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师警告称,由于房地产危机损害地方政府的收入,中国实力较弱的地方政府融资平台面临违约风险

分析师警告称,由于房地产危机损害地方政府的收入,中国实力较弱的地方政府融资平台面临违约风险 根据中国联新信用评级,到2025年,中国地方政府融资平台842亿美元的海外债务中约84%将到期。分析师表示,去年急于发行离岸债券的较弱的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违约风险有所增加。 十多年来,地方政府能够通过巨大的房地产泡沫和轻松(且自动)的债务周期带来收入,为越来越多的消耗型基础设施支出提供资金,并拉动GDP增长。问题在于,由于这种基础设施支出最终没有产生效益,不可避免的结果是地方政府债务相对于当地 GDP 的比率激增,如果投资产生可持续的效益,这种情况就不会发生。随着债务比率飙升,资产负债表变得越来越脆弱。当房地产泡沫破裂意味着地方政府不能再用增加的土地拍卖收入来补贴非生产性投资时,违约的风险就提高了。 来自:雷锋 频道:@kejiqu 群组:@kejiquchat 投稿:@kejiqubot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中国政府新出房地产救市措施

中国政府新出房地产救市措施 中国政府已加大对低迷房地产行业的扶持力度。周五公布的最新政策举措有,让市和地方政府收购未售出商品房,将其用作面向中低收入家庭的保障性住房。还取消了房贷利率政策下限,对有意购房者降低最低首付款比例。受政策利好刺激,截至当天收盘,A股三大股指均涨超1%。 据统计,中国政府前几轮的房地产救市行动迄今为止效果有限。尽管经济学家普遍欢迎中国政府最新的房地产放松举措,但随着中国城镇化进程放缓和人口减少,这些宽松措施将无助于解决房地产市场的周期性和结构性问题。 #房地产 #经济 原文链接 《第一财经》 《华尔街日报》 《华尔街日报》 《华尔街日报》

封面图片

房地产的钱,一半是地方政府,另一半里面还有一半是银行的,这两者都拥有行政力量,外加房地产公司,有房的人,没有一个想要房子跌,目的

房地产的钱,一半是地方政府,另一半里面还有一半是银行的,这两者都拥有行政力量,外加房地产公司,有房的人,没有一个想要房子跌,目的的房地产市场,不是一个充分市场化的结果,但法拍房是,因为房东已经绝望了,已有有明确出售意愿了,而又跟房地产公司没有关系,而银行也得认债,政府也同意,要不然债务就得我背,债权人天天来闹事,所以法拍房是一个市场化的结果。

封面图片

中国国有六大行:房地产不良整体可控 继续支持融资需求

中国国有六大行:房地产不良整体可控 继续支持融资需求 中国楼市陷入寒冬之际,国有六大银行集体表态,称房地产不良在整体可控范围内,未来将继续支持房地产企业合理融资需求。 综合澎湃新闻和中国基金报报道,中国银行、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农业银行、邮储银行、交通银行等国有六大行近期陆续召开2023年业绩发布会。从年报数据来看,截至去年年末,国有六大行的房地产业贷款余额合计约4.09万亿元(人民币,下同,7800亿新元),同比增长6.6%。 随着中国楼市持续低迷,恒大、碧桂园等房企陆续发生债务违约事件。中国政府过去一年要求国有银行承担提振国内经济,以及救助负债累累的房企和地方政府的职责。迄今为止,国有银行已响应政府号召,降低贷款利率,同时加大对开发商的融资支持。 彭博社上月底报道,中国楼市的长期低迷,已影响大型国有银行的资产负债表,令这些国有银行的不良贷款率逐步攀升。 但多位国有银行管理层人士在业绩发布会上说,房地产不良在整体可控范围内,未来还将继续支持房地产企业合理融资需求,同时加强对房地产等重点领域的风险监测和处置。 财报显示,截至去年底,国有六大行房地产业贷款余额合计约4.09万亿元,较2022年末增长2534.92亿元,同比增长6.6%。不过,从占比上来看,房地产业贷款余额在贷款总额中的占比有所下降。 财报也显示,截至去年底,六大行房地产业不良贷款余额合计约2144.96亿元,较2022年末增长167.36亿元。 其中,中国银行、工行的房地产业不良贷款余额较2022年末分别下降77.94亿元、35.74亿元,其他四家银行均有所上升。在房地产业贷款不良率方面,工行、农行、中国银行的不良率较上年末有所下降,其余三家的有所上升。 2024年4月7日 5:23 PM

封面图片

中国当局正在中止私募基金筹资用于投资房地产开发项目,这截断了房地产业仅存的稳定融资来源之一。

中国当局正在中止私募基金筹资用于投资房地产开发项目,这截断了房地产业仅存的稳定融资来源之一。 消息人士称,由政府支持的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AMAC)已口头通知私募基金公司,协会将不再接受投资房地产项目基金的登记备案。消息人士称,已提出的申请也将遭驳回,既有的基金将不受影响。AMAC暂未回应寻求置评的请求。 此次政策瞄准的房地产私募基金,是房企“前融”业务的关键途径之一。所谓“前融”,指的是房地产企业在没有获得土地证的情况下拿到的资金。由于监管近三年来持续清理影子银行业务并限制地产信托的规模增量,房地产私募基金已成为不少房企“前融”的主要资金来源,而上述政策的实施料将明显施压此类融资。AMAC的报告显示,截止去年末,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对房地产行业的在投金额为8430亿元左右,总体占比为13.5%。 随着融资端遭遇围追堵截,叠加疫情等因素影响,房地产公司过去主要依靠债务驱动扩张的模式显然难以为继,年初以来屡现债券实质性违约,包括华夏幸福、协信远创、泛海、蓝光发展 和阳光100。作为全球债务负担最大的房地产企业中国恒大也仍未脱离窘境,最新称正计划出售新能源汽车和物业服务部分权益,以缓解资金紧张。 (彭博社)

封面图片

肖远企:保持房地产融资稳中有升 积极做好房地产新增信贷投放

肖远企:保持房地产融资稳中有升 积极做好房地产新增信贷投放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副局长肖远企表示,截至昨日,各商业银行审批通过的「白名单」项目贷款金额9350亿元人民币。肖远企表示,下一步将继续保持房地产融资稳中有升,将支持存量融资合理展期,积极做好房地产新增信贷投放。他强调,要一视同仁稳住不同所有制房企及房地产项目合理融资需求。 2024-05-17 19:02:06

封面图片

报告:各大银行对房地产贷款态度仍谨慎

报告:各大银行对房地产贷款态度仍谨慎 中国地产研究机构克而瑞最新报道称,中国房地产“白名单”虽为房企融资开闸,但并非所有的房企或房地产项目都能获得金融机构融资,各大银行对于房地产业贷款态度仍然谨慎。同时,今年一、二季度是房企债务到期高峰期,上半年房企的压力仍然较大。 克而瑞星期三(2月14日)发布报告显示,截至1月底,第一批房地产项目“白名单”陆续出炉并已推送给商业银行,共涉及房地产项目3218个,商业银行向27个城市83个项目发放贷款共178.6亿元(人民币,下同,33.7亿新元)。 报告称,“白名单”虽为房企融资开闸,但并非所有的房企或房地产项目都能获得金融机构融资,各大银行对于房地产业贷款态度仍然谨慎,当前多数民营房企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仍有待解决。 报告披露的数据显示,2023年全年典型80家房企新增融资总额5692亿元,同比下降28%,房企融资连续三年负增长。今年1月,在融资支持政策作用下,65家典型房企的融资总量环比增加25.5%,发债规模环比增加27.4%。 但是,今年一、二季度仍是债务到期高峰,两季度到期规模均在1500亿元以上,上半年房企的债务压力依然较大。 报告认为,近期房企融资仍然较为低迷,再加上房地产销售仍未全面复苏,因此未来仍有可能有更多房企曝出债务违约事件,流动性问题仍需要行业注意。 2024年2月14日 3:00 PM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