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咨询|“员工学历证书造假,该如何处理?”

法律咨询|“员工学历证书造假,该如何处理?” 提问:我在迪拜一家小型公司担任人力资源团队负责人。最近有几名新员工提交了虚假学历证书。能否请你说明该如何处理这种情况,以及员工提交伪造证书会面临哪些处罚? 回答:若员工提交伪造的教育证书,根据2021年第31号联邦法令《犯罪与刑罚法》,该行为可能构成刑事犯罪。 此外,根据阿联酋《刑法》第252条和第253条规定,伪造官方文件者可能面临监禁和/或罚款的处罚,具体条款如下:“伪造官方文件者,将处以不超过十年的监禁;伪造非官方文件者,将处以拘役。” 阿联酋刑法第253条:“凡伪造官方文件副本并已使用者,或明知系伪造仍使用官方文件副本者,将处以不超过五年的监禁。若该副本为非官方文件,则处以拘役。” 此外,根据阿联酋刑法第258条规定,“任何人明知文件系伪造仍使用者,将视情形按伪造罪规定的刑罚予以惩处。任何人非法使用或从他人名义的真实文件或其副本中获利者,将视情形处以相同刑罚。” 雇主可在与员工进行书面调查后不经通知解雇员工,解雇决定应以书面形式作出并说明理由,此外,你还可以向人力资源部(MoHRE)对上述员工提出投诉。 【全球大事件】 助您掌握时事,稳操胜券! #China #全球大事件 #热点新闻  #投稿曝光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法律咨询:员工学历造假,企业应如何应对?

法律咨询:员工学历造假,企业应如何应对? 读者提问:我在迪拜一家小型公司担任人力资源主管。近期发现数名新入职员工提交了虚假的学历证书。请问,针对此情况,公司应如何处理?员工提交伪造证书将面临哪些法律处罚? 律师解答: 根据阿拉伯联合大公国(UAE)2021年第31号联邦法令《犯罪与刑罚法》,员工提交虚假学历证书的行为可能构成刑事犯罪。 具体而言,阿联酋《刑法》第252条和第253条对伪造文件的处罚做出了明确规定: 伪造官方文件:可处以不超过十年的监禁。 伪造非官方文件:可处以拘役。 使用伪造的官方文件副本或明知是伪造仍使用者:可处以不超过五年的监禁。 使用伪造的非官方文件副本:可处以拘役。 此外,《阿联酋刑法》第258条进一步规定,明知文件为伪造仍使用者,将根据伪造罪的相关刑罚进行处罚。非法使用或从他人名下的真实文件或其副本中获利者,也将面临相同的处罚。 针对企业,建议采取以下处理措施: 书面调查:在解雇员工前,务必进行详细的书面调查,收集确凿的证据证明学历证书的真实性存在问题。 无须通知解雇:根据阿联酋劳动法相关规定,在完成书面调查并确认违规事实后,雇主有权不经提前通知直接解雇该员工。 书面解雇通知:解雇决定应以书面形式送达员工,并在通知中清晰、详细地说明解雇的原因和依据。 向人力资源部投诉:雇主可以向阿联酋人力资源部(Ministry of Human Resources and Emiratisation, MoHRE)对提交虚假证书的员工提起正式投诉。 重要提醒:本文提供的法律资讯仅供一般参考,不构成法律意见。针对具体的法律问题,建议咨询阿联酋当地的专业律师,以获得更精确和具有针对性的法律建议。

封面图片

近期,迪拜酋长谢赫·穆罕默德·本·拉希德·阿勒马克图姆颁布了2025年第(1)号法律,以规范徽章和政府徽章的使用。

近期,迪拜酋长谢赫·穆罕默德·本·拉希德·阿勒马克图姆颁布了2025年第(1)号法律,以规范迪拜徽章和迪拜政府徽章的使用。 对于未经许可使用迪拜官方标志的违法者,最高将面临5年监禁或罚款50万迪拉姆,或两种处罚共同执行。 法律规定,迪拜徽章属于迪拜酋长国的财产,政府徽章属于迪拜政府的财产,两个徽章均受新法律和迪拜其他法规的保护。 迪拜徽章只能在指定地点、活动、文件和迪拜统治者法院(Dubai’s Ruler Court)主席授权的实体印章上使用。 新法律禁止迪拜政府部门、公共机构、政府委员会、迪拜政府下属实体以外的任何个人或实体使用迪拜标志。 此外,法律严禁任何个人或实体(政府实体和其他授权实体除外)在未经授权的情况下以任何形式使用官方标志,除非事先获得法律规定的许可。 同时,禁止将迪拜官方标志用于商业目的或贴在广告、货物和工具上,禁止以任何方式滥用官方标志。 任何有悖于迪拜价值观、原则的活动或事件,也不得使用使用迪拜官方标志。 新法还规定,任何人发现此类行为,必须向主管当局举报。 据悉,迪拜2025年第 (1) 号法律将在《官方公报》上公布,自公布之日起生效。

封面图片

#菲媒报道#shore #中国鸡头 #阿阳 被判了!因向POGO员工提供性服务,被判终身监禁

#菲媒报道 #shore #中国鸡头 #阿阳 被判了!因向POGO员工提供性服务,被判终身监禁 11 月 28 日,帕赛地区审判法院第 113 分院公布了长达 69 页的判决书,判处一名绰号为“Boss Ayang”( #阿阳老板 )的中国公民终身监禁,并处以 400 万比索罚款。法庭认定“阿阳老板”违反了 RA 10364 或 2012 年扩大的反人口贩运法。 这些案件源于 2023 年 11 月 25 日总统反组织犯罪委员会 (PAOCC)、网络犯罪调查和协调中心 (CICC) 和菲律宾国家警察局妇女儿童保护中心 (WCPC) 对帕赛一处公寓大楼进行的突袭。当时,十四名菲律宾妇女(其中包括一名未成年人)被从一个卖淫窝点中解救出来,该窝点专门为在菲律宾离岸博彩运营商(POGO)工作的外国人提供服务。 法庭表示:“被告人阿阳雇佣和维持受害者的目的,是利用她们卖淫或性剥削,因为受害者被命令从事性活动以获取报酬。”法院认为,本案犯罪构成要件均已具备。 法院认定“检方证人的证词坦率、直率且可信”。受害人确认“阿阳老板”为此次卖淫活动的主谋。其中一人作证说,在为阿阳工作的短短一个月内,她就服务了“30-50位客户”。 据悉,在运营方式上,“阿阳”是通过聊天软件群聊的方式向性工作者们分发介绍客户的,并且他会安排她们去不同的酒店或公寓见客户。付款方面,客户可以当面以菲律宾比索、人民币支付,也可以通过无现金交易直接向阿阳付款。而分成方面,受害者“会将一半的现金收入汇给阿阳”,如果是通过手机转账支付的,阿阳会将那部分钱以现金形式交给受害者。 ps:大家还记得两个多月前shore抓人那次吗?就是那个 订阅东南亚华人大事件 ↓ t.me/+eqvuQlA2ikYwY2Fl 免费投稿爆料:@baofu821

封面图片

桌桌都有残疾人要折扣??有的还是中国人?

桌桌都有残疾人要折扣??有的还是中国人? 2024年11月15日,餐厅业主对假冒残障人士卡(PWD)使用激增导致的损失发出警告。 奎松市一家受欢迎餐厅的运营经理菲丝·卡斯蒂略(Faith Castillo)表示,过去折扣仅占每日销售额的5%,但现已增加至10%至15%。她强调,餐厅乐于为真正的残障人士提供折扣,但问题在于有人使用疑似假冒的PWD卡。 卡斯蒂略解释道:“有时10位用餐者中有6位出示PWD卡,且有些人看起来没有任何身体障碍,但我们并无验证程序,一旦出示PWD卡,我们即刻给予折扣。” 菲律宾餐厅业主协会(RestoPh)主席埃里克·滕(Eric Teng)指出,假卡的使用增长显著,某些日子的销售额有30%甚至更多是因PWD或老年卡折扣而减少。 他表示,尽管一些地方政府已在卡片中加入二维码和全息图等安全特征,但假卡问题依然猖獗,部分假卡甚至在网上以低至350比索的价格出售。 当局誓言打击假PWD卡的泛滥,并打算起诉假卡使用者。她强调,假卡的泛滥不仅影响餐厅业主,还损害了真正PWD群体的权益,使一些商家对提供折扣产生顾虑。 此外,政府已联系Meta以处理假卡在其平台上的销售问题,并提醒公众,PWD卡只能由地方政府的残障事务办公室合法签发。 与此同时,也有网友指出,疑似不会用菲语或英语的中国人及其他外籍人士通过非法手段也获得了PWD卡或老年卡,抢夺了本应由菲律宾公民享受的福利。 注:在菲律宾,PWD卡和老年人卡仅限于菲律宾公民。外国人即使在菲律宾居住,也不符合申请和使用这些优惠卡的资格。 使用假冒PWD卡的民众可被处以20万比索以下的罚款或不超过六年的监禁,或两者兼施,具体由法院酌情决定。 与此同时,网上贩售假冒PWD卡的人可被指控违反修订后刑法第172条(伪造公共文件)以及《2012年网络犯罪防治法》等指控,前者可被监禁六年,而后者可被监禁12年。

封面图片

#美国司法部揭露FBI特工在马尼拉召妓,当地执法人员在旁观望

#美国司法部揭露FBI特工在马尼拉召妓,当地执法人员在旁观望 美国司法部(DOJ)监察机构发布的一份报告揭露,美国联邦调查局(FBI)驻海外特工,包括在菲律宾的人员,曾与性工作者发生性交易,而当地执法人员则在一旁“观望”。 这份报告于3月27日发布,并被《纽约时报》引用。报告指出,2009年至2018年期间,FBI员工在多个亚洲国家的社交活动中支付或接受性服务,其中包括菲律宾。 其中一起案件发生在2018年马尼拉,FBI特工据称接受了由当地执法机构买单的性服务。不过,报告未具体说明涉事的菲律宾执法机构是哪一个。 除了这起事件,《纽约时报》还指出,FBI人员在其他亚洲国家也有类似的不当行为,但并未详细说明涉及菲律宾的具体情况。 更多不当行为曝光 该报告进一步披露,至少五名FBI员工在海外任务期间招嫖。其中一名员工据称向同事提供了一个“装有大约100颗白色药丸的包裹”,让其转交给一名外国执法官员。 在另一事件中,一次卡拉OK聚会演变成了可疑活动,期间一些员工据称被分发了房间钥匙或带编号的纸条,暗示他们前往特定酒店。当时,一名FBI主管也在场。其中两名员工在共享的房间内与性工作者发生了性行为。 该报告未具体列出涉及的东南亚国家。 美菲官方尚未回应 Philstar已就此事件向菲律宾国家警察(PNP)、司法部(DOJ)及美国大使馆请求置评,但尚未收到任何回应。 菲律宾卖淫法律 在菲律宾,卖淫虽属非法,但依然十分猖獗。 根据《修订刑法》第202条,任何长期以性行为或猥亵行为换取金钱或利益”的女性,都将被认定为性工作者,并受到处罚。 此外,《反人口贩运法》(第11862号共和国法案)将卖淫列为人口贩运的一种形式,违法者可能面临六年至十二年监禁。 东南亚博彩社交流群:@DNYSQ880 东南亚华人大事件曝光 https://t.me/DNY8898 免费投稿爆料/广告投放: @LY99911

封面图片

两名中国医疗器械公司高管赴菲律宾工作时遭遇绑架并被撕票的案件有了新进展。

两名中国医疗器械公司高管赴菲律宾工作时遭遇绑架并被撕票的案件有了新进展。 11月16日,知情人透露,死者家属上月从菲律宾警方处得到消息,这起绑架案的主犯已在美国落网。经美国警方审理后了解到,这名主犯系中国人,目前已对犯罪事实进行了招供,警方还在追查团伙中其他成员。 今年6月,两名中国医疗器械公司高管赴菲律宾工作时,遭遇绑架并被撕票,引发国内外高度关注。 7月2日,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毛宁主持例行记者会。有记者问及有中国公民在菲律宾遭绑架并遇害一事。毛宁表示,经核实,遭绑架遇害的人员包括一名中国公民。 当时,另一名受害者、美籍华人孙某的朋友出示的证据显示,孙某是应菲律宾某医疗设备公司的邀请赴菲。孙某助理提供的聊天记录显示,此次行程是受一个名叫“李娜”的女性邀请,去菲律宾洽谈有关产品分销的海外业务。 9月22日,团伙中这名“李娜”在韩国落网,并将引渡回中国审理。据护照信息显示,“李娜”护照上显示的名字叫陈妤瑄,出生地显示为中国台湾,生于1980年5月17日。 据知情人透露,这起案件的团伙可能还涉及其他绑架华人的案件。 国际法专家分析“中企高管在菲律宾被绑架撕票案”:中国也有管辖权,受害人应算工伤身亡中国有刑事管辖权但裁决权在菲 这个案件首先涉及到管辖权问题。从受害者角度,如果是中国公民,从保护性原则来说,中国也是具有管辖权的;从加害人角度,如果犯罪嫌疑人是中国公民,依据《刑法》第七条“属人管辖”,对中国公民在境外犯罪,以绑架罪追究刑事责任;如果犯罪嫌疑人是外国人,则依据《刑法》第八条“保护管辖”,对于外国人在中国领域外对中国公民犯罪的,可追究刑事责任。我国刑法亦可进行管辖。 有报道称,中国和美国的警方均已介入调查。中方虽然具有刑事管辖权,但这并不代表他国可直接派警察到菲律宾抓人。因为刑事案件确定管辖的原则主要遵循“属地管辖”原则,菲方拥有当然的优先管辖权。此外,由于本案中另一名受害者为美籍华人,亦属于美国“保护管辖”的范围,美国可依据“保护管辖”,并综合“效果原则”“国际礼让”等因素综合考虑。 至于警方的介入方式和力度,参照过往在菲中国公民绑架案的刑事合作经验来看,由于中国和菲方之间有《引渡条约》和《刑事司法协助条约》,在此案的后续实践中,可能以菲国管辖为主,中国在外交上给予关切,在必要时请求刑事司法协助乃至引渡。 绑架勒索杀人在任何国家都是重罪。依照菲《刑法典》第267条,“任何个人如果绑架或拘留他人,或以任何其他方式剥夺其自由,将被处以监禁至死刑”,但是鉴于目前菲司法体系中在2006年已经废除死刑,因此如果受害人因绑架而被杀害或死亡的,可能的审判结果最高是终身监禁不得假释,具体需结合具体案情及审判实际。 两名受害人应认定为工伤身亡 据公开报道,两名受害者均为医疗器械资深商务人士。孙某享年46岁,系美籍华人,曾供职于跨国企业雅培,离职后继续从事医疗器械国际BD。夏某某享年39岁,先后供职于乐普医疗装备有限公司和润迈德医疗。 孙某的亲友称,虽然受害者的家人都有工作或退休金,但他本人的收入可能占了小家庭收入的八成,希望相关保险或补偿能够尽快到位,保障家属生活。孙某还有一名未满18周岁的孩子。 夏某所在公司为润迈德医疗,其苏州总部一位负责人7月3日表示,有一位销售总监正与菲律宾警方对接,跟进后续事宜。 此前,他们在欧洲的展会上认识了一个名叫“李娜”的女子,该女子伪造了泰国一家公司的邀请函和相关资质,邀请两人前往菲律宾考察合作,精心谋划了这次绑架勒索撕票案。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