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刑警组织发布有关诈骗中心全球化的最新消息
国际刑警组织发布有关诈骗中心全球化的最新消息 国际刑警组织2025年6月30日发布的最新犯罪趋势报告显示,依托人口贩卖运营的诈骗中心在全球范围内扩张。截至2025年3月,共有来自66个国家的受害者被贩卖到网络诈骗园区。根据过去五年国际刑警组织通报提供的数据进行犯罪趋势分析,74%的人口贩卖受害者被运至东南亚的电诈园区发源地。然而,越来越多的网络诈骗园区出现在其他地区,包括中东、西非和中美洲。其中来自亚洲的人口贩运协助者近90%,来自南美洲或非洲的占11%。 这些诈骗中心最初集中在少数几个东南亚国家,其典型手段是通过虚假招聘广告诱骗受害者至园区并关押,强迫其实施网络社交诈骗。据估计,这些园区约有数十万人口贩卖受害者。尽管并非每个在诈骗园区实施诈骗的人都是人口贩卖的受害者,但那些被监禁的人往往会遭受各种形式的折磨,包括债务勒索、殴打、性剥削、酷刑和强奸。这些诈骗园区针对全球受害者实施网络诈骗,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和情感创伤。自2023年以来,国际刑警组织记录了这一造成双向伤害的犯罪如何从东南亚的区域性威胁演变成全球性危机,并发布了橙色通报,警示其对公共安全构成的严重且紧迫的威胁。2024年,在国际刑警组织协调的一项全球行动中,共破获了数十起人口贩卖受害者被欺骗、胁迫实施诈骗的案件。同年,在国际刑警组织的另一次行动中,警方捣毁了纳米比亚的一个诈骗园区,在该园区共有88名青年被迫实施诈骗。 该报告还强调,随着犯罪趋势的持续演变,新兴技术与其他主要犯罪活动的融合可能会推动这些依托人口贩卖运营的诈骗园区进行转型。人工智能已被用于制作极具欺骗性的虚假招聘广告以吸引人口贩运受害者,并通过“深度伪造”技术生成在线照片或个人资料,用于性勒索和“杀猪盘”等社会工程类诈骗。此外,国际刑警组织分析报告表明,用于人口贩卖的路线也可能用于走私毒品、枪支和受保护的野生动物。东南亚新兴诈骗园区聚集区域同时也是老虎、穿山甲等濒危物种走私的关键枢纽,导致犯罪多元化。
在Telegram中查看相关推荐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