这并不完全正确。一切都将是机器人。”机器人将遍布所有工厂,工厂将实现对机器人的统筹,而这些机器人将制造新的机器人产品。在黄仁勋的构想中,下一个由机器人工厂内的机器人制造的高产量机器人产品可能是人形机器人,最容易适应世界的机器人也是人形机器人。“机器人时代已经到来,AI的下一波浪潮已经到来,”站在各式各样的机器人投影屏幕前,黄仁勋张开双臂,宣告全新时代的揭幕,“由物理AI驱动的机器人技术将彻底改变行业。这不是未来,这正在发生。”在英伟达的产品中,有多项内容与机器人有关,包括用于模拟应用的NVIDIA Omniverse平台、Project GR00T人形机器人通用基础模型、Jetson Thor机器人计算机、NVIDIA Isaac平台等,比亚迪电子、西门子、泰瑞达等公司也正在将英伟达自主机器人技术集成到自家工厂中。英伟达内部也已组建研究小组GEAR,全称Generalist Embodied Agent Research,意为“通用具身智能体研究”。该小组领头人之一、英伟达高级研究科学家Jim Fan彼时也给出了与黄仁勋相似的说法:未来每一台移动的机器都将是自主的,机器人与模拟智能体将和iPhone一样无处不在。“我们正在打造基础智能体:一个具备通用能力的AI,其能在虚拟与现实的多个世界中学习如何熟练行动。2024年将是机器人之年、游戏AI之年、模拟之年。”值得一提的是,随着AI的这一把火从聊天机器人烧向人形机器人,加码投资的自然也不止英伟达一家巨头。上周OpenAI被曝已重启此前被放弃的机器人团队,一位接近OpenAI的知情人士表示,这个新组建的机器人团队已经初步形成,并已经运作了大约两个月的时间。OpenAI副总裁、前机器人团队成员Peter Welinder表示,“我们始终计划重返机器人领域,与Figure AI的合作为我们指明了一条道路,即探索在高性能多模态模型驱动下,人形机器人能够取得的卓越成就。” ... PC版: 手机版:

封面图片

日本首相岸田文雄与英伟达CEO黄仁勋会面

日本首相岸田文雄与英伟达CEO黄仁勋会面 日本首相岸田文雄12月4日在首相官邸与美国大型半导体企业英伟达的首席执行官黄仁勋会面。岸田提出希望该公司尽可能多地供应生成式 AI (人工智能) 等所需要的图形处理器 (GPU)。 黄仁勋在此次会面结束后向媒体透露了上述消息。黄仁勋还表示,将在日本与软银 (SoftBank)、SAKURA internet、NEC、NTT 等企业开展合作。 黄仁勋认为,日语 AI 数据“必须在日本得到使用,而且必须在日本不断得到改善”。

封面图片

英伟达 CEO 黄仁勋五度访台,AI 教父不怕踩大陆红线?

英伟达 CEO 黄仁勋五度访台,AI 教父不怕踩大陆红线? 从新闻影片来看,黄仁勋 这次不仅对台湾发出热情表白,更用「国家」形容 台湾,被台媒大肆渲染。 黄仁勋是无心之辞,还是真想做此宣示?更令人好奇的是,他难道不怕踩到中国大陆的红线?

封面图片

英伟达股东大会:黄仁勋“涨薪”六成 希望开辟工业机器人新赛道

英伟达股东大会:黄仁勋“涨薪”六成 希望开辟工业机器人新赛道 在会上,股东通过了高管新的薪酬计划,英伟达CEO黄仁勋于2024财年获得价值约3416.79万美元的薪酬,比2023财年的2135.69万美元高出了60%。在方案中,有2667.64万美元来自于股票奖励。股东还在会上通过了一项措施,将一些此前需要三分之二多数投票的事项改为简单多数投票,这些事项包括无故罢免董事、修改公司章程等。对于关注AI和GPU技术的人们来说,这次股东大会没有宣布任何新的产品公告,但黄仁勋还是在会上回答了几个备受关注的问题,包括公司的竞争策略、产品发布前景和新的市场。黄仁勋自信地指出,公司“重新发明了计算机产业”。黄仁勋回答的第一个问题是关于公司面对的市场竞争。自AI热潮开始以来,许多传统芯片制造商和初创公司都在积极推出新的产品,想要挑战英伟达在AI芯片领域80%以上的市场份额。对此,黄仁勋没有在回答中具体点名竞争对手,而是阐述了公司保持领先地位的总体战略。黄仁勋指出,英伟达已经从过去的以游戏业务为主“转型”为以数据中心业务为主,公司还希望开辟新的AI市场,例如工业机器人,并计划与每一家电脑制造商和云提供商合作,“下一波AI浪潮将使价值50万亿美元的重工业实现自动化”。黄仁勋称自己非常看好公司3月发布的Blackwell平台的前景,并表示英伟达的AI芯片提供了“最低的总成本”:虽然其他芯片可能更便宜,但考虑到其性能和运行成本,英伟达的芯片更经济。黄仁勋还强调,英伟达已经实现了“良性循环”,即当一个平台拥有最多的用户时,它就有能力进行必要的改进,以吸引更多的用户。黄仁勋表示:“英伟达平台可通过各大云提供商和计算机制造商被广泛使用,为开发人员和客户创造了庞大且具有吸引力的安装基础,这使得我们的平台对客户来说更有价值。”在回答一位股东关于量子计算计划的问题时,黄仁勋表示:“要实现实用的量子计算还需要几十年的时间,当它到来时,计算算法将成为加速和量子方法的结合。”而当被问及如何缓解紧张的产能问题时,黄仁勋称英伟达“拥有足够的专业知识和规模来发展有弹性的供应链”。另外,公司可以签订长期供应协议或预付制造产能费用,以确保满足客户的需求。不过,股东大会似乎并没有对英伟达(Nasdaq:NVDA)股价造成太大的影响。26日当天,英伟达股价收于每股126.4美元,涨0.25%,总市值3.11万亿美元。Wind数据显示,今年以来,英伟达股价已涨超155%。近日,英伟达股价出现大幅震荡。继上周二短暂地成为全球市值第一大公司后,英伟达股价连跌三日,又在两个交易日内迅速反弹。而在这样大幅波动的背后,似乎并没有出现值得关注的利好或利空事件。多位华尔街分析师指出,英伟达近期的股价波动更多是受技术性因素影响。交易平台CMC Markets的首席市场分析师Jochen Stanzl表示:“我们在英伟达身上看到的是典型的波动性,当公司股价像英伟达那样快速上涨时,这种波动是可以预料到的。”交易公司Interactive Broker的首席策略师史蒂夫•索斯尼克表示:“股票(在上涨途中)暂时喘口气是正常的…英伟达走了这么远,走了这么长时间,却没有喘口气,这才是不正常的。”另外,26日当天,花旗分析师Atif Malik将英伟达目标价由126美元上调至150美元,维持“买入”评级。Malik指出,尽管主要云服务提供商约占英伟达数据中心业务销售额的40%,企业AI助理有望成为推动AI芯片需求的重点。 ... PC版: 手机版:

封面图片

黄仁勋:未来人形机器人一定是主流

黄仁勋:未来人形机器人一定是主流 英伟达CEO黄仁勋日前参加了“CadenceLIVE硅谷2024”大会,与大会主办方Cadence公司的CEO进行了一场谈话。在双方的对话中,黄仁勋表示未来人形机器人一定是主流。 黄仁勋认为,在不久的将来,我们所有人都要制造的设备将会是人形机器人,而且制造成本可能比人们预期的要低得多。“廉价汽车的售价在1-2万美元左右,我们为什么不能在这个价格区间内购买一个人形机器人呢?”黄仁勋表示。而且现在大部分环境都是为人类设计的,生产线是为人类设计的,仓库是为人类设计的,一大堆东西都是为人类设计的。在这种环境下,人形机器人可能会更加灵活和多功能,并且更具生产力。 黄仁勋最后透露:“我很喜欢这一点,我很喜欢将把生物学变成工程领域。” 频道:@kejiqu 群组:@kejiquchat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